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民事審判

法院民事審判

發布時間: 2022-02-22 20:58:57

⑴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以什麼為依據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行政法規可以作為審判依據,地方性法規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與上一級法律法規有沖突則不能適用。

⑵ 法院民事審判庭

民事審判來庭的分工最高院並沒自有同意的規定,但是現在的民事一庭、民事二庭是由早先的民事庭和經濟庭轉化過來的。因此,基本上民事案件在民一庭審理,合同等經濟糾紛案件在民事二庭審理。很多地方設立民事三庭一般都是審理房地產糾紛。因為最高院並無統一的規定,各地還會存在一些細微的差別。

⑶ 法院民事簡易程序審判流程

法律分析:一、審理前的准備

二、開庭審理

三、宣判與送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七條 在公訴人出庭的公訴案件中,被告人針對起訴書指控的犯罪進行陳述和辯護,在自訴案件中,自訴人宣讀起訴書後,經審判長許可,原被告雙方就可以互相辯論,由於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法庭調查可以省略,經雙方陳述後,即時轉入雙方辯論,對有爭議的事實和證據進行辯論後,法庭應當聽取被告人的最後陳述意見。

⑷ 民事審判庭審流程

1.
開庭時,法官會先看雙方當事人的身份證件,然後宣讀一系列法庭審理規則,詢問雙方是否要求法庭方面的人員需要迴避等等,一般情況不需迴避。

2.
法官要求原告陳述自己的訴訟請求和理由,並出示證據(有時候法官為了節省時間,一般會用一句話帶過,說被告已看過起訴內容,則此步可以省略)...

3.
被告針對原告提出的事實和理由作出反駁,並出示證據。原告和被告在法官的主持下,互相辯論。

4.
辯論完畢,法官會向雙方詢問是否願意調解解決糾紛,如果雙方願意調解並能調解成功的,法官會出具調解書,雙方簽名之後生效;如果不願意調解...

⑸ 民事法院判決

民事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審理完結時,查明並認定案件事實,正確適用法律,行使國家審判權,對案件中的實體問題作出權威性判定。
民事法院判決特點:
1.民事判決由審判組織依法製作,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表現形式。民事審判權,是指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進行審理,並通過審理作出裁判的權力,它是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有權行使審判權的職能機關僅限於人民法院,其他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都無權審理民事案件,無權作出民事判決,也無權干涉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
2.民事判決是用以確定案件的實體問題的法定形式。確定案件的實體問題,就是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或者肯定、否定一些特定的法律事實。判決是人民法院對案件審理後的意思表示,是對案件的實體問題的斷定,這種斷定是依法進行的確認,判決本身並不為當事人創設什麼權利,或者減免什麼義務,因為權利義務本身是由實體法所確定的。
3.民事判決是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和當事人進行訴訟的結果。判決與審理活動緊密相連,審理是判決的前提,判決是審理的結果。審理與判決是在法院的主持下,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進行的。判決是人民法院適用法律審理案件的結果,也是當事人運用法律進行訴訟的結果。因此,在我國,判決實際上就是法院依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與當事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權益的特定形式。
4.民事判決具有權威性。判決是法院對民事案件行使審判權作出終結審理案件的審判行為。它是一種強制性結論,一經作出,對當事人、法院和社會都產生相應的拘束力,非經法定程序,不得隨意撤銷或者變更。一審判決,當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內提出上訴,通過二審程序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在上訴期限內未提出上訴的,判決就發生法律效力。除了判決確有錯誤,可以依審判監督程序加以改變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改變。

⑹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必須實行什麼制度

必須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6)法院民事審判擴展閱讀:

明確規則,力破訴訟難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立立案登記制度,各界對此高度關注。此次公布的司法解釋,可謂對立案登記制度的初步確立。

司法解釋第208條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高門檻的立案審查制度,初步確立了中國特色的立案登記規則,即:允許立案庭對起訴狀進行形式審查和對原告適格、管轄權、一事不再理等訴訟要件在七日內進行實質審查的前提下,符合起訴條件的才予以登記立案。

通過強化七日審查期限,以及出具接收起訴材料的書面收據,倒逼立案庭將訴訟要件的審查工作交給審判庭。

此次公布的司法解釋,還對實踐中一些飽受詬病或存在爭議的規則予以了明確,主要體現在以下多個方面:

一、明確了重復起訴的判斷規則。司法解釋第246條主要根據前訴與後訴的要素——當事人、訴訟標的、訴訟請求是否相同為標准,作為判斷的依據。

二、確立了合同訴訟管轄的法定履行地規則。司法解釋第18條改變了過去長期適用的特徵履行地規則,轉而採用合同法上的法定履行地規則,來確定合同訴訟管轄法院。

這一改變既簡化了合同訴訟管轄規則,又有助於減少備受詬病的合同訴訟管轄權異議的發生,具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三、明確了格式合同中的管轄協議無效規則。司法解釋第31條針對電子商務迅猛發展過程中格式管轄協議普遍化的現實,首次明確規定「未採取合理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的格式管轄協議無效的規則。

四、確立了保全擔保的數額規則。司法解釋第152條區分了訴前保全與訴中保全、財產保全與行為保全,分別確定保全擔保的數額。

這一規定改變了過去凡申請保全,法院必要求擔保且擔保的數額相當於請求保全的數額這一陋規,尤其是對於訴前行為保全和訴中保全的擔保的要求,明顯低於訴前財產保全的擔保,無疑是正確的,律師界一直詬病的「申請保全難」問題也有望得以緩解。

五、明確了應訴管轄的成立條件。應訴管轄要件中的「應訴答辯」究竟如何理解,司法解釋第223條作出了明確的界定,即只有當事人就案件實體內容進行答辯、陳述或者反訴的,才構成民訴法127條的應訴答辯。

這一規則可以合理平衡當事人雙方的程序利益,也符合訴訟法理,具有妥當性。

⑺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遵循的原則: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熱點內容
西峰區法院曝光 發布:2025-05-21 06:57:38 瀏覽:33
了解法律知識的好處 發布:2025-05-21 06:56:57 瀏覽:133
落實法規要求 發布:2025-05-21 06:56:16 瀏覽:395
棲霞市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21 06:56:09 瀏覽:591
經濟合同法39條 發布:2025-05-21 06:54:01 瀏覽:351
勞動法請病假需要什麼證明 發布:2025-05-21 06:54:00 瀏覽:868
新香港立法會大樓 發布:2025-05-21 06:53:06 瀏覽:920
英國法院網 發布:2025-05-21 06:23:27 瀏覽:568
刑法必背119 發布:2025-05-21 06:18:52 瀏覽:560
國家電大家庭婚姻法 發布:2025-05-21 06:16:52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