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拉美國家法院

拉美國家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1-12 04:11:23

⑴ 國際法院由多少名不同國籍的法官組成

海牙國際法復庭由15名法官組成。製法官候選人需要在聯合國安理會和聯合國大會分別獲得絕對多數贊成票才能當選,每屆任期9年,每三年改選1/3,以保持工作的連續性;全體法官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推舉院長,院長每屆任期三年。法官是國際法院的靈魂,他們人數雖少,但還得考慮到地區均衡,尤其是照顧到世界各大文化和主要法系。據此原則,亞洲三名,非洲三名,拉美兩名,西歐、北美、大洋洲五名,東歐兩名。

⑵ 南美洲有個國家叫法屬蓋亞那,它是獨立國家還是法國的殖民地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法屬蓋亞那是法國旳─個海外屬地和─個地區。法屬蓋亞那旳原來旳居民是加勒比人和阿拉瓦克印第安人。
1498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來到蓋亞那旳海岸。─百多年後荷蘭人開始在這里殖民。
1604年法國開始侵入,建立居民點。後英國、荷蘭、法國和葡萄牙相互爭奪此地,直到1816年最後歸屬法國。
1946年法國宣布法屬蓋亞那為法國旳「海外省」。從此以後,許多土著旳號召自治,盡管從法國獨立之恩惠只有5%,部分因法國旳政府供應更多旳津貼。從1947年開始法屬蓋亞那擁有有限旳自治權。從此該地區在法國國民議會和參議會有兩個議員席。1968年歐洲在庫魯建立了─個航天發射場,亞利安火箭在這個發射場發射。在庫魯,歐洲太空計劃,使法屬蓋亞那旳這個角落,變成了現代旳世界,並吸引了─些移居到此工作旳力量。
1977年成為法國旳─個大區。法國總統委任旳省長(或稱地方總統)為名義最高行政負責人,省長經議會選舉產生,法總統任命,行政權在部長會議,由總理負責。政府由省長、部長會議、兩議會議長和法國國民議會議員和參議員組成(法圭在法國國民議會中有兩名議員,在參議院中有─名議員)。有兩個議會,即省議會和地方議會。前者有議席19個,後者有31席。兩議會均由普選產生,任期六年。司法機構設在馬提尼克島旳法蘭西堡法院為法屬蓋亞那、瓜德羅普和馬提尼克旳上訴法院。樞密院位居冊機構,設主席─名、政事樞要若干名。法屬蓋亞那有─終審法院,大法官終身任職

⑶ 海牙國際法庭是干什麼用的

海牙,荷蘭名城,國際法院所在地。這是一座綠色城市,整座城市幾乎就是一片大森林,而建築物則分散掩映在林地之中。

國際法院設在市中心的和平宮,這是一座由灰色花崗岩做底座,由紅磚砌成牆壁的坡頂建築,高四五層,長六七十米。門前是一片比足球場還大的草坪,周圍是鬱郁蔥蔥的樹林。和平宮建於1913年,一戰後成立的國際聯盟常設國際法院及其繼承者——二戰後成立的聯合國國際法院均在此辦公。進得門來,廳廊寬敞,牆上懸掛著著名法學家的畫像,樓梯旁陳列著各國贈送的禮品。

國際法院只受理國家之間的爭端,而不負責個人與國家的糾紛。該院受理的案件中,半數以上是領土和邊界糾紛,同其他法院一樣,國際法院奉行不告不理原則,無權主動受理案件。

國際法院由15名法官組成,每屆任期9年,每三年改選1/3,以保持工作的連續性;全體法官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推舉院長,院長每屆任期三年。法官是國際法院的靈魂,他們人數雖少,但還得考慮到地區均衡,尤其是照顧到世界各大文化和主要法系。據此原則,亞洲三名,非洲三名,拉美兩名,西歐、北美、大洋洲五名,東歐兩名。

按照《國際法院規約》規定,當選國際法院法官,必須是品格高尚並在本國具有最高司法職位的任命資格或公認的國際法專家。在程序上,國際法院法官由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選舉產生,而且都要獲得絕對多數,所以往往數次投票才能成功。由於世界矚目的位置,除了兩會選舉之外,不能有哪個國家在國際法院中自動擁有一席之地。但作為特權,五個常任理事國可一直有人擔任法官

⑷ 巴西政府宣布破產,巴西政府破產跟企業破產有何不同

企業破產之後跟政府破產最大的區別在於,企業可以通過拍賣資產的方式來進行清算,這個公司就算退出了市場,而國家破產的方式,並不會導致這個國家被拍賣以及領土被侵佔,畢竟每個國家的領土和主權他們都是有一定的界限的,所以政府破產只是一個意義上的失信行為,只是名義上的一個破產,只要經濟和各方面恢復以後償還債務又可以繼續恢復這個不破產的名義了。我們簡單舉一個例子,一個企業如果他破產了,就像這個諾基亞。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會申請破產,然後做出清算,對於企業可能會有一些資產,對於這些資產會通過法院的方式進行拍賣。拍賣得出來的資金會用來償還債權人的債務,畢竟欠債總是要還錢的,對於欠了供應商以及工人的錢這些都需要拍賣資產來進行清算。

巴西政府的破產那麼會導致一些境外投資機構,也就是國外的企業會因此而退出。因為政府破產了,想要兌換相應的外匯,那麼這種情況下就難以實現,它就會導致國內的經濟出現下滑,到時候會影響到整個巴西的人均GDP和收入水平。因此也會導致失業率的增加或者產生通貨膨脹。

⑸ 美國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是哪九位

1、小約翰-羅伯茨 John G. Roberts, Jr

2005年9月由布希總統提名,參議院批准通過,羅伯茨就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第17任首席大法官。他也是美國兩個世紀以來最年輕的首席大法官。

2、安東尼亞-斯卡利亞 Antonia Scalia

自1986年起擔任此職,是目前服務時間最長和最資深的大法官。其父為西西里移民,其母也是義大利裔美國人。

1986年被羅納德·里根任命為大法官,接替升任首席大法官的威廉·倫奎斯特。斯卡利亞被普遍認為是最高法院最保守的大法官,反對實踐主義司法,支持約束主義司法。

他以比較嚴謹的態度解釋國會制定的法律,以比較寬的態度解釋州和地方的法律,除非後者與聯邦法律或保守的憲政原則相違背。

3、安東尼-肯尼迪 Antony M. Kennedy

羅納德·里根總統提名肯尼迪為最高法院法官,且他在1988年正式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自桑德拉·戴·奧康納退休後,肯尼迪常被認為是最高法院中唯一的搖擺票,在很多投票5:4的案件中處於關鍵地位。他立場傾向中間偏右。

4、克拉倫斯-托馬斯 Clarence Thomas

美國法學家,自1991年以來擔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是最高法院繼瑟古德·馬歇爾後第二位黑人法官,是最高法院的保守派之一。

5、露絲-金斯伯格 Ruth Bader Ginsburg

1993年,美國最高法院懷特大法官退休,最高法院出現了空缺。當時柯林頓政府的女司法部長珍妮特·雷諾向柯林頓舉薦金斯伯格。參議員以96票對3票通過了金斯伯格的確認。

1993年8月10日金絲伯格宣誓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位女性、第一位猶太人女性最高法院大法官。

6、斯蒂芬-布雷耶 Stephen Breyer

斯蒂芬-布雷耶畢業於馬薩諸塞州的哈佛大學,並獲得法律學位。他曾任職於政府部門及學術界,並從1980年至1990年擔任聯邦上訴法院第一巡迴審判庭法官,且於90年至1994年晉升為上訴法院首席大法官。

比爾·柯林頓總統提名布雷耶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法官,在1994年正式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他被認為是最高法院的自由派。

7、塞繆爾-阿利托 Samuel A. Alito, Jr

2006年1月31日被喬治·沃克·布希任命為最高法院大法官。阿利托曾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及耶魯大學法學院,1990年被老布希任命為第三巡迴上訴法院法官。

他是第110位最高法院大法官,接替退休的桑德拉·戴·奧康納,被認為是最高法院的保守派。

8、索妮婭-索托馬約爾 Sonia M. Sotomayor

2009年8月6日美國參議院以68票贊成、31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准了聯邦上訴法院女法官索尼婭·索托馬約爾擔任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提名通過後說,他相信索托馬約爾能勝任這一職務。

8月8日 索尼婭·索托馬約爾宣誓就任美國最高法院法官,接替6月退休的法官戴維·蘇特,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拉美裔最高法院法官。

9、埃琳娜-凱根 Elena Kagan

2010.8.6 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為埃琳娜.凱根進入最高法院在東廳舉行慶祝晚宴之前,於總統辦公室簽署委任狀。

⑹ 南美洲有哪些國家

1797萬平方千米人 口
3.25億人種 族
民族成份比較復雜,白人最多,其次是印歐混血型和印第安人,黑人最少語 言
印第安語、葡萄牙語、法語、英語、西班牙語等宗 教
大多數信天主教,少數信基督教南美洲概 述南美洲是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西部,東面是大西洋,陸地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北美洲相分,南面隔海與南極洲相望。南美洲總面積1797萬平方公里(含附近島嶼),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人口325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南美洲有12個獨立國家。另外,還有法屬蓋亞那和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和阿根廷爭議地,
英國稱福克蘭群島,現實際由英國控制)。南美洲國家名及首都
烏拉圭東岸共和國 Oriental Republic of Uruguay 蒙得維的亞(Montevideo)
厄瓜多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Ecuador 基多(Quito)
哥倫比亞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Colombia 波哥大(Bogotá)
蓋亞那合作共和國 The Cooperative Republic of Guyana 喬治敦(Georgetown)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The Bolivar Republic of Venezuela 加拉加斯(Caracas)
巴拉圭共和國 Republic of Paraguay 亞松森(Asunción)
巴西聯邦共和國 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巴西利亞(Brasília)
智利共和國 Republic of Chile 聖地亞哥(Santiago)
玻利維亞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Bolivia 政府、議會所在地:拉巴斯(La Paz)。法定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蘇克雷(Sucre)

⑺ 國際法庭所在地在哪

海牙國際法院,其正式名稱為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位於荷蘭海牙。是聯合國六大機構之一,成立於1946年。國際法院也設在海牙市中心的和平宮,這是一座由灰色花崗岩做底座,由紅磚砌成牆壁的坡頂建築,高四五層,長六七十米。門前是一片比足球場還大的草坪,周圍是鬱郁蔥蔥的樹林。和平宮建於1913年,一戰後成立的國際聯盟常設國際法院及其繼承者——二戰後成立的聯合國國際法院均在此辦公。進得門來,廳廊寬敞,牆上懸掛著著名法學家的畫像,樓梯旁陳列著各國贈送的禮品。

國際法院具有雙重作用:依照國際法解決各國向其提交的法律爭端,並就正式認可的聯合國機關和專門機構提交的法律問題提供咨詢意見。向國際法院提交的案件中的原告和被告都必須是國家。國際法院是具有特定管轄許可權的民事法院,而沒有刑事管轄權,因此無法審判個人。

該院受理的案件中,半數以上是領土和邊界糾紛,同其他法院一樣,國際法院奉行不告不理原則,無權主動受理案件。海牙國際法庭由15名法官組成。法官候選人需要在聯合國安理會和聯合國大會分別獲得絕對多數贊成票才能當選,每屆任期9年,每三年改選1/3,以保持工作的連續性;全體法官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推舉院長,院長每屆任期三年。法官是國際法院的靈魂,他們人數雖少,但還得考慮到地區均衡,尤其是照顧到世界各大文化和主要法系。據此原則,亞洲三名,非洲三名,拉美兩名,西歐、北美、大洋洲五名,東歐兩名。

按照《國際法院規約》規定,當選國際法院法官,必須是品格高尚並在本國具有最高司法職位的任命資格或公認的國際法專家。在程序上,國際法院法官由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選舉產生,而且都要獲得絕對多數,所以往往數次投票才能成功。由於世界矚目的位置,除了兩會選舉之外,不能有哪個國家在國際法院中自動擁有一席之地。但作為特權,五個常任理事國可一直有人擔任法官。

海牙國際法庭其主要作用是:解決各國向其提交的法律爭端,並就聯合國機關提交的法律問題提供咨詢意見。國際法院依據《國際法院規約》和本身的《規則》運行,依照國際法解決各國向法院提交的法律爭端,並就正式認可的聯合國機關和專門機構提交的法律問題提供咨詢意見。2、國際海洋法法庭,位於德國漢堡,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獨立司法機關,旨在裁判因解釋或實施《公約》所引起的爭端。法庭管轄權包括根據《公約》及其《執行協定》提交法庭的所有爭端,以及在在賦予法庭管轄權的任何其它協定中已具體規定的所有事項。

海牙國際法庭從1993年,其主要任務是對前南斯拉夫地區所謂嚴重侵犯人權和違反人道主義的人員進行起訴和審判。在1995年波黑戰爭結束後,該法庭指控並通緝70多名涉嫌在波黑內戰期間犯有各種罪行的人員。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發動軍事侵略後期,該法庭又以「種族清洗」和「反人類」等罪名對米洛舍維奇等5名南聯盟高級軍政官員發出通緝令。

⑻ 拉美各國的政治制度

詳細參看http://jesu87122.spaces.live.com/blog/cns!800a6d01fe8a65da!413.entry
拉美政治制度和體制四
國家機構

國家元首

拉丁美洲國家的元首在形式上是最高國家權力的執掌者和國家在對外關系中的最高代表。由於拉美各國的國體、政體以及國情不同,國家元首的名稱和產生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在採用總統制和混合制(半總統制)國家,國家元首一般稱總統。在採用議會制的12個拉美國家中,有3個國家即蘇利南、多米尼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國家元首也稱總統,其餘9國均為英聯邦國家,在這9國,名義上由英國女王擔任國家元首,實際上是由英王任命的總督代行該國國家元首的職能。而採用人民政權代表大會制的古巴,其國家元首是國務委員會主席。

拉美33個國家中,目前有23個國家的元首是總統。這些國家的國家元首即總統一般是由選舉產生的。但總統產生的程序、任期、許可權以及他同政府和議會的相互關系,拉美各國不盡相同。因為有這些不同,由總統擔任國家元首的拉美國家又可分成不同的類型。

總統產生的程序,大致有以下幾種:(1)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2)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3)由議會選舉產生。蘇利南、多米尼克的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4)由特定的選舉團選舉產生。如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該國憲法規定,總統由議會參、眾議員組成的選舉團選舉產生。

拉美國家的總統由選舉產生並有固定的任期,這是共和制國家的國家元首制度的特點,是同世襲的、終身任職的君主制度根本對立的。�

拉美各國總統的職權和在國內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很大差別。一般說來,掌握行政權的總統即採用總統制國家的總統可以在政治生活中起重大作用,不掌握行政權的總統即採用議會制國家的總統通常只行使禮儀性的職能,在政治生活中所起的實際作用遠遠不如政府總理,因而具有虛位元首的性質。議會制國家中,總統一般不掌握實際行政權而由政府掌握行政權,政府就其政策對議會負責,總統發布的命令和決定一般需經總理或有關部長的簽署,否則不生效。這些國家的總統的職能一般多是禮儀性的,他沒有就實質性問題做出決定的權力。

總督�

拉美採用議會制的國家中,有9個國家名義上由英國女王擔任國家元首,實際上是由英王任命的總督代行該國國家元首的職能。總督必須是當地人。其主要職責是:任命參議員;任命樞密院成員;任命眾議院多數黨領袖為內閣(政府)總理,並根據總理提名任命各部部長;任命反對黨領袖;任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和上訴法院院長;根據總理提請,下令解散議會;等等。

國務委員會主席�

古巴1992年7月12日通過的現行憲法第89條規定,"國務委員會是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休會期間的代表機構,它執行代表大會的決議並履行憲法賦予的其他職權。國務委員會是一個集體,在國內和國際事務中是古巴國家的最高代表",憲法第93條規定,國務委員會主席和政府首腦作為古巴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其職權是:代表國家和政府並指導國家和政府的總政策;組織和領導國務委員會和部長會議工作,召集和主持國務委員會會議和部長會議;控制和監督各部和其他中央行政機關的活動;領導各部和中央行政機關的工作;向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提出部長會議成員名單;認可部長會議成員的辭職請求,向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或國務委員會提出更換部長會議任何成員的職能,並提出相應的接替人選;接受外國外交使團領導人呈遞的國書;擔任革命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簽署國務委員會的法令和其他決議;在本憲法規定的情況下宣布緊急狀態。自1976年以來,古巴國務委員會和部長會議主席一直由菲德爾·卡斯特羅一人擔任。�

執政委員會主席�

拉美歷史上政變、革命頻繁。政變、革命之後,一般都成立(軍人)執政委員會、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或革命委員會,由這些委員會的主席擔任國家元首。有的委員會主席經過一段時間,或自封或通過公民投票、議會選舉或普選成為總統。�

中央政府

政府是拉美各國國家的最重要的機構。軍隊、警察、特務、法庭、監獄等暴力機構受政府的直接指揮。政府控制著龐大的軍事官僚機構,並依靠這些機構來推行它所制定的政策。這是拉美國家統治階級行使其統治權力的根本保證。�

內閣則是拉美國家政府內部的領導核心。有的拉美國家把內閣也稱作政府,兩者不分。但是,不少拉美國家的"政府"是全體部長、副部長的總稱,有時也包括各部的其他高級官員,甚至把眾議院中的執政黨議員也算作政府組成部分;而通常說的"內閣"只是指由某些部長組成的政府內部的領導核心。�

拉美國家政府的形式主要有兩種:內閣制(責任內閣制)政府和總統制政府。在12個採用議會制的拉美國家,政府均採用責任內閣的形式,其特點主要有:(1)政府通常由在議會中佔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受總督或總統的委託所組成,這表示政府必須取得議會多數的支持;(2)內閣首腦(總理)和有關部長應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並在總督或總統頒布的法律和命令上副署,表示內閣對議會負責;(3)內閣成員通常都必須同時是議會的議員,他們一方面在政府中擔負行政工作,一方面在議會參加立法工作,議會的一切重要法律提案都來源於內閣,議會的立法工作實際上是在內閣指導下進行的。這一點與總統制國家不同,許多拉美總統制國家憲法規定,內閣的成員(如部長)不能同時擔任議員;(4)內閣對它所執行的政策由內閣全體連帶向議會(如兩院制國家,一般向下院)負責,議會對內閣通過不信任案"時,內閣應總辭職,或提請總督或總統下令解散議會,重新選舉,以決定原內閣的去留。�

目前,拉美有19個國家採用總統制政府,1國採用混合制(半總統制)政府形式。拉美總統制政府的主要特點有:(1)政府一般由在大選中獲勝的總統(和副總統,有的國家無副總統,有的國家有,有的有第一、第二副總統)組建,總統的選舉和議會的選舉是分別進行的;(2)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行政大權集中在總統一人手裡,政府成員都由他任免,是他的僚屬,由他領導並向他匯報工作;(3)政府與議會分離,政府成員不得同時兼任議員,不能參加議會立法的討論和表決,議會中各種立法提案都由議員提出,在形式上政府不能向議會提出法案或預算案;(4)政府不向議會負連帶責任,政府成員只向總統負政治上的責任,而總統向國民負政治上的責任。議會不能對總統投不信任票,而總統一般亦無權解散議會。�
拉美國家政府的形式除上述兩種主要的以外,還有國務委員會制。此外,拉美歷史上,一些國家政變或革命頻繁,政變或革命後常常成立軍人執政委員會、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或革命委員會,原有的議會被取消,有的國家雖又建立了議會,但實際上不能行使代議機關的職權,司法機關也沒有形式上的獨立,國家權力在形式和實質上都集中在執政委員會或革命委員會主席一人手中。

在拉美不同政體的國家,組成政府的程序是各不相同的。在總統制國家,總統由普選產生或間接選舉產生,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內閣其他成員,均由總統任命。有一些拉美國家,在總統任命內閣成員時,還需根據參議院的建議和贊同進行。�

在拉美議會制國家,組成政府的程序因國而異,大致可分2類。�

第一類國家如安地卡及巴布達、巴貝多、巴哈馬等,由總督任命眾議院多數黨領袖為總理(或首相)。內閣的其他成員則由總督根據總理的建議任命。在這種情況下,總督一般對組閣人員沒有挑選的餘地,他必須承認選舉人所投的選票以及政黨所選出的領袖,並委託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出來組閣。�

第二類國家如蘇利南等,總統和副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而議會議員由選民選舉產生。總統行使行政權,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國務委員會主席、武裝部隊總司令;政府由總統、副總統及各部部長組成,部長由總統在議會成員中挑選,副總統兼任部長委員會主席,領導內閣,對總統負責;國務委員會監督政府執行國民議會的決定,成員由政黨、工會、企業界和軍方代表組成。�

上述2類國家,不論按何種程序組織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對議會承擔了責任。�

古巴的情況比較特殊。古巴1992年憲法規定,部長會議是最高行政機關,是共和國政府。部長會議由國家和政府首腦,即部長會議主席、第一副主席、若干副主席、各部部長、秘書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成員組成。古巴的國務委員會是古巴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常設機關,也是國家處理國內外事務的最高代表機關。由於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和部長會議主席由菲德爾·卡斯特羅一人兼任,難以分清兩者的職權范圍,所以,古巴1992年憲法第93條索性將兩者的職權合在一起,規定了"國務委員會主席和政府首腦行使的"職權"。�拉美各國政府機構的設置各不相同,就是同一個國家,在不同歷史時期,隨著國內外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各國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也經歷了一個由少到多,由簡到繁和不斷加強的過程。

拉美國家的政府是行使機構,擁有十分廣泛的權力。它包括內政、外交、軍事、經濟、文教等各個方面。但是,有的拉美國家的憲法對政府的職權並沒有明確規定或根本沒有具體規定政府究竟擁有哪些職權,有的拉美國家的憲法有明確的規定。�

總的來說,拉美國家的政府擁有極其廣泛的權力。根據主要拉美國家憲法的規定和實際情況來看,拉美國家的政府大致擁有以下方面的許可權:(1)執行法律,為實施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而制定政令、條例或發布命令;(2)制定和執行政策;(3)處理外交關系,政府行政首腦代表國家,任命駐外使節,接受外國來使,對外宣戰、媾和與締結條約,等等;(4)掌管軍隊、警察和監獄,主管司法行政事務;(5)掌管行政機構,任免官吏和主管官吏事務;(6)參與立法,主要的形式是向議會提出法案;(7)編造並向議會提出預算、調節和干預經濟事務;(8)主管文化、教育、衛生、社會福利及宣傳方面的工作;(9)決定大赦、特赦、減刑、刑罰執行的免除以及恢復權利;(10)根據選舉法組織選舉工作;(11)頒賜榮典,授予榮譽職務和稱號等。�

地方政府

拉丁美洲國家的地方國家機關是其國家機構的組成部分之一。拉美國家地方國家機關的形式多樣。多數拉美國家的行政區劃是省(州)、市、縣(鎮)和聯邦區(首都,有的國家稱之為特別區)。地處加勒比的英聯邦成員國行政區劃一般為區(或教區、郡)、市、村(鎮)。有的國家如巴拿馬還有特區(印第安人自治區),有的國家如委內瑞拉還有邊疆地區、聯邦屬地。有的國家如尼加拉瓜、智利在中央政府與省之間,還另設大區,一個大區管幾個省。所有這些行政單位一般都有相應的機構。�

一般說來,實行聯邦制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委內瑞拉這4個拉美國家的省(州)政府擁有一定的自治權,地方政府即省(州)政府的權力相對比較大。這4國的省(州)是聯邦的組成單位。省(州)的行政機關以省(州)長為首腦。多數國家的省(州)的省(州)長都由本省(州)的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也有少數國家的省(州)的省(州)長由總統指定。省(州)長除了對全省(州)的行政工作進行管理和監督外,還擁有對省(州)內某些行政部門領導人的任命權,有通過擬定和提出預算以控制財政的權力,有統率本省(州)的國民警衛隊的權力。省(州)長名義上沒有立法權,但他有權召集省(州)議會的特別會議,省(州)長須向省(州)議會提出咨文並在省(州)議會討論這些咨文的過程中向議員施加影響,以促使他的咨文中的立法方案得到通過。因此,事實上省(州)長也可控制省(州)議會的立法。此外,省(州)長對省(州)議會通過的法案可以行使否決權。 古巴1992年憲法規定,古巴的省、縣兩級的人民政權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在其管轄區內行使國家職能的權力機關,並在其許可權的范圍內依法行使管理權;在城市、城區、村鎮和鄉村地區建立人民委員會,人民委員會具有行使其職能的權力。

⑼ 關於國際法院法官的選舉

國際法院復15名法官由選舉產生制,任期九年,可連選連任。
國際法院是聯合國的主要司法機關,由聯合國進行選舉。
法官由大會和安全理事會選舉產生。在大會,《國際法院規約》締約國但不是聯合國會員國的國家(目前是瑞士和諾魯)獲准參加選舉;在安全理事會,不得對此選舉行使否決權。這兩個機關同時但單獨進行投票。[注: 一般於秋季在紐約進行選舉。]候選人必須在這兩個機關獲得絕對多數票才能當選。這通常需要進行多次投票。
為確保法院的組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連續性,15名法官的任期不都是同日屆滿。每三年改選法院三分之一的法官。三年一次(通常在秋季)選舉的法官於次年2月6日上任,這一天是國際法院首批法官於1946年就任的日子。如果法官在任內亡故或辭職,應盡快舉行特別選舉,當選法官接著完成所余任期。
國際法院法官提名程序:為使提名程序不受政治考慮的影響,候選人不是由政府直接提名,而是由常設仲裁法院的法學家團體(「各國團體」)提名,沒有參加常設仲裁法院的國家,其候選人名單應由以同樣方式成立的團體提出。每一法學家團體所提候選人人數不得超過四人,其中屬於本國國籍者不得超過二人,其餘候選人可來自任何國家。

⑽ 智利是什麼性質的國家

智利是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單一總統制。

智利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Chile)位於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脈西麓。東同阿根廷為鄰,北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國土面積756626平方公里。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在南美洲與阿根廷及巴西並列為ABC強國。

智利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智利是世界上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又是世界上產銅和出口銅最多的國家,享有「銅礦王國」之美譽。境內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旱極。此外,它還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硝石的國家。

智利在新聞自由、人類發展指數、民主發展等方面也獲得了很高的排名。智利教育高度發達,其教育在發達國家普遍承認。由於地處美洲大陸的最南端,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稱自己的國家為「天涯之國」。

(10)拉美國家法院擴展閱讀:

智利對外關系:奉行獨立自主的多元化務實外交政策。主張尊重國際法,和平解決爭端,捍衛民主和人權。大力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戰略,經濟外交色彩濃厚,對外交往十分活躍。

優先鞏固和發展同拉美鄰國和南共市國家的關系,積極推動拉美一體化,重視與美、歐的傳統關系,積極拓展同亞太國家的關系,努力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

同世界上172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重視雙邊自由貿易談判,目前智已同絕大多數拉美國家及美國、加拿大、歐盟、中國、日本、韓國等64個國家簽署了25個自由貿易協定。

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是南美國家聯盟、美洲國家組織、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里約集團、亞太經合組織、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不結盟運動、十五國集團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成員國和南方共同市場的聯系國。

同新加坡一起倡議並推動成立了「東亞-拉美合作論壇」,並成功主辦了論壇第二屆、第三屆高官會和首屆外長會。

近年來,智成功主辦第六屆和第十七屆伊比利亞美洲首腦會議、第二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第108屆各國議會聯盟大會、第33屆美洲國家組織大會、2004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2008年南美國家聯盟首腦特別峰會和2009年進步峰會等。

熱點內容
新鄉律師協會 發布:2025-09-26 14:33:10 瀏覽:487
婚姻法哪一年立法 發布:2025-09-26 14:28:23 瀏覽:318
民事訴訟法證人保護 發布:2025-09-26 14:25:11 瀏覽:115
法院事故組 發布:2025-09-26 14:25:07 瀏覽:474
電子商務網路購物類法規案例 發布:2025-09-26 14:11:25 瀏覽:417
民法通則第100條 發布:2025-09-26 14:11:14 瀏覽:173
尚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6 13:49:30 瀏覽:39
人民法院審理未成年 發布:2025-09-26 13:40:00 瀏覽:710
關於電動車的法律知識小爆 發布:2025-09-26 13:33:41 瀏覽:909
漁業法律知識競賽口號 發布:2025-09-26 13:28:50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