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審法官提問
❶ 庭審時回答法官應注意什麼
依照庭審程序,為查明案件事實,法官及對方律師均可以向當事人發問。面對法官及對方律師精心准備的、難以預測的各種問題,當事人應如何來應對?這裡面大有學問,稍不注意就會進入對方圈套,落下敗訴的命運。當然,無論是什麼樣的問題,無非有五種處置方式,即承認、否認、不知道、沉默和拒絕回答。下面,我們對這五種處置方式逐一進行分析,供當事人在庭審回答問題時進行選擇。一、承認。當然,承認對方提出的法律問題是最簡單的一種回答方式,但是這種處置方式對已方來說也最凶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八條第一款規定:「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當事人庭審時承認對方主張事實的法律後果,將直接免除對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進而可能導致已方敗訴的風險。參加過庭審的人都知道,法庭上不容講錯一句話,有經驗的人在訴訟時都會請律師講話,自己能不講就不講,不多說一句話。即便法官發問自己必須要講的時候,也要先徵求一下律師的意見。因為,非法律專業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吐出話可能帶來什麼法律後果,信口開河一說,自己沒覺得有什麼問題,甚至感覺自己很誠實,可是到判決時講錯話的不利後果就顯現出來了。二、否認。否認一個事實和承認一個事實一樣直接了當。否認一個事實並不能免除對方的舉證責任,因此,在法庭上對法官徵求意見的詢問一般都採取否認回答。但是,需要注意的,如果對方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的事實,你就沒有必要再否認了,否則將給法官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三、不知道。當事人在作「不知道」回答時,首先要想好一個不知道的合理解釋,如果有證據證明你明明知道仍偏偏說不知道,不僅給法官留下一個不誠實的印象不說,法官有可能直接適用「自認規則」認定該事實客觀存在。四、沉默。當然,在訴訟過程中,沉默是當事人的權利,無論是法官還是對方當事人均不能逼迫一個人說話。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八條第二款規定:「對一方當事人陳述的事實,另一方當事人既未表示承認也未否認,經審判人員充分說明並詢問後,其仍不明確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視為對該項事實的承認。」因此,訴訟時,有時未必「沉默是金」,反而等於自己放棄了法律規定答辯的權利。五、拒絕回答。在法庭上,針對法官的提問,回答是法律規定的義務。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是可以拒絕回答的。如法官提出的問題和本案沒有關聯性。在這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適用此理由拒絕回答法官的問題是要冒一定的風險的。因為你首先要判斷法官的問題和本案是否真的沒有關聯。畢竟法官是本案的審判者,具有深厚的專業文化知識和審判經驗,在法庭上一般不會問一些無聊的問題。其次,直接拒絕回答法官的問題,可能導致法官「面子」喪失,得罪了法官。再如在有容隱權的情況下,也可以拒絕回答法官的問題。如職業要求必須保密,包括律師和委託人、牧師和教民。
❷ 法庭上法官應當提問被告哪些問題
法官更多的是庭審程序的指揮者,也會按程序詢問有關事實不清楚、證據有疑問的地方問題。
❸ 法庭辯論階段,法官需要提問嗎
您好,可以提問,法官認為需要掌握的可以提問雙方當事人滴。我建議您有時間可以旁聽庭審,對自己很有幫助。不要怕法官提問,應該處事不驚。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生活愉快哦!
❹ 你好 一般開庭法官會問什麼問題
和案情相關的問題。
和案情無關的問題可以拒絕回答
❺ 庭審中被告沒有回答法官的提問是否屬於默認
摘要 申訴的材料准備好,然後還有原案的法律文書和復查案件的法律文書復印件。
❻ 法官通過庭審主要想知道或者了解什麼
摘要 法官在庭審中進行發問的目的,看似很簡單,不外乎是查清案件事實;實則具有特定的具體目的。主要如下:
❼ 急!急!開庭的時候法官會問些什麼
這很麻煩的,根本說不清楚,法庭的審理過程雖然基本相同,但是具體到個案還是差別很大,還是委託專業律師吧
❽ 怎樣回答法庭提問
在開庭審理案件中,法庭調查是開庭審理的一個重要階段。通過庭審,一切與案件有關的證據、材料都在法庭上出示,通過法官引導當事人之間的互相質證,使當事人所提供的各種證據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達到查明案件事實的目的。在引導當事人互相質證的過程中,主持庭審的法官必定會向雙方當事人要求出示證據,並詢問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或詢問證據的來源、根據,等等。同時,就審案的法官來說,每向你詢問一個問題,必然會是法官認為對查明案件事實或對案件實體處理有一定利害關系的問題。既然法官向你提出的問題十分重要,怎樣才能回答好呢?一般來說,要掌握如下幾點: 1.准確無誤,乾脆利索要做到回答法庭提出的問題准確無誤,乾脆利索,首先要了解法庭問你什麼問題。在聽清楚、弄明白法庭提出的問題後,再作準確回答。否則,法庭提問的問題你搞不清楚,問東答西,就會鬧笑話;其次,回答問題要准確、乾脆、利索,不要繞圈子,洋洋灑灑一大堆廢話也講不到點子上。2.言之有據,勿信口開河回答法庭的問題,都要以事實為根據,無論是肯定或否定某一問題,都要言之有據,不要信口開河,也不要在事實面前拒不承認。3.只陳述事實,不要加以評論因為法庭調查只是對案件事實加以調查,而事實的東西是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至於這個事實存在是違法的,還是合法的,不要在法庭調查時加以評述,只要證實它是否客觀存在就可以了。因為客觀事實合法與否,可以在法庭辯論時加以論述。因此,在法庭提問時回答問題只對事實情況加以回答就可以了。第1頁 共1頁
❾ 我請了律師,開庭時法官問問題是我說還是律師說
從法官角度來說他會要求你說,因為你是當事人,你的回答與實際最為相符。但是律師有可能會要求你別說,全部由他來說,當事人亂說話輸掉官司的情況也不少見。但是這種堅持太強硬的話,盡管不違法,但是可能會給法官壞印象。所以假如你打算全部給律師說的話,還不如你乾脆別出庭,除非是一些律師不能全權代理的案件,比如離婚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