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吉林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廢止決定

吉林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廢止決定

發布時間: 2025-08-15 20:52:35

㈠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三批廢止的行政規章、政府及政府辦公廳文件、部門文件的決定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政府發布了一項決定,公開了第三批被廢止的行政規章、政府及政府辦公廳文件、部門文件的具體目錄。這一舉措是為了響應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號召,優化本市規范性文件及政策措施體系。
具體廢止的文件包括:
行政規章(8件):
1. 《吉林市液化石卜手油氣管理辦法》(市政府第40號令)
2. 《吉林市人民政府關於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暫行規定》(市政府第43號令)
3. 《吉林市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市政府第53號令)
4. 《吉林市私營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經營者及僱工社會養老保險暫行管理辦法》(市政府第56號令)
5. 《吉林市企業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市政府第73號令)
6. 《吉林市城市房屋拆遷安置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市政府第74號令)
7. 《吉林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暫行辦法》(市政府第84號令)
8. 《吉林市建設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市政府第102號令)
政府及政府辦公廳文件、部門文件(205件):
1. 《關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集資投勞若干規定的通知》(吉市政發[1990]45號)
2. 《關於徵收城市地表水資源費問題的通知》(吉市政發[1990]59號)
3. 《關於吉林市住房制度改革若干配套辦法的通知》(吉市政發[1993]43號)
4. 《關於調整我市房屋拆遷安置補償部分費用標準的通知》(吉市政發[1999]40號)
5. 《吉林市人民政府專題會議紀要》[1988]2號
6. 《吉林市人民政府專題會議紀要》[1989]13號
7. 《吉林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紀要》[1991]1號
8. 《關於臨街住宅底層改建營業用房的若干補充規定》(吉市政辦發[1992]32號)
9. 《關於吉林松源食品基地牛牛河水源保護區管理問題的通知》(吉市政辦發[1994]2號)
10. 《關於轉發省行政事業性收費預算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吉市政辦發[1994]15號)
...(更多文件目錄省略)
這一決定旨在清理不合時宜的規章制度,確保政策環境的清晰和適應性,為吉林市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㈡ 2019年吉林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及拆遷補償標准(全文)

吉林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2002年9月25日吉林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通過2002年11月28日吉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批准2004年12月28日吉林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修改2005年1月20日吉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批准)

第一條為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城市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凡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第四條市建設行政管理部門是本市房屋拆遷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以下簡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房屋拆遷工作的監督管理,市房屋拆遷管理機構負責房屋拆遷的日常管理工作。

規劃、房地產、國土、物價、公安、工商等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各自的職責共同做好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工作。

第五條房屋拆遷實行許可證制度。拆遷房屋的單位必須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後,方可實施房屋拆遷。

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應當向房屋拆遷管理機構提交下列資料:

(一)拆遷申請(包括拆遷計劃、拆遷方案);

(二)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拆遷范圍圖;

(四)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五)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已按規定轉入指定專用帳戶的證明;

(六)產權清晰、無權利負擔的安置用房證明;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有關資料。

經房屋拆遷管理機構審查,對符合條件的,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同時,房屋拆遷管理機構必須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及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到位情況等事項予以公告。

第六條房屋拆遷管理機構應當按照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核准拆遷范圍;並根據實際情況核准具體的拆遷期限,拆遷期限一般為30日至90日。

拆遷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核準的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內,實施房屋拆遷。

需要延長拆遷期限的,拆遷人應當在拆遷期限後滿15日前,向房屋拆遷管理機構提出延期拆遷申請;房屋拆遷管理機構應當自收到延期拆遷申請之日起10日內給予答復。

第七條拆遷人可以委託具有房屋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拆遷人具有房屋拆遷資格的也可以自行拆遷。

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和管理機構不得作為拆遷人,不得接受拆遷委託。

拆遷人委託拆遷的,應當向被委託的拆遷單位出具委託書,訂立拆遷委託合同,並將拆遷委託合同報房屋拆遷管理機構備案。

拆遷管理機構對拆遷單位實行年度考核,被考核的單位必須按規定的考核內容、時限和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

第八條從事房屋拆遷工作的人員,必須通過有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的培訓考核後,方可上崗。

第九條拆遷公告發布後,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必須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簽訂由省建設行政管理部門統一監制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原租賃合同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十條被拆遷人與拆遷人訂立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後,應當將被拆遷房屋的土地使用證、房屋產權證交給拆遷人,由拆遷人持房屋拆遷許可證到相關部門,統一辦理注銷登記手續。

房地產、國土行政主管部門應自收到注銷登記申請之日起15日內辦理完畢。

第十一條拆遷當事人自拆遷公告發布之日起至拆遷期限屆滿之日前,就拆遷補償安置未達成協議的,可向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申請裁決。

申請裁決須提交下列資料:

(一)本條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提交的資料;

(二)提請裁決的事實和理由;

(三)房地產估價報告和鑒定報告;

(四)法律、法規規定應提交的其他資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拆遷裁決的受理范圍:

(一)拆遷當事人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後發生的合同糾紛;

(二)申請人或者被申請人不是拆遷當事人的;

(三)拆遷當事人在拆遷范圍以外與他人發生權益糾紛的;

(四)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次申請裁決的;

(五)違反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引起糾紛的。

第十二條拆遷當事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後,對協議內容發生爭議的,以及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約定的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可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三條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拆遷范圍內的其他住用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完成搬遷的,由市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作出裁決的機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拆遷人沒有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不適用強制拆遷。

實施強制拆遷和拆遷代管房產時,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四條拆遷人以及有關單位在協議約定或者裁決的搬遷期限內,不得對未搬遷的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停止供水、供電、供氣、供熱,不得拆除未搬遷的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的房屋,不得影響未搬遷的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的正常生產、生活。

被拆遷人不得損壞、拆除被拆遷房屋的公用設施。

第十五條國家、省、市政府投資建設的道路、橋梁、河道、防洪牆、給排水設施、廣場、綠地等市政公用設施項目本身佔地需要拆遷房屋的,被拆遷人及其上級管理單位應服從建設需要,按工程建設要求,保證按期搬遷。

第十六條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必須專戶存儲,並須全部用於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

拆遷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在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前,按照房屋拆遷管理機構審核的概算資金額度存儲;實施拆遷時,根據評估機構評估確定的拆遷補償安置金額多退少補。

實行貨幣補償或一次性產權調換的,由房屋拆遷管理機構依據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按照拆遷補償安置金額撥付。

實行產權調換的,由房屋拆遷管理機構按產權調換房屋的工程形象進度撥付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基礎完工撥付20%;主體施工每完成1/3工程量撥付10%;工程封閉撥付20%;工程竣工撥付20%;產權調換房屋入住一個月後,撥付剩餘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本金和全部利息。

第十七條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產權調換。

除下列情形外,被拆遷人可以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一)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實行貨幣補償;

(二)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實行房屋產權調換;

(三)被拆遷房屋的共有產權人對拆遷補償安置意見不一致的,實行房屋產權調換。

第十八條實行貨幣補償的,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結構、樓層、朝向、成新、裝修、配套設施等因素,以房地產評估價格確定補償金額,由拆遷人以貨幣形式償還給被拆遷人。

拆遷人必須按照協議的價格,在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搬遷時一次性支付被拆遷房屋的貨幣補償費。

第十九條實行產權調換的,由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結清被拆遷房屋與所調換房屋的差價,並由拆遷人以房屋形式償還給被拆遷人。

用於產權調換的期房,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在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時必須註明安置地點並附所調換房屋的平面圖。平面圖應標明棟室號和詳細尺寸。拆遷人未按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補償給被拆遷人房屋的,超過協議規定尺寸的建築面積部分,被拆遷人不承擔新增加面積的費用,產權歸被拆遷人所有。少於協議規定尺寸的建築面積部分,由拆遷人按照安置地估價時點商品房市場價格以貨幣形式補償給被拆遷人。

產權調換房屋的所有權證手續由拆遷人負責辦理。所有權證手續必須在被拆遷人入戶後90日內辦理完畢。

第二十條對被拆遷房屋和產權調換房屋的用途、結構、建築面積的認定,以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所有權證標注的為准;房屋所有權證未標注的,以產籍登記卡標注的為准。

估價時點以房屋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為准。

拆遷當事人對被拆遷房屋補償金額或產權調換房屋的價格已協商一致的,可不進行評估。

第二十一條拆遷當事人必須選擇具有拆遷評估資格的房地產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和產權調換房屋進行評估。

拆遷當事人應自房屋拆遷公告發布之日起5日內選擇評估機構,並訂立委託評估協議,評估費用由拆遷人支付。選擇不同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的,兩個評估結果在規定誤差范圍之內的,執行被拆遷人委託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

拆遷當事人對評估結果有異議的,自評估結果被告知後5日內,可委託具有拆遷評估資格的其他評估機構重新進行評估,評估費用由委託人支付。

拆遷當事人對評估結果有異議,又不委託重新評估或經協商不能解決的,應向房屋拆遷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組織指定的專業技術人員作出鑒定。拆遷主管部門以鑒定結果作為裁決依據。費用由評估結果有誤方承擔,評估結果無誤的由申請人承擔。

拆遷人應當在評估機構完成評估後3日內,將估價報告報房屋拆遷管理機構備案。

第二十二條自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遷出之日起到產權調換房屋交付使用之日止,為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的過渡期限。過渡期限為:7層以下不得超過18個月,8層以上18層以下不得超過24個月,19層以上不得超過30個月(均含本數)。

第二十三條符合條件的房屋拆遷單位和房地產評估機構,由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定期向社會公布名錄。

第二十四條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公有租賃房屋,租賃雙方有約定的,從其約定;雙方沒有約定的,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選擇貨幣補償的,租賃關系終止,其中:對住宅房屋,拆遷人應當按照貨幣補償金額的20%補償給被拆遷人,80%補償給房屋承租人;對非住宅房屋,拆遷人應當將貨幣補償金額按照實際承租期限和相應比例補償給被拆遷人和房屋承租人。

第二十五條被拆遷的住宅房屋屬於公有住房的(包括非成套房),房屋承租人享有按房改政策購房的權利。房屋承租人向房屋所有人支付按房改政策計算的購房款後,拆遷人按本條例規定對房屋承租人進行補償、安置。

第二十六條拆遷生活特殊困難戶的住宅房屋,被拆遷人要求產權調換的,安置用房不得低於國家住宅建設規范的最低標准。

第二十七條拆遷無產權關系證明、產權人下落不明、暫時無法考證產權人或因產權關。系正在訴訟的房屋,拆遷人應當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報房屋拆遷管理機構審核同意後實施拆遷。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拆遷人無法通知被拆遷人的,應當通過本市主要媒體予以公告,公告期限為60日。

第二十八條拆遷設有抵押權的房屋,被拆遷人自訴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後的30日內,不能提前清償或者變更抵押權的,拆遷人應當將相當於債權擔保部分的貨幣補償金額向房屋拆遷管理機構提存。

被拆遷人選擇產權調換的,調換的房屋為抵押財產。

第二十九條因房屋拆遷需要拆除交通崗亭、交通標志、交通護欄、候車亭、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消防給水、通信等公用設施的,拆遷人應當重建或者給予補償。

第三十條拆遷住宅房屋按戶(私房按產權證、公房按租賃使用證計戶)計發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含採暖補助費)。實行貨幣補償的,只發給搬遷補助費。

拆遷人應當按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規定的時間,支付各項補助費。

未按協議規定的搬遷期限完成搬遷的和由拆遷人負責搬遷的,不予發放搬遷補助費。

因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必須增發臨時安置補助費。

第三十一條拆遷非住宅房屋,拆遷人應當根據設備拆裝、運輸所發生的費用支付搬遷補助費;由拆遷人負責搬遷的,不予支付搬遷補助費。對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設施,應當按照重置價格結合成新評估確定的金額給予補償。

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拆遷人應當對實行產權調換的被拆遷人,在協議規定的過渡期限內給予經濟補償,因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拆遷人應自逾期之月起增加經濟補償。

第三十二條拆遷下列非住宅房屋,不予進行停產停業補償:

(一)實行貨幣補償或一次性房屋產權調換的;

(二)房屋拆遷前已停產、停業的;

(三)被拆遷人同意由拆遷人提供周轉房的;

(四)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

第三十三條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並在拆遷期限內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拆遷人拆除,以料抵工。

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按照其建築面積的重置價格結合剩餘期限給予補償。

拆除浮房,由拆遷人按照其建築面積的重置價格給予補償。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按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第五條第一款規定,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擅自實施拆遷的,責令其停止拆遷,給予警告,並處已經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罰款;

(二)違反第六條、第七條第一款規定,未按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實施拆遷、擅自延長拆遷期限和委託不具備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的,責令其停止拆遷,給予警告,並可處以拆遷補償安置資金3%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

第三十五條房屋拆遷一方當事人脅迫、侮辱、毆打另一方當事人,非法強行拆遷或嚴重擾亂拆遷秩序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拆遷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對主管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規定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

(二)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對房屋拆遷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三)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

第三十七條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

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房屋承租人:是指與被拆遷房屋所有人有合法租賃關系的單位或個人。

拆遷期限:是指搬遷期限和拆除期限之和。

房屋的附屬物:是指經規劃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與房屋主體功能配套的建(構)築物。

浮房:是指具有市人民政府核發的浮房所有權證,用於居住的建築物。

其他住用人:是指違章建築和臨時建築的所有人。

第三十八條本條例涉及的下列標准、比例及具體實施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一)拆遷公有非住宅租賃房屋,對被拆遷人和房屋承租人的補償比例;

(二)拆遷生活特殊困難戶的住宅房屋,實行產權調換的具體適用范圍和安置辦法;

(三)拆遷住宅房屋的搬遷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含採暖補助費)以及因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增發的臨時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四)拆遷非住宅房屋(實行產權調換)造成停產、停業的經濟補償和因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增加經濟補償的標准;

(五)浮房、臨時建築的重置價格標准。

第三十九條各縣(市)房屋拆遷管理工作可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四十條本條例由吉林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本條例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吉林市城市房屋拆遷安置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㈢ 哪33部法律法規10月1日起實施

主要的是這幾個.

《物權法》平等保護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

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著國計民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這是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這部法律首次明確了平等保護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

《物權法》分5編19章247條,內容大到山脈、草原、江河湖海和地下礦藏的歸屬,小到居民住宅的停車位、電梯、水電管線的歸屬和維護。其中涉及的房屋產權、物業管理、業主權利、相鄰關系……這些民生熱點,樁樁關系著百姓的生活。對於個人而言,明確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保護陽光權;小區車庫車位首先要滿足業主需要;不動產將施行統一登記制度,辦理房產證將進入快車道;土地承包期限屆滿可按歸家規定繼續承包等。

《物權法》明確規定應收賬款可以進行質押融資,對企業而言,擴大了抵押質押內容,凡法律、法規沒有禁止抵押質押的均可以抵押質押,企業動產也可以融資,這從一定程度上擴大企業融資范圍,將一定程度促進企業發展。另外,還規定了單位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補償費,禁止侵佔哄搶私分截留破壞國有財產。

據悉,國務院2001年公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與即將施行的《物權法》的有關規定不一致,將於2007年10月1日停止執行。

新《物業管理條例》

確立服務職能 明確業主權利

和《物權法》同日實施的新的《物業管理條例》,明確賦予了業主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的決定權。在新條例賦予業主的七項決定權中有五項,業主表決人數從過去的2/3降到1/2,只要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1/2的業主同意就可以。大大提高了業主在決定小區事務中的自主性。尤其對於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人數上的變動,為業主更換不滿意的物業公司,維護自己的權益提供了便利。新《物業管理條例》將「物業管理企業」修改為「物業服務企業」,將「業主公約」修改為「管理規約」,將「業主臨時公約」修改為「臨時管理規約」,明確了物業服務的主從關系。新條例實施以後,物業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將成為業主大會、物業公司的一個正式監督部門。

《物業服務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

物業定價須過成本監審關

《物業服務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規定物業定價須過成本監審關。《辦法》明確,物業服務定價成本由人員費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日常運行和維護費用、綠化養護費用、清潔衛生費用、秩序維護費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及公眾責任保險費用、辦公費用、管理費分攤、固定資產折舊以及經業主同意的其他費用組成。

《預包裝飲料酒標簽通則》

警示語上酒瓶

原計劃於去年10月實施的《預包裝飲料酒標簽通則》因故延遲到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下月起到超市買酒,您就會從酒瓶上發現「過度飲酒,有害健康」、「酒後請勿駕駛」等警示語。這是國家首次以國標的形式,對酒類企業提出勸說語標示方面的要求。

根據規定,酒瓶標簽上的內容不得有虛假、使消費者誤解或者帶有欺騙性的文字介紹。如有的酒廠傍名牌,以「丑糧液」「五娘液」混淆「五糧液」等。此外,新的飲料酒將在包裝上打上QS標志和編號,並要求標簽外文不得大於相應漢字等。

《國家玩具技術安全規范》

兒童玩具將更安全

10月1日實施的《國家玩具技術安全規范》是國家強制性標准,適用於所有14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玩具,對玩具的安全性制定了更嚴格的標准。其中按照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兒童玩具提出了不同的安全性能要求。要求生產廠家按照年齡對兒童玩具進行等級劃分,並要貼上年齡警告圖標,以便家長根據不同年齡組兒童的興趣和玩具本身的安全情況進行選擇。對於適合3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玩具,新標准特別增加了安全要求,比如玩具中不得存在小於一定尺寸(約為人口大小)的易拆卸部件,以避免兒童將其誤入口中造成噎塞和窒息危險。對於8歲以上兒童適用的玩具應該貼上供8歲以上兒童使用的年齡組標識。

《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 未經許可大型群眾性活動最高罰30萬元

《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自10月1日起施行。

該條例明確了大型群眾性活動承辦者、活動場所管理者的安全責任以及公安機關的職責,規定了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條件、安全許可制度以及安全保障措施。警方提醒,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承辦者應當在活動舉辦日的20日前向公安部門提出安全許可申請。

該條例對「大型群眾性活動」作出明確界定。條例中所稱的大型群眾性活動,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面向社會公眾舉辦的每場次預計參加人數達到1000人以上的下列活動:體育比賽活動;演唱會、音樂會等文藝演出活動;展覽、展銷等活動;游園、燈會、廟會、花會、焰火晚會等活動;人才招聘會、現場開獎的彩票銷售等活動。

《葯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

嚴防葯品包裝忽悠人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去年公布的新修訂的《葯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要求,10月1日起醫葯企業生產出廠的所有葯品外包裝將強化葯品通用名,弱化商品名。按照有關規定,葯品包裝上的通用名稱必須顯著標示,其字體、字型大小和顏色必須一致,橫版標簽必須在上1/3范圍內顯著位置標出;豎版簽必須在右1/3范圍內顯著位置標出;葯品商品名不得與通用名同行書寫,其字體和顏色不得比通用名更突出和顯著,其字體不得大於通用名的1/2。字體顏色應當使用黑色或白色,與相應的淺色或者深色背景形成強烈反差。雖然是不同廠家的葯品,但外包裝上的「通用名」會清楚明白地告訴你葯物的成分。

老包裝的葯品允許銷售到明年5月30日。

新政策

中國公民出境手續簡化

為進一步簡化中國公民出境邊防檢查手續,提高通關速度,公安部決定從2007年10月1日起,在全國對外開放口岸實行12項措施。

將要新施行的新政策包括:內地居民、港澳居民、台灣居民以及華僑在內的所有中國公民出境免填登記卡,簡化中國公民出境邊防檢查手續;對於24小時內在同一機場過境且不出口岸限定區域的中外旅客,免填入境登記卡和出境登記卡,並一次辦結過境手續;設立「緊急救助通道」,解決旅客急難需求;逐步推行旅客流量信息發布制度,及時向社會發布出入境旅客流量信息,方便旅客選擇非高峰時段出入境。

信產部規范電信收費

從今年10月開始,電信運營商在推廣全球呼、如意呼、秘書台、語音信箱、來電提醒等電信業務時,未經用戶同意,不得對用戶開通上述服務及功能;在免費試用期結束後,也得再次徵得用戶同意,才能繼續提供服務並收費。當主叫用戶呼叫使用了上述業務或服務功能的被叫用戶時,如該業務或服務功能無需主叫用戶操作即可完成,電信企業不得傳送應答計費信號,並不得向主叫用戶收費。

信息產業部日前已經向6大運營商下發了「關於規范部分電信業務收費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6大運營商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尊重用戶的選擇權、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㈣ 河南省土地徵收賠償條例

一、土地補償費

土地補償費是針對土地所有權給予的補償,因此該項補償法律規定歸集體,即歸土地所有權的集體組織即村委會或村民小組。土地補償費按土地畝數計算,標准為前三年平均產值的6-10倍。自2004年10月21日起該項費用以被國務院2004年28號決定解禁,准許集體組織內部進行分配。具體分配辦法各省有不同的規定,有的省市還沒有具體規定。但主要原則是村民自製原則,由村民2/3以上決定分配方案。

二、安置補助費

安置補助費是針對土地使用權、農民生活來源給予的補償,因此該項補償歸土地承包戶,即農民個人,如果同意集體統一安置安置補助費則歸集體統一使用。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計算。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准為,每一個需要安置的人員補助費為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6倍。

三、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

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補償是針對財產所有人的補償,因此該項補償歸財產所有人。標准由省級政府授權給設區的市政府制定。
第一條 為了貫徹執行《吉林市城市房屋拆遷安置管理條例》(以下稱條例),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條例第五條規定的搬遷期限, 實施中住宅應按15天執行,非住宅應按20天執行。
第三條 凡需拆遷房屋的單位和個人, 除須按條例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到計劃、城市規劃、土地、 消防等部門辦理有關手續,取得相關許可證,並須具備與被拆遷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條件,方可向市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申請, 經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發給房屋拆遷許可證? ? 第四條 條例第八條第二款規定的拆遷期限是指回遷期限,七層以下(含本數)不得超過18個月(2個自然年內), 八層至十五層(均含本數)不得超過3年,十五層以上不得超過4年。
第五條 按條例第十條辦理的, 暫停辦理期限超過12個月的可自行解凍。 拆遷人因故不能實施拆遷的,應及時作出報告,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向有關部門發出解除暫停辦理的通知。
第六條 按條例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辦理房屋評估和滅籍手續的, 市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在收到房屋評估和滅籍申請書之日起十日內辦結評估和滅籍手續,並按有關規定限期拆除。按本款第(四)項規定簽定書面協議, 必須使用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統一印製的房屋拆遷
協議書。
第七條 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所稱搬遷過渡補助費包括搬家補助費。
拆除住宅房屋, 拆遷人應自房屋拆除之日起6個月內將搬家補助費、搬遷過渡補助費、越冬補助費付給被拆除房屋使用人。 每逾期1個月(未滿1個月的, 按1個月計算)加發應發補助費總額的3%。
搬家補助費每戶300元,搬遷過渡補助費每戶400元; 跨年安置的越冬補助費每一自然年每戶300元。
超過回遷期限的, 按下列標准增發搬遷過渡補助費(不含搬家補助費);
(一)3個月以內的(含本數)增發50%
(二)3個月以上至1年的(含本數)增發100%;
(三)1年以上的每年增發200%;
拆遷人為被拆遷人提供周轉房或一次性安置的, 只發給搬家補助費。被強遷的不發給各項補助費。
按條例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執行的獎勵為:在10天之內搬遷的,獎勵補助費總額的20%;15天之內(均不含本數)搬遷的,獎勵補助費總額的10%。
第八條 按條例三十一條執行拆除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 停業引起經濟損失的補助標准為:職工生活補帖費按被拆遷單位在冊職工人數(含離退休職工)計算,每人每月120元; 營業損失費按被拆遷單位在冊職工人數(不含離退休職工)計算, 每人600元;設備搬遷費,重量? 冢擔埃骯�鏌隕系陌刺ò嚳鴨撲悖?其標准按當地當年運輸管理部門規定的價格計算。
補助費必須按月或季度結清。逾期的按第七條二款規定執行。
第九條 按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新建的安置房屋使用面積不得低於一室一廳25平方米、二室一廳35平方米、 三室一廳50平方米(均不含陽檯面積)的標准。
未達到前款所列標準的,按下規定處理:
(一)少於應安置面積1平方米以上2平方米以下(均含本數)的,折成建築面積,拆遷人按商品房價格給被拆遷人以補償。
(二)少於應安置面積2平方米以上的, 拆遷人應當為被拆遷人重新安置住房。
超出應安置面積1平方米(含本數)以上的, 被拆遷人應按實際超出的面積交納擴大面積費。
本條例中所稱使用面積是指牆磚內壁間的面積。
第十條 條例第三十五條《吉林省城市建設管理條例》施行前,即指1986年2月21日前;按本條規定有償安置的, 其費用不予減免。
第十一條 按條例第三十六條的規定, 拆遷人將被拆遷人由區位好的地段安置到區位差的地段的,區位類別不得相差三類, 並須按下列規定增加安置使用面積:
(一)區位類別相差一類的,每戶增加安置使用面積6平方米。
(二)區位類別相差二類的,每戶增加安置使用面積8平方米。
按照城市統一規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 公用設施和公用事業建築的,比照前款規定相應降低一個檔次增加安置使用面積。
拆遷區位類別按城市建設發展狀況每三年調整一次。
第十二條 按條例第三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 拆遷人拆遷商業營業用房的,應按原層位安置被拆遷人;需改變安置層位的, 必須經拆遷雙方協商同意。按照城市統一規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 公用設施和公用事業建築的除外。
第十三條 條例第三十八條減免擴大面積費的范圍及標准為:市、區財政預算內開資的中小學、幼兒園、中等專業學校教師, 可免交50%擴大面積費,城市建設維護費開資的環衛工人, 享受撫恤補助無工作的優撫對象、現役軍人、 民政部門給予生活補貼的殘疾人,可免交本人承? 2糠值睦┐竺婊�選?通過民政部門確認的社會救濟戶可免交擴大面積費。
前款所列人員申請減免擴大面積費, 須持市主管部門或民政部門的證明,向市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確認,經確認後, 由拆遷人辦理減免手續。
第十四條 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二款和第三十九條, 適用於合法產權證照的房屋所有人和有合法租賃關系的使用人。
第十五條 本實施細則由市房產局負責解釋並組織實施。
第十六條 本實施細則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㈤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三批廢止的行政規章、政府及政府辦公廳文件、部門文件的決定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三批廢止的行政規章、政府及政府辦公廳文件、部門文件的決定
(吉林市人民政府令第129號 2002年3月9日)

為適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程的需要,我市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對現行的行政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及政策措施進行了全面清理。市政府決定,公布第三批廢止的行政規章8件、政府及政府辦公廳文件、部門文件205件。

附:
^^第三批廢止的政府規章目錄(8件)

序號 文件名稱 文號 發布機關
1 吉林市液化石油氣管理辦法 市政府第40號令 市政府
2 吉林市人民政府關於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暫行規定 市政府第43號令 市政府
3 吉林市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市政府第53號令 市政府
4 吉林市私營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經營者及
僱工社會養老保險暫行管理辦法 市政府第56號令 市政府
5 吉林市企業國有資產管理辦法 市政府第73號令 市政府
6 吉林市城市房屋拆遷安置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市政府第74號令 市政府
7 吉林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暫行辦法 市政府第84號令 市政府
8 吉林市建設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 市政府第102號令 市政府

附:
^^第三批廢止的政府、政府辦公廳及部門文件目錄(205件)

序號 文件名稱 文號 發布機關
1 關於印發《吉林市人民政府關於農田水
利基本建設集資投勞若干規定的通知》 吉市政發[1990]45號市政府
2 關於徵收城市地表水資源費問題的通知 吉市政發[1990]59號 市政府
3 關於印發《吉林市住房制度改革若干配
套辦法》的通知吉市政發[1993]43號市政府
4 關於印發《吉林市事業單位綜合配套改
革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吉市政發[1997]30號市政府
5 關於調整我市房屋拆遷安置補償部分費
用標準的通知吉市政發[1999]40號市政府
6 吉林市人民政府專題會議紀要 [1988]2號 市政府
7 吉林市人民政府專題會議紀要 [1989]13號 市政府
8 吉林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紀要 [1991]1號 市政府
9 關於轉發市房產局《關於臨街住宅底層
改建營業用房的若干補充規定》的通知 吉市政辦發[1992]32號市政府辦
10 關於吉林松源食品基地牛牛河水源保護
區管理問題的通知吉市政辦發[1994]2號 市政府辦
11 轉發《吉林省行政事業性收費預算管理
暫行規定》的通知吉市政辦發[1994]15號市政府辦
12 關於實施取水制度的通知 吉市政辦發[1994]62號 市政府辦
13 轉發《關於鼓勵各類人才到鄉鎮企業工
作的若干規定》的通知 吉市政辦發[1996]56號市政府辦
14 關於加強我市公物及各類罰沒物資處理
工作的通知 吉市政辦發[1997]29號市政府辦
15 關於財政資金審批程序和許可權的通知

熱點內容
勞動法調休2016 發布:2025-08-15 22:34:15 瀏覽:365
投資協議書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22:34:09 瀏覽:752
薩嘎法院 發布:2025-08-15 22:29:38 瀏覽:595
公司法表決權 發布:2025-08-15 22:20:08 瀏覽:158
借條由誰寫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22:14:31 瀏覽:225
華東師范大學法學排名 發布:2025-08-15 22:04:30 瀏覽:747
新鄭律師咨詢 發布:2025-08-15 21:54:22 瀏覽:44
民主法治建設與經濟建設 發布:2025-08-15 21:24:03 瀏覽:742
罵法官咒警察 發布:2025-08-15 21:05:04 瀏覽:450
什麼是交通法規 發布:2025-08-15 20:52:35 瀏覽: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