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康法院
1. 顧有什麼組詞
顧哀
顧愛
顧報
顧本
顧筆
顧畀
顧避
顧步
顧慚
顧成
顧寵
顧此失彼
顧存
顧待
顧逮
顧憚
顧睇
顧恩
顧而言他
顧反
顧返
顧訪
顧拂
顧復
顧復之恩
顧覆
顧姑
顧顧
顧怪
顧觀
顧管
顧慣
顧國
顧恨
顧閎中
顧後
顧後瞻前
顧虎頭
顧護
顧化
顧懷
顧喚
顧惠
顧及
顧己
顧計
顧忌
顧悸
顧家
顧見
顧建康
顧接
顧頡剛
顧藉
顧靳
顧景
顧景慚形
顧看
顧柯
顧客
顧客盈門
顧況
顧賴
顧覽
顧攬
顧累
顧憐
顧臉
顧戀
顧臨
顧廬
顧陸
顧錄
顧慮
顧慮重重
顧眄
顧名思義
顧命
顧命大臣
顧募
顧慕
顧乃
顧睨
顧念
顧盼
顧盼多姿
顧盼神飛
顧盼生輝
顧盼生姿
顧盼自豪
顧盼自雄
顧愆
顧前不顧後
顧倩
顧曲
顧曲周郎
顧曲周郞
顧全
顧全大局
顧犬補牢
顧券
顧讓
顧三不顧四
顧山錢
顧贍
顧身
顧省
顧視
顧諟
顧私
顧思
顧嘆
顧天
顧眺
顧頭不顧尾
顧兔
顧菟
顧託
顧托
顧玩
顧望
顧畏
顧問
顧息
顧惜
顧錫
顧盻
顧享
顧小失大
顧效
顧笑
顧謝
顧心
顧行
顧綉
顧恤
顧勛
顧循
顧言
顧養
顧役
顧意
顧陰
顧音
顧影
顧影慚形
顧影弄姿
顧影自憐
顧佣
顧憂
顧遇
顧詹
顧瞻
顧照
顧正紅
顧直
顧指
顧仲彝
顧重
顧主
顧渚春
顧屬
顧矚
顧自
顧租
顧嘴
顧左右而言他
夠了嗎
2. 康有三個字的組詞嗎
老仁平
衢省拜
恩
康
康謝西康康康康
子
健球
帝康康體康康衢建
康境亞
康
因平
太康歌
熙為采樂康巷
侖昆顧納康有庄
廣康康樂謠里
康康平
3. 未來,哪個行業比較吃香
未來美容行業比較吃香,推薦學習皮膚管理等項目。
皮膚管理是從韓國引進的一種介於普通生活美容機構和專業醫美機構之間的專業皮膚機構。有著完美肌膚,一直是每位女性朋友夢寐以求的皮膚狀態,皮膚管理技術可以滿足美女們的各種需求。美容技術是利用科技手段,通過儀器操作改善皮膚的不良狀態,目前這個行業很受歡迎。想做皮膚管理師的話,如果自身能夠考取皮膚管理師證書,有比較專業的技術,做到高級皮膚管理師基本一個月工資會在六千以上。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可以開一家皮膚管理店,如今開一家皮膚管理店,如果沒有什麼經驗,會很難成功,所以建議到正規美妝學校學習皮膚管理,這樣以後創業也比較容易些。從傳統的美妝技術來說,實際上中國的發展空間非常大,這樣的發展空間完全可以讓同為美業技術的皮膚管理店面賺錢。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皮膚管理的信息,推薦咨詢艾尼斯美妝連鎖學校。艾尼斯非常注重優秀教師團隊建設,任教老師均為專業素養優秀的精英人才,還不定期邀請業內大咖親臨授課。艾尼斯20年累計培養50萬+美業人員,學員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廣受好評。艾尼斯還參加和舉辦了多場大型美妝盛典,不斷擴大影響力,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可。【點擊進入測評挑選適合我的美妝課程】
4. 宋顧憲之元徽中為健康令的譯文
元徽年間,建康縣一盜賊盜得一牛,被主人認出,仍堅稱是自家之牛。兩家屢屢對簿公堂,前兩任縣令都未能決斷。顧憲之任建康令後,兩家又訟於縣衙。顧憲之聽罷即命解開牛繩,任憑牛去。那牛徑直回主人家。
盜牛
者只好服罪。從此,顧憲之巧斷盜牛案聞名遠近,「時人號曰神明」,加之他「性又情儉,強力為政」,故京城內飲酒者得到好酒都稱「顧建康」,以贊美顧憲之為官如美酒一樣清醇。齊時,
齊武帝
之寵臣呂文度在餘姚建一豪華私邸,家人仗勢欺人,橫行鄉里,民怨日甚,而歷官均隱匿訟呂積案不敢斷。顧憲之赴
會稽郡
任職後,即表奏齊武帝,歷陳呂文度縱親欺霸,於理於法不容,堅持將呂氏私邸拆除。後呂文度還鄉葬母,郡縣諸官爭相前去弔唁,唯獨剛直不阿的顧憲之只當不知。呂文度眼見一片廢墟,雖內心十分怨恨顧憲之,但攝於了威,且廢邸系遵旨而為,也奈何他不得。
5. 宋顧憲之元徽中為健康令的譯文
元徽年間,建康縣一盜賊盜得一牛,被主人認出,仍堅稱是自家之牛.兩家屢屢對簿公堂,前兩任縣令都未能決斷.顧憲之任建康令後,兩家又訟於縣衙.顧憲之聽罷即命解開牛繩,任憑牛去.那牛徑直回主人家.盜牛者只好服罪.從此,顧憲之巧斷盜牛案聞名遠近,「時人號曰神明」,加之他「性又情儉,強力為政」,故京城內飲酒者得到好酒都稱「顧建康」,以贊美顧憲之為官如美酒一樣清醇.齊時,齊武帝之寵臣呂文度在餘姚建一豪華私邸,家人仗勢欺人,橫行鄉里,民怨日甚,而歷官均隱匿訟呂積案不敢斷.顧憲之赴會稽郡任職後,即表奏齊武帝,歷陳呂文度縱親欺霸,於理於法不容,堅持將呂氏私邸拆除.後呂文度還鄉葬母,郡縣諸官爭相前去弔唁,唯獨剛直不阿的顧憲之只當不知.呂文度眼見一片廢墟,雖內心十分怨恨顧憲之,但攝於了威,且廢邸系遵旨而為,也奈何他不得.
6. 康可以組什麼詞
「康?」的詞語:
康復 康莊 康泰 康樂 康熙 康寧 康衢 康健 康濟 康盛 康和 康居 康成 康靖 康回
康德 康平 康裕 康順 康強 康阜 康隆 康了 康安 康韶 康惠 康侯 康乾 康歌 康乂
康瓠 康豫 康哉 康勝 康富 康世 康時 康爵 康廬 康娛 康狄 康梁 康適 康愈 康功
康日 康逵 康護 康沈 康直 康伯 康塗 康食 康救 康荒
「?康」的詞語:
健康 安康 平康 小康 杜康 靖康 凱康 成康 文康 悅康 永康 樂康 阜康 惠康 韓康
太康 壽康 艾康 寧康 少康 吉康 富康 時康 夏康 豐康 麗康 乂康 億康 大康 三康
長康 儀康 韋康 歡康 桃康 再康 當康 謝康 治康 淫康 不康 弗康
「康???」的詞語:
康熙字典 康莊大道 康哉之歌 康斯坦察 康復醫學
「?康??」的詞語:
孫康映雪 民康物阜 鄭康成婢 永康學派 小康之家 謝康樂體
「??康?」的詞語:
福壽康寧 再別康橋
「???康」的詞語:
身心健康 物阜民康 家道小康 德川家康
7. 梁書列傳第四十六的現代文翻譯
顧憲之字士思,吳郡吳人。他的祖父顧覬之,宋時任鎮軍將軍、湘州刺史。還未滿二十歲,顧憲之就被本州辟為議曹從事,舉秀才,積功遷為太子舍人,尚書比部郎,撫軍主簿。元徽年間,顧憲之任建康令。當時有人偷牛,偷的牛被牛主認出,偷牛的人也說牛是自己的,兩方面的言辭證據都差不多,前任的縣令沒有誰能斷決這個案子。顧憲之到任之後,審核案件的材料,然後對雙方說:「用不著多講,我想到解決的辦法了。」於是顧憲之命人把系牛的繩索解開,隨任牛去什麽地方。牛徑直回到原來主人的宅院,偷牛的人才供認自己的罪行。顱憲之揭露隱藏在暗處的奸人壞事,很多像這類事那樣聰明果斷,當時人稱他為神明。至於對待朝廷權貴顯要的私下請托,他毫不阿諛順從,對於手下官員的貪臟殘暴,他毫不放縱姑息,全都根據法律公正判決。顧憲之生性又清廉儉朴,努力處理政事,因此深得民心,所以京城飲酒的人得到醇厚味美的好酒,往往稱這酒為「顧建康」,這是說顧憲之清淳和美如同好酒。
顧憲之遷任車騎功曹,晉熙王友。齊高帝執掌朝廷大權,命顧憲之任驃騎綠事參軍,遷任太尉西曹掾。齊王台府建立之後,顧憲之任中書侍郎。齊高帝登上帝位,顧憲之被除授為衡陽內史。顧憲之到任以前,衡陽境內連年發生瘟疫,染病死去的人有一大半,棺木價格特別昂貴,於是百姓全都用葦席捲裹死人,丟棄在路旁。顧憲之剛一到任,就分別通告所屬各縣,要尋找死人的親屬,命令他們把死人埋葬。對於那些已經全無親屬的死人,顧憲之就拿出自己的俸祿,命公府的主簿營辦埋葬事宜。又衡陽當地的民俗,山中百姓患了病,往往說是先人帶來的禍害,就都挖開墳墓,打開棺材,用水沖洗死人的骨頭,把這種舉動稱為「除祟」。顧憲之用道理曉諭百姓,為他們陳述活人死人的區別,指出疾病並非由死人引起,當地的陋俗也因此得以改變。當時刺史王奐剛剛到任,只有衡陽一郡沒有到刺史府來告狀的人,於是王奐感嘆地說:「顧衡陽的教化算是達到很好的境界了。假如本州所屬的九個郡全都這樣,那麽我還有什麽麻煩事!」
顧憲之回京任太尉從事中郎。又出京任東中郎長史、行會稽郡事。山陰人呂文度受到齊武帝寵幸,於是在餘姚建立府邸,在當地任意橫行,肆無忌憚。顧憲之到會稽郡上任,立即就上表啟奏,拆除呂文度的府邸。呂文度後來回家鄉埋葬母親,郡縣的官員爭著趕去弔唁,顧憲之卻不與他交往。呂文度心中對顧憲之深深懷恨,但最終也不能中傷顧憲之。顧憲之遷任南中郎巴陵王長史。加建威將軍、行南豫、南兗二州事。當時司徒竟陵王在宣城、臨成、定陵三縣交界處建立兵營,劃定數百里山澤,禁止百姓進入其中打柴,顧憲之堅決地陳說不能這樣干,言辭懇切而直率。竟陵王回答他說:「如果不是你,我就無法聽到這麽懇切的好話。」當即竟陵王就下令解除禁令。
顧憲之遷任給事黃門侍郎,兼尚書吏部郎中。還在宋代的時候,顧憲之的祖父顧覬之曾任吏部尚書,他任職時在官府庭院中種下一排橘樹,並且對人說:「這樹是我為憲之種的。」到這時候,顧憲之果然在吏部任職。顧憲之又出京任征虜長史、行南兗州事。因母親去世而離職守喪。守喪期滿之後,建武年間,他又被任命為給事黃門侍郎,領步兵校尉,還未行拜授之禮,接著就遷任太子中庶子,領吳邑中正。又出京任寧朔將軍、臨川內史,還未去赴任,又改授輔國將軍、晉陵太守。不久,顧憲之患病,他陳奏有病,解職回到家鄉。永元初年,顧憲之被徵為廷尉,他未接受這一職務,又被任命為豫章內史。豫章有個名叫萬晞的貞節婦人,年輕時就失去丈夫孀居,沒有子女,她事奉公婆特別孝敬,但父母想逼迫她改變志向使她改嫁,她誓死不肯答應。顧憲之賜給萬晞五匹帛,以表彰她堅守節義的品德。
中興二年,討伐齊東昏侯的義軍平定了建康,高祖任揚州牧,徵召顧憲之任別駕從事史。等到顧憲之趕到京城,高祖已經接受齊的憚讓,登上帝位。顧憲之因為中風,病情漸漸嚴重,因此堅決請求返回家鄉吳縣。天監二年,朝廷派人就在顧憲之家中拜授他為太中大夫。顧憲之雖多次擔任郡的長官,但連一點積蓄都沒有,到他回到家鄉,家徒四壁,因此免不了遭受飢寒。天監八年,顧憲之在家中去世,死時七十四歲。臨終的時候,顧憲之預先寫好對喪葬禮制的囑咐,告誡自己的兒子說:
從出生到死去,這道理如同晝夜的變化。既然不知道生命是從什麽地方來,又哪能知道死後往什麽地方去。延陵說的「人死之後,精氣上升回歸上天,骨肉向下回歸大地,魂氣就什麼地方都能去」,實在是有原因的。雖然這種說法茫昧難以理解,很難得到驗證,但應當不是虛妄的。人的一生飛快地就會逝去,如同白駒過隙。我現在預先寫好對喪葬禮儀的囑咐,我瞑目之後,希望你們全都遵照我的囑咐辦事,不要違背我的意願。
莊周、澹臺滅明,是參透人生、不為世事牽累的人;楊王孫、皇甫士安,是以自己的行為矯正世風的人。我進不能達到不為世事牽累的境界,退則對世風沒有什麽矯正。我常常說,孔子在中都制定的喪葬禮儀,既合乎天理,又能滿足人們思親敬親之情。死後,衣服可以包住身體,以示不違背禮法;棺木能夠盛下屍身衣物,足以遮蔽臭氣就可以了。放進棺木的其他東西,一樣也不需要。下葬時用橢車裝運棺木,用粗布覆蓋棺木,為的是不要使人厭惡。漢明帝是尊貴的天子,還提出只要杯水乾肉乾糧祭奠;范史雲是名聲很高的有操守的士人,也留下遺言只要用涼水和乾飯來祭奠。何況我只是卑下平庸之人,怎麽能不節制自己的慾念呢?喪事與其儀文周到,寧可內心哀戚,這是思念親人的深情;禮儀與其奢侈浪費,寧可樸素儉約,才能符合我的心意。用不著在靈前常設奠筵,可以只點一盞油燈,使致哀的人有所依據罷了。遇上初一、十五、大祥小祥的祭日,或是忌日,可以臨時設置一張小小坐榻,安放幾案和坐席,只要置辦幾樣素食,不要用牛羊豬祭奠。祭祀祖宗的熏嘗之祭,無論貴賤都不能廢棄。禮儀齊全的器物難於備辦,常常因此而導致疏忽懈怠。祭祀祖先的禮以前原有規定,不能疏漏。從我開始,死後祭祀只要用蔬食和時鮮果品,不要和祭祀上代祖先一樣。只要明白地教導子孫,一年四季不要忘記自己的父母親人而已。孔子說:「即使是用菜羹蔬食來祭祀,也一定要恭恭敬敬,好像齋戒了一樣。」重要的在於心誠和恭敬,哪裏是一定要求禮儀器物齊全呢?
顧憲之著的詩、賦、銘、贊以及《衡陽郡記》共數十篇。
(陶季直)
陶季直,丹陽秣陵人。他的祖父陶愍祖,宋時任廣州刺史。父親陶景仁,任中散大夫。陶季直年少時聰明出眾,陶愍祖很喜愛他,認為他有異於常人的氣質。陶愍祖曾經拿四封銀子陳放在自己面前,命孫子們各人去取。當時陶季直剛剛四歲,只他一個人不取銀子。有人問他不取銀子的原因,陶季直說:「假如祖父有賞賜,應當先給父親和叔伯,不應當直接給予孫輩,因此我不拿取銀子。」陶愍祖聽到這話。更對他的氣質和聰慧感到驚奇。陶季直五歲時母親去世,他如同成人那樣哀痛傷心。起初,他母親還未生病的時候,就命他出家為僧,母親死後,家人才把他贖回來,陶季直抱著母親的屍體哀慟號哭,聽到的人沒有一個不悲傷感動。
長大成人之後,陶季直愛好學習,追求榮華名利之心淡薄。他初出仕被任命為桂陽王國侍郎,北中郎鎮西行參軍,他都沒有上任,當時人稱他為「聘君」。陶季直因父親去世而守喪,守喪期滿之後,領丹陽尹的尚書令劉秉,把陶季直提拔為後軍主簿,領郡功曹。陶季直又出京任望蔡令,不久因病而免職。當時劉秉、袁粲因為齊高帝權勢一天天顯赫,於是想要圖謀推倒齊高帝。劉秉一向敬重陶季直,他想約陶季直一起研究對付齊高帝的策略。陶季直認為袁、劉二人都是儒生,他們的圓謀一定會導致滅亡,因此堅決拒絕不肯赴約。不久劉秉等人就因罪被誅。
齊代初年,陶季直任尚書比部郎,當時褚淵任尚書令,與陶季直一向交情很好,於是連連命陶季直任司空、司徒主簿,把府中事務交給陶季直處理。褚淵去世,尚書令王儉認為褚淵有高尚的德行,想要確定褚淵的謐號為「文孝公」。陶季直提出請求說:「『文孝』是司馬道子的謐號,他這個人恐怕不能算是十全十美,褚淵不應當和他用同樣的謐號,不如贈謐為『文簡』。」王儉聽從了陶季直的意見。陶季直又請求王儉為褚淵立碑。碑立好之後,陶季直自始至終很好地保護這碑,保持了屬吏的操守,當時人都贊揚陶季直的這種美行。
陶季直遷任太尉記室參軍。又出京任冠軍司馬、東莞太守,他任職期間東莞郡被稱為清靜安定。陶季直回京被任命為散騎侍郎,領左衛司馬,轉任鎮西諮議參軍。齊武帝崩,齊明帝任宰相,他誅除異己,陶季直不肯曲意奉承,齊明帝很是忌憚他,於是讓他出京任輔國長史、北海太守。朝中屬官擔任邊城職務,讀書人為官很少有這樣的任命。有人勸陶季直到齊明帝那兒上門道歉。齊明帝接見陶季直之後,就把他留在京城,任命他為驃騎諮議參軍,兼尚書左丞。接著遷任建安太守。陶季直施政崇尚清靜,百姓感到安適。陶季直又回京任中書侍郎,遷任游擊將軍、兼廷尉。
梁王台府建立,陶季直遷任給事黃門侍郎。陶季直常常說,當官到了有二千石俸祿的職務,一生的願望算是全實現了,不要再去追求人世的榮華富貴,於是以有病為由辭職回鄉。天監初年,朝廷派人就在他家拜授他為太中大夫。高祖說:「梁據有天下,可是卻見不到這個人。」天監十年,陶季直在家中去世,死時七十五歲。陶季直一向生活清苦,無人能和他相比,又離官隱居十多年,到他死的時候,家徒四壁,子孫沒有錢財殯殮他,聽到這事的人沒有一個不為他的操守而感嘆悲傷。
(蕭眎素)
蕭眎素,蘭陵人。他的祖父蕭思話,宋時追贈為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父親蕭惠明,任吳興太守。他祖父、父親都有很大的名聲。蕭眎素很早就失去父親,家中貧苦,被叔父蕭惠休收養。他初出仕任齊司徒法曹行參軍,遷任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尚書三公郎。永元末年,蕭眎素任太子洗馬。梁王台府建立,高祖選拔他為中尉驃騎記室參軍。天監初年,蕭眎素任臨川王友,又再任太子中舍人,丹陽尹丞。剛拜授官職的時候,高祖賜給蕭眎素八萬錢,蕭眎素一下子把錢全送給親友。蕭眎素又遷任司徒左西屬,南徐州治中。
蕭眎素性情安靜謙讓,清心寡慾,愛好學習,能夠談論老、庄的玄理,口中從不談論榮華利祿,喜怒不形於色。無論是無官家居或是擔任官職,他都隨任自己秉性行事,曠達坦率,從不驕矜自大,表露了簡約樸素的天性,士人因此都很敬重他。到他在京口任職的時候,就萌生了在京口安身終老的想法,於是就在攝山造了座房宅。適逢這時候朝廷徵召他為中書侍郎,於是他拒絕做官,不去上任,回到攝山的住宅裏,不問世事,一人獨居,如果不是親戚就到不了他住宅的院門。蕭眎素的妻子是太尉王儉之女,蕭眎素很久以前就與她分居,於是沒有生養子女。天監八年,蕭眎素去世。他的親戚朋友考察他的事跡,給他贈謐為貞文先生。
史臣曰:顧憲之、陶季直算是以退隱來延年益壽的人,蘆眎素卻是對做官缺少熱情的人,和那些懷念俸祿,沉溺在恩寵之中,在人世間奔忙勞碌的人相比,確實有很大的差別。
8. 梁書列傳第四十六的翻譯
傳第四十六 止足
顧憲之 陶季直 蕭視素
《易》曰:「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進退存亡而不失
其正者,其唯聖人乎!」《傳》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然則不知夫進退,
不達乎止足,殆辱之累,期月而至矣。古人之進也,以康世濟務也,以弘道厲俗也。
然其進也,光寵夷易,故愚夫之所干沒;其退也,苦節艱貞,故庸曹之所忌憚。雖
禍敗危亡,陳乎耳目,而輕舉高蹈,寡乎前史。漢世張良功成身退,病卧卻粒,比
於樂毅、范蠡至乎顛狽,斯為優矣。其後薛廣德及二疏等,去就以禮,有可稱焉。
魚豢《魏略·知足傳》,方田、徐於管、胡,則其道本異。謝靈運《晉書·止足傳》,
先論晉世文士之避亂者,殆非其人;唯阮思曠遺榮好遁,遠殆辱矣。《宋書·止足
傳》有羊欣、王微,咸其流亞。齊時沛國劉�獻,字子珪,辭祿懷道,棲遲養志,
不戚戚於貧賤,不耽耽於富貴,儒行之高者也。梁有天下,小人道消,賢士大夫相
招在位,其量力守志,則當世罔聞,時或有致事告老,或有寡志少欲,國史書之,
亦以為《止足傳》雲。
顧憲之,字士思,吳郡吳人也。祖抃之,宋鎮軍將軍、湘州刺史。憲之未弱冠,
州辟議曹從事,舉秀才,累遷太子舍人、尚書比部郎、撫軍主簿。元徽中,為建康
令。時有盜牛者,被主所認,盜者亦稱己牛,二家辭證等,前後令莫能決。憲之至,
覆其狀,謂二家曰:「無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徑還本主
宅,盜者始伏其辜。發奸擿伏,多如此類,時人號曰神明。至於權要請托,長吏貪
殘,據法直繩,無所阿縱。性又清儉,強力為政,甚得民和。故京師飲酒者得醇旨,
輒號為「顧建康」,言醑清且美焉。
遷車騎功曹、晉熙王友。齊高帝執政,以為驃騎錄事參軍,遷太尉西曹掾。齊
台建,為中書侍郎。齊高帝即位,除衡陽內史。先是,郡境連歲疾疫,死者太半,
棺木尤貴,悉裹以葦席,棄之路傍。憲之下車,分告屬縣,求其親黨,悉令殯葬。
其家人絕滅者,憲之為出公祿,使綱紀營護之。又土俗,山民有病,輒雲先人為禍,
皆開冢剖棺,水洗枯骨,名為除祟。憲之曉喻,為陳生死之別,事不相由,風俗遂
改。時刺史王奐新至,唯衡陽獨無訟者,乃嘆曰:「顧衡陽之化至矣。若九郡率然,
吾將何事!」
還為太尉從事中郎。出為東中郎長史、行會稽郡事。山陰人呂文度有寵於齊武
帝,於餘姚立邸,頗縱橫。憲之至郡,即表除之。文度後還葬母,郡縣爭赴吊,憲
之不與相聞。文度深銜之,卒不能傷也。遷南中郎巴陵王長史,加建威將軍、行婺
州事。時司徒、竟陵王於宣城、臨成、定陵三縣界立屯,封山澤數百里,禁民樵採,
憲之固陳不可,言甚切直。王答之曰:「非君無以聞此德音。」即命無禁。
遷給事黃門侍郎,兼尚書吏部郎中。宋世,其祖覬之嘗為吏部,於庭植嘉樹,
謂人曰:「吾為憲之種耳。」至是,憲之果為此職。出為征虜長史、行南兗州事,
遭母憂。服闋,建武中,復除給事黃門侍郎,領步兵校尉。未拜,仍遷太子中庶子,
領吳邑中正。出為寧朔將軍、臨川內史;未赴,改授輔國將軍、晉陵太守。頃之遇
疾,陳解還鄉里。永元初,征為廷尉,不拜,除豫章太守。有貞婦萬晞者,少孀居
無子,事舅姑尤孝,父母欲奪而嫁之,誓死不許,憲之賜以束帛,表其節義。
中興二年,義師平建康,高祖為揚州牧,征憲之為別駕從事史。比至,高祖已
受禪,憲之風疾漸篤,固求還吳。天監二年,就家授太中大夫。憲之雖累經宰郡,
資無擔石。及歸,環堵,不免飢寒。八年,卒於家,年七十四。臨終為制,以敕其
子曰:
夫出生入死,理均晝夜。生既不知所從來,死亦安識所往。延陵所雲「精氣上
歸於天,骨肉下歸於地,魂氣則無所不之」,良有以也。雖復茫昧難征,要若非妄。
百年之期,迅若馳隙。吾今豫為終制,瞑目之後,念並遵行,勿違吾志也。
莊周、澹臺,達生者也;王孫、士安,矯俗者也。吾進不及達,退無所矯。常
謂中都之制,允理愜情。衣周於身,示不違禮;棺周於衣,足以蔽臭。入棺之物,
一無所須。載以輴車,覆以粗布,為使人勿惡也。漢明帝天子之尊,猶祭以杅水脯
糗;范史雲烈士之高,亦奠以寒水干飯。況吾卑庸之人,其可不節衷也?喪易寧戚,
自是親親之情;禮奢寧儉,差可得由吾意。不須常施靈筵,可止設香燈,使致哀者
有憑耳。朔望祥忌,可權安小床,暫設幾席,唯下素饌,勿用牲牢。蒸嘗之祠,貴
賤罔替。備物難辦,多致疏怠。祠先人自有舊典,不可有闕。自吾以下,祠止用蔬
食時果,勿同於上世也。示令子孫,四時不忘其親耳。孔子雲:「雖菜羹瓜祭,必
齊如也。」本貴誠敬,豈求備物哉?
所著詩、賦、銘、贊並《衡陽郡記》數十篇。
陶季直,丹陽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廣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直早慧,
愍祖甚愛異之。愍祖嘗以四函銀列置於前,令諸孫各取,季直時甫四歲,獨不取。
人問其故,季直曰:「若有賜,當先父伯,不應度及諸孫,是故不取。」愍祖益奇
之。五歲喪母,哀若成人。初,母未病,令於外染衣;卒後,家人始贖,季直抱之
號慟,聞者莫不酸感。
及長,好學,淡於榮利。起家桂陽王國侍郎、北中郎鎮西行參軍,並不起,時
人號曰「聘君」。父憂服闋,尚書令劉秉領丹陽尹,引為後軍主簿、領郡功曹。出
為望蔡令,頃之以病免。時劉秉、袁粲以齊高帝權勢日盛,將圖之,秉素重季直,
欲與之定策。季直以袁、劉儒者,必致顛殞,固辭不赴。俄而秉等伏誅。
齊初,為尚書比部郎,時褚淵為尚書令,與季直素善,頻以為司空司徒主簿,
委以府事。淵卒,尚書令王儉以淵有至行,欲謚為文孝公,季直請曰:「文孝是司
馬道子謚,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簡。」儉從之。季直又請儉為淵立碑,終始營護,
甚有吏節,時人美之。
遷太尉記室參軍。出為冠軍司馬、東莞太守,在郡號為清和。還除散騎侍郎,
領左衛司馬,轉鎮西諮議參軍。齊武帝崩,明帝作相,誅鋤異己,季直不能阿意,
明帝頗忌之,乃出為輔國長史、北海太守。邊職上佐,素士罕為之者。或勸季直造
門致謝,明帝既見,便留之,以為驃騎諮議參軍,兼尚書左丞。仍遷建安太守,政
尚清靜,百姓便之。還為中書侍郎,遷游擊將軍、兼廷尉。
梁台建,遷給事黃門侍郎。常稱仕至二千石,始願畢矣,無為務人間之事,乃
辭疾還鄉里。天監初,就家拜太中大夫。高祖曰:「梁有天下,遂不見此人。」十
年,卒於家,時年七十五。季直素清苦絕倫,又屏居十餘載,及死,家徒四壁,子
孫無以殯斂,聞者莫不傷其志焉。
蕭視素,蘭陵人也。祖思話,宋征西儀同三司;父惠明,吳興太守;皆有盛名。
視素早孤貧,為叔父惠休所收恤。起家為齊司徒法曹行參軍,遷著作佐郎、太子舍
人、尚書三公郎。永元末,為太子洗馬。梁台建,高祖引為中尉驃騎記室參軍。天
監初,為臨川王友,復為太子中舍人、丹陽尹丞。初拜,高祖賜錢八萬,視素一朝
散之親友。又遷司徒左西屬、南徐州治中。
性靜退,少嗜欲,好學,能清言,榮利不關於口,喜怒不形於色。在人間及居
職,並任情通率,不自矜高,天然簡素,士人以此咸敬之。及在京口,便有終焉之
志,乃於攝山築室。會征為中書侍郎,遂辭不就,因還山宅,獨居屏事,非親戚不
得至其籬門。妻,太尉王儉女,久與別居,遂無子。八年,卒。親故跡其事行,謚
曰貞文先生。
史臣曰:顧憲之、陶季直,引年者也,蕭視素則宦情鮮焉。比夫懷祿耽寵,婆
娑人世,則殊間矣。
9. 已經堅持了6天,但我這算是辟穀嗎
梁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六止足
顧憲之 陶季直 蕭眎素
《易》說:「『亢龍有悔』的『亢』字的意義,是指只知道仕進,卻不知道退隱;只知道存,卻不知道亡。知道進退存亡的道理而能不失正道,恐怕只有聖人吧!」《傳》中說:「知足就不會受辱,知止就不會有危險。」按這樣說,不知道進退,不通達知止知足的道理,受辱的困窘,危險的處境,很快就會來臨了。古人的仕進,是為了濟助世人治理天下,古人的退隱,是為了弘揚正道激勵民俗。但是人的仕進,榮耀而且輕易,所以是愚昧之人盡力追求的目標;人的退隱,要苦守節操,遭逢艱危仍堅守不移,所以是平庸之輩忌憚的事情。雖然圖取仕進的人遭逢禍患或是敗亡的事例,常為人們見到聽到,但是避世隱居的人,在以前的史書中卻很少見到。漢代張良功成身退,卧病家中,修習辟穀的長生之道,這和樂毅、范蠢功成之後顛沛流離相比,是更勝一籌了。以後薛廣德和疏廣、疏受等人,按朝廷之禮退休,離職家居,也有值得稱道的地方。魚豢《魏略知足傳》把田、徐和管、胡相比,其實他們的處世准則本來就不同。謝靈運《晉書止足傳》,先評論那些逃避的晉代文人,他們大概不是屬於止足退隱一類的人;只有阮思曠喜歡逃離塵世,拋棄榮華富貴,算是遠離受辱的困窘、危險的處境了。《宋書。止足傳》中有羊欣、王微的傳,這兩人都和前面幾人是同類人物。齊代時沛國劉瓏,字子珪,他拒絕為官,堅持操守,游息山林,蓄養心志,在貧賤之中不憂傷哀戚,對富貴榮華不貪婪追求,他是儒者之中志行高潔的人。梁據有天下之後,小人之道衰敗,賢士大夫互相邀致,聚集朝中,衡量自己的力量,堅守自己退隱志向的人,那在當代還沒聽說,偶爾有人因年老退休,有人心志不大,慾望不強,國史記下了這些人的事跡,也把它編為《止足傳》。
顧憲之
顧憲之字士思,吳郡吳人。他的祖父顧覬之,宋時任鎮軍將軍、湘州刺史。
還未滿二十歲,顧憲之就被本州辟為議曹從事,舉秀才,積功遷為太子舍人,尚書比部郎,撫軍主簿。元徽年間,顧憲之任建康令。當時有人偷牛,偷的牛被牛主認出,偷牛的人也說牛是自己的,兩方面的言辭證據都差不多,前任的縣令沒有誰能斷決這個案子。顧憲之到任之後,審核案件的材料,然後對雙方說:「用不著多講,我想到解決的辦法了。」於是顧憲之命人把系牛的繩索解開,隨任牛去什麽地方。牛徑直回到原來主人的宅院,偷牛的人才供認自己的罪行。顱憲之揭露隱藏在暗處的奸人壞事,很多像這類事那樣聰明果斷,當時人稱他為神明。至於對待朝廷權貴顯要的私下請托,他毫不阿諛順從,對於手下官員的貪臟殘暴,他毫不放縱姑息,全都根據法律公正判決。顧憲之生性又清廉儉朴,努力處理政事,因此深得民心,所以京城飲酒的人得到醇厚味美的好酒,往往稱這酒為「顧建康」,這是說顧憲之清淳和美如同好酒。
顧憲之遷任車騎功曹,晉熙王友。齊高帝執掌朝廷大權,命顧憲之任驃騎綠事參軍,遷任太尉西曹掾。齊王台府建立之後,顧憲之任中書侍郎。齊高帝登上帝位,顧憲之被除授為衡陽內史。顧憲之到任以前,衡陽境內連年發生瘟疫,染病死去的人有一大半,棺木價格特別昂貴,於是百姓全都用葦席捲裹死人,丟棄在路旁。顧憲之剛一到任,就分別通告所屬各縣,要尋找死人的親屬,命令他們把死人埋葬。對於那些已經全無親屬的死人,顧憲之就拿出自己的俸祿,命公府的主簿營辦埋葬事宜。又衡陽當地的民俗,山中百姓患了病,往往說是先人帶來的禍害,就都挖開墳墓,打開棺材,用水沖洗死人的骨頭,把這種舉動稱為「除祟」。顧憲之用道理曉諭百姓,為他們陳述活人死人的區別,指出疾病並非由死人引起,當地的陋俗也因此得以改變。當時刺史王奐剛剛到任,只有衡陽一郡沒有到刺史府來告狀的人,於是王奐感嘆地說:「顧衡陽的教化算是達到很好的境界了。假如本州所屬的九個郡全都這樣,那麽我還有什麽麻煩事!」
顧憲之回京任太尉從事中郎。又出京任東中郎長史、行會稽郡事。山陰人呂文度受到齊武帝寵幸,於是在餘姚建立府邸,在當地任意橫行,肆無忌憚。顧憲之到會稽郡上任,立即就上表啟奏,拆除呂文度的府邸。呂文度後來回家鄉埋葬母親,郡縣的官員爭著趕去弔唁,顧憲之卻不與他交往。呂文度心中對顧憲之深深懷恨,但最終也不能中傷顧憲之。
顧憲之遷任南中郎巴陵王長史。加建威將軍、行南豫、南兗二州事。當時司徒竟陵王在宣城、臨成、定陵三縣交界處建立兵營,劃定數百里山澤,禁止百姓進入其中打柴,顧憲之堅決地陳說不能這樣干,言辭懇切而直率。竟陵王回答他說:「如果不是你,我就無法聽到這麽懇切的好話。」當即竟陵王就下令解除禁令。
顧憲之遷任給事黃門侍郎,兼尚書吏部郎中。還在宋代的時候,顧憲之的祖父顧覬之曾任吏部尚書,他任職時在官府庭院中種下一排橘樹,並且對人說:「這樹是我為憲之種的。」到這時候,顧憲之果然在吏部任職。顧憲之又出京任征虜長史、行南兗州事。因母親去世而離職守喪。守喪期滿之後,建武年間,他又被任命為給事黃門侍郎,領步兵校尉,還未行拜授之禮,接著就遷任太子中庶子,領吳邑中正。又出京任寧朔將軍、臨川內史,還未去赴任,又改授輔國將軍、晉陵太守。不久,顧憲之患病,他陳奏有病,解職回到家鄉。
永元初年,顧憲之被徵為廷尉,他未接受這一職務,又被任命為豫章內史。豫章有個名叫萬晞的貞節婦人,年輕時就失去丈夫孀居,沒有子女,她事奉公婆特別孝敬,但父母想逼迫她改變志向使她改嫁,她誓死不肯答應。顧憲之賜給萬晞五匹帛,以表彰她堅守節義的品德。
中興二年,齊東昏侯的義軍平定了建康,高祖任揚州牧,徵召顧憲之任別駕從事史。等到顧憲之趕到京城,高祖已經接受齊的憚讓,登上帝位。顧憲之因為中風,病情漸漸嚴重,因此堅決請求返回家鄉吳縣。天監二年,朝廷派人就在顧憲之家中拜授他為太中大夫。顧憲之雖多次擔任郡的長官,但連一點積蓄都沒有,到他回到家鄉,家徒四壁,因此免不了遭受飢寒。天監八年,顧憲之在家中去世,死時七十四歲。臨終的時候,顧憲之預先寫好對喪葬禮制的囑咐,告誡自己的兒子說:
從出生到死去,這道理如同晝夜的變化。既然不知道生命是從什麽地方來,又哪能知道死後往什麽地方去。延陵說的「人死之後,精氣上升回歸上天,骨肉向下回歸大地,魂氣就什麼地方都能去」,實在是有原因的。雖然這種說法茫昧難以理解,很難得到驗證,但應當不是虛妄的。人的一生飛快地就會逝去,如同白駒過隙。我現在預先寫好對喪葬禮儀的囑咐,我瞑目之後,希望你們全都遵照我的囑咐辦事,不要違背我的意願。
莊周、澹臺滅明,是參透人生、不為世事牽累的人;楊王孫、皇甫士安,是以自己的行為矯正世風的人。我進不能達到不為世事牽累的境界,退則對世風沒有什麽矯正。我常常說,孔子在中都制定的喪葬禮儀,既合乎天理,又能滿足人們思親敬親之情。死後,衣服可以包住身體,以示不違背禮法;棺木能夠盛下屍身衣物,足以遮蔽臭氣就可以了。放進棺木的其他東西,一樣也不需要。下葬時用橢車裝運棺木,用粗布覆蓋棺木,為的是不要使人厭惡。漢明帝是尊貴的天子,還提出只要杯水乾肉乾糧祭奠;范史雲是名聲很高的有操守的士人,也留下遺言只要用涼水和乾飯來祭奠。何況我只是卑下平庸之人,怎麽能不節制自己的慾念呢?喪事與其儀文周到,寧可內心哀戚,這是思念親人的深情;禮儀與其奢侈浪費,寧可樸素儉約,才能符合我的心意。用不著在靈前常設奠筵,可以只點一盞油燈,使致哀的人有所依據罷了。遇上初一、十五、大祥小祥的祭日,或是忌日,可以臨時設置一張小小坐榻,安放幾案和坐席,只要置辦幾樣素食,不要用牛羊豬祭奠。祭祀祖宗的熏嘗之祭,無論貴賤都不能廢棄。禮儀齊全的器物難於備辦,常常因此而導致疏忽懈怠。祭祀祖先的禮以前原有規定,不能疏漏。從我開始,死後祭祀只要用蔬食和時鮮果品,不要和祭祀上代祖先一樣。只要明白地教導子孫,一年四季不要忘記自己的父母親人而已。孔子說:「即使是用菜羹蔬食來祭祀,也一定要恭恭敬敬,好像齋戒了一樣。」重要的在於心誠和恭敬,哪裏是一定要求禮儀器物齊全呢?
顧憲之著的詩、賦、銘、贊以及《衡陽郡記》共數十篇。
陶季直
陶季直,丹陽秣陵人。他的祖父陶愍祖,宋時任廣州刺史。父親陶景仁,任中散大夫。
陶季直年少時聰明出眾,陶愍祖很喜愛他,認為他有異於常人的氣質。陶愍祖曾經拿四封銀子陳放在自己面前,命孫子們各人去取。當時陶季直剛剛四歲,只他一個人不取銀子。有人問他不取銀子的原因,陶季直說:「假如祖父有賞賜,應當先給父親和叔伯,不應當直接給予孫輩,因此我不拿取銀子。」陶愍祖聽到這話。更對他的氣質和聰慧感到驚奇。陶季直五歲時母親去世,他如同成人那樣哀痛傷心。起初,他母親還未生病的時候,就命他出家為僧,母親死後,家人才把他贖回來,陶季直抱著母親的屍體哀慟哭,聽到的人沒有一個不悲傷感動。
長大成人之後,陶季直愛好學習,追求榮華名利之心淡薄。他初出仕被任命為桂陽王國侍郎,北中郎鎮西行參軍,他都沒有上任,當時人稱他為「聘君」。陶季直因父親去世而守喪,守喪期滿之後,領丹陽尹的尚書令劉秉,把陶季直提拔為後軍主簿,領郡功曹。陶季直又出京任望蔡令,不久因病而免職。當時劉秉、袁粲因為齊高帝權勢一天天顯赫,於是想要圖謀推倒齊高帝。劉秉一向敬重陶季直,他想約陶季直一起研究對付齊高帝的策略。陶季直認為袁、劉二人都是儒生,他們的圓謀一定會導致滅亡,因此堅決拒絕不肯赴約。不久劉秉等人就因罪被誅。
齊代初年,陶季直任尚書比部郎,當時褚淵任尚書令,與陶季直一向交情很好,於是連連命陶季直任司空、司徒主簿,把府中事務交給陶季直處理。褚淵去世,尚書令王儉認為褚淵有高尚的德行,想要確定褚淵的謐為「文孝公」。陶季直提出請求說:「『文孝』是司馬道子的謐,他這個人恐怕不能算是十全十美,褚淵不應當和他用同樣的謐,不如贈謐為『文簡』。」王儉聽從了陶季直的意見。陶季直又請求王儉為褚淵立碑。碑立好之後,陶季直自始至終很好地保護這碑,保持了屬吏的操守,當時人都贊揚陶季直的這種美行。
陶季直遷任太尉記室參軍。又出京任冠軍司馬、東莞太守,他任職期間東莞郡被稱為清靜安定。陶季直回京被任命為散騎侍郎,領左衛司馬,轉任鎮西諮議參軍。齊武帝崩,齊明帝任宰相,他誅除異己,陶季直不肯曲意奉承,齊明帝很是忌憚他,於是讓他出京任輔國長史、北海太守。朝中屬官擔任邊城職務,讀書人為官很少有這樣的任命。有人勸陶季直到齊明帝那兒上門道歉。齊明帝接見陶季直之後,就把他留在京城,任命他為驃騎諮議參軍,兼尚書左丞。接著遷任建安太守。陶季直施政崇尚清靜,百姓感到安適。陶季直又回京任中書侍郎,遷任游擊將軍、兼廷尉。
梁王台府建立,陶季直遷任給事黃門侍郎。陶季直常常說,當官到了有二千石俸祿的職務,一生的願望算是全實現了,不要再去追求人世的榮華富貴,於是以有病為由辭職回鄉。天監初年,朝廷派人就在他家拜授他為太中大夫。高祖說:「梁據有天下,可是卻見不到這個人。」天監十年,陶季直在家中去世,死時七十五歲。
陶季直一向生活清苦,無人能和他相比,又離官隱居十多年,到他死的時候,家徒四壁,子孫沒有錢財殯殮他,聽到這事的人沒有一個不為他的操守而感嘆悲傷。
蕭眎素
蕭眎素,蘭陵人。他的祖父蕭思話,宋時追贈為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父親蕭惠明,任吳興太守。他祖父、父親都有很大的名聲。
蕭眎素很早就失去父親,家中貧苦,被叔父蕭惠休收養。他初出仕任齊司徒法曹行參軍,遷任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尚書三公郎。永元末年,蕭眎素任太子洗馬。梁王台府建立,高祖選拔他為中尉驃騎記室參軍。天監初年,蕭眎素任臨川王友,又再任太子中舍人,丹陽尹丞。剛拜授官職的時候,高祖賜給蕭眎素八萬錢,蕭眎素一下子把錢全送給親友。蕭眎素又遷任司徒左西屬,南徐州治中。
蕭眎素性情安靜謙讓,清心寡慾,愛好學習,能夠談論老、庄的玄理,口中從不談論榮華利祿,喜怒不形於色。無論是無官家居或是擔任官職,他都隨任自己秉性行事,曠達坦率,從不驕矜自大,表露了簡約樸素的天性,士人因此都很敬重他。到他在京口任職的時候,就萌生了在京口安身終老的想法,於是就在攝山造了座宅。適逢這時候朝廷徵召他為中書侍郎,於是他拒絕做官,不去上任,回到攝山的裏,不問世事,一人獨居,如果不是親戚就到不了他的院門。蕭眎素的妻子是太尉王儉之女,蕭眎素很久以前就與她分居,於是沒有生養子女。天監八年,蕭眎素去世。他的親戚朋友考察他的事跡,給他贈謐為貞文先生。
史臣曰:顧憲之、陶季直算是以退隱來延年益壽的人,蘆眎素卻是對做官缺少熱情的人,和那些懷念俸祿,沉溺在恩寵之中,在人世間奔忙勞碌的人相比,確實有很大的差別。
10. 抽脂肪對身體有害處嗎
抽脂肪對身體傷害較大。吸脂減肥術後要進行很長一段時間的康復性治療,否則會出現皮膚松馳等症狀,所以並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抽吸量越多,並發症出現的幾率也就越大。
吸脂後,皮膚出現鬆弛是必然的現象。不過,40歲以內的術者,皮膚本身具有良好彈性,可以慢慢自我調節與修復。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者過於肥胖的人,皮膚的彈性幅度減小,吸脂後最好再做一個膚壁整形(即拉皮手術),剪掉多餘的皮膚,使皮膚變得平整。
(10)顧建康法院擴展閱讀:
過去年輕女性最常做的是割雙眼皮手術,近些年來,受歡迎的則是抽脂手術。隨著「瘦身」觀念的風行,全世界的美容手術業也努力朝這方面開發,既提供抽脂的手術,也有裁剪贅皮和贅肉的腹部整形或稱「拉肚皮」整形。這樣,不僅那些愛美的女性,就是那些有肚腩突起的男士,也打起了「抽脂減肥」的念頭;醫學專家認為想做抽脂手術達到減肥。
抽脂手術屬於整形美容外科體形雕塑手術中的一種,抽脂手術原理是通過負壓吸引的方法把身體某一部位多餘的脂肪給吸出來,以達到局部迅速瘦體的目的。全身吸脂的常見部位有:面部、雙下巴、頸部、肩背、四肢、手腳、上下腹部、側腰、上臀、臀部縮小及提臀等。
進行全身吸脂減肥手術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抽吸部位少,創傷就小,恢復快,痛苦少,不需要全身麻醉。反之,大面積脂肪抽吸創傷大,痛苦大,且需要大量使用麻醉葯品,增加發生麻醉意外的風險。另外,大面積脂肪抽吸對整形醫生而言是個勞動強度很高的工作,容易疲勞,即使不出現生命安全問題,也會因疲勞導致抽吸精確度降低,進而影響手術效果。一般地說,一次抽吸不宜超過4個部位。
參考資料:抽脂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