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楊小樹法官

楊小樹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2-21 11:04:47

『壹』 黃楊獨桿值錢還是分叉賺錢(做造型)

5000塊錢左右吧,看它里樹干直不直了,還有就是多高,像這樣的黃楊小樹一般都是論米的,米徑10公分高度450公分冠幅300公分地徑12公分的黃楊樹價格6000元。

『貳』 呼格吉勒圖被判無罪,那麼怎麼處理當時辦案官員

已經展開了對當時辦案人員的調查,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涉嫌違法的追究刑事責任。

人員追責
2014年1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決定成立調查組,對檢察系統造成呼格吉勒圖錯案負有責任的人員展開調查。
追責名單
1、馮志明 時任呼和浩特新城區公安分局副局長
呼格吉勒圖案專案組組長、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副局長馮志明,涉嫌職務犯罪。2014年12月17日,呼格吉勒圖冤案製造者呼市公安局副局長馮志明被捕。
2、劉旭 時任刑警隊長
3、任俊林、趙月星 時任刑警隊副隊長
4、彭飛 負責此案的檢察官
5、蘇明 一審的審判長
6、宮靜、呼爾查 一審代理審判員
7、楊小樹 終審的審判長
8、王智 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局長

呼格吉勒圖案是指1996年4月9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毛紡廠年僅18周歲的職工呼格吉勒圖被認定為一起奸殺案兇手。案發僅僅61天後,法院判決呼格吉勒圖死刑,並立即執行(又稱4·09毛紡廠女廁女屍案)。2005年,被媒體稱為「殺人惡魔」的內蒙古系列強奸殺人案兇手趙志紅落網。其交代的第一起殺人案就是4·09毛紡廠女廁女屍案,從而引發媒體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圖案進入再審程序,再審不進行公開審理。1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對再審判決宣告原審被告人呼格吉勒圖無罪,之後啟動追責程序和國家賠償。12月19日,內蒙古公、檢、法等部門啟動呼格吉勒圖案的追責調查程序。
2014年12月30日,內蒙古高院依法作出國家賠償決定,決定支付李三仁、尚愛雲國家賠償金共計2059621.40元。
2015年1月,中共新華社黨組決定,對在推動呼格吉勒圖案重審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新華社內蒙古分社記者湯計予以表彰,記個人一等功。
2015年1月23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得到證實:呼格吉勒圖父母李三仁、尚愛雲夫婦已向內蒙古檢察院遞交對辦案人員控告舉報書。

『叄』 呼格案是怎麼回事,簡單的說一下

1996年4月9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卷煙廠發生一起強奸殺人案,警方認定18歲的呼格吉勒圖是兇手,僅61天後,法院判決呼格吉勒圖死刑,並於5天後執行。

2005年,轟動一時的內蒙古系列強奸殺人案兇手趙志紅落網,其交代的第一起案件便是當年這起「4·9」殺人案。

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圖案進入再審程序,再審不進行公開審理。

2014年1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高院對再審判決宣告原審被告人呼格吉勒圖無罪。

2014年12月30日,內蒙古高院依法作出國家賠償決定:支付李三仁、尚愛雲國家賠償金共計2059621.40元。

2015年1月,中共新華社黨組決定,對在推動呼格吉勒圖案重審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新華社內蒙古分社記者湯計予以表彰,記個人一等功。

2015年1月23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證實:呼格吉勒圖父母李三仁、尚愛雲夫婦向內蒙古檢察院遞交對辦案人員控告舉報書。

(3)楊小樹法官擴展閱讀:

2015年1月5日,「趙志紅系列案件」在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審,歷經三天,2月9日,呼市中院公開宣判「趙志紅系列案件」。

據一審審理查明:自1996年4月至2005年7月間,被告人趙志紅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烏蘭察布兩地連續實施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盜竊犯罪共計21起。其中,故意殺人致10人死亡,強奸婦女、幼女共13名,搶劫財物價值31400元,盜竊財物價值3500餘元。

同時,趙志紅被認定為「呼格吉勒圖案」真凶。這起發生於1996年4月9日的案件,在當年即已宣布「破案」。報案者、18歲的呼格吉勒圖被認定為兇手,62天後,呼格吉勒圖被執行死刑。

最終,一審法院對趙志紅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人民幣53000元,判決趙志紅賠償原告人經濟損失共計102768元。宣判後,被告人趙志紅在上訴期內書面向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認為其具有自首、立功情節,應從輕處罰。

此前一審法院在宣判時曾表示,趙志紅歸案後主動供述部分公安機關尚未掌握的犯罪事實,與公安機關已經掌握的犯罪事實屬同種罪行,屬於坦白情節,不構成自首和立功。

趙志紅雖具有坦白情節,部分犯罪系未遂,但根據其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對其不足以從輕處罰。

『肆』 呼格案辦案人員將會受到怎樣的處理

中國公檢法很多人員比當年日本鬼子可惡1億倍

『伍』 氧小樹除室內空氣污染有效果嗎

室內空氣的污染驟然已經成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然而就我們大多數人僅通過眼睛鼻子來判斷室內空氣的好壞,但要知道PH 2.5、細菌和甲醛皆都是隱身的。室內空氣污染物主要分為3類,第一類是氣體污染物通俗了講就是可揮發的有機物、第二類為微生物污染物、第三類是可吸入顆粒物像PM10和PM2.5。而人的一生中70%左右的時間會在室內度過。怎麼可能躲過室內室內污染呢?

這些問題氧小樹迎刃而解,它的誕生是全於在空氣污染日益嚴重的前提下,蘇州晟淇鈉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為用戶營造鮮氧環繞的康居生活」為使命,且致力於成為負氧離子行業價值服務商,實現人人暢想清新鮮氧的健康生活。

氣體分子不帶電,但在射線、受熱及強電場的作用下,空氣中的氣體分子會失去一些電子,這些失去的電子又會與其它中性分子相結合,而得到電子的氣體分子帶負電,由此稱為空氣負離子。不同負離子的濃度對健康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那麼氧小樹就是通過這個方式解決了空氣污染。

在市場有著各種方式來解決室內的空氣污染,像活性炭,空氣凈化機,新風系統等,但是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缺點,部分容易產生二次污染,而有的對人體健康根本就是無效益的。那麼這款負氧離子植入產品有這五大優勢第一是100%天然有機物成分,十項病菌全部殺清,360度全空間覆蓋,24小時,零耗能可釋放3到5年。0.4cm^2/(Vs)≥遷移率的小粒徑負氧離子。

氧小樹的五項自主發明專利分別是負離子塗料及其配製方法,無機內牆塗料及其配置方法,改性聚氨酯塗料及其配製方法,二氧化鈦改性負離子防火塗料及其配製方法,防火性有基負離子塗料及其配製方法。一次次的專利是通過無數科研人員的血汗,無數次的試驗和嘗試,不斷改進得出的成果。 對於負氧離子,我們只做三件事,植入,鎖定與釋放。

『陸』 結合大學生學習或生活中與法律有關的案例,進行分析寫一篇論文,有哪些方面可以寫

矯正式審判 扭曲人生的校正發布時間:2009-10-18 08:08:20

中秋節,法官給未管所1000多名孩子每人送去了兩塊中秋月餅,並送上一份特殊的「勉勵寄語」。楊 莉 陳光東 攝
山西省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力度大、手段多、范圍廣。「司法保護進校園」著眼預防,「法官媽媽」講座以情動人,與未管所聯手搭建基地進行教育、感化、挽救。 「矯正式審判」作為太原中院審理方式和處罰方式的創新課題,從「U」型審判桌的設置到在審判中引入心理干預機制,再從判決書上的溫情寄語到「駐監法官」的真切關懷……無不體現寬嚴相濟、情法並融的審判理念。實踐證明,這種矯正式審判對未成年被告人扭曲的心理和行為是良好修復,使他們再次違法犯罪的主觀動機減少,給他們未來的人生之路增添了活力和希望。 10月12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大法庭審理了兩起案件,有400名「特殊聽眾」前來旁聽。上午是太原市十九中186名初二學生,旁聽的是一起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刑事案件;下午開審的是有關人身傷害賠償的民事案件,太原市二十一中高一年級200餘名師生參加了旁聽。自3月12日「太原市司法保護進校園」活動啟動之後,該院法官用審案方式給在校師生「現身說法」已達19次。 預防先行:在小樹未彎曲的時候攙扶它 3月12日,太原中院和太原市教育局聯合開展的「司法保護進校園」活動正式啟動。該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通過各種形式認真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加強司法保護的規定;組織一批服務意識高、業務能力強的法官組成志願者隊伍,有針對性地為學校提供義務普法宣傳服務。在啟動儀式的新聞發布會上,該院院長馮少勇說:「司法保護進校園,是我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源頭工程,更是功在當今、利在後世的百年樹人工程。」太原市教育局局長馬兆興也表示,司法保護進校園為創造性地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勾畫了一幅美好藍圖。 首批20名志願法官組成義務法律宣傳服務專業隊伍,他們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校園法官」。「我深感自己肩上責任重大,我也非常願意以志願者的身份去完成這項任務。」太原中院法官馬蓉在接受采訪時說。 馬蓉綜合素質突出,她同時還是一名心理咨詢師,還獲得了教師資格證。馬蓉善於將心理學的相關理論融入到法制宣講中去。她在一所小學給師生作講座時,不僅講解法律知識,還從心理學角度講解了「父母角色」的定位,以及引導學生如何正確調節負面情緒,獲得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馬蓉對「校園法官」的工作傾注了深情。她說:「未成年人的成長就像一棵小樹的成長,它需要陽光、需要攙扶。在小樹還沒有彎曲的時候,我們就應去攙扶它;否則等到小樹已經長彎了,再去攙扶也許難度就要大得多。司法保護進校園,也就是要攙扶孩子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走得直、走得正。」 短短兩個多月,太原市已有6個城區的公辦、民辦和聾啞人學校共29所中小學、1所大學和1所幼兒園提出了法律服務申請。20名「校園法官」已在太原市十餘所中小學舉辦義務講座,受教育學生達3000餘人次。「校園法官」每到一所學校講課,都會根據校方的要求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精心准備宣講內容,努力創新宣講方式,讓孩子、老師和家長都能夠有所收獲。太原市萬柏林實驗小學校長李艷紅感嘆道:「目前學校和學生都非常需要法律知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既解決校內傷害形成的矛盾,也能掌握校外矛盾的解決辦法,還可與法官建立聯系,有事可以隨時咨詢,司法保護進校園的做法很好!」 除了由「校園法官」進校舉行法制宣講外,組織學生旁聽案件審理、設置模擬法庭等也是太原中院「司法保護進校園」的重要形式,未成年學生可以獲得更加生動直觀的法制教育。5月22日,太原中院開庭審理一起「的哥街頭遭暴打」案,120名來自太原電大附中和山西通寶育傑中學的學生被邀請前來旁聽。該案起因只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追尾事故,但卻引發獲得散打二級運動員資格的朱某對「的哥」趙某進行當街暴打,最終致趙某搶救無效死亡。3個多小時的庭審結束後,主審法官就刑事審判的流程、法庭的設置以及該案引發的思考和啟示等,向學生們進行講解和交流。一名男生說:「通過此次聽審,我必須提醒自己以後要理性地面對生活中的摩擦。」而其他同學也紛紛告訴記者,用現實生活中的案例進行法制教育比單純的說教更容易讓他們接受。 截至今年9月,太原中院已經組織學生旁聽案件審理、設置模擬法庭16次,受到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許多學生在旁聽之後都興奮地說:「今天,我們在法庭上課!」 審判改革:「未成年人犯罪矯正式審判」首創推行 「法院本著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給了你們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希望你們能夠珍惜……過去不代表現在,現在不代表未來,相信你們會用辛苦勞動創造美好的未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回報社會的關愛之情。」這是16歲的山西婁煩籍少年孫某在9月1日收到的判決書上讀到的一段「溫情寄語」。 孫某因在2008年12月夥同他人搶劫了15歲少年陰某230元現金而被訴至法院。法官通過談心、分析的開庭方式,對孫某進行了說服教育。孫某當庭表示一定痛改前非,不辜負家人和社會的希望。法院對孫某作出減輕處罰和緩刑判決。法官宣讀判決書時,還宣讀了這段「溫情寄語」,這是太原中院「未成年人犯罪矯正式審判」中的一個創新環節。 早在今年6月,「未成年人犯罪矯正式審判」就被確定為太原市政法創新課題之一。此前,太原中院對全市青少年維權機構、律師事務所、少管所和工讀學校進行了調查摸底。之後,根據未成年人犯罪的現狀和特點,太原中院制定了未成年人犯罪矯正式審判的24條指導意見。隨後,清徐縣人民法院、迎澤區人民法院、萬柏林區人民法院被確定為試點法院,以矯正式審判方式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太原法院實施「未成年人犯罪矯正式審判」主要包含了三方面的改革與創新。首先是構建適應未成年人生理特點和心理特徵的庭審方式。如採用U形審判台,法官、書記員、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坐在同一張桌子前,讓未成年被告坐在「座談式」的寬松環境中接受審判,整個庭審氣氛保持既莊重、威嚴又不失平和、寬松。其次是把「教育感化」貫穿於庭前、庭審、庭後的全過程。庭審前,開展社會調查,掌握未成年人的家庭狀況、社會環境和形成犯罪的因素,擬定教育挽救的具體措施;庭審中,在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有的放矢開展法庭教育;庭審後,配合開展好社區矯治。再次,堅持「寬嚴相濟」的處罰原則。對未成年人犯罪的處罰堅持教育挽救的方針,盡量體現從寬。對於依法應當判處監禁刑的,應以輕刑化為主;對於依法可以判處非監禁刑的,應盡量適用非監禁刑;對於罪行顯著輕微或依法不構成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立即宣告無罪。 截至今年8月底,3個試點法院共採用矯正式審判方式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7件、25人。試點法院通過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跟蹤矯正後,發現這些未成年被告人被釋放後,都能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危害後果,也能改過自新,社會效果較好。9月1日,太原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即日起在全市法院全面試行「未成年人犯罪矯正式審判」方式。 回訪幫教:「駐監法官」挽救失足未成年人 改進對未成年人罪犯的回訪幫教,也是太原中院「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創新工作的重要一環。今年4月初,太原中院向社會公布了《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施行駐監(所)法官制度的意見》,並選派了6名法官首批進駐監所。駐監法官每月安排不少於兩天的駐監之行,期間他們深入監所實地辦公。 4月22日,太原中院與山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聯手共建「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基地」,駐監法官制度有了更具體的平台依託。山西高院院長左世忠對基地設立駐監法官予以高度評價:「該制度轉變了以前法官單一的裁判角色,變成既是裁判者又是服務者的雙重角色,這一點正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現。」 在這些駐監法官中,鄭肅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她以「法官媽媽」的身份給予未成年犯更多的關愛,未管所的孩子們都親切地喊她「鄭媽媽」。 5月14日,是鄭肅首次以「法官媽媽」的身份來到山西未管所與服刑學員親切交流。她坐到學員們中間,詳細詢問他們的家庭情況,了解他們的內心。「你們精神狀態怎麼樣?學習、生活、勞動各方面有什麼情況?……」孩子聽到鄭肅慈母一般的詢問,都覺得立刻有了可信任和傾訴的人,都非常樂意與鄭媽媽傾心交談。鄭肅很善於從服刑學員身邊的事例說起,引導孩子們要積極端正改造觀。她語重心長地對服刑學員說:「只有認真服法,認真遵守監規,積極參加政治、文化、技術學習,積極接受教育改造,積極參加勞動,完成生產任務,確有悔改表現,才能獲得減刑,你們要好好努力啊!」 建國六十年大慶、中秋佳節來臨之際,鄭肅給未管所1000餘名孩子送去了中秋月餅,並送上一份特殊的「勉勵寄語」:你們雖然在高牆之內,但你們的家庭、整個社會都沒有拋棄你們,黨和國家都在關愛著你們,希望你們更好地學習,重新做人。未管所的孩子們手捧月餅,個個潸然淚下,泣不成聲,「法官媽媽,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改造……」 本報實習記者 陳祥林 本報記者 段艾生 孫文鷹 本報通訊員 楊 莉 陳光東

『柒』 呼格吉勒圖案的案件經過

涉案時間軸
1996年04月09日:呼和浩特一女子被掐死在公廁內。
1996年05月23日: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呼格犯流氓罪、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
1996年06月05日: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核准死刑。
1996年06月10日:呼格被執行槍決,距離案發只有62天。
2005年10月23日:系列強奸、搶劫、殺人案的犯罪嫌疑人趙志紅落網,主動交代了其1996年在呼市一毛家屬院公廁犯下的殺人案。
2006年03月:內蒙古自治區政法委組成了案件復核組對案件進行調查。
2006年08月:復核得出結論,「呼格案」確為冤案。
2006年11月28日: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趙志紅案進行了不公開審理,未提「四·九」女屍案。
2014年10月30日:內蒙政法委、公安廳等機構證實,最快下月開始啟動針對呼格吉勒圖的法律重審程序。
2014年11月20日:內蒙古高院向呼格吉勒圖父母送達立案再審通知書,呼格吉勒圖案進入再審程序。
2014年1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高院宣告原審被告人呼格吉勒圖無罪。 1996年4月9日,呼和浩特卷煙廠工人呼格吉勒圖和工友閆峰向警方報案,在煙廠附近的公廁內發現一具下身赤裸的女屍。48小時後,負責該案的呼和浩特公安局新城分局副局長馮志明和辦案人員認定,呼格吉勒圖在女廁對死者進行流氓猥褻時,用手掐住死者的脖子致其死亡。
1996年5月23日,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呼格吉勒圖犯流氓罪、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1996年6月5日,內蒙古高院二審「維持原判」,核准死刑。距離案發僅62天。 2005年初,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接連發生數起奸殺慘案。警方鑒定確認,案件系同一人所為。2005年10月23日,系列強奸、搶劫、殺人案的犯罪嫌疑人趙志紅落網。
落網後,趙志紅主動交代了其1996年犯下的第一起強奸殺人案,就在呼和浩特賽罕區鄰近卷煙廠的公廁里,並准確指認了早就被拆除重新建設的案發地點。趙志紅甚至說出了諸如「南北朝向,女廁在南」的廁所方位、內部結構、被害人身高、年齡、當時扼頸殺死被害人的方式、屍體擺放位置等其他作案細節,都有清晰、肯定的記憶。趙志紅對案件表述的准確程度遠遠超過了1996年就已經被執行槍決的呼格吉勒圖。 這一情況在中國引起震動。盡管當時呼和浩特市警方有意見認為,趙志紅的一面之詞缺乏有力的證據支持,但1996年的案件尋求證據已無可能,並且有法律界及社會各界人士同樣對當年呼格吉勒圖被判死刑的證據支持提出質疑,認為從「疑罪從無」的角度,對趙志紅的供認如果不能認定,對於呼格吉勒圖的指控和審判同樣存在嚴重的問題。
五篇內參
湯計,某社內蒙古分社記者,呼格吉勒圖案最早的報道者。
第一篇
背景:湯計接觸呼格父母了解案情,並接觸專案組初步了解案情
2005年11月23日,《內蒙古一死刑犯父母呼籲警方盡快澄清十年前冤案》
第二篇
背景:2006年11月28日,趙志紅案不公開審理,10條命案只起訴9條,呼格案沒有起訴
2006年12月8日,《呼市「系列殺人案」尚有一起命案未起訴讓人質疑》
2006年12月20日,加急情況反映《「殺人狂魔」趙志紅從獄中遞出「償命」申請》,並附上「償命申請書」
第三篇
背景:呼市中院稱,僅有趙志紅的口供,沒有犯罪物證,不能認定真凶就是趙志紅,那也就不存在呼格吉勒圖案的錯判問題
2007年初,《死刑犯呼格吉勒圖被錯殺?——呼市1996年「4·09」流氓殺人案透析(上)》,《死者對生者的拷問:誰是真凶?——呼市1996年「4·09」流氓殺人案透析(下)》
第四篇
背景:與時任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長邢寶玉聊過後,針對法院程序提出跨省區異地審理
2007年11月28日,《內蒙古法律界人士建議跨省區異地審理呼格吉勒圖案件》
第五篇
背景:胡毅峰上任內蒙古高院院長,推動呼格案復查
2011年5月5日,《呼格吉勒圖冤死案復核6年陷入僵局,網民企盼讓真凶早日伏法》 在趙志紅供出「4·09」命案後,內蒙古自治區政法委也組成了以時任政法委副書記宋喜德為組長的核查組,對案件進行復查。
核查組結論,以法律的術語強調,當年判處呼格吉勒圖死刑的證據明顯不足。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不久即組織了調查組,重新調查「4·09」命案,結論也報給了內蒙古自治區政法委。
但「4·09」命案始終沒有開啟重審程序。對於該案件難以實質性推動的原因,當年辦理「4·09案」(呼格案)的辦案人,後來幾乎都得到了提拔,在公檢法各條戰線上成為把關人,這個案件一旦被翻轉過來,問責機制產生的影響將巨大。 疑點1:神秘失蹤的精液
在4·09案的諸多證據中,警方提取了受害者體內的兇手所留精斑。但警方並沒有將呼格吉勒圖的精斑與受害人體內的精斑進行對比。當2005年趙志紅供述了自己是「4·09」案真凶後,原本保留在公安局的兇手精斑樣本又莫名丟失。
疑點2:「鐵證」血樣究竟何來?
一位在「4·09」女屍案案發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警察表示,他勘驗了案發現場,現場比較簡單,沒有打鬥痕跡,受害者身上沒有傷口。因不是具體經辦人,他沒再過問此案。但案發後不久一天晚上,他在公安局加班,聽到局長在辦公室大聲喊隔壁的辦案民警,讓他們去剪呼格吉勒圖的指甲,當時就不理解,因為現場勘查沒發現受害者身上哪塊破了。
這位警察之後從當地媒體上看到了有關呼格吉勒圖指甲的文字。經查實,該報道刊登在1996年4月20日的當地晚報上:「為了證實呼格吉勒圖交代的真實性,由分局刑警隊技術室對他的指縫污垢采樣,進行理化檢驗。市公安局技術室和內蒙古公安廳進行了嚴格的科學的鑒定。最後證明呼格吉勒圖指縫余留血樣與被害人咽喉處被掐破處的血樣是完全吻合的。殺人罪犯就是呼格吉勒圖。」這位警察介紹,這是呼格吉勒圖案不多的「鐵證」之一。但他說,自己當初就在案發現場,沒有發現受害者身上有傷口、或者破損的地方。
疑點3:筆供真的「供認不諱」了嗎?
呼格吉勒圖被抓後,當地媒體以公安機關為單一消息來源的報道中均稱,呼格吉勒圖其對案件「供認不諱」。
1996年的筆錄顯示,即使在被槍決前一個月,呼格吉勒圖也堅持自己是無辜的。該筆錄製作於1996年5月7日晚上9時20分,詢問人為呼市檢察院檢察官劉某和彭某。被詢問人是同年6月10日下午2時被執行槍決的呼格吉勒圖。
從時間上,1996年的5月7日應當是呼格吉勒圖所涉嫌的「四九」女屍案,經呼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偵查完畢、移交檢察院的一周後。
在這份共計7頁、1500字的筆錄中,呼格吉勒圖數次表示:「今天我說的全是實話,最開始在公安局講的也是實話……後來,公安局的人非要讓我按照他們的話說,還不讓我解手……他們說只要我說了是我殺了人,就可以讓我去尿尿……他們還說那個女子其實沒有死,說了就可以把我立刻放回家……」
在敘述「當晚自己的犯罪事實」時,呼格吉勒圖做了如下陳述:「我當晚叫上閆峰到廁所看,是為了看看那個女子是不是已經死了……後來我知道,她其實已經死了,就趕快跑開了……她身上穿的秋衣等特徵都是我沒有辦法之後……猜的、估計的……我沒有掐過那個女人……」
筆錄顯示,詢問人對呼格吉勒圖使用了「你胡說」等語言。顯然,這份筆錄並未引起檢察機構的重視。而在隨後的法院審理中,檢察官指控吉勒圖就是殺人兇手。 1、馮志明 時任呼和浩特新城區公安分局副局長
呼格吉勒圖案專案組組長、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副局長馮志明 ,涉嫌職務犯罪。2014年12月17日,呼格吉勒圖冤案製造者呼市公安局副局長馮志明被捕。
2、劉旭 時任刑警隊長
3、任俊林、趙月星 時任刑警隊副隊長
4、彭飛 負責此案的檢察官
5、蘇明 一審的審判長
6、宮靜、呼爾查 一審代理審判員
7、楊小樹 終審的審判長
8、王智 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局長 呼格吉勒圖案經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改判無罪後,有關機關和部門迅速啟動追責程序,依法依規對呼格吉勒圖錯案負有責任的27人進行了追責。
追責結果具體如下: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區公安分局刑警隊副隊長任俊林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五處預審科民警韓繼平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區公安分局刑警隊隊長劉旭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區公安分局刑警隊副隊長趙月星行政記大過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區公安分局刑警隊技術員任呼鎮行政記大過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區公安分局刑警隊偵查員孫永林行政記過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五處預審科民警馬向紅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五處預審科科長孫慶榮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五處副處長王日東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區公安分局局長鄭潤民黨內警告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局長王智黨內警告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批捕處處長胡蘭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批捕處副處長彭飛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員劉登庭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公訴處處長陳虎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員韓和平行政記大過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郭利平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文達黨內警告處分。
給予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梁國裕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給予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助理楊小樹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
給予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書記員閆明旺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
給予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助理審判員白玉林行政記過處分。
給予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助理審判員李偉行政記過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張鳳儀黨內警告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助理審判員宮靜行政記過處分。
給予時任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助理審判員呼爾查行政記過處分。
另外,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區公安分局副局長馮志明因涉嫌職務犯罪,依法另案處理。 2015年3月12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和首席大檢察官、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作工作報告,都提及了呼格吉勒圖案。周強在報告中稱,對錯案「深感自責」,曹建明則表示,「對冤錯案件首先深刻反省自己」。

『捌』 大型黃楊樹怎麼造型呢

一,要想打造美麗黃楊盆景素材選擇很重要

黃楊品種很多,即使是小葉黃楊,也是有很多品種的,咱們選擇品種的標準是葉片細小蔥翠,樹干倉古自然開裂,這樣更有滄桑的美感,這時不得不提到兩個品種,一個是小葉皺皮黃楊,另一個是珍珠黃楊又名龍鱗黃楊。

這里先介紹一下皺皮黃楊,這種黃楊即使是小樹,它的樹皮依然開裂,層層疊疊的褶皺盡顯古雅的美感,而且這種黃楊葉片格外細小,細密蔥翠,看了之後,自然就會愛不釋手;此外一種就是珍珠黃楊,這種黃楊葉片更加晶瑩如玉,而且樹皮也是自然開裂,鱗片狀的荒皮,好像一片片龍鱗,所以又被人們喜稱為龍鱗黃楊。

這兩種黃楊,由於葉片蔥翠,樹皮開裂,如果咱們蟠紮成遒曲造型,真的猶如蒼龍,攝人魂魄也在情理之中。

四,總結

要是養護這些黃楊品種,更要維持清涼環境,要見柔和的陽光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對於它們的健壯以及美感都是非常重要的。養護好黃楊,營造成美麗的盆景,更可以豐富的生活,睜眼就能看到別有神韻的黃楊,這難道不是一種享受嗎?

『玖』 呼格吉勒圖案一審二審法官的名字

一、檢查院
1、最後一份筆錄詢問人為呼市檢察院檢察官劉某和彭某(經呼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偵查完畢、移交檢察院的一周後,呼市檢察院按程序詢問呼格吉勒圖,呼格吉勒圖稱自己是無辜的。)
2、負責公訴的檢察官彭飛,2011年6月,被免去檢察員職務,目前已退休。
二、法院:
1、蘇明任一審審判長。
2、一審判決中代理審判員的宮靜,現任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
3、一審判決中代理審判員胡爾查,現任呼和浩特市中院行政審判庭副庭長,升任執行監督庭庭長。
4、終審審判長楊小樹(在此案中並未參與審判,卻在審判書中簽字),已從內蒙古高院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升任副廳級審判員。

『拾』 當年審理呼格吉勒圖的法官應該判刑嗎

應該。
已經展開了對當時辦案人員的調查,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涉嫌違法的追究刑事責任。

人員追責
2014年1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決定成立調查組,對檢察系統造成呼格吉勒圖錯案負有責任的人員展開調查。
追責名單
1、馮志明 時任呼和浩特新城區公安分局副局長
呼格吉勒圖案專案組組長、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副局長馮志明,涉嫌職務犯罪。2014年12月17日,呼格吉勒圖冤案製造者呼市公安局副局長馮志明被捕。
2、劉旭 時任刑警隊長
3、任俊林、趙月星 時任刑警隊副隊長
4、彭飛 負責此案的檢察官
5、蘇明 一審的審判長
6、宮靜、呼爾查 一審代理審判員
7、楊小樹 終審的審判長
8、王智 時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局長

呼格吉勒圖案是指1996年4月9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毛紡廠年僅18周歲的職工呼格吉勒圖被認定為一起奸殺案兇手。案發僅僅61天後,法院判決呼格吉勒圖死刑,並立即執行(又稱4·09毛紡廠女廁女屍案)。2005年,被媒體稱為「殺人惡魔」的內蒙古系列強奸殺人案兇手趙志紅落網。其交代的第一起殺人案就是4·09毛紡廠女廁女屍案,從而引發媒體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圖案進入再審程序,再審不進行公開審理。1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對再審判決宣告原審被告人呼格吉勒圖無罪,之後啟動追責程序和國家賠償。12月19日,內蒙古公、檢、法等部門啟動呼格吉勒圖案的追責調查程序。
2014年12月30日,內蒙古高院依法作出國家賠償決定,決定支付李三仁、尚愛雲國家賠償金共計2059621.40元。
2015年1月,中共新華社黨組決定,對在推動呼格吉勒圖案重審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新華社內蒙古分社記者湯計予以表彰,記個人一等功。
2015年1月23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得到證實:呼格吉勒圖父母李三仁、尚愛雲夫婦已向內蒙古檢察院遞交對辦案人員控告舉報書。

熱點內容
勞動法停職待崗 發布:2025-09-18 14:02:03 瀏覽:661
法院計財處 發布:2025-09-18 13:59:58 瀏覽:539
哲理法學院 發布:2025-09-18 13:41:06 瀏覽:980
下列關於行政法的基本原則的內容正確的是 發布:2025-09-18 13:40:43 瀏覽:653
佛山市三水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8 13:36:56 瀏覽:687
勞動法第20條第2款規定 發布:2025-09-18 13:29:14 瀏覽:942
民法典中物權編 發布:2025-09-18 13:27:21 瀏覽:980
倫理道德的事 發布:2025-09-18 13:24:27 瀏覽:645
法治內容手抄報 發布:2025-09-18 13:19:11 瀏覽:783
私單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13:16:55 瀏覽: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