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法院審理案例
Ⅰ 最高人民法院疫情期間不受理,請問什麼時間開始受理!
非常時期
等候通知
一般也會公告的
Ⅱ 開庭堅決不讓家屬進說是疫情期,對方證人和原告都進去了,怎麼回事
證人和家屬是不同的概念,至於原告,那不是廢話么,也沒說不讓被告進去啊。專
打官司,法官,書記員,原屬、被告,代理律師,證人,這些是訴訟參與人。不出庭怎麼審理案件?
至於家屬,本就不是訴訟參與人,旁聽而已。性質不同,疫情期間限制進入很正常。你就是去醫院做手術,家屬也只能在手術室外等候,你能說,為啥醫生,護士和病人都進去了,我家屬不能進么?
Ⅲ 疫情期間法院經濟判決執行能緩一步嗎
疫情屬於不可抗力,現在的執行案件,因為法官還沒有上班到位,案件都會緩一步執行的。
Ⅳ 因為疫情,法院就可以違反簡易程序三個月的審限規定嗎超期就免責了嗎因為疫情時法院也沒停止審案啊
審不完可以從簡易程序,改成一般程序。
拿錘子的有自主裁定權。
Ⅳ 法院因疫情中止審理在押人員怎麼辦
在疫情防控期間,對於刑事案件,包括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依法中止審理。檢察機關可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同時,要切實注意防止超期羈押。「兩高兩部」印發《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簡稱《「兩高兩部」意見》)。
在疫情防控期間辦理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案件,要注重辦案安全,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
「在疫情防控期間辦理案件,既要嚴格依法,也要嚴格落實隔離、防控的要求。」
人民檢察院在疫情防控期間辦理審查起訴案件,應以書面審查為主要方式,盡量不採取當面方式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等訴訟參與人以及聽取辯護律師意見,可以採取電話或者視頻等方式進行,以減少人員流動、聚集、見面交談。犯罪嫌疑人被羈押的審查起訴案件,應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期限辦結。如果因為疫情影響,不能在法律規定的審查起訴期限內辦結,需要繼續辦理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按照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八條的規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同時,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的規定,在審判過程中,由於不能抗拒的原因,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中止審理。
據此,在疫情防控期間,對於刑事案件,包括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審理。同時,要切實注意防止超期羈押。
法律資料:
根據 《刑事訴訟法》關於期限的規定,以一審普通程序為例(不針對特殊情況),對進入訴訟程序的案件,從偵查開始到一審審結所需要的期限進行了梳理。從表格中可以發現,一個案件一旦進入刑事訴訟程序,其過程還是比較漫長的,短則半年,長則一年半、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所以,對家屬來講,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當然,案件時間長也並非都是壞事,從另一個方面看,可能是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尚不充分,這就為辯護提供了空間。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第四款「期間的最後一日為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滿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間,應當至期滿之日為止,不得因節假日而延長。」
這就意味著假期的延長並不會導致羈押期限的延長,羈押期限屆滿時,不論是否處於假期,都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變更強制措施或者予以釋放。
同樣,對於處於審查起訴、審判期間的案件而言,疫情對辦案期限也不會產生很大影響。從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到,檢察機關、法院辦案都是可以延期的,如果算上延期的時間,即使疫情影響了正常工作,但對檢法來說,辦案時間也是足夠的,不會因此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法超期羈押。當然,這種延期是要符合法定事由並且客觀必要。
我們要相信司法機關會依法辦案。疫情只是改變了辦公的方式,並沒有停止辦公,網上辦案、視頻提訊、遠程開庭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而且最高人民檢察院在近日下發的 《關於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期間刑事案件辦理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出,審查起訴階段,犯罪嫌疑人被羈押的,辦案期限以二次退回補充偵查、三次延長審查期限為限,退查和延長應當以符合法律規定且客觀必要為原則。
Ⅵ 疫情期間一般刑事案件收監嗎
該收監的還是要收監的,不會因為特殊時期就放縱犯罪。但是具體什麼情況需要根據當地情況來說。
【法律分析】
罪犯被判處刑罰後,人民法院會將生效的判決書送達至監獄,然後監獄在收到司法文書後,會對罪犯進行收監的。疫情期間能否直接到人民法院立案訴訟需要看訴訟案件的管轄法院對公眾公布的具體規定。一般情況下,若案件管轄法院所在區域疫情嚴重,那麼可能無法進行線下立案,無法直接到人民法院遞交材料進行立案訴訟,可以採取網上立案的方式,建議查詢案件所在管轄法院公布的相關信息或者撥打管轄法院的訴訟服務電話就立案訴訟進行咨詢,以確保合法權益能夠得到及時救濟。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六十四條 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後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對未成年犯應當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執行刑罰。執行機關應當將罪犯及時收押,並且通知罪犯家屬。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執行期滿,應當由執行機關發給釋放證明書。
第一百零九條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Ⅶ 2020年疫情期間被法院判實刑的人會當庭收押嗎
會不會當庭收押需要法院審理的判決書為准
Ⅷ 疫情期間當事人可以申請延期開庭嗎
存在下列情形的,當事人可以申請延期開庭: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必須到庭主要是為了查清案件事實,有些案情僅靠代理人是說不清楚的,而正當理由主要是指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件,比如大暴雨大雪天氣道路封閉等。
2、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法院需要按照法定程序來審查當事人的迴避理由是否合理,如果當庭無法決定是否迴避的,那隻能等到是否迴避決定作出後再另行開庭,延期審理也是情理之中的時。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這個主要是針對案件審理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必須將這些案件事實調查清楚後才能開庭,這個時候也只能延期審理了。
4、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在疫情期間,如果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正在治療、隔離期間,或者身在受疫情影響關停交通的地區,無法參加庭審的,可以申請延期開庭審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