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法官小結
㈠ 為什麼民庭尤其是婚姻家事的法官被殺的概率 來自
提問者的說法屬於道聽途說不要信息謠言,同時,提問者必須清楚一點,法官的權益版是受法律保護的,根權據《法官法》第八條法官享有下列權利:
(一)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
(二)依法審判案件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三)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四)獲得勞動報酬,享受保險、福利待遇;
(五)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
(六)參加培訓;
(七)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八)辭職。
另外,提問者應該清楚一點,如果其對法院的判決不滿意,或者不服的,可以依法選擇上訴或者申訴來維權。不要採取魯莽,極端的方式去對待。
㈡ 法官如何處理好家事糾紛
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因為家事打人,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㈢ 為什麼離婚率越來越高 家事法庭法官揭秘婚姻破碎真相
人與人不同
城鄉不同
家家都有難念的經
因人而異,糾紛都不同
㈣ 寒假大隊部作業的孝心活動小結怎麼寫
《孝心活動小結》
根據市、縣少工委安排,我校少先隊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的孝心中國年活動。愛老敬老,尊敬長輩,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本著以培養孩子們孝敬長輩、愛老敬老的良好品質為目的,各少先中隊掀起了孝心活動的熱潮,達到了預期效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開展教育,喚醒意識,催萌孝心
寒假前,利用班隊課,在班上詳細介紹孝心活動的目的、意義及具體做法。使孩子們懂得父母把他們拉扯大並不容易。子女的健康成長凝聚著父母的新勤與汗水。父母為孩子付出很多,作為孩子理所當然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是等到父母老了才開始行動,應該從小開始,從現在開始。要聽從父母的諄諄教導,讓父母少操心;每天為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掃掃地、擦擦桌子、洗洗碗,減輕父母的辛勞;捶捶背、捏捏肩、洗洗腳,消除父母的疲憊。然後,讓孩子們人人表決心,要做孝順的孩子,聽父母的話,堅持天天為家裡做點家務事。要求一二年級的學生必須學會做一項家務。
二、渲染氛圍,營造活動主題環境
(一)及時小結,促使活動的順利進行。
為更好地激勵孩子們積極參與、堅持參與活動,要求家長根據孩子的完成情況簽字。激勵個別無行動或少行動的孩子改變惰性,為家裡做點小事,做個知恩圖報、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為家人爭光,為自已爭光。
(二)、展示孝心作業,促使活動進一步開展。 為了使孩子們更加重視此活動的開展,要求學生開學後上交假期活動記錄(孝心活動作業)。如一二年級收集春聯10副,三四五六年級製作宣傳海報,交一幅剪紙作品、製作春節手抄報、徵文《2015我想對你說》。上交作業後,都在班上展示優秀作品,大力宣傳同學的感人事跡。同學在向別的同學介紹時,臉上露出了喜悅與自豪,充分說明了我們開展此次活動的價值所在。孩子們通過圖文並茂的鮮活的案例在潛移黙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更加自覺孝敬長輩,更主動地分擔家庭責任,變要我孝為我要孝。
三、活動在持續,收獲多多。
孩子們在孝敬長輩活動中,親身體驗了為家中作點奉獻的快樂與艱辛,體驗到了父母哺育兒女的含辛茹苦,感受到了父母的無私、偉大,體會到父母既上班又要照顧老人與小孩是多麼不容易。因此懂得要多些分擔家庭瑣事來減輕父母辛勞,以表孝心。同時孩子們在活動中,較好地鍛煉了生活能力,增強了個人的自理能力,為今後獨立自主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收獲的不僅僅是孩子們,更有家長和老師。作為老師的我,深深體會到成才先成人,學會做人,先從孝心感恩開始。這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看到一二年級的學生積極參加班級值日衛生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像模像樣的,使我感受到此項活動開展意義重大。我償到了實惠的甜頭,孩子們會做事了,不用老師包辦代辦,老師可以半解脫了。我相信如此日積月累,孝心活動會逐漸內化為學生心理素質的深層成份,融於學生的情感血液,用真情去培育心靈,從而讓學生
在含「情」脈脈的親情絲帶上學會做人,學會做事。這項活動的開展,不僅使孝敬長輩之風日漸濃厚,而且也有力地促使了學生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奮發圖強,用實際行動去回報親人,回報社會。
㈤ 如何打贏離婚官司,一位著名家事律師眼中的天道和人道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這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天道」和「人道」。
在老子看來,天道是公平的,世界有一種力量會實現強弱的平衡,太富裕、太強大就會遭殃,正如你錢再多也會死,死後富不過三代。你人脈廣,財產多,如果不知道適可而止,天之道就要發生作用。
而人道呢,則基於人性的自私、貪念,總是倚強凌弱。強者之間形成強大的利益共同團體,對弱者進行欺壓、掠奪。正所謂,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用國外的理論叫「馬太效應」。
這兩個道,一個是「殺富濟貧」,一個是「殺貧濟富」。
若能參悟這兩個道,對解決離婚案件有相當大的幫助。
壹
婚姻法夫妻共有財產制告訴我們,一個人在婚後不管創造多大的財富,離婚時都會被對方分走一半。
這是婚姻法實現男女平等的天道。
如果一方仗著自己創造財富的能力,不珍惜婚姻,在外面胡作非為,最終婚姻難以維系。離婚的時候,對方就要分走一半的財產。
然而,既然強者具有創造巨大財富的能力,在離婚的時候,定會有保護財產的能力,不會坐以待斃,甚至會不惜一切代價讓對方分不到財產。
這是離婚夫妻強弱之間的人道。
夫妻雙方強弱差距越大時,人道往往就變得更明顯。
離婚時,只有少數強者會凈身出戶或者將主要財產給予弱勢方和孩子,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更多強者的邏輯是,「財產都是我辛辛苦苦創造的,她不配擁有那麼多財產。我有20個億,但給她和孩子1個億也夠他們過一輩子了!我沒有給她弄個20億的債務,就算不錯了。我身邊的股東一個個都離婚了,他們之間相互欠債,讓妻子帶著一套房子就滾出家門。我比他們好多了!」
弱者明明知道對方有很多財產,但沒有線索,沒有證據,跟他打官司,又給不起律師費。你要分他的公司股權,要麼他找人代持了,要麼早就巧妙地通過虛假交易、關聯交易,把公司資產掏空了。他們背後不僅有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還有人願意為他做假證!
你一個家庭主婦或打工仔,怎麼跟他斗?
這個時候,弱者或者委屈求榮,或者拿著一丁點財產出戶。離婚的時候,就像喪家之犬。
在我所接待過的這類客戶的眼神里看到的是無奈、恐懼和恍惚。她們飽受的壓迫,讓她們像一個憂郁病患者,既想有尊嚴地離婚,但又無能為力,好不容易找到「救世主」,但又害怕「救世主」被對方買通,一起來害她。
貳
這么說,離婚中還要什麼天道啊?簡直毫無天理,毫無人性!
財產平分,只是天道的一種。
世間萬物,因果循環,所有的人道觸碰在一起,就會出現天道。只是,在某個案件中能否一定實現天道,則未必。
比如,有一個私人顧問的案件,年產值5000萬的企業,利潤全部被掏空到後方了。盡管當事人做了很多努力,掌握了資金的走向和職務侵佔的線索。在談判過程中,男方也給予女方一定的利益保障,但比起多年來企業的產值還是不公平的。然而,近期紀委進駐該產業系統,其中有一筆的行賄的證據恰恰掌握的在女方手裡了。
這已經是今年所辦的幾起擁有犯罪證據的離婚案件了。
極盡人道之人,終究會遭天道所譴。這是極盡貪婪、自私的結果。
可以說,中國最賺錢的方法,都寫在《刑法》裡面了。
紀委辦案,往往也是從配偶、情人作為突破口。
離婚,本身是打破原有人生平衡的重要事件,其帶來的各種變數,也不能低估。
真功夫的股權爭奪和蔡達標的牢獄之災,都源於夫妻不和。
叄
強者要保住自己的財產,只要捨得花錢,就會有大把律師幫他處理,甚至可以做得天衣無縫。
在這方面,強者是很捨得花錢的。
因為他們知道,所有事情都有它的對價,100萬能買到什麼,買不到什麼,他心裡清楚得很。花小錢或不花錢而能辦大事,他們根本不信!
而弱者要戰勝強者,不是不可能,只是極其困難,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弱者之所以為弱者,不是因為他沒錢,而是沒有強勢文化,根本不知道強者之間的游戲規則。
凡是不按規則辦的事情,都不可能成功。
在離婚案件中,這些都是讓弱者無法逆襲的因素:
弱勢文化:不知道強者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心理脆弱:遇到什麼風吹草動,都無限放大強者的能力和自身的心理陰影,不相信可以戰勝強者。
疑神疑鬼:對身邊所有人都不相信,包括可以幫到他的人,她也會擔心會被強者買通,隨時陷害她,把所有人都當做假想敵,最終導致沒有人願意幫他。
無支付力:盡管弱勢方手裡攢了一些錢,但主要不是她賺回來的,而是強者給的。錢花出去了就沒了,以後生活更沒法過。
弱者除了要克服以上弱點外,還需要得到強者的大力幫助,才有可能逆襲。
一般而言,強者幫助的來源:
與其他強者擁有共生的利益關系,比如財產的分割與律師利益的捆綁、與對方的競爭者聯盟等等。
與其他強者擁有性關系,但這種關系並不會牢固,分分鍾騙財騙色。以前有個離婚案件,當事人事後才跟我講,如果當時你搞不定的話,我還差點去認乾爹了。(難道天道還不如陰道好用嗎?)
與其他強者擁有原生親屬關系,若能加上利益關系,這種關系比較牢固。
獲得紀委、公安、檢院等刑事司法部門的介入。
肆
律師是遊走於強弱離婚夫妻之間的重要角色。
那麼,律師該為哪一方做事呢?
在我看來,不管律師為哪一方做事,只要是接受了委託,都要盡自己最大能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然而,律師走天道,還是走人道,其承受的風險是不一樣的。
與強者為伍,主要的風險是為了實現強者的不正當利益,採用違法犯罪手段。比如,最近有一起律師教唆當事人通過偽造債務侵吞夫妻共同財產被判刑了。我們在一些案件中,也遇到過對方律師教唆當事人偽造債務,只是案件贏了,我方當事人沒有去舉報,否則也會遭殃。
為弱者為伍,爭取的是正當利益,其主要的風險來自於強者的打擊報復或利誘。要打敗強者,必定是你死我活,刀光劍影,尤其當使用了刑事手段去解決時。強者在法律上,正面戰場要面臨失敗時,無非通過兩種方式來解決,一是威脅律師,二是行賄律師。
幸好,離婚訴訟不是零和游戲,很多時候是財產分到多少而已。如何與強者為伍時不失去自我,與弱者為伍時進退有度,都考驗著律師的人生智慧。
很多時候,和是為了打,打是為了和,攻是為了守,進是為了退。在一場激烈的對抗中,最終實現雙方調解離婚,是最完滿的一種結局。
所謂道可道非常道,以上都是從自身辦案中得到的一些感悟,未必正確,但至少對我而言是很有幫助的,希望對大家都有所啟發。
作者:吳傑臻律師,廣東廣強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暨高級合夥人,著名家事律師,廣東電視台、廣州電視台法制欄目嘉賓,法律評論常載於各種紙媒、官媒。
㈥ 什麼是家事法庭
應該是軍事法庭吧,家事用得著上法院?軍事法庭是指針對解放軍,武警,森林公安的法院,被告人是在役軍人。
㈦ 法律中如何分別「民事」與「家事」,「家事法庭」審理什麼案件
法院為了便於審判機制運行和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把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集中到少審庭,又因為家事案件中非常大一部分都涉及未成年人利益,所以把少審和家事案件集中到一個業務庭
㈧ 家事審判如何改革
如果已明確評估為「死亡婚姻」,當事人雙方或一方已經處於極度痛苦中,決不能因為迫於社會或一方當事人的壓力而判決不予離婚,畢竟法律是保障公民基本權益的最後一道屏障。
「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就是要明確家事審判的職能不僅具有裁判職能,還應當具有對婚姻的救治職能。人民法院不僅是死亡婚姻的解救場所,更是治療生病婚姻的醫院。」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杜萬華日前說。
筆者所在的縣,地處西南邊陲,受人口流動頻繁等因素影響,多年來離婚率位居全省第一,離婚案件也一直佔法院民事案件的近一半。在確定為試點法院後,全縣逐步建立了52個「無訴社區」,通過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法院指導、社區參與,匯集社會各類資源共同化解家事矛盾。不僅做到對危機婚姻早治療、治療好,更做到早發現、早預防。
有必要強調的是,家事審判改革並未違背婚姻自由這一基本原則。婚姻自由,既包括結婚自由,也包括離婚自由。如果已明確評估為「死亡婚姻」,當事人雙方或一方已經處於極度痛苦中,決不能因為迫於社會或一方當事人的壓力而判決不予離婚,畢竟法律是保障公民基本權益的最後一道屏障。當然,即便要判決離婚,也要注意合適的方式和時機,以將各種負面效應降到最低。
確實,家事審判有必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