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接訪當事人可以錄音嗎
⑴ 庭審結束後將自己跟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員的對話進行錄音會怎麼樣
不會怎麼樣,但是實際法院工作人員都會防這手的,說話會很小心的(老法官知道新人都會說小心當事人錄音)。
⑵ 人民法院規定接待當事人應在專門的接待室接待是什麼法律規定的
目前為止,該做法並非法律強制性規定。實踐中,一次不規范的會見,損害的不僅是法官個人的名聲,更多的是法院整體的形象和權威。因此,各地法院積極應對,很多地方法院規定:審判法官不準在法官辦公室接待案件當事人,接待案件當事人一律在法官接待室進行。為此,有的法院設置帶有監控設備的法官接待室,這種做法有利於在群眾中樹立法官公正辦案的良好形象。
法院在接見投訴、舉報人時,法律規定,法院應設置專門接待室。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違法違紀舉報中心工作辦法》
1、第二條 舉報中心受理對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和機關其他工作人員,高級人民法院正、副院長以及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下列違法違紀行為的舉報:
(一)貪污受賄;
(二)徇私枉法;
(三)濫用職權,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四)隱瞞或者偽造證據;
(五)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秘密;
(六)違法採取強制措施;
(七)故意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八)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九)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十)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
(十一)亂收費、亂拉贊助等違反訴訟費管理規定的行為;
(十二)為案件指定律師或者為律師介紹案件;
(十三)可能影響司法公正的其他違法違紀行為。
2、第三條 舉報中心設立接待室、公開舉報電話和公開舉報信箱。受理舉報人採用電話、電報、信函、面談等方式進行的舉報和代為他人進行的舉報。
3、第六條 舉報中心接談舉報人,應當分別單獨進行,接待人員應當做好筆錄,在徵得舉報人同意後可以錄音。舉報中心接受舉報電話,必須細心接聽,如實記錄。舉報中心對舉報信函和提交的書面材料,應當逐件拆閱、登記。
4、第十二條 各級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攔、壓制舉報人的舉報和打擊報復舉報人。
⑶ 有案子起訴到法院法院法官打電話的時候錄了錄音被法官發現了會怎麼樣
有案子起訴到法院法院法官打電話的時候錄了錄音被法官發現了,並不會對案子起訴有什麼影響的。
⑷ 咨詢,我是當事人在法庭上的錄音,可以在再審時作為證據嗎謝謝。
從法官行業之間的關系看,你偷偷給法官錄音,同時還想其他法官採納這份證據,想法欠妥。恐怕再審法官對你一定會十會小心的。
從證據規則的角度看,因為法庭上不許當事人錄音,你的錄音屬於非法證據,法官一般不會採納。法官只願意採納原審法院的庭審筆錄。
超期不屬於民訴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再審事由。僅屬於一般性的程序瑕疵,不影響實體結果,即使再審也不會改判。
⑸ 用錄音證據在法庭上法官可不可用錄音證據提問被告被告是不是可以不回答
法庭上,法官可以就本案事實和相關證據向當事人和證人提問,當事人可以回答,也可以拒絕回答。
但是,拒絕回答可能會讓法官覺得你心虛,從而作出對你不利的判定,從而影響判決。
⑹ 錄音在法庭上能否作為證據作用
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證據有當事人的陳述、證人證言、視聽資料等,錄音資料則屬於視聽資料證據的一種。按照法律規定,證據的取得必須合法,而且當事人提供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因此,即使是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取得的資料,除非是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否則,該錄音可以作為證據使用。錄音作為離婚證據使用需要注意的問題:1、當事人出示的錄音證據是真實的。2、錄音證據的合法性。3、對方認可該錄音資料,或雖提出反駁但沒有足夠的證據加以證明,反駁理由不成立的。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條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一) 書證原件或者與書證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照片、副本、節錄本;(二) 物證原物或者與物證原物核對無誤的復製件、照片、錄像資料等;(三) 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四) 一方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製作的對物證或者現場的勘驗筆錄。
⑺ 開庭後,即是審判過程,可以要求錄音/錄像嗎
開庭後,即是審判過程,可以申請錄音或錄像,但是未經法庭允許,進行錄音、錄像、攝影的等行為,法院可以暫扣此類傳播審判活動的器材,並責令其刪除有關內容;拒不刪除的,法院可以採取必要手段強制刪除。
實際上,在《關於庭審活動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中,已就庭審活動錄音錄像問題作出詳細的規定了。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該司法解釋規定,人民法院對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未經准許進行錄音、錄像、攝影的等行為,法院可以暫扣此類傳播審判活動的器材,並責令其刪除有關內容;拒不刪除的,法院可以採取必要手段強制刪除。
一審勝訴,判決書說要3個月才能有,種情況是存在的,具體事宜還應該與一審法官進行溝通聯系。
拓展資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庭審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
為保障訴訟參與人訴訟權利,規范庭審活動,提高庭審效率,深化司法公開,促進司法公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人民法院開庭審判案件,應當對庭審活動進行全程錄音錄像。
第二條人民法院應當在法庭內配備固定或者移動的錄音錄像設備。有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法庭安裝使用智能語音識別同步轉換文字系統。
第三條庭審錄音錄像應當自宣布開庭時開始,至閉庭時結束。除下列情形外,庭審錄音錄像不得人為中斷:
(一)休庭;
(二)公開庭審中的不公開舉證、質證活動;
(三)不宜錄制的調解活動。
負責錄音錄像的人員應當對錄音錄像的起止時間、有無中斷等情況進行記錄並附卷。
第四條人民法院應當採取疊加同步錄制時間或者其他措施保證庭審錄音錄像的真實和完整。因設備故障或技術原因導致錄音錄像不真實、不完整的,負責錄音錄像的人員應當作出書面說明,經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審核簽字後附卷。
第五條人民法院應當使用專門設備在線或離線存儲、備份庭審錄音錄像。因設備故障等原因導致不符合技術標準的錄音錄像,應當一並存儲。庭審錄音錄像的歸檔,按照人民法院電子訴訟檔案管理規定執行。
第六條人民法院通過使用智能語音識別系統同步轉換生成的庭審文字記錄,經審判人員、書記員、訴訟參與人核對簽字後,作為法庭筆錄管理和使用。
第七條訴訟參與人對法庭筆錄有異議並申請補正的,書記員可以播放庭審錄音錄像進行核對、補正;不予補正的,應當將申請記錄在案。
第八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庭審錄音錄像,經當事人同意的,可以替代法庭筆錄。
第九條人民法院應當將替代法庭筆錄的庭審錄音錄像同步保存在伺服器或者刻錄成光碟,並由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對其完整性校驗值簽字或者採取其他方法進行確認。
第十條人民法院應當通過審判流程信息公開平台、訴訟服務平台以及其他便民訴訟服務平台,為當事人、辯護律師、訴訟代理人等依法查閱庭審錄音錄像提供便利。對提供查閱的錄音錄像,人民法院應當設置必要的安全防範措施。
第十一條當事人、辯護律師、訴訟代理人等可以依照規定復制錄音或者謄錄庭審錄音錄像,必要時人民法院應當配備相應設施。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可以播放依法公開審理案件的庭審錄音錄像。
第十三條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違反法庭紀律或者有關法律規定,危害法庭安全、擾亂法庭秩序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庭審錄音錄像進行調查核實,並將其作為追究法律責任的證據。
第十四條人民檢察院、訴訟參與人認為庭審活動不規范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庭審錄音錄像進行調查核實。
第十五條未經人民法院許可,任何人不得對庭審活動進行錄音錄像,不得對庭審錄音錄像進行拍錄、復制、刪除和遷移。行為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規定追究其相應責任。
第十六條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庭審活動的錄制,以及對庭審錄音錄像的存儲、查閱、復制、謄錄等,應當符合保密管理等相關規定。
第十七條庭審錄音錄像涉及的相關技術保障、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由最高人民法院另行制定。
第十八條人民法院從事其他審判活動或者進行執行、聽證、接訪等活動需要進行錄音錄像的,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本規定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發布的司法解釋及規范性文件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⑻ 和執行法官在接待室談話可以錄音嗎
需要徵求執行法官的意見,一般是不建議自主錄音的,這輕則造成不信任,重則容易起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