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翼學法院

翼學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2-23 08:09:57

A. 國外哪些大學法學phd比較好

世界排名前50的法學院,美國有13個,分別為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紐約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喬治城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密歇根大學、康奈爾大學和杜克大學。加拿大有3個,分別為多倫多大學、麥吉爾大學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其中耶魯大學法學院最具有代表性。

耶魯大學法學院

耶魯大學法學院成立於1843年,被視為世界最頂尖的法學院。自1987年發布美國法學院排名以來,它一直名列全美第一。耶魯法學院以小而精著稱,師生比為1:7.5,為全美法學院最低。相對於哈佛和斯坦福的法學院,耶魯法學院最為學術型,以法學理論為主,也是三所法學院中錄取難度最大的。耶魯法學院的培養目標是精英教育,不單純強調法學知識,培養了包括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內的各個領域的精英。目前該學院最強的領域包括國際法、憲法、經濟法以及法律歷史。


歐洲篇

歐洲地區是法學院的另一個代表強區。其中,英國法學院的實力最強,在世界前50的法學院中,英國就有10個大學入榜,其中前三名分別為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德國排名最靠前的分別為海德堡大學和慕尼黑大學的法學院,均為世界前50的頂尖高校。此外,荷蘭的萊頓大學和法國的巴黎第一大學的法學院也是世界一流的法學院之一,均位列世界前50名。

牛津大學法學院

牛津大學的法律專業已經有超過800年的歷史,以獨特的傳統學徒式導師制度著稱。牛津法學院目前QS世界排名第二。牛津法學院的博士教育一般為三年,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需要通過開題答辯,開題未成功者授予MPhil/Mst學位,一旦通過則正式成為博士的候選人。第二階段為博士畢業的前一年會進行的中期檢測,主要檢測候選人是否有能力完成博士論文的內容。第三階段為博士論文的最終答辯,通過者即獲得博士學位。

巴黎第一大學法學院

巴黎第一大學法學院成立於1150年,是除了英國以外歐洲大陸最好的法學院,又稱索邦法學院。法國是傳統的法學強國,1804年拿破崙頒布的《法國民法典》是大陸法的藍本。許多國家的法律都以此借鑒,中國也是其中之一。其優勢領域:商法和稅務法

B. 康奈爾法學院的建築

1892年,學校遷入Boardman Hall——這是專門為法學院所建立的。
1937年,學校從Boardman Hall遷入了現址Myron Taylor Hall,這是一個非常華麗的哥特式建築,由US Steel前CEO Myron Charles Taylor捐助建造,他是康奈爾1894屆的畢業生,
1988年,Myron Taylor Hall的側翼Jane M.G. Foster由Foster捐助建造,她是康奈爾法學院1918屆的畢業生,也是第一個American law review的首席女編輯。

C. 吉林大學法學院的著名校友

吉林大學法學院數十年來為中國法學界、司法實務界、政界乃至商界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中堅作用。 何鵬 在我國首開系統研究外國刑法之先河,是新中國最早以以比較刑法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顧問,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劉楠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劉文華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中國經濟法學科創始人之一(吉大本科),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張文顯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院長、黨組書記,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社科委委員(法學組召集人),中國法理學研究會顧問,吉林大學資深教授,哲學博士,博導;原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吉大本碩博),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鄭成良 上海交通大學原副校長,教育部社科委委員,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教授,刑法學博士,博導;國家法官學院原院長(吉大本碩博)
徐顯明 山東大學校長(副部長級),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社科委委員,中國法理學研究會會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教授,憲法行政法學博士,博導;原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吉大本碩,與上交大原副校長鄭成良為同班同學)
註:張、鄭、徐三人被譽為「吉大法學三劍客」(北海道大學法學院院長語),碩士同出王子琳教授師門。
徐祥民 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院長、博導,歷史學博士、法學博士、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委員。
楊泉明 四川大學黨委書記(列入中央管理,副部長級)
石少俠 國家檢察官學院原黨委書記、院長,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車丕照 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兼法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國際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碩)
申衛星 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副院長(吉大本碩)
傅廷中 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吉大碩士)
崔建遠 清華大學法學院原副院長,現任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碩),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高鴻鈞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現任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科)
韓世遠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吉大本碩)
劉瑞復 北京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博士生導師組組長(吉大本科)
張 騏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比較法與法社會學研究所執行所長,兼任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吉大本科)
吳振興 武漢大學刑事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碩博)
韓大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憲法學研究會會長,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吉大本科),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龍翼飛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科),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王 軼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博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吉大碩士)
王 牧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會長(吉大本科)
王傳麗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原院長(吉大碩士)
莫世鍵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現任院長(吉大本科)
許 清 中國政法大學憲法教研室主任、教授 (已退,吉大本科)
信春鷹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原所長,現任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副部長級)(吉大本碩,並且為新中國第一個女法學碩士),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霍存福 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錢弘道 浙江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曾任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比較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科)
孫世彥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教授,國際法室主任(吉大本碩)
王剛義 大連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冰人、CCTV體壇風雲人物(碩博)
杜青林 中央統戰部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曾任海南省和四川省的省委書記
奚曉明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法官。(本)
高憬宏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本碩博)
孫 謙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本碩博),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戴玉忠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副部級),二級大檢察官(本)
張 軍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本)
姜建初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碩)
胡可明 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本)
梁國慶 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本)
趙登舉 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本)
謝安山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本)
郝赤勇 司法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政治部主任(本)
白景富 公安部原常務副部長(正部級)(本)
李 熙 中紀委委員,中紀委駐衛生部紀檢組組長、衛生部黨組成員(本)
何曄暉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本)
桂敏傑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本)
汪永清 第十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法委員會委員、秘書長,國務院副秘書長、機關黨組成員(本)
王曉暉 中宣部副部長、新聞發言人(本碩)
孟祥鋒 國家保密局局長(本博)
劉 颺 中國法學會常務副會長(正部級),曾任司法部副部長(本)
陳 傑 全國台聯副會長
李忠信 公安部文聯副主席,曾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副校長,公安部法制局局長(本)
童兆洪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
孫萬勝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
陳鳳超 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韓起祥 吉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本)
敬大力 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本)
周玉華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本)
王記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
呂岩峰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副會長,教授,博導
韓 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委組織部部長、黨校校長
吳蘭 中共遼源市委委員、常委、書記(本碩博)
滕剛 中共孝感市委副書記、市長(博)
程龍 共青團吉林省委書記(本碩博)
法進衍 山東省國家安全廳長
張建國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曾任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市委政法委副書記。
布小林 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
王國棟 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李向武 原吉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鶴松 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羅黔生 貴州黔西南州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胡成全 黑龍江省司法廳廳長
王臘生 江蘇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
何訪拔 原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楊慶祥 原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李中和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李庚香 河南省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李言靜 政協海南省第五屆委員會秘書長、省政協黨組成員、機關黨組書記(碩) 楊廣生 貴州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
沈春耀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研究室主任
王俊峰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金杜律師事務所(2006——2008連續三年被亞洲法律事務評為年度中國律師事務所,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律師事務所,被公認為是中國top3的律所)創始合夥人,管委會主席
趙大華 吉林大華銘仁律師事務所創始人, 主任 (本碩)
岳 成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創始人
王 麗 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創始人,任主任 (本碩博)
李貴方 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創始人,副主任 (本碩博)
王英哲 北京奮迅律師事務所創始人,主任合夥人 (本)
陳瑛明 上海瑛明律師事務所創始人,主任合夥人 (本) 修淶貴 修正葯業集團董事長,全國勞動模範

D. 法學考研

法學專業博大精深,經濟法、國際法、民商法等專業近年來一直是廣大考研學子追崇的對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這三架法學專業馬車之外,還有哪些法學專業院校可供參考呢?以下是各院校具體內容:

北京大學
一、院校概況
法學理論名師雲集,實力雄厚。
北京大學法學院考試科目最多,俗稱「十項全能」(指考試科目包含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民商法、國際公法、國際經濟法、經濟法等),題目全部以主觀題形式出現,同時由於學校知名度高,招收人數少,和至今依然是公費等特點,導致競爭異常激烈,所以總體來說,考北大法學院難度較大,卻是很多學子的夢想寄託之地。
二、考試重點
通過分析近十年的試題,可以看出,北大法學院對於考生的考察還是比較全面的,其試題可以分為兩類:
1.基礎知識的考察;
2.另一類題目則較為靈活,但是又並非不知所雲,而是和基礎知識聯系較為緊密。
總體言之,其就是兼顧基礎性和靈活性,兼顧對考生必要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二者的考察。其可以通過基礎題目考察考生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同時也通過分析綜合性問題來考察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二者之間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中國人民大學
一、院校概況
優勢:老牌法學強校,民商法實力最強。
法學院是中國人民大學的主要學院之一,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教授任院長。
1950年成立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是新中國誕生後創立的第一所正規的高等法學教育機構。並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的朝陽大學創辦於1912年,當時被譽為「中國最優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國近代法學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陽,南東吳」、「無朝(陽)不成院(法院)」的美譽,考試大。
二、重點學科推薦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是全國首批獲准在法學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博士點和碩士點覆蓋了全部的二級學科。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四個(理論法學、憲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和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國第一個開辦的法學博士後流動站(含全部博士學位學科點)。

中國政法大學
一、專業概況
有統有分的培養模式,法制史、訴訟法水平一流。
中國政法大學是以法學為主體,多學科有機共存、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人文社會科學類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
法學院現有6個博士專業、(考試大)6個碩士專業和一個本科專業,下設8個教學科研機構、20個學術研究中心,已成為我國理論法學和公法學教育研究的重鎮。
二、重點學科推薦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和行政法學在國內具有頂尖的學術地位和一流的科研教學水平。
法律史專業: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的法律史專業,在全國重點高校法學二級學科中排名第一。法律史研究院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級人文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是目前我國大陸最高水準的研究機構,代表和引領全國法律史學研究。
西南政法大學
優勢:學科體系齊全,經濟法學傲視群雄

西南政法大學是一所專門的法學院校,其訴訟法學、經濟法學方面處於全國領先行列。
西南政法大學對毒品犯罪、青少年犯罪、比較民事訴訟法方面的研究也比較突出。
在民法學、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學、婚姻家庭法學等方面的實力不可小視。

西北政法大學
優勢:刑法和經濟法實力不俗
專業概況:西北政法大學也是老牌的五所政法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區高等法學教育與法學科研中心,在西北地區聲望很高,不過因為地理位置受限制等因素,在五所政法院校中知名度和號召力相對較弱,但實力不容小覷,刑法和經濟法實力不俗。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優勢:4個部省級重點學科,知識產權法研究獨樹一幟。
專業概況:法學院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發展得比較成熟的一個大院,擁有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4個部省級重點學科,其中民商法學和憲法與行政法學為司法部和湖北省雙重重點學科。
該校設有知識產權法研究所,涌現了吳漢東、曹新明等國內外知名的知識產權專家,其研究成果在國內同行中處於領先地位。

華東政法大學
優勢:國際法實力強勁,法律史、經濟法、刑法全面開花。
專業概況:華東政法大學的教師多為上海知名律師,所以教學與國際接軌,注重學生實際分析能力的培養。
法律史學、經濟法為司法部、上海市重點學科。
刑法學也被上海市教委確定為重點學科,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銀行貸款資助項目。
國際法專業被國家司法部確定為司法部和上海市重點學科。

武漢大學
優勢:國際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全國領先。
專業概況:武漢大學的WTO學院從它的名字上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是為適應中國入世以後新的社會發展趨勢而專門設立的學院。所以它在國際法、綜合法學、應用經濟學、管理學和外語等多個方面,集中了優勢教育資源,致力於培養國際型、應用型的人才,例如其開設的「法語-法律雙學位班」、「中德-法律雙學位班」、「中法法學、文學雙學士學位試驗班」等。
在國際經濟法學、國際法學領域具有較強的實力,同時更加重視法律專業外語的學習的學校還有對外經貿大學、外交學院等。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專業概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學科專業緊貼公安實戰,初步形成了公安學科專業齊全、主幹學科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體系,正是由於這種原因,公安大學的培養方式就更接近實用性。
學生們除了學習理論外,還要掌握擒拿格鬥、射擊、駕駛等警體實戰技能,接受嚴格的警務化訓練,這是其最大的特點。

吉林大學
優勢:律師實務頗具影響,法學理論全國聞名
專業概況:吉大的法學強在法學理論,其理論法學研究中心是國內法學理論領域惟一的重點研究基地。張文顯教授從80年代初就開始注重對法律經濟學的介紹和研究,廣泛運用新制度經濟學和產權經濟學及產業組織理論,分析研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如產權制度及我國產權制度的改革問題、知識經濟與法律制度的創新等等。
此外,吉大的法理學、西方法哲學、法學文藝學、法學社會學等都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甚至是填補國內空白,北大、人大等許多高校的法理名師都是出自吉大,因此吉大素有「法理之源」的美譽。
值得一提的是,吉大的法學人一般都有學習外語的習慣,如果學生能精通韓語或日語則更是如虎添翼。在大連、青島等地,用人企業對於精通打貿易官司的法學人才需求強烈。

附法學一級學科排名:
1 A++ 中國人民大學
2 A++ 北京大學
3 A++ 中國政法大學
4 A+ 武漢大學
5 A+ 清華大學
6 A+ 吉林大學
7 A+ 復旦大學
8 A 中山大學
9 A 廈門大學
10 A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1 A 西南政法大學
12 A 南京大學
13 A 南開大學
14 A 浙江大學
15 A 華中師范大學
16 A 華東政法大學
17 A 山東大學
18 A 北京師范大學
19 B+ 南京師范大學
20 B+ 華東師范大學
21 B+ 湘潭大學
22 B+ 蘇州大學
23 B+ 雲南大學
24 B+ 暨南大學
25 B+ 中央民族大學
26 B+ 四川大學
27 B+ 東北師范大學
28 B+ 上海交通大學
29 B+ 華中科技大學
30 B+ 華南師范大學
31 B+ 外交學院
32 B+ 重慶大學
33 B+ 湖南師范大學
34 B+ 西北政法大學
35 B+ 上海大學
36 B+ 湖南大學
37 B+ 煙台大學
38 B+ 蘭州大學

E. 遼大研究生法學院哪個專業好

2006年10月14日,由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中國設置稅法碩士專業學位(LL.M.in Taxation)專家論證會」在北京大學勝利召開。來自國務院學位辦、教育部研究生司、國家稅務總局教育中心的有關領導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吉林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華東政法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安徽大學、遼寧大學等30多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院院長、法學院院長和著名稅法學者近60人參加了本次論證會。參與論證會的專家來自法學領域的各個分支學科,如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民法學、商法學、國際法學等。與會領導與專家從我國當前應用性專業設置和法學專業設置的現狀與發展前景出發,就稅收執業人員的法學素養及其對稅收法治形成的影響、我國當前稅收執業人員培養中的得與失、稅法碩士的角色定位、我國設立稅法碩士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稅法碩士專業的培養模式及教學安排等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研討會的籌備時間雖然只有短短一周,但仍然收到10餘篇論述稅法碩士專業學位設置的高質量論文。
世界稅法協會(ITLA)主席、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教授主持了本次專家論證會。
國務院學位辦陸敏研究員介紹了我國目前專業碩士的設置情況,對我國將來專業碩士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議,並特別鼓勵稅法碩士等契合現代市場經濟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所需要的專業碩士的大力發展。
國家稅務總局教育中心牟信勇主任介紹了我國稅務系統幹部的專業構成和學歷構成以及我國稅務系統教育體制的現狀,他特別強調稅務系統對於高級稅法專業人才的需求,非常支持稅法碩士專業學位的設立,希望這一專業學位能夠為稅務系統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能夠勝任建設和諧、法治的稅收征納關系重任的稅務幹部。
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生玉海教授介紹了北大目前的專業設置與改革經驗,並特別支持以稅法碩士專業學位為代表的專業學位的設置和發展,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輸送大批合格的高素質建設者。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龔文東代表朱蘇力院長以及北大法學院表達了對稅法碩士專業學位的大力支持,他介紹了北大法學院在法律碩士專業改革上所取得的成績和目前存在的不足,主張通過稅法碩士、知識產權法碩士等專業學位來彌補法律碩士專業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春田教授介紹了人民大學法學專業的設置情況及其經驗和不足,主張復合型人才不可能由單獨一個學科來培養,必須通過多學科的聯合才能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稅法碩士的設置正是為了培養復合型的高級稅法專業人才。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李曙光教授介紹了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專業設置的現狀及其經驗和不足,主張專業碩士的設置應當由市場機制來決定,應當鼓勵符合市場需要的專業碩士,如稅法碩士等迅速發展。華東政法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楊忠孝教授介紹了華東政法學院法學專業的設置情況及其經驗和不足,主張應當通過在有實力的大學進行試點的方式逐步推行稅法碩士專業學位。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隆亨教授認為創辦稅法碩士專業學位的條件已經成熟,召開這個專家論證會非常及時,應當盡快爭取設立稅法碩士專業學位,發揮稅法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作用。
來自美國的著名稅務律師Gerald J. Zafft教授(現任美國密蘇里州律師協會稅法專業委員會主席、全美律師協會稅法專業委員會委員、華盛頓大學商學院稅法教授)介紹了美國的法學教育和專業設置,特別是稅法碩士專業學位的設置和培養情況,並非常支持中國開設稅法碩士專業學位。
世界稅法協會(ITLA)主席、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教授介紹了北京大學設置稅法碩士專業的探索與試點,介紹了國外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和地區,如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我國台灣地區等設置稅法碩士的情況和成功經驗。他在分析了我國目前的專業碩士,特別是法律碩士專業所存在缺陷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標,即用更加適應市場經濟和和諧社會建設需要的專業碩士,如稅法碩士、金融法碩士、知識產權法碩士等,法學類的專業碩士應該是系列,目前的法律碩士繼續保留,但只為通識教育性碩士。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車丕照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龍翼飛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院長王光進教授、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溫世揚教授、中山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周林彬教授、廈門大學法學院院長廖益新教授、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甘功仁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周偉教授、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高晉康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院長萬猛教授、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劉永偉教授、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富強教授、安徽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華國慶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匡愛民教授、遼寧大學法學院院長楊松教授、西南大學法學院院長張新民教授、浙江財經學院法學院院長韓靈麗教授等專家先後發言,就我國當前法學教育和專業設置的現狀與不足以及完善的對策進行了充分的探討,並一致認為,應當適應市場經濟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進行法學教育與專業設置的改革,並以稅法碩士專業學位的設置作為突破口,推動中國法學教育的現代化和國際化。
經過一天的深入探討與論證,與會專家一致同意建議在中國設立稅法碩士專業學位,強烈呼籲國務院學位辦經過論證後承認其獨立學位,並納入研究生學位教育的范疇,由教育部統一制定「稅法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計劃」,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招生,並成立由來自主管部門、高等學校和實務單位的人員組成的教育指導委員會,協助主管部門制定招生、課程設置、教學管理、論文寫作和學位授予等方面的制度,指導和評估各培養單位稅法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工作。
本次專家論證會取得了圓滿成功,必將在中國稅法教育發展史,以及中國法學教育發展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
稅法這個專業,好象是通過了,但是可能是在中國最好的大學試點的。所以你可以查詢一下具體學校。
稅法這個專業現在很有爭議,有些人認為這是在拆分法碩,也有人認為這是在逐步淘汰法碩,還有人認識這個是件好事。

F. 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的龍翼飛 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理事會理事長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理事會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法學會民商法研究會會長、北京市法學會房地產法分會副會長、中國土地法學會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常務理事。另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和中國法學會組織的「四·五普法」、「五·五普法」中高級幹部學法講師團專家;擔任國家民政部、國土資源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專家顧問;擔任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顧問等。
研究領域:民法、商法、物權法、債與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社會保障法。
1982年7月,吉林大學法學院畢業; 1985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1985年9月至今,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助教、講師、教授; 1991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由於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在高等職業教育工作中貢獻突出,2007年8月22日,龍翼飛榮獲國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龍翼飛,1959年10月出生於遼寧省,祖籍湖南。少年時代隨父母工作調動先後在北京、湖北、遼寧生活和學習。1976年高中畢業,到農村插隊務農勞動。1978年到1982年,就讀於吉林大學法律系本科,獲法學學士學位。1982年至198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攻讀民法專業碩士學位,獲法學碩士學位。1988年至1991年,在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攻讀民法專業碩士學位,獲法學碩士學位。1988年至1991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攻讀民商法專業博士學位,獲法學博士學位。1985年至今,先後為本科生,知識產權第二學士學位生,碩士研究生,講授《中國民法》、《物權法》、《繼承法》等課程。1987年取得律師資格。1995年在香港城市大學作訪問學者,1997年赴台灣參加法學學術交流活動。1998年赴日本參加法學學術交流活動並講學。2000年4月至5月赴法國馬賽大學講學,曾參加多項國家立法活動。先後為中央領導人和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領導幹部講授《社會保障與法制建設》,為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講授《中國民法專題》。
龍翼飛 法學專著
物權法原理與案例教程(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龍翼飛主編,2008-10-1版
·合同法教程(21世紀法學通用教材)/龍翼飛,2008-7-1版
·民法學(第2版)(21世紀遠程教育精品教材.法學系列)/龍翼飛主編,2007-8-1版
·和諧社會中的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重構-紀念《婚姻法》修訂五周年/龍翼飛等主編,2007-5-1版
·辨法析理 勝敗皆服-主審法官宋魚水司法判例點評/龍翼飛等主編,2005-5-1版
·婚姻家庭法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楊大文龍翼飛,2006-6-1版
·民法學(現代遠程教育系列教材)/龍翼飛,2003-4-1版
·民法案例分析(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龍翼飛,2000-5-1版
·新編合同法/龍翼飛,1999-5-1版

G. 西南政法大學的兩個校區有什麽區別

西南政法大學現有沙坪壩校區和渝北校區,兩個校區的區別在於:

1、渝北校區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學中心;沙坪壩校區為繼續教育和幹部培訓基地。

2、地址不同:

渝北校區位於重慶市渝北區回興鎮寶聖大道301號;

西南政法大學位於中國長江上游地區的中央直轄市重慶,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改革開放後全國首批重點大學,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來華留學生中國政府獎學金委託培養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提升計劃二期入選高校。

學校現有法學、新聞傳播學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設有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經濟法學科和訴訟法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省部級重點學科9個。設有25個本科專業,其中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建設項目、6個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學科專業群建設項目。

(7)翼學法院擴展閱讀:

西南政法大學的辦學特色——論辯文化:讓獨立的精神在論辯中生長

西政作為一所以法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多元的背景,自由的精神,以及西政人對思辨的追求,使論辯文化成為了西南政法大學校園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中文辯論、外語辯論、專業辯論、演講朗誦、論壇活動等組成我校豐富多彩的辯論生活。

1、中文辯論中「天倫杯」校園辯論賽、「天倫杯」全國政法院校辯論賽是我校最具代表性的中文辯論活動,影響大、規則完善、秩序公平,在學校享有極高的地位和聲譽。此外,2004年起逐年舉辦辯論擂台賽,參與面、受益面日益擴大,實現了中文論辯在西政校園「全民化」的開展。

2、多年來,中文辯論隊多次代表我校參加了各級辯論賽事,成績斐然,先後獲得第八屆中國名校大學生辯論邀請賽冠軍、「創想青春--2010兩岸四地高校世博辯論大賽」冠軍、「天倫杯」全國政法院校辯論賽冠軍等。

3、外語辯論以模擬聯合國活動的開展為代表。學校長期舉行校園模擬聯合國活動和英語演講比賽,培養了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多次參加國際模擬聯合國大賽並獲佳績。

4、專業辯論活動是指「模擬法庭辯論」「商事仲裁辯論」等某專業領域的特殊辯論活動,我校創辦的全國WTO模擬法庭競賽(英文)和「知信衡杯」校園模擬法庭辯論賽(中文)是其中代表性的專業辯論活動,側重考察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與運用。

多年來,我校代表隊在全國「理律杯」模擬法庭辯論賽、全國「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辯論賽、全國大學生模擬庭審競賽和全國WTO模擬法庭競賽等活動中榮獲冠軍。

5、論壇活動也是我校論辯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以「中國大法官講壇」「中國大檢察官講壇」「西南法學論壇」「金開名家講壇」為中心,研究生和本科生論壇為兩翼的論壇體系。

在濃厚的論辯文化熏陶下,我校論辯文化育人效果顯著,學生專業素質得以顯著提升,就業競爭力極大增強。學校向社會輸送了大批高素質人才。

參考資料來源:西南政法大學—學校簡介

H. 翼法學院 涉外公證課程講的怎麼樣,想買課聽聽,看看大家的建議

聽了平台上老師講解的課程,講的很詳細,很受用!

I. 我想考研究生,招生簡章,什麼「法學院(除法律碩士(非法學))」,這是什麼意思啊

法律碩士與法學碩士是不同的兩個專業方向,
法律碩士(非法學)只專招收本科階段為屬非法學專業的畢業生;
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法學)招收本科階段為法學專業的畢業生。
也就是說,作為你這種情況,可以報考法學院的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法學)

熱點內容
長寧區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1 01:02:22 瀏覽:78
2017交通法56條法規 發布:2025-05-21 00:53:07 瀏覽:86
德國民事訴訟法的歷史嬗變 發布:2025-05-21 00:52:18 瀏覽:114
最好的民法學教材 發布:2025-05-21 00:37:37 瀏覽:371
警街條例 發布:2025-05-21 00:37:36 瀏覽:660
國家經濟政策及法律法規對企業的影響 發布:2025-05-21 00:34:35 瀏覽:126
微信答應賠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1 00:26:27 瀏覽:904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立法根據 發布:2025-05-21 00:15:19 瀏覽:963
民法典圖案 發布:2025-05-21 00:02:55 瀏覽:899
民事訴訟法1997年版本 發布:2025-05-20 23:30:51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