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庭前談話
A. 法院談話和開庭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談話是為開庭做准備,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
B. 對方的庭前談話記錄能問法官要來看嗎
對方的聽前談話記錄正常情況下,你是不能夠要來看的,這是法官的權利,也是對對方的保護
C. 開庭前法官可以讓原告離開法庭單獨和被告談話嗎
可以的,這是庭前調解啊。如果得不成調解協議、法院會即時作出裁決的。
D. 開庭前接到法院通知說法官要問話,是什麼情況,是庭前調解嗎
有可能是進行庭前調解。分析如下:
1、法官問話,應當是進行庭前調解。另外,可以了解一下你們雙方的態度和事實情況,為開庭做准備。
2、調解時,你可以不接受調解,要求法官依法開庭審理,並作出判決。
3、如實回答法官的問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另外,判決是否勝訴,關鍵是看證據。與法官對你的印象關系不大。
(4)法院庭前談話擴展閱讀:
1、首先,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並宣布法庭紀律;
2、其次,由審判長宣布開庭,並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3、第三,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其間,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4、第四,進行法庭辯論。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後,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5、第五,評議和宣判。法庭辯論或被告人最後陳述結束後,法官進入評議室評議,做出裁判。
E. MH370民事賠償案庭前談話結果怎麼樣
原定於11月20日-25日舉行的馬航MH370民事賠償案的庭前談話程序,於今日(21日)中午提前完畢。據介紹,13起賠償案原被告雙方已經核對身份完畢,雙方在庭前交換了證據,確認了訴訟請求與答辯意見。
從昨天(20日)開始,馬航MH370民事賠償14起案件在北京鐵路運輸法院進行為期五天的庭前會議,就有關航班失聯乘客家屬提起的訴請做開庭准備。這也意味著,MH370失聯事件在國內的訴訟即將啟動。從2016年3月開始,北京鐵路運輸法院已立案受理MH370民事索賠訴訟37件,此次是對首批14起案件進行庭前談話。
此次庭前談話,14名原告確認了各自的訴訟請求,除了1000餘萬到7000餘萬元不等的賠償請求外,原告均要求被告查明飛機下落與事故原因。此外,法庭基本已經將責任方確認為五個被告,分別為:美國波音公司、英國羅爾斯飛機發動機製造商、德國安聯保險、馬來西亞航空和新馬航。其中,新馬航成立於2015年9月1日,由事發時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重組而來。
為期五天的庭前會議提前三天半結束,此次代理案件的張起淮律師告訴新京報記者,此前安排五天時間,是因為案件的證據非常繁多,原告方向法院提交了14箱證據材料,但經過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的庭前程序,5被告對原告方的答辯意見均沒有不同,因此加快了程序進度。此外,原告人數雖然眾多,但是訴訟請求除了部分金額不同外,大體也沒有很大出入。
此次庭前談話中,除了雙方身份確認、明確起訴請求與答辯意見外,證據交換也全部進行完畢,除了一起當事人因送達問題案件未能審理外,其餘13件均完成了庭前的相關程序。如無意外,接下來將會是正式的庭審程序。
據介紹,庭前會議是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召集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對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的一種會議,是為正式開庭所做的准備。
F. 二審法院為什麼先談話再開庭
二審法院進行談話是庭前調解,調解不成的,再開庭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第一百七十二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應當製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送達後,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即視為撤銷。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G. 法院通知下星期進行二審談話,請問談話是如何進行的要注意那些問題我是一審的勝訴方。謝謝!
一般就是問幾個問題,可以繼續准備更多的證據和細節,便於再審時有力舉證。法院判決對方不服上訴本身是一個正常的流程。需要注意的是,收到判決書後七個工作日作為上訴時間,逾期法院不予受理。另外如果對方上訴,也不用擔心,既然法院已經宣判,自然就有相關的依據。
法律分析
對一審裁判結果不滿意,可以向上級法院提出上訴,請求上級法院再次審理案子。必須得有資格,也就是說必須是案件的當事人,享有上訴權。第二,必須對法律允許上訴的裁判提出上訴,只有一審法院做出的判決或裁定才能夠上訴,其中可以上訴的裁定只有三種:不予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的裁定;管轄異議的裁定。第三,必須在法定的時限內提出上訴。一審判決後,是否上訴,需要時間考慮和准備,但時間有限,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必須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如果在法定期限內,雙方當事人都沒有提出上訴,那麼,一審裁判即發生法律效力。只要有一方當事人在上訴期間提出上訴,一審裁判就不發生效力。需要提醒您的是:上訴可千萬別過了期限,這個期限自判決書或裁定書送達後的第二日起算。如果各方當事人收到判決書或裁定書的日期不同,上訴期限從各自收到判決書或裁定書的次日起算。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法定節假日的,以法定節假日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五百三十八條 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上訴期,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住所的當事人,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的期限。當事人的上訴期均已屆滿沒有上訴的,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即發生法律效力。
H. 傳票上寫的庭前談話是什麼意思
從實踐角度考慮,庭前談話本質上已經和開庭沒有什麼太大區別,因為現階段法院審理案件數量過大,因此庭前談話會減少正式開庭時間,對於法官來說,如果庭前談話可以簡單落實雙方爭議焦點,那麼可以直接進行書面審理而不要再進行開庭了。
I. 法院談話和開庭是一回事嗎
肯定不是啊!
開庭是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多方共同參與、嚴格遵守規定的法律程序
談話就隨意簡單多了
J. 庭前談話筆錄認定一個事實另案能否認嗎
庭前筆錄是法庭收集證據的一個有效途徑。當事人應如實向法庭陳述案情。只要筆錄採集程序合法。該庭前記錄可以作為相關事項事實的證據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