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審查處罰
A. 法院1審有行政處罰權嗎
法院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是兩碼事。
行政處罰是行政機關的事情。
B. 法院審查認罪認罰具結書哪三性
「兩高三部」《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第39條規定:.審判階段認罪認罰自願性、合法性審查。辦理認罪認罰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聽取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的意見。庭審中應當對認罪認罰的自願性、具結書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審查核實。從這上面可以看出三性是指自願性、真實性與合法性。
C.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是對具體行政行為的什麼進行審查
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比如騎車帶人可以罰款20-50元,警察罰你50,你覺得應該罰20.去法院告。是告不 贏的。
D. 行政處罰行為是否顯失公正屬於人民法院對行政行為審查的范圍嗎請詳細回答。
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均屬審查范圍。
司法機關雖然有必要對自由裁量權進行審查,但是司法機關對自由裁量權的審查不是無限制的。只有當自由裁量權被隨心所欲獨斷使用從而導致違背立法意圖時,司法機關才能對它加以司法變更。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同時該法第五十四條第(四)項規定:「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規定:「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問題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可見,在行政訴訟中,法院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是原則,同時部分吸收了合理性審查原則,法院只對顯失公正的行政處罰行為和行政機關濫用職權的行為擁有合理性審查權,即人民法院對行政機關的部分行政行為(如行政處罰行為、行政裁決行為)的合理性擁有有限的司法審查權及變更權。
E.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可以直接給予行政處罰嗎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得對行政機關未予處罰的人直接給予行政處罰。
F. 法院審查工商局處罰決定 是行政法律關系么
工商局的的處罰決定是具體的行政行為,法院審查其具體的行政行為屬於,可能是行政訴訟
G. 公民可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審查已經處罰了的行政行為是不是合法,時效是多長
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最後一段話,告知被處罰人的有向法院起訴的權利、期限;起訴的期限一般是六個月。
見:1.《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九條 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應當製作行政處罰決定書。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二)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事實和證據;(三)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四)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五)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六)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行政處罰決定書必須蓋有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的印章。
2.《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H. 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的審理中發現須進行行政處罰的怎麼處理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的審理中發現須進行行政處罰的是經常有的內,但是這並不影響民事案容件的審理,直到人民法院判決(裁定)後,人民法院會發出司法建議書給國家行政部門,建議對當事人依法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