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案子換法官

法院案子換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2-09 20:05:28

A. 為什麼民事案件審理前突然更換承辦法官

1.迴避的法定情形及適用對象:

《民事訴訟法》第44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版情形之一的,應當自權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B. 民事案件如何才能換法官

民事案件的相關人員與法官有密切關系的,可以更換法官。

《民事訴訟法》第44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2)法院案子換法官擴展閱讀

法官任職迴避是指法官基於一定的血緣、親屬關系而不得在一定的崗位任職的一種限制性制度。根據《法官法》第15條的規定,法官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同時擔任下列職務:

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和審判員、助理審判員;同一審判庭的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上下相鄰兩級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

法官的公務迴避是指法官對與本人有特定關系的案件,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本人不得參與辦理。所謂特定關系是指法官本人與案件的處理有利害關系或者可能影響公正處理的其他關系。

實踐中主要包括:本人是案件的當事人或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本人或本人的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本人是本案的證人或者曾擔任過本案的鑒定人、辯護人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代理人等。

凡存在上述情形之一的,法官本人應當主動提出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在說明理由的情況下申請法官迴避。

被申請迴避的法官,除案件需要採取措施外,應當暫停執行職務。人民法院對申請迴避所作的決定,可以口頭或者書面通知當事人,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法官不停止對本案的審理。

被申請迴避的法官對決定不服的,也有權提出復議。法官進行公務迴避後,不得以任何方式對案件進行干預或者施加影響。法官的地區迴避是指對具有特定職務的法官不得在原籍任職的限制。

C. 在法院開庭時,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更換法官

還有就是法官在庭審過程當中,因為與當事人發生矛盾,當事人要求更換法官,這是不允許的,當沒有發生法律規定的法官必須迴避的情況下,是不可以申請更換法官,因為更換法官就必須符合迴避條件,然後迴避的條件就是法律規定的法官必須迴避的時候才可以迴避。

D. 民事案,審理中的案子,突然換了法官 請問這樣正常嗎是不是法院又在搞鬼

你好來
首先明確一下,5月3日的離婚源訴訟的判決書上是否判決准予離婚?共同財產有無分割?子女撫養權有無確定?夫妻共同債務有無判決?雙方是否放棄過上述訴請?
如果上述有一項問題是否定的話,那麼你前妻可以就其中的任何一項再向法院提起訴訟。作為又一案件,審判員不同是可以理解的。(雖然,這種一般都是同一審判員審理的,但不排除該審判員工作調整或者長期請假的可能性)
但是你的陳述中有諸多疑點:
1、實踐中,第一次離婚訴訟是不予判決離婚的,而且需要先行調解,如僅是感情不合等原因,法院判決離婚,實在少數;
2、郵寄回執上如有你的簽名,請予以確認。如不是你所簽收,即系有人模仿,可向該院審監庭,同地區人民檢察院或上級人民法院審監部門投訴,要求查清處理。判決書未按期送達不能生效。
3、從你的表述中看,你所委託的律師要麼是過於繁忙,要麼是收費過低,未能正常地盡到代理人的責任。
其他還有種種疑惑之處,因為沒有更詳細的題目。所以無法解答。
就目前而言,接到傳票去開庭即可,不用找關系,只要發現法院有程序上或者實體上的瑕疵就投訴。司法隊伍當中容不得任何一個枉法裁判者的存在,必將其清除。
可網路HI聯系我。
希望對你有幫助。

E. 什麼條件可以要求更換法官

可以申請再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九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版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權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F. 案件開庭前更換法官的程序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五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前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第四十六條 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迴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採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七條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

第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迴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通知復議申請人。

G. 開庭的時候可以不可以重新換法官

如果當事人認為法官不適合審理該案件,可以申請迴避。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
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第四十四條規定,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第四十五條規定,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迴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採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規定,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
第四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迴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通知復議申請人。

H. 案件審理過程中法院可以更換法官嗎

1、這是可以的。你說的情況不是「更換執行法官」,而是「審理過程中合議庭成員的更換」,現行有關規定規定,合議庭成員因為需要迴避或特殊情況需要更換的,可以更換。2、「要求雙方重新把案子的事情經過敘說一遍」的做法是完全正確的。這是該法官在司法實踐中遵守「集中審理原則」和「直接原則」的體現。根據這兩個原則的要求,該法官在重新參與到這個案件中後,需要自己親自審查證據,檢驗物證,讓當事人、證人、鑒定人出庭並親自聽取他們的口頭陳述,聽取法庭辯論,所以也就需要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 附上相關規定,供你參考:《關於人民法院合議庭工作的若干規定》
第三條 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除因迴避或者其他特殊情況,不能繼續參加案件審理的之外,不得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更換。更換合議庭成員,應當報請院長或者庭長決定。合議庭成員的更換情況應當及時通知訴訟當事人。
集中審理原則,又稱不中斷審理原則,是指法院開庭審理案件,除特殊情況下應在不更換審判人員的條件下連續進行,不得中斷審理的訴訟原則。直接原則指法官、陪審人員必須親自接觸案件的所有材料,在審判庭上直接審查證據,檢驗物證,讓當事人、證人、鑒定人出庭並親自聽取他們的口頭陳述,聽取法庭辯論,然後據此對案件的實質問題作出裁判。

I. 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是否允許更換法官

因工作、迴避或其他原因,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中可以變更審判人員,變更後會告知當事人合議庭組成情況,也會告知當事人申請迴避的權利。

J. 民事案件為什麼會換法官

法律分析:在民事訴訟中法官的人選是有法院來進行規定的,如果當事人發現法官和本案人或者說訴訟代理人有相關的親屬或者是利害關系的話,那麼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相關申請,要求該法官進行迴避,派遣其他法官來對案件進行審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十五條 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需要,從律師或者法學教學、研究人員等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員中公開選拔法官。除應當具備法官任職條件外,參加公開選拔的律師應當實際執業不少於五年,執業經驗豐富,從業聲譽良好,參加公開選拔的法學教學、研究人員應當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從事教學、研究工作五年以上,有突出研究能力和相應研究成果。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2018年1月6 發布:2025-09-20 10:42:54 瀏覽:520
林州市司法局 發布:2025-09-20 10:38:17 瀏覽:907
交通運輸局道德講堂 發布:2025-09-20 09:58:52 瀏覽:238
海南法律顧問招投標2020 發布:2025-09-20 09:29:34 瀏覽:442
北景法院 發布:2025-09-20 09:29:34 瀏覽:709
有合同沒發票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0 09:03:54 瀏覽:414
醫生收取回扣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0 08:41:44 瀏覽:624
2018勞動法女性退休年齡 發布:2025-09-20 08:41:05 瀏覽:96
日本勞動法關於工資 發布:2025-09-20 08:38:21 瀏覽:273
新聞道德與法規教學大綱 發布:2025-09-20 08:37:46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