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法官
到界首法院查查不就一目瞭然了嗎?
B. 安徽省,高級法院11月18號任兆龍和胡正田開庭法官叫什麼名字
摘要 上訴人胡正田與被上訴人談政、原審被告安徽正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田公司)、揚州明普光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普公司)、胡正國、胡耀武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江蘇省高郵市人民法院(2020)蘇1084民初530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於2020年4月13日立案後,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C. 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山區法院法官是誰或者有哪些
你直接去省
銅陵市銅官山區
法院大廳里看公示牌就行了,上面有像片及姓名介紹的。
D. 安徽故官法官過年初幾上班
全國統一,機關事業單位初七上班。
E. 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魯昌壽案件查詢
可撥打訴訟服務熱線12368向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咨詢案件進展,及案件承辦法官聯系方式,以推進案件。
F. 法官員額制是哪年開始的
現在搞司法改革,以前法院裡麵包括行政部門人員都有被任命法官等級,但是這些人實際不辦案。現在改革之後,一個法院最多百分之三四十的人可以進入員額,重新被任命法官等級,這些員額製法官才有辦案資格,也必須親自辦案。其他沒有進入員額的法院工作人員要麼做法官助理,給員額製法官打雜,要麼去行政部門做司法行政人員。我國實行的法官員額制的意思是: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中國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書表示,建立法官員額制,就是要通過嚴格考核,選拔最優秀的法官進入員額,並為他們配備法官助理、書記員等審判輔助人員,確保法院85%的人力資源配置到辦案一線。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2014年以來,司法改革緊鑼密鼓,攻堅克難,統籌兼顧,扎實推進。
中共中央確定將上海、廣東、吉林、湖北、青海、海南、貴州7個省市作為首批司法改革先行試點。2015年5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同意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重慶、雲南、寧夏開展推進司法責任制、司法人員分類管理。
司法人員職業保障、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等4項改革試點。這是繼去年7個試點省市後的第二批試點。會議要求試點地方要加強組織領導,細化試點實施方案,推動制度創新。
一、法官員額制:
【拓展資料】
所謂「法官員額制」是指法院、檢察院在編制內根據辦案數量、轄區人口、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確定的法院的法官、檢察官的人員限額。員額一旦確定,在一定時期內不能改變,沒有缺額就不能遞補。
由於該項制度涉及面較廣,在社會各界引發不少爭議,其中一個相對突出的爭議點就是 「員額制」下法官人員減少,可能導致「案多人少」的狀況。針對這一問題,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院、檢察院辦案的數量大幅度的增長,但是真正存在著案多人少的法院和檢察院只是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
我們國家大部分法院和檢察院中約有40%的法官、檢察官在非業務部門工作,而真正在一線辦案的人並不多,因而造成「法官人員數量減少後無法適應」的假象。如果通過員額制改革,把有效的、積極的辦案力量吸引到一線去,辦案效率相應就會提高,案多人少的相對問題也就迎刃而解。謝鵬程說:「這就意味著員額制將使司法的生產力得到解放。」
二、沒有進入員額的法官有何待遇:
1、法官員額制改革實施以來,法官隊伍存在諸多困惑,一部分法官將無法入額是必須面對的現狀。
海南省原有法官1540人,改革後,法官人數減至1100多人。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人民法院全院有法官資格的人員62人,現選任主審法官29名,未入額法官33名,佔53.23%。貴州省貴定縣人民法院原有法官53人,第一批入額18人,未入額法官35人,占原有法官人數的66.03%。
2、員額有餘地,轉崗有安排:
①關於法官員額制改革,要嚴格執行中央確定的法官員額比例和相關政策,不僅不能突破,在第一輪遴選時還要留有餘地,為優秀人才留下入額空間。
各地試點的實際操作中,也一直按此進行。海南省第一批遴選留有10%的餘地。貴州省採取以案定員、一步到位原則,根據案件數量及特點、法官承辦案件能力等綜合因素,計算出各試點法院的法官員額,法官員額一次性控制在39%以內,並為未來留有足夠空間。花溪、匯川、貴定、榕江四個試點法院法官員額,分別為29%、30.7%、24%和30.8%。
已完成試點的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人民法院,目前78名具備審判職稱的入額32名,尚有9個名額空缺。空缺的名額,設計是根據案件的增長來增補法官,同時也給年輕人留出一個奮斗的目標。
貴州省貴定縣人民法院53名法官有18名入額,同時為今後青年法官入額選任預留了9個名額。
②除了留下入額的希望,轉崗和分流也盡量做到妥善安排。
過渡期內未選任為法官的現任審判員、助理審判員,轉任法官助理或司法行政人員,法官職務保留,現有待遇不變。過渡期內出現缺額,先從表現好的法官助理中選任。即使過渡期滿了,只要有真本事,還可參加全省遴選,仍有做法官的機會。
G. 安徽高院復查18年前奸殺案結果如何
安徽高院復查18年前奸殺案:涉案5人有2人已無罪獲釋。
車超就之前作出有罪供述寫信向家人致歉
安徽高院立案復查
車超等人第二次上訴後,安徽省高院於2003年10月,再一次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撤銷一審判決,將案件發回亳州中院重審。
2004年4月,亳州中院在第三次一審之後作出宣判。在定罪證據未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判決書宣告荊獻柱、車雪峰兩人無罪,理由是「只有被告的供述而無其他證據佐證」,車超仍然被判處死刑,李勇為無期徒刑。
被告人上訴後,2004年6月,安徽省高院宣判,改判車超為死緩,其他人不變。判決生效後,車超和李勇轉入監獄服刑,荊獻柱、車雪峰則得以離開看守所。
無罪得釋的車雪峰忿忿不平:「依照四人的有罪供述,判了兩人有罪,不是很可笑嗎?相差如此之大,口供還能作證據用嗎?」
為了替弟弟車超和表弟李勇喊冤,車雪峰說,他寄出的申訴書「用五菱車一車都拉不完」。想起一件事記不清細節時,他急得一會兒起身,一會兒以拳擊頭。
王冀生目前沒有代理車超案的申訴工作,在談到這樁案件時,她指出本案的定罪證據之一李勇的《足跡檢驗鑒定書》有問題。
此前,在代理這樁案件的過程中,為了給家屬省錢,王冀生曾退掉賓館,住到李勇家中。她借機觀察過李勇平時穿的鞋,「那孩子腳不大,走路時兩只腳向內偏,導致鞋子後跟內側磨損嚴重。」而案卷中,對李勇的《足跡檢驗鑒定書》卻描述為:李勇走路特徵是後跟外側用力。
揪住足跡鑒定問題,王冀生提出質疑:北側足跡認定是車超的,長度為28.5cm或29.5cm,47碼以上的鞋,而車超穿39碼的鞋。但法院判決認為,足跡鑒定反映的是足跡遺留人的步伐的特定性,「兩者不矛盾」。
據車超和李勇的申訴材料,專案組用於模擬比對的鞋子比腳大了很多,只能採用「小腳穿大鞋」的方式,讓他們穿上塞了紙的鞋子進行模擬比對。
案卷中,對李勇足跡進行鑒定的鑒定人王清舉稱:足跡的鞋碼尺寸不影響對人的個體認定。一份辦案機關內部文件對此提出質疑,「既然現場作案人的鞋碼尺寸不影響對人的個體認定,那麼,渦陽警方為搜尋與作案現場相似的鞋子而費盡周折,豈不令人費解?」
在公開發表的論文中,王清舉也承認,足跡鑒定技術存在一定問題,「尚未建立龐大的資料庫,使得足跡鑒定的唯一性無從考證。」公開資料顯示,在多起刑事案件中,王清舉所做的足跡鑒定已被推翻。
四川律師張柄堯是在今年參與到案件的申訴工作的,他同樣認為,本案中的足跡鑒定不能成為定案依據。
張柄堯介紹,足跡鑒定主要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利用警犬對嗅源進行鑒定;第二種是行走步伐特徵鑒定,即根據現場足跡和嫌疑人足跡所反映的步伐習慣特徵進行比較檢驗,由此得出現場足跡是否為嫌疑人所留。第三種則根據鞋的花紋類型、磨痕特點等,對鞋子是否為作案現場的鞋子進行同一認定。
張柄堯說,一般而言,第三種方法能夠解決同一性問題,可以作為定案依據。前兩種則存在主觀性。本案所採用的鑒定方法主要為第二種,這種鑒定方法不同於指紋、DNA等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特徵,只能為偵查指明方向,不能作為主要的定案依據使用。
張柄堯認為,此案還存在諸多疑點。本案被確認為強 奸甚至輪 奸,但公安機關作出的《刑事科學技術鑒定書》卻稱死者處女膜無明顯破損,被害人體內無精液、其他分泌物等體液生物特徵,並且,死者體表、衣服和凶器磚塊上,均未提取到車超和李勇的指紋、血跡、體液、毛發等。
針對車超等人的申訴,安徽高院已正式立案復查。張柄堯介紹,他從安徽省高院獲悉,目前該院負責復查工作的法官已確定,目前辦案人員正按程序向亳州中院調閱卷宗。
來源:網易新聞
H. 現在安徽法官能到南京辦案嗎
可以。
人民法院在本轄區以外採取拘傳措施時,可以將被拘傳人拘傳到當地人民法院,當地人民法院應予協助。
I.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大法官
1、梅汝璈
字亞軒,江西南昌人,律師、法學家。1946年代表中國出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參與了舉世聞名的東京審判,對第一批28名日本甲級戰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梅汝璈1904年出生在南昌青雲譜朱姑橋梅村。1916年至1924年之間在清華學校學習,1924年考取公費赴美留學項目,入讀斯坦福大學,1926年獲得文學士學位,進入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學習,1928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1929年歸國後曾任教多所大學,曾任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外交部部長王世傑的助手;1946年,並於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任中國代表法官,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之審判日本對亞太地區引發大規模戰爭和傷害所應負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案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1973年在北京逝世,終年68歲。
2、倪征燠
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倪征燠可以說是與中國二十世紀法制史同行一生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我的一生沒有離開過一個『法』字。」
1906年出生於蘇州府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的黎里鎮,中學畢業後,他立志學法,報效國家。他先在東吳大學法學院讀法律專業( 1915年法學院設立於上海),192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
之後留學於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受聘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榮譽研究員。1931年起先後在上海東吳大學、大夏大學、持志大學講授國際法、國際私法、比較民法、法理學等課程。1946年-1948年參加東京審判。1987年當選為國際法研究院聯系院士,2003年逝世。
3、劉墉
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於山東諸城。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勛長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謚號文清。
4、海瑞
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
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5、包拯
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
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海瑞
網路-倪征燠
網路-梅汝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