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上訴法官關注點
A. 我一審勝訴,被告不服上訴到中院,二審法官在一審法院審過被告案子,質證時明顯偏向被告,怎麼才能換法官
如果沒有法定原因,你方沒有此權利,除非法官與案件存在利害關系等法定情形,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行。
B. 在二審法院中,我們自己找了證據,法院的法官態度強硬,不於採納,,意思偏向被高,我們要怎麼辦
如果判的不公,可以向上級法院,申請再審,關鍵是保存好證據,如果有理就是打到北京也不怕,但就是時間太長.信訪也是一條路,可以試試.
C. 二審法官通知上訴人書寫書面主張,應注意什麼
二審要上訴,必須以書面形式向二審法院提起訴求。上訴書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上訴理由(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原因),對你所主張的理由是否有相關證據,一審案件的起訴書或應訴書以及相關證據資料。
D. 二審上訴法官會調查走訪嗎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以申請法院調查收集,要向法院遞交調查取證申請書,而且主審法官要審查決定是否同意。
E. 如何在二審打動法官
在二審訴訟過程中,如果上訴方有新的證據,用證據打動二審法官。如果法律有適用不當,律師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向二審法官展開辯論。如果事實不清,則建議提供新證據,用新證據來打動法官。如果沒有新的證據,並且在法律適用適當的情況下,二審一般會維持原判。
擴展知識:
在理想的情境下,法官裁判時是超然中立的並且只服從法律,如馬克思·韋伯所說,「現代的法官是自動售貨機,民眾投進去的是訴狀和訴訟費,吐出來的是判決和從法典上抄下來的理由。」但實際上,法官不是機器,而是擁有感情和好惡的常人,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諸如偏見等因素的干擾。因此,如何使法官自由裁量的結果有利於己方,考驗著出庭律師的說服能力。
人們總是更容易被其尊重的人說服,法官也不例外。因此,在庭審過程中,除了說服內容本身以外,律師還要盡量贏得法庭的尊重。來自日常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同樣的內容從不同的人口中說出,其說服力截然不同。這要求出庭律師要將建立個人的良好口碑作為長期目標。如果一個律師被貼上胡攪蠻纏的標簽,那麼法官可能根本不會在意該律師在法庭上的發言——無論是否有道理。但問題在於口碑的建立是個長期的過程,在還未形成口碑時,律師需要在個案中表現得專業且敬業,才能得到法庭的尊重。
1 庭審前
1.1 充分准備
大部分官司在進入庭審之前就已經分出了勝負。換言之,勝訴方往往是准備得更充分的那一方。有人認為成功的出庭律師天生就具有左右法官裁判的能力,但事實並非如此。改變法官觀點的是構思巧妙且條理清楚的論據,為此,律師在出庭之前需要要花無數個小時來做准備。准備不充分的後果在於,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由於律師在庭審中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因此難免會慌張、遺忘、或者應對不利。庭前的准備工作又是工作中最耗時耗力的部分,有時甚至令人沮喪,但這是律師對當事人應盡的責任。
不充分准備的原因之一在於部分律師認為庭審不過是走過場,但這種認識是錯誤的。由於我國職權主義的訴訟模式,在庭審期間,雙方可以提交新證據並變更訴訟請求或抗辯理由,這導致雙方的訴訟文書一般都較簡略,因此,法官只有在庭審時才能全面了解案件事實,進而確定爭議焦點並考慮法律適用。而即便是寫得非常詳盡的訴訟文書,法官在閱讀之後也會有諸多疑問,期望可以在庭審中從雙方獲取文書中沒有且不可能有的信息。即使對於法官已有預判的個別案件而言,有力的庭審表現也幾乎是使法官的觀點動搖的唯一機會。因此,必須重視庭審這個雙方全面闡述己方觀點的唯一場合。
1.2 了解法官
在庭審前,律師必須充分了解其說服的對象——法官群體和法官個體。
法官群體的特點有忙碌、專業和公正。忙碌是指法院的收案量大,相應地,法官要審理的案件也非常多。因此,法官不希望在庭審中被浪費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忙碌的另一面意味著法官閱人無數且經驗老道,能夠識別出各種套路。專業是指不同於「萬金油」律師,法官往往只負責某一特定領域的案件。另外,與律師不同,法官不需要負責市場營銷、維系客戶等工作,可以更專心於研究法律問題。因此,法官一般比律師更精通法律。公正則是指優秀的法官只會服從於事實和法律進行公正裁判,這是所有法官都追求的。
法官個體即承辦案件的獨任法官或者合議庭。庭前應該盡量通過各種渠道,包括法官的文章、演講、書籍、裁判文書來了解其立場和傾向。另外,可以在中國庭審公開網觀看過去的相關庭審錄播來了解法官的審判風格(有條件的話可以到現場旁聽),並將庭審情況與裁判文書進行對照。不同法官的審判風格可能截然不同,如果律師對於陌生的風格感到手足無措,那麼無疑會影響其庭審表現。例如,法官是親切和藹還是嚴厲粗暴,對律師的發言是耐心傾聽還是會不耐煩地打斷,法官在庭審中批評了哪些方面,庭審流程怎樣等等信息,都會從一次旁聽或者庭審錄播中得到答案。
1.3 熟悉案件
律師應該是最熟悉涉及案件的事實和法律的人,這既是出庭律師應做的工作,也是法官的期待。法官希望從高水平的律師了解案情和法律意見,從而幫助其正確裁判。律師也正是通過對事實的理解和法律的掌握來顯示自己水平的。
律師在庭審中的主要工作在於幫助法官發現案件事實。這要求律師要事無巨細地掌握案件的細節,這樣才能夠在庭審中應對法官的出其不意的問題。只有這樣,律師才能在法官面前建立熟悉案情的印象,從而更願意聽取律師的陳述。但這種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勤奮努力的結果。在勢均力敵的案件中,面對精心准備的一方以及漫不經心的另一方,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的傾向性顯而易見。在中途接手案件時,律師應該調閱原審案卷,不能以「一審不是我代理的」、「起訴狀不是我寫的」等來推卸責任。
雖然法官在適用法律方面會有自己的理解,但律師無疑要熟悉案件的相關法律。不僅因為在庭前需要運用法律提出適當的請求或抗辯,而且在庭審期間也需要運用訴訟法等參與庭審。並且,律師通過建立一個與法官同等水平的法律專家的形象,可以增強說服力。
1.4 了解對方
庭審的最大挑戰在於不可預見性,而這最主要來自對方。如何在庭審中隨機應變,除了依賴於出庭律師的經驗和知識儲備外,重要的是事先了解對方。為此,不要低估對手,應在庭前盡可能預判對方的理由和證據,並規劃好如何應對。
有條件的話,可以舉行模擬法庭,但必須像一個真正的庭審那樣,找到勢均力敵的對手以及中立的法官。模擬法庭雖然效果非常好,但受時間和人力等成本的制約,不可能適用於所有案件。在無法舉行模擬法庭的情況下,至少要與其他熟悉案情的律師討論。因為在長時間研究案件後,律師往往會認為己方勝券在握——這可能是真的,但也可能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外來者可以打破律師的局限性思維並帶來一些啟發。
2 庭審中
嚴謹
對法庭誠實是律師的底線,欺騙法庭不僅違背律師的執業倫理,而且還可能承擔法律責任。但更多的時候在庭審中發生的狀況是,由於來不及反應,律師會下意識地對未核實過的事實進行斷言。而如果這被當庭確認,那麼無疑會損害律師在法官面前的可信度。更壞的情況是,如果法官因此質疑律師的品性,那麼會懷疑律所所有的發言。因此,在陳述未經核實的事實時,要注意嚴謹性,避免使用絕對性語言。例如,可以用「據我所知」來開頭,將對客觀事實的描述轉化為主觀想法的表達。
另一方面,對於能夠經由證據確認的事實,不要使用「我認為」這樣的開頭,聽起來好像這是律師的一廂情願,而非真實情況。應該斬釘截鐵地進行陳述,加強法官的心證。
F. 刑事訴訟二審上訴人怎麼能夠打動法官
如果原告有新的證據,用證據打動二審法官,如果沒有新的證據,二審一般會維持原判。
G. 一審與二審,法官審理案件的則重點有何區別
一審主要針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二審主要針對一審判決有無錯誤及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H. 二審法官看上訴狀嗎
二審法官必須看上訴狀。
二審又稱上訴審程序,是第二審人民法院根據上訴人的上訴,就第一審人民法院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理時,所應當遵循的步驟和方式方法。
人民法院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理時,所應當遵循的步驟和方式,方法。它是我國訴訟制度一個獨立的訴訟階段。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確有錯誤而決定抗訴時,必須製作抗訴書。抗訴書應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交,同時還應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原審法院接到抗訴書後,應將抗訴書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並將抗訴書副本送交當事人。由上級人民檢察院認真審核後決定是否應當抗訴。
第二審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進行審理後,應按先列情形分別作出處理:
1、原判決認定事實正確,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抗訴,維持原判;
2、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第二審法院應當撤銷原判,重新判決,並在判決中闡明改判的根據和理由;
3、原判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由二審法院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判;
4、發現一審法院有下列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五條 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I. 二審法官會看上訴狀內容嗎
【法律分析】
對一審認為有錯誤或者有異議的內容在訴狀里指出,包括事實部分和程序部分,二審法院都會審查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六十五條 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J. 民事二審很少推翻一審,能說說原因嗎二審法官對待上訴這個事,一般持什麼態度認真嗎
二審只審理一審判決適用法律和程序是否正確,不是重新審理一審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