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不開庭嗎
Ⅰ 法院不開庭怎麼辦
法律分析:可以咨詢法院案件的進度。法院審理案件時,當提交訴狀後會有審查起訴期限,然後正式立案後給對方送達起訴書,然後還會給對方答辯期限,最後才是擇日開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第二百一十四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判:(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二)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的;(三)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建議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
Ⅱ 法院可以不開庭直接下判決書嗎
可以直接下判決書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四章第二審程序
第一百六十九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也適用於二審對沒有新理由和新證據的民事案件,都可以不開庭審理,就直接作出判決。
以上就是可以不開庭直接做出判決,下判決書的情況。
(2)法院不開庭嗎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就是打民事官司。民事訴訟的主要程序,包括當事人起訴、人民法院受理、開庭審理、判決,當事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判決以及再審程序和執行程序。
當事人起訴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其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與他人發生爭議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起訴進行審查後,認為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予以接受並決定立案受理的,應在 7 日內通知原告。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在完成審理前的調查、准備工作後,應當按法定程序開庭審理。法院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 , 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的,按法定程序申請延長。
當事人對一審法院所作的裁判不服的,可以在法律規定的上訴期間上訴於一審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從而引發第二審程序。第二審人民法院對符合法定上訴條件的案件,應當受理。
二審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開庭審理。經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在事實核對清楚後,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進行判決、裁定。
Ⅲ 為什麼法院不開庭!!
你好,她的這個理由是不能延期的。民事案件普通程序審理是六個月,簡易程序審理是三個月結案。因感情不和離婚,也不需要向對方賠償的。可以和法官聯系,盡快審理。
Ⅳ 法院一審後不審判也不開庭怎麼辦,謝謝。
首先,第一審都必須開庭審理,不論民訴還是刑訴。所以,書面審理和不回開庭審理都是在第答二審程序或是審判監督程序中才會出現的概念。
在民事訴訟中,不開庭審理又稱為徑行判決,是指合議庭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後,認為案件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可以在詢問當事人後徑行判決。
而刑事訴訟中,檢察院抗訴的案件必須開庭審理,只有當事人上訴的案件,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被告人,在聽取其他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意見後,認為案件事實清楚地,可以不開庭審理及做出判決或裁定。這種審理方式又叫做「調查訊問的審理方式」。
這就說明不開庭審理不同於書面審理,合議庭仍然要詢問當事人,聽取當事人意見,在查清案件事實後才可以做出判決。
Ⅳ 法院拖著不開庭該怎麼辦
1、原告經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按撤訴處理;
2、在被告提起反訴的情況下,或原告申請撤訴而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情況下,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在原告缺席的情況下經過審理,在案件事實已經全部查清的基礎上作出缺席判決;
3、在被告提起反訴的情況下,如果原告(即反訴被告)符合「負有贍養、撫育、撫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的情形的,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時,可以派出司法警察強制被傳喚人到庭參加訴訟。
Ⅵ 法院一直不開庭怎麼辦
根據你說的情況,這個案件涉及到兩個法律關系,一是開庭期限的問題,民事訴訟法規定,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你的案件只要在六個月內審理完畢就可以,法律並沒有規定開庭的時間。 二是財產保全的問題,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你現在可以提供擔保把你的車解除查封,還可以要求其盡快開庭審理,拿到判決,本案不存在行政不作為的問題。 最後祝你春節愉快!
Ⅶ 法院是不是可以不開庭就直接判決
法院可以不開庭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7)法院不開庭嗎擴展閱讀:
人大代表建議:
現行民事訴訟法對第二審民事案件是否必須開庭審理規定得不夠清晰,實踐中有許多民事案件在第二審程序中未經開庭書面裁判,應當進一步明確第二審程序開庭審理的條件。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同有關方面研究,建議修改為: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Ⅷ 法院為什麼可以說不開庭就不開庭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參照《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二條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第二百二十三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於下列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一)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第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提出異議,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上訴案件;
(二)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的上訴案件;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
(四)其他應當開庭審理的案件。
第二審人民法院決定不開庭審理的,應當訊問被告人,聽取其他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第二審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上訴、抗訴案件,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六條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不開庭審理。
Ⅸ 法院不開庭
打官司,法院為什麼不開庭?如果需要鑒定,在鑒定結果出來之前,法院暫不開庭也是正常情況,你問清楚了嗎?搖號鑒定公司不來人。一個電話說來不了,他說來不了就不來了?法院對納入名單的鑒定機構是有管理的,不是他愛來不來的事。是否撤訴是你的權利,法院也不能強制你撤訴。
一個很常見的事,你是不是搞得雲山霧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