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交通法56條法規
『壹』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2017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保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保護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公開、便民、效率的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第三條道路交通事故分為財產損失事故、傷人事故和死亡事故。
財產損失事故是指造成財產損失,尚未造成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
傷人事故是指造成人員受傷,尚未造成人員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
死亡事故是指造成人員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第四條道路交通事故的調查處理應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
財產損失事故可以由當事人自行協商處理,但法律法規及本規定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五條交通警察經過培訓並考試合格,可以處理適用簡易程序的道路交通事故。
處理傷人事故,應當由具有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初級以上資格的交通警察主辦。
處理死亡事故,應當由具有道路交通事故處理中級以上資格的交通警察主辦。第六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應當使用全國統一的交通管理信息系統。
鼓勵應用先進的科技裝備和先進技術處理道路交通事故。第七條交通警察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應當按照規定使用執法記錄設備。第八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與司法機關、保險機構等有關部門間的數據信息共享機制,提高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信息化水平。第二章管 轄第九條道路交通事故由事故發生地的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未設立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由設區的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第十條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在兩個以上管轄區域的,由事故起始點所在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
對管轄權有爭議的,由共同的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管轄。指定管轄前,最先發現或者最先接到報警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先行處理。第十一條上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處理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的道路交通事故,或者指定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限時將案件移送其他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
案件管轄權發生轉移的,處理時限從案件接收之日起計算。第十二條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人員、車輛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本規定處理。依法應當吊銷、注銷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核發的機動車駕駛證以及對現役軍人實施行政拘留或者追究刑事責任的,移送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有關部門處理。
上道路行駛的拖拉機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本規定處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拖拉機駕駛人依法暫扣、吊銷、注銷駕駛證或者記分處理的,應當將決定書和記分情況通報有關的農業(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吊銷、注銷駕駛證的,還應當將駕駛證送交有關的農業(農業機械)主管部門。第三章報警和受案第十三條發生死亡事故、傷人事故的,或者發生財產損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應當保護現場並立即報警:
(一)駕駛人無有效機動車駕駛證或者駕駛的機動車與駕駛證載明的准駕車型不符的;
(二)駕駛人有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嫌疑的;
(三)駕駛人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嫌疑的;
(四)機動車無號牌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號牌的;
(五)當事人不能自行移動車輛的;
(六)一方當事人離開現場的;
(七)有證據證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
駕駛人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立即組織車上人員疏散到路外安全地點,避免發生次生事故。駕駛人已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受傷無法行動的,車上其他人員應當自行組織疏散。第十四條發生財產損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車輛可以移動的,當事人應當組織車上人員疏散到路外安全地點,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採取現場拍照或者標劃事故車輛現場位置等方式固定證據,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後報警:
(一)機動車無檢驗合格標志或者無保險標志的;
(二)碰撞建築物、公共設施或者其他設施的。
『貳』 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2017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第三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領導,制定實施道路交通安全規劃,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責任制,改善道路通行條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依法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上級人民政府做好本轄區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第四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交通、建設、規劃、城管、農業(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監督、質量技術監督、工商行政管理、衛生、教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保險監管、財政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道路交通安全的相關工作。第五條本省所有機關、駐鄂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村(居)民委員會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轄區)人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依法履行維護道路交通安全義務。
全體公民都應當增強道路交通安全意識,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
每年的1月22日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宣傳日。第六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應當依法履行職責,模範遵守和執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公正、文明執法,維護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第七條對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予以表彰、獎勵。第二章車輛和駕駛人第八條嚴格實行機動車登記制度。准予登記的機動車必須是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並經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許可生產的產品。第九條嚴格實行機動車強制報廢制度。達到強制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不得上道路行駛,並依法辦理注銷登記。
報廢機動車回收機構應當具有合法資質。從事報廢機動車回收業務應當實行登記制度,登記內容包括報廢車輛所有人的身份證明、車輛牌號、車輛識別代號、發動機號碼及回收日期。回收的報廢機動車必須由報廢機動車回收機構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督下定期集中解體。報廢機動車回收機構不得將報廢機動車出售。第十條登記後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應當依法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應當按照國家規定項目和方法進行檢驗並建立檔案。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應當在具有合法資質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進行,實行社會化服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檢驗、維修或者保養;不得對機動車檢驗附加法定要求以外的條件。機動車檢驗必須嚴格執行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標准,檢驗機構不得在收費標准之外另行收取任何費用。
營運機動車在規定的檢驗期限內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進行安全技術檢驗,經檢驗合格的項目,不再重復進行檢驗。
嚴禁向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機動車出具虛假檢驗合格證明和發放檢驗合格標志。第十一條公路客運車輛應當由車輛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在車門或者臨近部位噴塗經營單位名稱和核定的准載人數,並按規定配備安全防範器材和急救器材。
公路客運車輛營運時,在普通公路上行駛單程400公里以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單程600公里以上的,應當配備兩名以上具有客運車輛駕駛資格的駕駛員。第十二條用於接送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或者學齡前兒童上下學的7座以上載客汽車,必須符合校車安全國家標准,按照相關規定取得校車標牌。校車駕駛人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取得校車駕駛資格。第十三條公路客運車輛、重型載貨汽車、半掛牽引車、危險貨物運輸車應當按規定安裝和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行駛記錄設備。行駛記錄設備所記錄的數據是實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證據。
機動車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可自行選擇購買和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行駛記錄設備。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指定購買、安裝特定型號的行駛記錄設備,禁止執法單位和執法人員介入行駛記錄設備的生產經營活動。第十四條對上道路行駛的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實行登記制度。
准予登記的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符合國家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准。不符合國家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準的,不予登記。未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的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不得上道路行駛。
辦理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登記應當提交車輛所有人身份證明、車輛來歷證明和車輛合格證明。申請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登記的,還應當提交有關部門出具的殘疾人下肢殘疾證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符合登記條件的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應當及時登記,發給登記證書、行駛證和號牌。
『叄』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6條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條 :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機動車;但是,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施劃的停車泊位除外。在道路上臨時停車的,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二條: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建築、商業街區、居住區、大(中)型建築等,應當配建、增建停車場;停車泊位不足的,應當及時改建或者擴建;投入使用的停車場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在城市道路范圍內,在不影響行人、車輛通行的情況下,政府有關部門可以施劃停車泊位。
(3)2017交通法56條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版本修訂
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003年10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八號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決定》,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決定》,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肆』 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以下簡稱省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和省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及本條例。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隱患治理、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及道路智能交通建設、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建設納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所需經費財政應當按照規定予以保障。第四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以及相當於縣一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建設、城鄉規劃、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城市管理、教育、農業(農業機械)、市場監管、質量技術監督、安全監管等部門,應當依據各自職責,做好相應的道路交通工作。
本市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負責依法籌集、使用、管理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第五條鼓勵單位和個人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同級志願服務管理機構的統一組織下,進行道路交通安全志願服務,協助交通警察維護道路交通秩序,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第六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通過報刊、互聯網、廣播電視等媒體發佈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公告、道路交通啟雀衫安全違法信息,提供道路交通安全咨詢和其他依法應當公開的信息。第七條報刊、互聯網、廣播電視等媒體應當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宣傳,播發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進行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宣傳。第二章車輛和駕駛人第八條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城市發展規模、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和道路交通狀況,對一定區域的機動車實行總量調控。實行總量調控前,應當以聽證會等適當方式廣泛徵求公眾意見。
除國家機關用於執行公務的以外,在本市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行政區域內,摩托車不予登記。第九條機動車應當符合國家和省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限值標准;經檢測不符合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限值標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予核發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志。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根據道路交通狀況和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需要,對機動車採取限制區域、限制時間行駛的交通管理措施。具體辦法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會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十條公路客運車輛、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和專門為工程建設服務的車輛應當安裝、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行駛記錄儀、車載衛星定位終端和符合規定的轉向可視系統。機動車駕駛人、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保持設備的正常運行。
前款所稱專門為工程建設服務的車輛,包括為工程建設服務的中、重型自卸貨車,中、重型罐式貨車中的散裝水泥運輸車,中、重型特殊結構貨車中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以及重型專歲衫項作業車中的混凝土泵車等。第十一條辦理機動車轉移登記或者注銷登記後,原機動車所有人申請辦理機動車登記的,可以申請使用原機動車號牌號碼。
申請使用原機動車號牌號碼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在辦理轉移登記或者注銷登記後六個月內提出申請;
(二)機動車所有人擁有原機動車三年以上;
(三)涉及原機動車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已處理完畢;
(四)符合本市機動車登記的其他條件。第十二條單位和個人使用非本市登記的機動車從事道路營運的,應當自使用之日起五日內向所在地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備案。
道路運輸悄腔企業應當定期將聘用的機動車駕駛人向所在地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備案,並督促駕駛人及時處理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交通事故和參加機動車駕駛證審驗。第十三條在本市生產、銷售的電動自行車應當符合國家、地方安全技術標准,並依法取得生產許可證。本市禁止生產、銷售燃油助力車。
未經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許可生產的具有動力裝置的三輪車輛、四輪車輛,不得以機動車或者非機動車名義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