法院民法典系列
A. 民事審判在今年,結案宣判在明年,依據《民法典》嗎
民事審判在今年,結案宣判在明年,不會依據《民法典》審理。
因為凡是2020年12月31日前立案受理的案件都不會適用《民法典》審理的。
《民法典》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只有2021年1月1日起立案受理的案件,才能適用《民法典》審理。
B. 民法典有哪些新法律
1、 第一百九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
2、 第一百九十一條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
3、第一百九十六條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本條規定了部分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
《時效規定》第一條僅規定了部分債權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
《時效規定》第一條 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但對下列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
(二)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請求權;(三)基於投資關系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
(四)其他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的債權請求權。
4、第一百九十七條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
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
5、第一百九十八條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6、第一百九十九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的存續期間,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產生之日起計算,不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存續期間屆滿,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消滅。
C. 2021新的民法典對拒不履行法院判決執行人有什麼特別之處
這應該不歸民法典管轄,民法典處理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糾紛。拒執罪不歸民法管理
D. 國家民法典草案新規借款人被法院判了決還款有哪些法律規定
民法典已經正式通過,還是還沒有生效。目前法院主要依據合同法,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進行判決。
E. 民法典正式全文2021關於對方用逼迫手段簽了證據法院應如何判定
F.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法典209條的司法解釋
民法典明年1月1日才執行,哪來的司法解釋。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才會有司法解釋
G. 民法典理解與適用選擇哪個版本的比較好(法院版和法律版),或者說兩個版本有什麼區別
民法典理解與適用不能夠說選哪個好,只能看哪種更適合你。它們的區別如下:
法院版特別厚,不僅有中外各種流派理論論述,還涉及實務分析及案例比較。可以說每一個章節都是一篇完整的論文,博大且精深。
但是法院版作者眾多,很多觀點其實僅僅是作者的觀點,非常值得辯駁。所以此書並不適合初學者,只適合作為民法理論登堂入室者(不是剛剛通過司法考試那個級別)作為實務工具書和知識儲備庫。
這套書段位太高,不適合初學者。
民法典理解與適用目前的版本第一個是法院版,第二個是法學會版。還有一個版本叫《民法典釋義及適用指南》,是人大編的(人大版)。
人大版比較薄,基本不涉及實務內容,特別像傳統教科書,比較適合初學者。如果是想入門民法,只是把書作為工具,那麼最好聽課、看書、做題,而不是自己看書。
法院看的一般是人大版和法院版。人大版的內容被稱作『全國人大立法觀點』,法院版的內容被稱作『最高法院司法觀點』,法學會版的內容被稱作『法學專家參考觀點』。但是,觀點並不因為是『立法觀點』或『司法觀點』就正確,也不因為是『專家參考觀點』就錯誤。
H. 最高法發布第一批民法典司法解釋,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第一批民法典司法解釋包含七個方面,分別是涉及時間效力、擔保制度、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
最高法院發布了首批7件民法典的司法解釋,主要是幫助人們更好的去理解法律條款。普通人看到這些解釋,能夠快速了解裡面的內容。我覺得新出的司法解釋很好,雖然無法知道具體的條例,但是大概清楚是什麼樣的。自己在做相關事的時候,心裡會有一個底。
司法解釋包含7個方面,而每個方面又有多種不同的情況。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法律一直是以人民為中心,保護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在新的解釋中,食品、醫療、葯品等,都有明確的條例規定,從根本上保護我們的權益。
I. 拿破崙民法典的內容~~~全部都要。。
編輯詞條拿破崙法典
拿破崙被中國人知曉,大概是在清末洋務運動之後。有一個似真似幻的故事說:清末一場科舉考試中,有點洋務知識的考官出了個作文命題為「項羽與拿破崙」。一位飽讀經書的考生提筆苦思,實在無法理解這個題目的含義,於是寫道:「項王力拔山兮氣蓋世,豈畏拿一破侖乎?」不要笑話這個被閉關鎖國的傳統教育制度所害的舊知識分子。
拿破崙於1821年病死聖赫勒拿島,他在臨死前說:「我一生四十次戰爭勝利的光榮,被滑鐵盧一戰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績是永垂不朽的,這就是我的法典。」《拿破崙法典》(又稱《法國民法典》或《民法典》)。是中國法學教育中民法學的必講課程,但只有民法碩士研究生、博士生才有可能會去通讀它長達2281條的條文。在我們興師動眾起草《中國物權法》的時候,我們不由得要想起這個法典。因為眼下我國的民法學者在爭論的好多民法物權原理,200多年前這個法國皇帝組織的法學家已經解決好了。
1789年6月,法國大革命時代的國民議會通過決議宣布,「所有各類賦稅與奉獻,凡未經議會正式明確批准者,在全國各省份概予停止」,國王也無權決定稅收。國王路易十六為此大怒,解除了主張稅收權歸議會的財政總監內克的職務。
國王與國民議會的矛盾激化了。7月,巴黎城被起義者控制。巴士底獄被攻克。以「誰有權決定賦稅」為起因的法國大革命就這樣全面爆發。1792年9月,統治法國上千年的君主制被廢除,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1799年拿破崙亂中奪權,發動「霧月政變」,成立執政府。
10個月後,他下令成立由四名委員組成的「民法起草委員會」,規定委員必須在11月內完成民法起草。起草委員會按期完成了民法草案,經大理院和上訴院研究修改後,提交參政院討論修改。參政院圍繞民法草案,共召開了102次討論會,拿破崙親任主席並參加公議97次。法典最後經立法院一致通過。於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了這部人類歷史上的典範性法典。被拿破崙任命為民法起草委員的四人是大理院長特龍謝(Tronchet)、羅馬法專家馬爾維爾(Malleville)、政府司法行政長官普雷阿梅納(BigotdePréameneu)、及海軍法院推事波塔。
《拿破崙法典》又稱為《法國民法典》,它是資產階級國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產物,於1804年公布施行。經過多次修訂,現仍在法國施行。它最初定名為《法國民法典》 ,1807年改稱為《拿破崙法典》 ,1816年又改稱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稱為《拿破崙法典》,但從1870年以後,在習慣上一直沿用《法國民法典》的名稱。
法典內容 《法國民法典》於1804年3月21日通過。法典除總則外,分為3編,《法國民法典》第一版封面共2281條。第一編是人法,包含關於個人和親屬法的規定,實際上是關於民事權利主體的規定。第二編是物法,包含關於各種財產和所有權及其他物權的規定,實際上是關於在靜態中的民事權利客體的規定。第三編稱為「取得所有權的各種方法」編。內容頗為龐雜:首先規定了繼承、贈與、遺囑和夫妻財產制;其次規定了債法,附以質權和抵押權法;最後還規定了取得時效和消滅時效。實際上,該編是關於民事權利客體從一個權利主體轉移於另一個權利主體的各種可能性的規定。
立法原則 這部法典可以用3項原則予以概括:自由和平等原則、所有權原則、契約自治原則。
①就自由和平等原則來說,該法典包括兩條基本的規定。第11條規定:「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民事權利是指非政治性權利,包括關於個人的權利、親屬的權利和財產的權利。第488條規定:滿21歲為成年(1974年改為18歲),到達此年齡後,除結婚章規定的例外外,有能力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為。這就是說,在原則上,每個人從成年之日起,都享有平等的民事行為能力,雖然關於這種能力的享有在法律上定有某些限制。
②就所有權原則來說,法典第544~546條給與動產和不動產所有人以充分廣泛的權利和保障。所有權的定義是「對於物有絕對無限制地使用、收益及處分的權利」。國家徵收私人財產只能根據公益的理由,並以給予所有人以公正和事先的補償為條件。不論是動產或不動產的所有人,都有權得到該財產所生產以及添附於該財產的一切物。這一規定使資產階級的生產資料可以自由地使用、收益和出售,同時農民的私有土地也得到了保障。該法典還規定了對他人財產的用益物權和地役權,這對小農經濟是重要的。
③契約自治,或稱契約自由原則,規定在第1134條中:「依法成立的契約,在締結契約的當事人間有相當於法律的效力。」除非該契約違反了該法典第6條所說的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才不具有法律效力。契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思表示的一致,其目的在於產生某種法律上的效果,或者將所有權從一人移轉於他人,或者產生某些債務,或者解除當事人先前締結的債務,或者只是改變已經存在的一些約定。該法典賦予兩個或兩個以上個人的意思表示的一致以等於法律的效力,來使他們以自己的行為產生相互間的權利義務,從而改變其原有的法律地位。所以,契約自治,也稱為當事人意思自治。契約一經合法成立,當事人必須按照約定,善意履行,非經共同同意,不得修改或廢除。契約當事人的財產,甚至人身(該法典原來規定了對違約債務人的民事拘留),都作為履行契約的保證。基於這些觀念,立法者作出了一系列規定:契約義務的強制履行、不履行的損害賠償、履行遲延、債務人的破產程序等等。
在《法國民法典》中用1000多條條文來規定契約之債,可見契約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重要性。契約自治也是在形式上平等和自由的名義下實行的,並且是自由和平等原則的邏輯結果。對於這個原則,馬克思曾在《資本論》中予以深刻的批判。
隨著100多年來法國政治、 經濟、社會情況的變化,該法典也經過100多次修改,以不斷適應新的情況。其中較重要的有:1819年的法律廢止了第726、912兩條,從而使外國人在繼承法上和法國人處於完全平等的地位;1854年的法律廢止了第22~33條的民事死亡制和第2059~2070條的民事拘留制;1855年的《登記法》改進了關於抵押權的規定。1871年開始的第三共和國得到鞏固以後,進行了范圍廣泛的法典改革運動。該運動主要針對婚姻法和親屬法,結果,關於結婚的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的修改,特別是放鬆了對於父母同意的要求,對當事人較為方便。離婚制度一度於1816年廢除,1884年得到恢復,但基於夫妻共同同意的離婚到1945年才得到恢復。關於親權的行使,發展了加以控制的制度,並且在1889、1910、1921年的《受虐待或遺棄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親權在一定條件下可予以剝奪或限制。由於戰爭的結果,1923年的法律曾對收養的規定作了重大修正,1966年的法律再次進行了修改。關於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由於1891、 1917、 1925年的法律補充規定了對配偶遺產的一部分享有用益權而有所擴大。1965年的法律根本變更了在丈夫單獨控制下的夫妻共同財產制。廢除了奩產制,並且許可妻子在不經其夫同意下開立銀行帳戶,並管理其個人財產。1970年的法律廢除了丈夫是一家之長的原則。最後,1972年的法律廢除了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的不平等地位。
法典的影響該法典在不少資產階級國家裡有頗大的影響。首先,在1804年原屬法國因而自該法典施行之日起即屬於它的效力范圍的一些國家中適用,比利時和盧森堡現在仍然把它作為自己的法典。該法典在法國的某些前殖民地中也仍在施行。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現行的民法典,部分以該法典為基礎,部分以《巴黎習慣法》為基礎。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自1825年起採用了該法典,不過作了若干修改和補充。其次,有些國家以該法典為藍本制定本國的民法典。例如,1838年的《丹麥民法典》是依據該法典制定的,1940年的《希臘民法典》也是以該法典為範本的 。最後,還有很多國家的民法典在編纂時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該法典的影響,如1896年的《德國民法典》、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1867年的《葡萄牙民法典》、1889年的《西班牙民法典》、1855年的《智利民法典》、1869年的《阿根廷民法典》、1916年的《巴西民法典》等。
《拿破崙法典》是人類歷史上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原則鮮明,編排合理,邏輯嚴謹,語言簡潔,是世界法制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這部誕生於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為保衛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果實而制定的。而且這部法典的立法精神和原則也為後來許多歐洲國家借鑒和效仿。隨著拿破崙在歐洲的軍事擴張,《拿破崙法典》也被應用到法軍所到之處。由於該法典的系統性、完整性和規范性,因而對後來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產生了巨大影響,起到了立法規范的作用,從而具有了廣泛的世界意義,其內在的價值和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光彩奪目。
《拿破崙法典》目錄:
總則 法律的公布、效力
第一編 人
第一章 民事權利的享有及喪失
第二章 身份證書
第三章 住所
第四章 不在
第五章 結婚
第六章 離 婚
第七章 父母子女
第八章 收養與非正式監護
第九章 親 權
第十章 未成年、監護及親權的解除
第十一章 成年、禁治產及裁判上的輔助人
第二編 財產及對於所有權的各種限制
第一章 財產分類
第二章 所有權
第三章 用益權、使用權及居住權
第四章 役權或地役權
第三編 取得財產的各種方法
總 則
第一章 繼 承
第二章 生前贈與及遺囑
第三章 契約或合意之債的一般規定
第四章 非因合意而發生的債
第五章 夫妻財產契約及夫妻間的相互權利
第六章 買 賣
第七章 互 易
第八章 租 賃
第九章 合 伙
第十章 借 貸
第十一章 寄託及訟爭物的寄託
第十二章 賭博性的契約
第十三章 委 任
第十四章 保 證
第十五章 和 解
第十六章 民事拘留
第十七章 質 押
第十八章 優先權及抵押權
第十九章 對於債務人不動產的強制執行及債權人間受分配的順位
第二十章 時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