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給法院的律師函

給法院的律師函

發布時間: 2022-02-26 23:27:53

律師函幾天不回復就上告法院

法律分析:具體沒有時間的規定,要視對方的情況而定,可能會立即起訴,也可能會間隔幾天,建議即刻與對方取得聯系,協商解決問題。

法律依據:

一、《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送達起訴狀和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Ⅱ 律師函與法院傳票有什麼不同

1、發出單位不同

律師函由律師事務所發出,法院傳票由法院發出。

2、性質不同

收到法院傳票,表明已經進入訴訟程序,收到律師函不一定已經進入訴訟程序。

3、用處不同

律師函是起訴之前的,一般用於協商、溝通、警告、敦促履行義務等。法院傳票是訴訟立案之後的,是通知出庭用的。

(2)給法院的律師函擴展閱讀:

律師函的作用有:

1、律師函以便捷的方式追回委託被拖欠的貨款等債權。商業活動中拖欠貨款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果直接通過訴訟方式解決,不僅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而且還會因此失去客戶。如果通過律師發函向客戶指出問題的嚴重性,客戶將會考慮通過訴訟方式解決對其的不利後果,多會償還欠款。

2、在尚未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之前,通過律師發函,可以起到順延訴訟時效的效用。

3、通過律師發函可以澄清事實、制止不法的侵權行為。律師函具有澄清事實和震懾不法行為的作用,是一般商業信函、民間書信所不能及的。

4、用律師函履行其他法律告知義務。這方面有許多,如通知追認無權代理人的代理行為的、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先訴抗辯權的行使、通知合同無效、撤銷權的行使等等,凡是當事人具有的告知權利,都可以通過律師函來完成。

法院傳票的相關規定: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精神,傳票由人民法院簽發,通常適用於傳喚當事人,並應當依法先期直接送達受傳喚人。受傳喚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

受傳喚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傳喚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傳喚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Ⅲ 這個是真的律師函和法院告知函嗎

這只是律師函,不是法院函。

法院函一般不會和律師函一起來

法院函一般發郵政或者順豐,那個一簽收就視為得到通知。

Ⅳ 怎麼給對方發律師函

發送律師函,是律師的常規業務。雖然律師函不似法院判決書或仲裁裁決書一樣,有強制執行效力,但就私力救濟渠道而言,律師函被稱為是「合法的威脅」,而且能起到主張權利、中斷訴訟時效的效果。

執業以來,筆者為企業客戶或自然人客戶發送過不少律師函,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在此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拋磚引玉。

一、發送律師函前一定要取得當事人的有效授權

律師函是受當事人的委託而致送的函件,其效力來源是當事人的委託。就律師的業務歸類而言,一般屬於非訴訟委託事宜。但是,由於律師函的收費一般不會太高,有些同行可能會圖省事,在當事人沒有出具書面委託手續的情況下,直接發送律師函。

二、律師函的內容一定要經過當事人的確認

律師函的內容要表達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因此,在最後定稿前,理應得到當事人對內容的認可。筆者曾經代理過一起訴訟案件,在庭審過程中,我方舉示了對方的一份律師函作為證據,以證明對方當事人已經在律師函中自認了部分事實,但對方當事人當庭表示律師函的內容他本人沒有確認過,這讓其代理人當場陷於很尷尬的境地。

三、注意律師函的自認效果

律師函,主要是用於向對方主張權利,但對方有可能不會按照權利主張來履行義務,因而案件有可能最終走向訴訟。這時,律師函有可能會成為一份證據,其內容可能構成自認。因而,律師函的內容應盡量簡潔,迴避對當事人不利的事實,盡可能少的進行法律分析。筆者曾經見過一份律師函,有句話大概是這樣表述的「雖然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張三曾提出延期支付第二期費用,但……」。實際上,我方正苦惱於沒有證據能夠證明「張三曾提出延期支付第二期費用」的事實,但有了這份律師函的自認,我方減輕了大量舉證義務。

四、郵寄應通過郵政EMS

現在的快遞行業十分發達,有很多家快遞公司。我們發現,法院、仲裁機構的法律文書,幾乎都是通過郵政送達,郵政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因此,律師函作為正式的法律文書,也應通過郵政EMS郵寄。在填寫快遞單時,應當在寄件內容部分填寫清楚寄件內容,比如「張三催款律師函(本金10萬元及其利息)」。否則,無法核實郵寄的內容。

此外,應特別注意收件地址。我曾經遇到一起案件,買賣合同明確約定了送達法律文書以及各類通知的地址,該地址與公司的注冊地址不一致。庭審中,筆者發現對方的律師函收件地址為公司的注冊地址,筆者提出對方的律師函並未有效送達,不能達到中斷訴訟時效的效果。因而,筆者認為較為保險的做法是:針對公司,注冊地、實際經營地、合同約定地(若有)分別郵寄;針對自然人,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合同約定地(若有)分別郵寄。

Ⅳ 如果法院律師函發出去,不執行後果會如何

不執行的後果是,法院擇日開庭審判。

Ⅵ 從發律師函到法院起訴要多長時間

法律分析:收到律師函12天左右才會起訴。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Ⅶ 法院送來律師函是什麼意思

要看內容才知道什麼意思。

Ⅷ 收到律師函是被起訴了嗎

收到律師函不一定是被起訴了。
律師函是表明糾紛的一方已經對當事人彼此間的糾紛准備訴訟到法律的一個提前告知。律師函本身不會產生法律後果的,只是一種警示,如果不想打官司,收到律師函之後與對方協商一下如何解決糾紛,如果當事人認為沒有問題,也不怕對方起訴,那麼對律師函就不需要管了,律師函是對方在起訴前的協商行為,如果不履行律師函的話,對方可能會起訴到法院。
律師函就是對訴爭事項的一種法律判斷,這種判斷是基於對方所聘請律師做出的一種判決,沒有經過法官的庭審的,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很多時候其實律師函的作用就是希望當事人能夠積極的履行,如果金額小的話,對方肯定也是不想走司法程序,浪費時間、精力的。一般律師函都會在起訴之前發,後期對方有可能會起訴也有可能不會起訴,其實律師函對當事人沒有實際的影響。如果應訴的話也是等法院給當事人發了傳票才表示法院傳喚去開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二十八條 律師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四)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
(五)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
(六)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
(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Ⅸ 律師函和法院傳票區別

法律分析:律師函和法院傳票的不同是:

1、發出單位不同:律師函由律師事務所發出,法院傳票由法院發出。

2、性質不同:收到法院傳票,表明已經進入訴訟程序,收到律師函不一定已經進入訴訟程序。

3、用處不同:律師函是起訴之前的,一般用於協商、溝通、警告、敦促履行義務等。法院傳票是訴訟立案之後的,是通知出庭用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解釋》 第二百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用傳票傳喚當事人。對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應當用通知書通知其到庭。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外地的,應當留有必要的在途時間。

熱點內容
律師參與敲詐 發布:2025-09-18 01:30:22 瀏覽:391
道德經與女人 發布:2025-09-18 01:16:12 瀏覽:857
送達作出之日發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8 01:15:57 瀏覽:723
民法216條 發布:2025-09-18 01:15:12 瀏覽:979
銀行司法金融 發布:2025-09-18 01:07:56 瀏覽:716
兩性道德發展的差異 發布:2025-09-18 01:07:55 瀏覽:928
法律碩士自主劃線嗎 發布:2025-09-18 01:01:29 瀏覽:24
重慶情蹤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18 00:55:28 瀏覽:357
我國勞動法生效的時間是 發布:2025-09-18 00:48:19 瀏覽:214
法院執行一般多久 發布:2025-09-18 00:30:45 瀏覽: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