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法官
① 最高法第二巡迴法庭首任庭長胡雲騰是個怎樣的法官
最高法第二巡迴法庭首任庭長胡雲騰是個怎樣的法官
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研究室主任胡雲騰做了不少事情。他率交流團訪問了台灣;為北京市旅遊委全體黨員幹部解讀了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精神,還向媒體介紹了一項新制度的突破:如存在性侵害、出賣、拒不履行監護職責長達6個月以上等七種嚴重情形,可以撤銷其監護人資格。
月中,他則在《紅旗文稿》上發表了長文《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保證獨立公正司法》。
隨著12月28日全國人大的一紙任命,他的生活變成另一種模樣:他將成為最高法巡迴法庭的一名庭長。
「毫無疑問,胡雲騰法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學者型法官。」與他相識20多年的《民主與法制》總編輯劉桂明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由這樣一位學者型法官去執掌最高法首個巡迴法庭,可謂眾望所歸,人才難得。」
的確,胡雲騰身上最為人注意的標簽,是「學者」。
他擁有西南政法學院(1995年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的碩士學位與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學位;在成為一名「學者型官員」之前,他曾是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的研究員,發表過超過100篇學術論文和近40部作品,其中《死刑通論》和《存與廢——死刑基本理論研究》在國內的死刑研究著作中相當有分量。
2008年,時任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的胡雲騰,依然在與同行的交流中一再提及「我是一個學者」。
劉桂明認為,對於巡迴法庭這一「需要堅持探索實踐、不斷總結經驗」的新生事物,正需要胡雲騰這樣一位「研究水平高深、協調能力高超、涉獵視線高遠的高精尖人才」。
很多人都對胡雲騰在1998年與邱興隆、張金龍合作的《死刑問題三人談》記憶猶新。不止一個人注意到,平時沉默寡言、甚至很少會哈哈大笑的胡雲騰,談起死刑問題時就會滔滔不絕。在調入最高法之前,他不止一次公開闡述過廢除死刑的理由:公正、人道、人權保障,以及「無論司法程序設計的多麼嚴密,適用死刑都可能錯殺無辜」等。
因為對這一問題的興趣與持續關注,他曾被學界戲稱為「胡死刑」。
那場對話正是由劉桂明主持的。他對胡雲騰更深的印象是,十幾年前,「眼見一位極具法學研究水平與才華的友人面臨絕境,他當即拉上我驅車300公里,前往友人所在的城市進行緊急協調,最終使他脫離了危險境地」。
「他是一位非常重情重義的人」,劉桂明總結說。
《法制晚報》2007年有一篇報道描述了藏身在專業法律術語後的法官胡雲騰:「不愛服輸」「特有韌勁兒」,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受的苦太多」了,所以「只知道埋頭苦幹」。
胡雲騰1955年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3年後,全家人被下放到農村。1979年參加高考,他填報了西南政法學院,可因為之前從沒填寫過簡歷,有幾年經歷沒填上,在政審這一關被攔了下來。
多年後他還帶著點沮喪形容自己「在命運的始發站,就跌了一個大跟頭」。不管怎樣,「生了一個假期的悶氣」之後,他不得不去安徽師大政教系報到。
四年後,在大學里一直堅持自學法律的他再一次考上西南政法學院。
他的職業生涯也一直都圍繞著法律,最初在安徽大學法學院教書,博士畢業後去社科院做研究,八年後又到了最高法的研究室。
「他是體制內開明派」,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兵教授說,「這也意味著他一直很穩妥,可靠」。
上世紀90年代初,胡雲騰曾在博士論文中提出過一個廢除死刑的「百年設想」。十多年後他在一本法律刊物上承認,自己當初的考慮並不完善,廢除死刑之路必須慢慢走。
「在一個封閉的、不透明的司法制度中,任何美好的制度設計都難以產生預期的好效果」,他當時說過。
同樣是在這場采訪中,他冷靜地拒絕了采訪者奉上的高帽子:「知名的法學家和出色的律師這兩頂帽子均不適合我戴,因為本人還有自知之明。但作為一個法學科研人員,我認為應當創造條件聯系實際。」
他進一步解釋道,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法學家應當到司法實務部門去工作一段時期」:「我認為法學理論工作者在現階段應當多關注中國的司法實踐,尤其在我國的司法體制正在進行改革,正在建立現代司法制度時期,法學家應當積極參與其中。」
如今這一切似乎都在他身上實現了。
兩年前,在一場關於「司法改革」的報告中,已經是最高法研究室主任的胡雲騰提醒台下的大學生,「我們的司法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發展與完善」,「司法改革不是追求一些空洞的原則,而是要解決司法實際的問題」。
2014年4月24日這天,他與劉貴祥一同被任命為二級大法官。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官制度中,這意味著他也成為一名副部級幹部。
2014年12月,在接受一家媒體采訪時,胡雲騰分享了他參與起草《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經歷。據說,當時起草班子具有特別廣泛的代表性,到全國各地調研,有很多意見反復修改。比如《決定》中「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這兩句話曾一度被拿掉,最後起草班子開會討論,還是達成統一意見把它們寫入其中,最後效果很好。
不過,12月28日的最新任命,將翻開這位大法官人生中全新的一頁。
胡雲騰在西南政法大學的校友、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徐昕對此評論道,巡迴法庭「看似著力於解決司法地方化、落實『司法與行政轄區適當分離』等問題,實質上其所承擔的監督指導功能發揮有限,而主要解決送法『下鄉』、方便訴訟問題,更側重於分散最高法的工作量……其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推進中國司法進步,但仍需要進一步設計和細化具體的方案」。
他在學界的老朋友何兵與邱興隆拒絕對此作出評價。
而劉桂明則表現出了更多的樂觀:「如果現實中更多涌現一些諸如鄒碧華法官這樣的探索實踐者,又如胡雲騰法官這樣的思考研究者,那麼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構建將會變得迎刃而解。」
在很久之前,胡雲騰就對媒體表達過自己對法律的理解。艱澀的術語匯聚到最後,只留下一句非常簡單的話:「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② 16年前的回憶描述法官的成語有哪些
1、大義凜然
2、堅貞不屈
3、視死如歸
4、舍己為人
5、臨危不懼
6、赤膽忠心
③ 《十六年前的回憶》從法官的語言中你又體會到什麼
體會到法官也有些心虛。
極少有人會刻意去背誦法條,即使是工作多年的法官也只能熟練記憶部分常用的而已,所版以你想背權誦法條不現實。另外背誦法條在實際應用中也沒用,哪怕是考試也主要考法條應用,你只需要知道有這么一條以及主要內容即可,至於它是第幾條,法條的准確文字是什麼這個就沒必要,辯論中需要引用的話事先再去查即可。最後就是關於記憶方法,結合案例理解和記憶是最佳方法,沒有其他的了,而且也無法速成達到你所說的效果。
⑤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第十課《十六年前的回憶》法官中排驚堂木的做法反映了什麼
從法官的語言和動作中可以看出在審訊中理屈詞窮,只能使勁地拍著驚堂木,為自己壯膽.
⑥ 一篇偵探小說,裡面那個退休的法官依據《十個印第安男孩》那首歌曲,設計了連環殺人案,
這部小說叫做《童謠謀殺案》又名《十個小黑人》又名《無人生還》
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
⑦ 法碩背誦口訣
刑法口訣
口決:1、中無損 應當免; 2、中有損 應當減; 3、未成年 應從減; 4、僅從犯 應全三; 5、防避脅 首大功 應減免; 6、輕且首 種自鏟 可以免; 7、聾又啞 預或盲 可全三; 8、未唆精 首或功 可從減; 9、外已罰 立大功 貪萬退 行介賄追前交 可減免。
口訣解釋: 1、沒有造成損害的中止犯 ,應當免除處罰; 2、造成損害的中止犯,應當減輕處罰; 3、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4、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防衛過當、緊急避險過當、脅從犯、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6、犯罪較輕且自首的、非法種植pin原植物在收獲前自動鏟除的,可以免除處罰; 7、又聾又啞的人或盲人犯罪、預備犯(比照既遂犯),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8、未遂犯(比照既遂犯)、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時的教唆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自首的、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減輕處罰; 9、在國外犯罪,已在外國受過刑事處罰的、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個人貪污數額在5000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犯罪後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在被追訴前主動交代向公司、企業人員、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的,在被追訴前主動交代介紹賄賂行為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法理學口訣
第一章 法律的起源與演進
1.西方封建製法的主要形式(叫羅鍋關城)
叫——教——教會法
羅——羅馬法
鍋——國——國王的赦令
關——慣——地方習慣法
城——城市的商法
2.英美法系的特點(保程普[者],系判官[也])
保——保守性——變革相對緩慢,具有保守性和「向後看」的思維習慣
程——程序——注重程序的訴訟中心主義
普——普通法——以英國為中心,以普通法為基礎
系——系統性——體系龐雜,缺乏系統性
判——判例法——以判例法為主要表現形式
官——法官——在法律的發展中,法官具有突出的作用
3.大陸法系的特點(學典分騾馬)
學——法學——法學在推動法律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典——法典——實行法典化
分——分工——明確立法與司法分工,強調制定法的權威
騾馬——羅馬法——全面繼承羅馬法
4.兩大法系的區別(緣分編程)
緣——淵——法律淵源不同
分——分類——分類不同
編——編撰——法典的編撰不同
程——程序——訴訟程序和判決程式不同
5.社會主義法的特點(國人強權)
國——國家——國家意志性和客觀規律性的統一
人——人民——人民性和階級性的統一
強——強制力——國家強制實施和人民自覺遵守的統一
權——權利——權利和義務的統一
第二章法的本質與特徵
1.幾種非馬克思主義法學主要觀點及其代表人物
阿神理膝蓋——神意論(阿奎那);理性論(西塞羅、蓋尤斯)
活鬼憶盧梭——規范論(霍布斯);意志論(盧梭)
什麼制黑糠——事物性質論(孟德斯鳩);自由論(黑格爾、康德)
傻民射龐德——民族精神論(薩維尼);社會控制論(龐德)
利耶——利益論(耶林)
第
⑧ 十六年前的回憶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的在桌子上拍了一下,對照的是哪一句 要是對的
這個句子出自一篇小學課文《十六年的回憶》
在這里我把有這句話的一段發出來
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爹!」我忍不住喊出聲來。母親哭了,妹妹也跟著哭起來了。
「不許亂喊!」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
「這是我的妻子。」他指著母親說。接著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這是我的兩個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嗎?」法官指著我問父親。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親說出哥哥來,就這樣搶著說了。我不知道當時哪裡來的機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氣沖沖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塊木板狠狠地拍了幾下。
⑨ 16年前的回憶描述法官的成語有哪些
1.表示書讀得多成語:
學富五車 博覽群書 滿腹經綸 才高八斗 書讀五車
書富五車 書通二酉 讀書破萬卷 博古通今 汗牛充棟
知識淵博 多文為富 通儒碩學
秉筆直書 閉戶讀書 不刊之書 博覽群書 閉門讀書
白面書郎 白面書生 伴食中書 刺股讀書 咄咄書空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丹書白馬 掉書袋 讀書得間 讀書君子
讀書破萬卷 讀書三到 讀書三餘 丹書鐵契 丹書鐵券
大書特書 讀書種子 奮筆疾書 奮筆直書 廢書而嘆
燔書阬儒 焚書坑儒 燔書坑儒 飛書走檄 黃耳傳書
狐鳴魚書 黃麻紫書 洪喬捎書 衡石程書 衡石量書
據鞍讀書 家書抵萬金 借書留真 盡信書不如無書 寄雁傳書
臨池學書 立地書櫥 立地書廚 兩腳書櫥 目不識書
目不知書 牛角掛書 牛角書生 囊螢照書 飄零書劍
曝書見竹 磬筆難書 騎牛讀漢書 琴棋書畫 棄書捐劍
磬竹難書 罄竹難書 然荻讀書 史不絕書 書不盡言
書不盡意 手不釋書 書不釋手 勝讀十年書 世代書香
書讀五車 書畫卯酉 書空咄咄 識禮知書 十年讀書
書囊無底 書缺有間 詩書發冢 書聲琅琅 書聲朗朗
四書五經 書生之見 書通二酉 書同文,車同軌 書香門第
書香門戶 書香人家 書香世家 三餘讀書 識字知書
徒讀父書 攤書傲百城 通書達禮 攤書擁百城 無巧不成書
文弱書生 懸石程書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鄉書難寄 學書學劍
殷浩書空 燕頷書生 有腳書櫥 有腳書廚 一介書生
博採眾長 博採眾議 博大精深 博而不精
博而寡要 博古通今 博覽古今 博覽群書 博覽五車
博洽多聞 博識多通 博碩肥腯 博施濟眾 博士買驢
博通經籍 博聞辯言 博聞多識 博物多聞 博物君子
博聞強記 博物洽聞 博聞強識 博聞強志 博文約禮
博學多才 博學多聞 博學洽聞 褒衣博帶 博弈猶賢
沈博絕麗 沉博絕麗 地大物博 峨冠博帶 繁征博引
高冠博帶 兼覽博照 兼收博採 米鹽博辯 旁求博考
旁收博採 旁搜博採 旁徵博引 洽博多聞 強記博聞
強識博聞 仁言利博 瘦羊博士 通古博今 通今博古
汪洋浩博 學識淵博 由博返約 遠溯博索
2.表示「精讀」書的成語:
咬文嚼字、寒窗苦讀、含英咀華、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倒背如流、韋編三絕、舉一反三
3.表示「泛讀」書的成語:
一目十行、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不求甚解、走馬觀花、觀其大略、浮光掠影、囫圇吞棗
4.表示讀書刻苦的成語:
廢寢忘食、手不釋卷、通宵達旦、夜以繼日、鑿壁偷光、風興夜寐、圓木警枕、懸梁刺股、囊螢映雪、孜孜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