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投票
Ⅰ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重大審判
1945年9月2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後,蘇美英三國外長於1945年12月16~1945年12月26日舉行了莫斯科會議,議定並徵得中國同意:「設立盟國管制日本委員會」。
依據《波茨坦公告》、莫斯科英、美、蘇外長會議決定,1946年1月19日,盟軍最高統帥D.麥克阿瑟公布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1946年4月26日修正)。
依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的規定,由有關各國提名、經D.麥克阿瑟任命的11名法官是:美國的J.P.希金士(後由M.克萊墨爾將軍接替)、中國的梅汝璈先生、英國的派特里克勛爵、蘇聯的I.M.柴揚諾夫將軍、澳大利亞的W.威勃爵士、加拿大的S.麥克杜哥、法國的H.柏奈爾、荷蘭的B.V.A.羅林、紐西蘭的E.H.諾斯克羅夫特、印度的R.M.巴爾、菲律賓的D.哈那尼拉。韋伯爵士被麥克阿瑟任命為庭長。
依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的規定,盟軍最高統帥指派之檢察長對屬於本法庭管轄權內之戰爭罪犯的控告負調查及起訴之責,必要時並予最高統帥以法律上的協助;
「任何與日本處於戰爭狀態之聯合國家皆有權指派陪席檢察官一人,以協助檢察長」。據此,美國的J.B.季南被麥克阿瑟指派為檢察長,同時兼任美國的陪席檢察官,其他各國指派的陪席檢察官分別是:中國的向哲浚先生,英國的A.S.科明斯·卡爾,蘇聯的S.A.高隆斯基(後由其助理檢察官瓦西里耶夫接任),澳大利亞的A.J.曼斯菲爾德,加拿大的H.G.諾蘭,荷蘭的W.G.F.B.穆爾德爾,紐西蘭的R.H.奎廉,印度的G.梅農和菲律賓的P.羅伯茨。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於1946年4月29日接受了盟軍最高統帥部國際檢察處對東條英機、廣田弘毅等28名被告的起訴,並於同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東京對這批日本主要戰犯進行了審判。判決書指出,日本暴行的證據為數眾多,不可能一一列舉,法庭只能就確定大批屠殺並虐待戰俘與和平居民的罪行及國際公約所規定的其他戰爭犯罪的各種證據,作出一般的結論。
對中國人民的屠殺
僅以「南京大屠殺」為例,被殺人數就達30萬人以上,還不包括被日軍焚燒的屍體、投入長江或用其他方法處置的人。日本法西斯姦淫燒殺,劫掠財物,無惡不作。
對太平洋地區各國人民的屠殺
他們曾在馬來亞的亞歷山大醫院、泰國的瓊蓬角、荷屬東印度的望涯群島、蘇門答臘的庫達拉查、爪哇的加達爾巴士等100多個地方實施了大規模屠殺,其暴行駭人聽聞。例如:日軍將婦女強奸後,把汽油澆在她們頭上點火焚燒。
拷問和其他非人道待遇
日軍在其鐵蹄所及之處,對被拘禁的俘虜與和平居民實施了慘無人道的酷刑,包括烙刑、電刑、懸吊、坐釘板等。
解剖活人和吃人肉
實施解剖活人暴行的不僅有日本軍醫,還有其他軍人。如在菲律賓,日軍抓住了一個年輕婦女,將她的乳房和子宮割去。1944年底,日本第十八軍司令部曾發出命令,讓部隊吃盟軍的屍肉。 溥儀在遠東軍事法庭作證
1946年8月12日,偽「滿洲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蘇聯軍官的押送下從海參崴到達東京,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作證。16日,溥儀出庭作證,揭露日軍製造偽滿洲國的陰謀及其罪行。 共有28個被告被審判,大部分是軍事或政治的領導者。兩個被告(永野修身、松岡洋右)於審判期間自然因素死亡。大川周明在審判期間出現「瘋狂行為」,經過鑒認為患有精神疾病,從而而逃脫了正義的審判,但是在其死前曾說他當時並沒有瘋。
絞刑
七名甲級戰犯因為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而判決絞刑。他們於1948年12月23日在池袋的巣鴨監獄執行死刑。
東條英機,陸軍大將,日本前關東遠征軍指揮官、前陸軍大臣、前首相。(獲刑前自殺未遂)
板垣征四郎,陸軍大將,日本陸軍大臣、前關東軍參謀長、前中國派遣軍參謀長。
木村兵太郎,陸軍大將,前駐緬甸日軍總司令。
土肥原賢二,陸軍大將,特務、日本陸軍參謀本部軍官。
廣田弘毅,男爵,日本前首相。東京審判被絞死的唯一文官戰犯。
松井石根,陸軍大將,日本前華中派遣軍總司令。
武藤章,陸軍中將,日本前第十四師團參謀長、前陸軍省軍務局局長。
終身監禁
16個被判決終身監禁。四個(小磯國昭、白鳥敏夫、梅津美治郎、平沼騏一郎)死於獄中,而其他的於1955年假釋出獄。
荒木貞夫,陸軍大將,日本前文部大臣。
梅津美治郎,陸軍大將,日本前陸軍參謀總長、前關東軍司令。死於獄中。
大島浩,日本前駐德國大使。
岡敬純,海軍大將,日本前海軍省軍務局局長、海軍次官。
賀屋興宣,日本前大藏大臣。
木戶幸一,侯爵,日本前內大臣、前文部大臣。
小磯國昭,陸軍大將,前朝鮮總督,日本前首相。死於獄中。
佐藤賢了,陸軍大將,日本前陸軍省軍務局長。
島田繁太郎,海軍大將,日本前海軍大臣、前海軍軍令部總長。
白鳥敏夫,日本前駐義大利大使、外務省顧問官。死於獄中。
鈴木貞一,陸軍中將,日本前內閣企劃院總裁兼無任所國務大臣。
南次郎,陸軍大將,日本前關東軍司令、前朝鮮總督。
橋本欣五郎,中日戰爭的煽動者、日本翼贊政治會(法西斯統治下的議會)總裁。
畑俊六,陸軍大將,日本前華中派遣軍總司令。
平沼騏一郎,男爵,日本前國務大臣。死於獄中。
星野直樹,日本前書記官長兼國務大臣。
有期徒刑
重光葵(7年),日本前內閣外務大臣,假釋後於鳩山一郎內閣服務。
東鄉茂德(20年),日本前內閣外務大臣,死於獄中。
判決前病死
永野修身,海軍元帥,日本前海軍軍令部總長(1947年1月2日死亡)。
松岡洋右,日本前內閣外務大臣(1946年6月27日死亡)。
免予起訴
大川周明,日本法西斯文人、種族主義和軍國主義的理論家、九一八事變直接組織者和參與者,受審後即患梅毒性腦炎而引起的精神異常而被認為免除追訴。
審判前已死戰犯
杉山元,陸軍元帥、第一總軍司令(戰敗畏罪自殺)
本庄繁,陸軍大將、前關東軍司令(戰敗畏罪自殺)
近衛文麿,公爵(繼承),前日本首相(戰敗畏罪自殺)
山本五十六,海軍元帥(追贈),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戰時擊斃)
南雲忠一,海軍大將(追贈),聯合艦隊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官(戰時戰敗自殺)
阿南惟幾,陸軍大將,陸軍大臣(戰敗當天自殺)
中島今朝吾,陸軍中將,原第十六師團的師團長(抓捕前一天病死)
柳川平助,陸軍中將,原近衛內閣國務大臣,原第十軍司令(戰時病死) 據以後公開的檔案和法官梅汝璈的回憶,法官在最後的投票中是以6票對5票的微弱多數對7名被告做出的絞刑判決。 對於中國法官和檢察官來說,這真可謂是一票險勝。
除了梅汝璈之外,其餘5票是誰投的,由於所有法官宣過誓,而且沒有文字記錄,沒有攝影與拍照,這就成了一個永久的秘密。但這些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公理與正義得到了彰顯。
中國法官梅汝敖在日本《朝日新聞》上發表了《告日本人民書》:
「經過這次審判,日本軍界首腦的暴虐行為和虛假宣傳已昭然天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最後宣判,清除了中日兩國間善睦相處的這些絆腳石,對於今後中日間和平合作,相信必有貢獻。」
Ⅱ 遠東軍事法庭共幾位法官
按實際情況遠東軍事法庭應有六人以上十一人以下的法官。
《遠東國際軍事內法庭憲章》容第2條規定:「本法庭應有六人以上十一人以下之法官,由盟軍最高統帥就簽訂日本投降書各簽字國所提名之人選及印度與菲律賓共和國之代表中任命之。」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又稱東京國際軍事法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6年1月19日,遠東最高盟國統帥部根據同盟國授權,公布《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宣布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又稱東京審判)。由美國、中國、蘇聯、英國、法國、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印度和菲律賓這些勝利的同盟國共同任命法官審理。
審判於1946年5月3日開始進行,1948年11月12日結束,歷時兩年半。這次審判共開庭818次,出庭證人達419名,書面證人779名,受理證據在4300件以上,判決書長達1212頁。判決書對日本帝國主義策劃、准備和發動對中國和亞洲、太平洋戰爭的罪行進行了揭露,並宣判25名被告有罪。
Ⅲ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法庭長先後提出法官坐次安排的理由
審判工作還未展開,法官、檢察官與眾多被告、辯護律師也未見面,在法庭內部就出現了微妙、重要又互不相讓的「座次」之爭。 SYaL@54
CWx_9b zk
遠東軍事法庭的庭長,是由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指定的,由澳大利亞的資深法官韋帕擔任。從排座上說,庭長居坐正中,左右兩邊是誰的位置,則事關重大。經驗豐富的韋帕不是不了解排座的重要性,而是有一種尊奉美國,討好英、法政府的意識,以確保這些國家對法庭的控制。因而不經各國代表商議,就擅自安排了這樣的法官座次:庭長韋帕居中,右邊依次是美國、中國、法國、荷蘭、印度的法官,左邊則是英國、蘇聯等國的法官。從整體來說,中國排在美國、英國之後的第三位。 .'Rz tBv
y-R:-K XH=
韋帕庭長獨斷座次,梅汝璈急在心裡。他認為法庭上一把交椅的座次,關繫到這個國家在審判中的地位和作用。從另一方面說,座次在庭長左右,方便與庭長交換意見,商量對策。因此這把交椅的座次是不可小覷的。梅汝璈立即找韋帕交涉。他說這樣的排列不是按照接受日本投降的簽字先後,也不是按國名的字母順序,於理於法都不相符。既然我們是代表國家的,這樣的排次我還要請示我國政府。韋帕一聳肩膀,攤開兩手說:定就定了,不能更改。梅汝璈不緊不慢地與韋帕論理:「庭長先生,日本法西斯侵華8年,使中國受害最深,中國的老百姓付出的犧牲與損失是任何國家都不能相比的。沒有日本的無條件投降,也就沒有今日的審判。法庭上能夠按各受降國的簽字順序排列座次,當然是順理成章的事。」 9|5>?'CqP
34s>hm=0.
韋帕只是淡淡地一笑,仍然不同意更改。 m14OPZ<3?-
=c Krp'
梅汝璈有些發急了。轉念一想改用幽默調侃的語氣說:「如果不贊成這一辦法,不妨找個體重測量器來,以各人的體重排列座次。」 whb,2=gIE
6,j&u7
韋帕也忍不住笑了:「梅先生,你的建議只適用於拳擊比賽。」他一邊說,一邊搖頭,依然堅持不予改動。 Ua\<oD79]
jQRl-[n
離開庭只有兩天了,韋帕決定對法庭進行一次預演。梅汝璈覺得這是一個機會,當即對韋帕說:「我不參加這樣的預演,因為記者、攝影師會讓預演見報的,那就成了既定事實。據我了解,我上次的建議同仁們並無多大的異議,因此,請求庭長對我的建議在會上進行表決。否則,我不僅不參加預演,還將回國去向政府辭職。」 OaCp3No
C=!YcJ9
「你,你這是存心給我難堪!」韋帕驚怒交加。 r}~|,O3bc'
HP G*o
有個西方國家的法官也迎合著韋帕,以譏諷的語氣說道:「你們中國,只是個貧窮人多的國家,沒有資格再往前排。」英國的法官也借機起鬨,要保住他的第二把交椅,而且同樣出言不遜。 ^ e4y:#Nu
3E`poE
梅汝璈一聽,登時勃然大怒,指著英國法官質問:「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是根據波茨坦公告設立的,無視公告的規定自行其是,這還叫法庭嗎?這樣踐踏法律法規的法庭,我不參加!」他說完站起身子,利落地脫下那件黑色法袍,以示抗議。 &. `/ln
m~ U2 L
梅汝璈的舉動,讓韋帕更加不滿,他氣急敗壞地指責,並搬出麥克阿瑟的牌子,企圖壓梅汝璈就範。梅汝璈不為所懼,不為所屈,據理力爭,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使得韋帕無法作答,雙方僵持不下。韋帕到底思維理智,明白自己在排次問題上有失公道,又慮及法庭開庭在即,鬧出風波來於己不利,為不影響按期開庭,只有作出讓步,同意各國法官開會進行重議。在下午的會議上,梅汝璈更多的是於法於理上發表見解,口氣平和。由於梅汝璈的助手楊壽林等人已在前幾天就與多數國家的法官進行溝通、游說,得到了他們的理解與支持,因此會上磋商的結果達成了有利於中國的協議:法官的座次、入庭順序,按日本國投降書上受降國的簽字順序進行。 L; f
#M5[T N!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11個國家中,除印度、菲律賓外,其餘9國都是在「受降書」上簽字的國家,其順序是:第一位為美國代表尼米茲將軍,第二位是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第三位是英國代表布魯斯·弗雷澤將軍,第四位是蘇聯代表傑列維揚將軍……這樣,中國順理成章地排在美國之後、英國之前了,移前到左邊第一位。梅汝璈以其正義的行為為我國爭得了應有的法庭位置,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誠如梅汝璈後來所言:「在任何國際場合,爭序次、爭座位的事總是難免的。這不是個人的私事,而是關繫到國家地位和榮譽的大事。」 eq(Xzh
itmQH\9 8
Ⅳ 1946年5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以東條英機為首的28名日本甲級戰犯,11位法官的排列座次是怎樣的
美國、中國、英國、蘇聯、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荷蘭、印度和菲律賓
Ⅳ 中國法官為何能列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席位前列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席位是看國家影響力而決定。
說穿了,那隻是聯合國組織下的一個法庭,中國作為五大流氓之一,所以在法庭中當任很重要的地位。
Ⅵ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日本七名甲級戰犯判處死刑、除了梅汝敖法官贊同票在外、
當時是無記名投票,所以永遠不可能確切的知道真實的投票結果。
不過投票前印度法官公開反對使用死刑。
Ⅶ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有那些法官
澳大利亞 威廉·韋伯爵士( William Webb) 澳大利亞最高法院法官 法官團主席(庭長)
加拿大 愛德華·斯圖爾特·麥克杜格爾(Edward Stuart McDougall) 前法官 加拿大省最高法院
中國 梅汝璈 律師 立法院立法委員
法國 亨利·柏奈爾(Henri Bernard) 巴黎首席檢察官及首名軍事法官
印度 拉達賓諾德·巴爾(Radhabinod Pal) 加爾各答大學法學院講師 曾提出異議
荷蘭 貝爾特·羅林( Professor Bert Röling) 烏特勒支大學法學教授
紐西蘭 艾里瑪·哈維·諾斯克羅夫特(Harvey Northcroft) 紐西蘭軍法處長
菲律賓 德爾芬·哈那尼拉(Colonel Delfin Jaranilla) 律政司 最高法院成員
英國 帕特里克·德富林勛爵(Hon Lord Patrick 蘇格蘭最高法院法官
美國 約翰·帕特里克·希金斯(John P. Higgins) 麻省最高法院首席法官
美國 密朗·C·克萊墨爾將軍(Major-General Cramer) 於1946年7月代替希金斯
蘇聯 伊凡·密切葉維支·柴揚諾夫將軍(Major-General I.M. Zarayanov 最高軍事法院成員
Ⅷ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十一名法官,對,武藤章和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等7名戰犯判處死刑,除了,梅汝敖
澳大利亞後來也處決大批乙級戰犯。韋伯是提出反對死刑的態度,但不代表在投票時候他沒有投出贊成票,在投的票上畫上yes。因為當時沒有公布誰投了贊成票,誰投了反對票。你填了yes,再後來即便你主張反對判處戰犯死刑也沒人會知曉你當時真正投了什麼票。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後,被判死刑的戰犯不服判決,向美國聯邦法院提出上訴,被美國駁回維持原判。也許美國法官也投了贊成票,而且後期美國用密朗·克萊墨爾將軍換下約翰·帕特里克·希金斯,那名軍人沒准也痛恨戰犯。在不公布誰投了贊成票情況下,他沒准也會劃上yes。
最後印度法官,他說自己反對死刑沒準是怕報復,誰知道你當時投票時候有沒有劃yes呢?因為法庭法官主席韋伯也說自己不主張死刑,他的國家澳大利亞處決日本戰犯手也不軟,最後日本也抗議了。
其實從紐西蘭,菲律賓,澳大利亞,印度,美國,英國,法國在後來與日本關系看,都有可能主張不判處戰犯死刑的態度傾向。但最終6:5同意了死刑,說明這些法官最後在內心選擇了死刑。 為何投票是匿名的?你投了死刑贊成票,以後你的國家還和日本再交往嗎?你會不會被日本報復?所以投票的各個法官所持的態度必須保密。
不需要知道誰投了反對票,只需要知道有其他五個國家法官憑借良心,在死刑上與中國一起持贊成態度就足夠了。至於反對那五個是誰,需要知道嗎?那是少數派。因為法官一半以上最終選擇了贊成死刑,選擇了正義。
Ⅸ 材料 遠東國際法庭法官既為由日本投降書上簽字受降各國所派遣,法官們的席次當然應該以受降簽字國的先後
(1)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失敗;美國等盟國對日本實行佔領與管制;開始非軍事化、民主化改革。理由:最重要國際組織的既成事實;國際慣例;法庭所在國最高軍事當局首領的同意。 (2)原因:中國為戰勝國,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中貢獻巨大;中國未受到應有的尊重;中國法官代表民族利益。評價:抗戰關繫到中國的地位、榮譽和尊嚴。 |
Ⅹ 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中國法官為什麽能排在審判席前面的原因有那些
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