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管製法院

管製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2-12 18:09:47

⑴ 管制由人民法院判處,由什麼機關執行

刑法》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執行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三)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四)遵守執行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五)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准。
(六)對於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⑵ 管制需要法院判決嗎

法律分析:管制 是由人民 法院 依法判決的,對於輕微犯罪分子不予關押,在公安機關管束和公眾監督下限制其一定自由的一種刑罰。 根據《 刑事訴訟法 》第218條規定,管制的執行機關是公安機關,具體來說,就是縣或縣級市的公安局以及大中城市所轄區、縣的公安分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九條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三)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四)遵守執行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五)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准。

對於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第四十條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應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

第四十一條 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⑶ 法院判管制可當庭釋放嗎

法律分析:法院判管制一般不可以當庭釋放,管制需要限制其人身自由,交由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監督改造。管制,是刑法規定的五種主刑之一,由人民法院判決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改造,是刑罰主刑中量刑最輕的一種。管制一般會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管制執行期限從刑期判決之日起計算,在判決之前被先行羈押的時間按每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剩餘日期為實際執行管制的日期。如某罪犯被判管制三個月,判決前先行羈押三十天,計算公式為:三個月的具體總天數減去折抵天數六十後,剩餘期限是實際執行的管制期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⑷ 法院判管制嚴重嗎

法律分析:管制是刑罰主刑裡面最輕的一種,不用關押,不用受牢獄之困,是比較輕的一種刑罰。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不管是管制還是死刑,都是因為犯罪而起,只要是犯罪,那個人就是罪犯,檔案上就會有記載,算是人生污點,對犯罪人本身和家庭都有不少影響,以後小孩升學、入黨、各種考試,只要須要政審的,可能都會因此而受影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九條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行使言論、出版、聚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三)按照執行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四)遵守執行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五)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告執行機關批准。根據上述規定,管制本身不包含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如果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剝奪政治權利的,應當把剝奪政治權利作為附加刑判處,其期限與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時執行。

⑸ 法院判「管制」是什麼。要去坐牢

管制採用社區矯正方式執行,不用坐牢。

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並罰時不得超過3年。

刑法修正案(八)規定:「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已經出台,明確規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

(5)管製法院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對符合社區矯正適用條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決、裁定或者決定。

人民檢察院對社區矯正各執法環節依法實行法律監督。

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區服刑人員及時依法處理。

根據刑法第39條的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行使言論、出版、聚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3)按照執行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4)遵守執行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5)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告執行機關批准。根據上述規定,管制本身不包含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如果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剝奪政治權利的,應當把剝奪政治權利作為附加刑判處,其期限與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時執行。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即應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並且發給本人解除通知書。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同時宣布恢復政治權利。

⑹ 法院的上級管制是什麼部門

法院並不是什麼垂直領導。每一個法院按照法律規定獨立的,但是法院要接受人大的監督,接受黨的領導,接受上級法院的監督,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

⑺ 司法什麼叫管制6個月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管制6個

管制是刑事處罰的種類之一,是由人民法院判決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改造,但限制其人身自由,交由戶籍所在地執行社區轎正的刑事處罰,是刑罰主刑中量刑最輕的一種;6個月是處罰刑期,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並罰時不得超過3年 。
管制,是不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但依法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刑事處罰,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仍生活在原先的社會環境中,如仍與家人同住、同吃、有工作單位的,仍在原工作單位工作,領取勞動報酬,沒有工作單位,仍可從事原先的工作,如經商、出賣勞動力等。其監督改造不是由監獄依法執行,而是由戶籍所在地接受社區矯正(非監禁刑罰)。
《刑法修正案(八)》 規定:「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明確規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

人民法院對符合社區矯正適用條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決、裁定或者決定。
人民檢察院對社區矯正各執法環節依法實行法律監督。
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區服刑人員及時依法處理。
根據《刑法》第39條的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行使言論、出版、聚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3)按照執行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4)遵守執行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5)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告執行機關批准。

熱點內容
土豆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廣告 發布:2025-05-25 22:16:11 瀏覽:16
建築業協會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5 22:12:12 瀏覽:42
縣級法院編制 發布:2025-05-25 22:10:34 瀏覽:886
政府規章有效期 發布:2025-05-25 22:07:53 瀏覽:547
律師證邵陽 發布:2025-05-25 22:06:16 瀏覽:513
我們與民法典 發布:2025-05-25 22:04:41 瀏覽:462
2018國家勞動法節假日 發布:2025-05-25 21:57:22 瀏覽:237
法律知識小冊子圖 發布:2025-05-25 21:52:07 瀏覽:908
老子道德經思想 發布:2025-05-25 21:30:10 瀏覽:461
湖北入額法官有大專學歷的嗎 發布:2025-05-25 20:51:21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