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普陀區法官李平

普陀區法官李平

發布時間: 2022-01-12 02:35:46

⑴ 李嚴原本默默無聞,為何突然變成僅次於諸葛亮的人物

李嚴一開始確實有些默默無聞,但是最後變成了僅次於諸葛亮的人物,這也是有原因的。有網友指出,李嚴之所以在最後身居高位,主要是因為他自身在戰場上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並且成功獲得了劉備的關注,後來又察覺到了劉備稱帝的心思,故意製造祥瑞,進而獲得了劉備的信任。到最後,李嚴便順理成章成為劉備的心腹,並且在日後成了僅次於諸葛亮的人物。

後來,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時候,李嚴看出了劉備想要稱王的心思,於是故意製造祥瑞,給劉備稱王製造「噱頭」,這讓劉備十分高興,開始信任「貼心」的李嚴。從那時起,李嚴便一路平步青雲, 並最後走到僅次於諸葛亮的位置。

⑵ 李平抵賴自己的簽字,在法庭上筆跡能夠鑒定出來嗎

筆跡鑒定主要就是憑眼睛(即鑒定人的水平及經驗),儀器只用到輔助觀察的顯微鏡。筆跡鑒定主要依靠對筆跡特徵的判斷。凡是與標准寫法(印刷體)不一樣,或與大多數人寫法不一樣的都是特徵。筆跡共分為八大特徵,八大特徵中又分為若干細節特徵。每個人的筆跡都有大大小小無數特徵,其中有些特殊的、不受偽裝變化影響的特徵是有價值的特徵。書寫人想通過偽裝來掩蓋自己的筆跡特徵是不可能的,包括文檢人員自己想掩蓋自己的筆跡特徵都是不可能的,這在文檢案例中都有案可查。筆跡鑒定的過程是一個發現特徵和認識特徵的過程,鑒定人員要善於發現筆跡中特殊的、穩定的、不受書寫人偽裝和條件變化影響的特徵,以其鑒定經驗准確地判斷這些特徵的價值,並依據特徵的價值、數量進行綜合評斷得出鑒定結論。特徵價值的大小可用該特徵在人群中的出現率來具體衡量。比如某個字的特殊搭配,在一千人當中只有一人會出現這種特殊,這個字的特徵價值就較高。得出這個「價值較高」的認識,鑒定人員第一要做到發現該處特殊,這和鑒定人的業務素質有關;第二要正確判斷該特徵在一定群體內價值約為千分之一,這和鑒定人的檢案經驗有關。如果認為該特徵價值平平而不予採用,或認為價值過大能一字定案,都可能造成錯誤判斷。比如在一份檢材筆跡中找到兩個千分之一特徵、三個百分之一特徵,那麼在筆跡中同時具備這五個特徵的概率為0.001×0.001×0.01×0.01×0.01=1萬億分之一,即理論上全世界所有華人中只有一人能夠寫全這五個特徵。如果沒有價值大的差異,並排除周圍相互學仿的可能,這些特徵就能定案。這就是筆跡鑒定原理最通俗的表述。
在實際生活中,不可能有兩個人的筆跡完全相同,但鑒定結果很難說,要看鑒定機構的水平和儀器先進准確性。
你可以申請法院進行筆記簽定,最好到高水平的司法鑒定機構

⑶ 原本默默無聞李嚴變成僅次於諸葛亮的人物背後有什麼樣的原因

夷陵之戰,劉備本以為自己能順利奪回荊州全部或者一部分,沒想到竟然被毛頭小子陸遜殺得全軍覆沒,差點殞命。一氣之下,在白帝城沒多久就一命嗚呼。而在其病死之前,劉備妥善的安排了自己的後事,一是任命諸葛亮為丞相,縱覽內政大權;一是令李嚴為尚書令、中都護,統內外軍事。

當然,這僅僅是李嚴具備了進一步提升的機會。真正決定李嚴連升三級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客觀因素。在漢中之戰結束後,劉備雖然取得了大勝,但是沒過多久,深受劉備信任的法正去世,蜀漢的五虎上將除了趙雲,盡皆凋零。而後進之輩,大部分都在夷陵之戰戰死。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提拔李嚴,也是在情理之中。

⑷ 李嚴原本默默無聞,為何變成僅次於諸葛亮的人物

其中一部分原因當然是李嚴本身是有一定的能力和實力的,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劉備為了制衡諸葛亮的勢力才讓李嚴成了和諸葛亮差不多地位的託孤大臣。

在此之後李嚴得到了劉備的重用,可是李嚴孤傲的性格卻不能與同僚們和睦相處。或許這也是劉備把他當做託孤大臣的原因吧。這就是有名的「白帝城託孤」,劉備認為劉禪還沒有實力獨自撐起帝位,所以想要諸葛亮來輔佐,即使諸葛亮向其保證了不會有其他野心,可劉備還是不放心,所以又選了李嚴。

成為和諸葛亮同起同坐的託孤大臣之後,李嚴就飄了。以至於導致自己最後成為了一介貧民,在得知諸葛亮去世了,自己也沒有了東山再起的希望,故此憤懣而死。

⑸ 李嚴與楊儀各是怎麼死

李平是病死的 公元231年,諸葛亮出兵祁山,李平督運糧草不力,於是不顧前線司馬懿已經斷糧的大好形勢以及諸葛亮的預定三策。 派遣狐忠、成藩通知諸葛亮撤軍,使蜀軍北伐被迫終止。 李平為了推卸責任,於是編造謊言,又打算殺死督運領岑述以頂替過失,又上奏劉禪誣陷諸葛亮。 當蜀軍撤回時,李平託病逃到沮縣,又跑到江州,後來為狐忠勸阻。諸葛亮公布李平書信及公文,揭露李平的罪狀,李平理屈詞窮認罪,在諸葛亮及蜀漢眾臣的要求下,李平被廢為平民。流放至梓潼郡。 諸葛亮寫信給李平的兒子李豐,要求他勸其父反思過錯,日後仍後還朝的機會。 李平在被流放其間,一直「安奄沒齒」,期待有諸葛亮再次起用他的機會。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李平聞知諸葛亮病逝於伐魏前線。認為後人不會再次起用他,於是激憤病死。葬於梓潼郡(今四川省梓潼縣)。 楊儀是自殺的 諸葛亮病卒,楊儀等部領全師還朝,又誅魏延。楊儀回都,拜為中軍師,後主劉禪亦嘉獎其功。然而楊儀自以年宦先於蔣琬,才能亦過於蔣琬,如今位在其下,深深不忿,口發怨言,費禕以其言密奏後主。後主大怒,將欲斬之,蔣琬以其有功諫止,於是後主廢楊儀為庶民,徙漢嘉郡。楊儀至徙處,因不勝羞慚而自殺。

⑹ 法正和李嚴一樣都犯了事,為什麼諸葛亮只懲罰一個

大名鼎鼎的諸葛亮也有不敢得罪的人嗎?不管是在《三國志》還是在《三國演義》之中,諸葛亮都是一個剛正不阿的角色,他嫉惡如仇,一心想著匡扶漢室,為劉備掃除復興漢室之路上的一切障礙,然而,在益州的時候,他卻對於兩名犯下同樣過錯的人給予了不同的懲罰,這兩個人就是法正和李嚴。因為諸葛亮對於法正的懲罰較輕,因此有人說諸葛亮不敢惹法正,這種說法是有依據的,還是信口胡謅的呢?


另外,法正犯事的時候,蜀國剛入西川,政權不穩,而且法正立下大功,不能殺;而李嚴犯事的時候朝政已經穩定,無需再顧及李嚴是否是前朝老臣,因此諸葛亮會給李嚴治罪。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諸葛亮會對這兩人的態度不同,並不是得罪不起,而是時機不成熟。

⑺ 三國的李嚴為何改名為李平呢

世人只知道劉備白帝託孤給諸葛亮,孰不知李嚴為副。綜合來看李嚴還是很有才的,但就是心胸有點窄。李嚴一直在江州負責東吳防線和供給諸葛亮北伐糧草,但他認為這樣太「屈才」了,所以心理上一直不服諸葛亮,把名字改成李平有點自我療傷的意思。(非原創)望採納

⑻ 李嚴原本默默無聞,如何變成僅次於諸葛亮的人物

劉備在臨死之前妥善的安排了後事,諸葛亮臨危受命,被奉命為成長,擁有著絕對的權力。這是所有人都意料之中的事情,不過另一個人卻令人有些震驚,那就是李嚴。這是一個在外人看來資質平庸的人,而他卻被奉命來掌管內外的軍事。


其次就是在李嚴為官的這一生當中,其實也獲得了不小的成就。只有有了一定的成績才能夠引起劉備的注意,因此李嚴這個人在為官的過程當中其實有獲得了不少的成就。李嚴也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地獲取劉備的信任,最終才獲得這樣的地位。



最後在益州疲弊的這樣一個危難時刻,的確是需要有人來輔佐劉備,因此提拔李嚴並不失為一個好計謀。而在當時一些有能力的能人志士也開始慢慢的凋落,在這樣危急的關頭,人才尤其欠缺,於是就選擇了李嚴這個人。

⑼ 李平起訴鄺海軍民間借貸案

您好,此類問題需要詢問該案的承辦法官。其他人無從得知該案信息。若案件已經判決並生效,那麼可在當地法院網站查詢。

⑽ 李嚴被扳倒,是因為諸葛亮一手造成的嗎

公元231年,諸葛亮帶領蜀軍正在進行北伐,而大臣李嚴則是負責在大後方籌集運送糧草。此時的李嚴為了製造出蜀軍在前線作戰不利的一種假象,李嚴先是讓人寫了一封書信送給了諸葛亮,稱因為天氣不佳的原因,導致了糧草不能按時送達。在接到這封信以後,諸葛亮只能選擇無奈撤軍。

我認為,雖然此時的諸葛亮已經不需要大家的支持就能扳倒李嚴,但是群臣們卻是自發的來彈劾李嚴。畢竟像李嚴這樣的臣子還不下台,那麼蜀漢一定早就支撐不下去了,所以這一次扳倒李嚴並不是諸葛亮一手操作的,而是因為李嚴自己犯了眾怒。

熱點內容
新鄉律師協會 發布:2025-09-26 14:33:10 瀏覽:487
婚姻法哪一年立法 發布:2025-09-26 14:28:23 瀏覽:318
民事訴訟法證人保護 發布:2025-09-26 14:25:11 瀏覽:115
法院事故組 發布:2025-09-26 14:25:07 瀏覽:474
電子商務網路購物類法規案例 發布:2025-09-26 14:11:25 瀏覽:417
民法通則第100條 發布:2025-09-26 14:11:14 瀏覽:173
尚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6 13:49:30 瀏覽:39
人民法院審理未成年 發布:2025-09-26 13:40:00 瀏覽:710
關於電動車的法律知識小爆 發布:2025-09-26 13:33:41 瀏覽:909
漁業法律知識競賽口號 發布:2025-09-26 13:28:50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