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員額制之難與易

法官員額制之難與易

發布時間: 2022-03-01 03:43:44

⑴ 員額制下,如何能擔任法官

現在的確是實行了法官員額,而且基本已經改革完成了。現下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法院的都是先做法官助理,短時期(三五年)內,當不上法官。

⑵ 「法官員額制註定失敗」是什麼意思

員額制改革,無疑是當前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決定司改成敗的關鍵環節,也是整個司改進程中最大的「攔路虎」。如果最高決策層不拿出反腐「打虎」的決心,以堅定科學審慎的態度率先擺平這只攔路虎,那麼,廣大司法人員剛剛被激發出來的改革熱情、參與意識和職業理想就將在短時間內湮滅,整個司法體系亦將陷入失去活力生機、充滿怨懟不滿的「暗黑時代」。

這恐怕不是聳人聽聞。因為,我們對員額制改革方式的選擇,其實即意味著我們在司法體制改革的方向上所面臨的道路抉擇:是走行政司法的傳統老路,還是尋求民主司法的創新之徑?

當前最高決策層及社會各界對司法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共識:法院不再是通常意義上的黨政機關,法官也不再等同於政府公務員,司法改革要尊重司法權的本質、遵循司法的基本規律來進行。這判斷無疑是正確的,但問題卻尖銳痛徹:那個存在於各級法院,經數十年行政化性思維及實踐浸淫形成的龐大的官僚化司法團隊,豈能僅通過簡單、短促的身份整合在一夜之間即華麗地轉身,變身為從骨子裡奉行「公正、平等、民主、中立」等現代司法理念的新型法官團隊?矛盾的現狀令決策者焦慮不安,洶涌的民意讓改革家血脈僨張,但真正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卻是:既要攻堅克難、脫胎換骨,亦當步步為營、漸次推進。

盡管司改試點工作才剛剛起步,盡管各試點地區法院對如何作為也諱莫如深,但強大的媒體輿論令那些秘而不宣的改革舉措都昭然若揭,無法掩藏。從中,人們不難發現,此次司法體制改革,尤其是員額制改革方面,暴露出了准備不足、急功近利和避重就輕的重大缺陷,為司改前景籠罩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首先,頂層設計中有關員額制改革的規劃存在明顯的先天不足。盡管中央對於員額制改革有著理想化的目標設定——讓真正稱職的法官入額辦案,並且,有著防範改革誤入歧途的原則要求——不能讓徒有法官職務的領導者法官自然入額,不能簡單粗暴地剝奪助理審判員們的辦案資格令其「就地卧倒」轉任法官助理,但這些顯然遠不足以防止在具體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出現游離目標之外,規避原則要求的變通之舉。因為改革方案的參與制定者和組織實施者,其自身也恰恰是改革的對象。3月17日,周強院長在全國法院電視電話會議上要求,「要敢於打破各種利益藩籬,不計個人得失,勇於向自身開刀,動自己的『乳酪』,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然而,「揮刀自宮」,顯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下得去手的。把問題交給「問題」自己解決,那後者得有多麼無私的胸懷和敢於擔當的勇氣才行呢?

其次,司改試點的「一窩蜂」局面凸現了改革主導者和地方司法主官們的政治功利思想。顯而易見的是,本次司法體制改革的框架藍圖比以往歷次改革的設計都更宏大、更深入,它不但突破了司法工具主義的傳統思維束縛,突破了部分現行法律乃至憲法的立法紅線,甚至也突破了許多局內局外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對於如此重大的改革事項,非經中央決策、全國人大立法授權不能付諸實施,並且,必須首先經過局部試點,待總結試點工作經驗教訓後才能在修憲立法的基礎上全面推開。然而,目前的司改試點卻不再局限於之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在《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中確定的六省市,儼然已經在全國鋪開,甚至有的高級法院表態將於近期在轄區法院全面推開,改革「於法有據」原則顯見已被束之高閣。可是,若全國都開展起「試點」工作,那還能稱之為試點嗎?

第三,避重就輕的員額制改革方案不啻為逼迫部分法官盲目逃離的最後通牒。從幾個試點法院的員額制改革設想來看,院庭長、審委會委員以及審判員的入額仍是自然的,即便有些前置程序恐怕也是形式主義地走走過場而已,而對於助理審判員們則在形式上的業績評價之外,又祭起了考試這一法寶。且不論這些做法是否科學合理公平,是否會寒了眾多一線業務法官們的心,是否深深地損害了因工作需要被安置在行政綜合部門工作的非業務法官們的權益,單與改革的初衷相比較,即已南轅北轍、背道而馳遠矣。君不見,各地,尤其是發達地區年富力強法官們的辭職現象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這顯然並非科學司改所帶來的大浪淘沙式的適者生存效應,而是偏私任性改革所構造的劣幣逐良幣困局。難道本輪司改果真將像一些圈內人調侃的那樣,一如既往,有疾而終嗎?

⑶ 為什麼說法官員額制改革面臨失敗的危險

在當下司法體制的四項改革中,員額制改革成為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一些人質版疑、誤解與迷茫,將其說權成是「不符合中國國情」,面臨失敗與危險的改革。而在我看來,員額制改革是這場改革的牛鼻子,必改不可。

過去,在非分類管理的情況下,許多法官追求的是行政級別,而不是法官的專業性和技術性,許多幹警雖有法官頭銜,但不從事審判工作;也有相當一部分雖擁有法官身份,卻被動地從事著非審判以外的調研、宣傳、管理工作,這種在其位不謀其政,徒有虛名、「無限擴大」的員額是違背司法規律的。

如果一個法院,什麼人都能獲得法官稱號,獲得法官稱號後就不審判,審判了,也不負責;如果從事審判工作,不是為了追求公平正義,而是為了追求當個科長、處長、庭長、院長等,改革就是必需的。

⑷ 員額法官和一般法官的區別是什麼

⑸ 法官員額制改革會不會是一場鬧劇

最大的問題是各個法院肯定有照顧的情形,年齡大的時間長的肯定優先啊,回然後就剩下了年富力強、有理答想有抱負的青年人,他們難道一直等著嗎,所以就出去干律師好了;以往最熱門的法院也成了年輕律師的跳板,干兩年助理,等熟悉了辭職出去干律師,最後結果就是法院成了養老院。

⑹ 法官員額制是否叫停

【法律分析】
法官員額制目前尚未叫停。法官員額制,目的就在於使得這些法官的工作僅限於審理案件,而其他的工作交由行政部門以及法官助理人員去進行。但是由於該制度存在種種局限性,目前已經有《人民法院法官員額退出辦法(試行)》自2020年2月1日起開始施行,但是這不意味著整個制度的叫停,該制度目前還在改革之重
法律依據
《人民法院法官員額退出辦法(試行)》
第一條為進一步完善法官管理制度,不斷深化法官員額制改革,建立能進能出的法官員額管理機制,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法官法等相關規定,按照中央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精神,結合人民法院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法官員額退出,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黨管幹部;
(二)人崗相適;
(三)業績導向;
(四)能進能出
(五)公開、公平、公正。
第三條法官退出員頻,包括申請退出、自然退出、應當退出三種情形。
第四條法官自願申請退出員額,具備正當理由的,經批准後可以退出法官員額。
第五條法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然退出員額:
(一)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
(二)調出所任職法院的
(三)退休、辭職的;
(四)依法被辭退或者開除的;
(五)實行任職交流調整到法院非員額崗位的
第六條法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退出員額:
(一)符合任職迴避情形的
(二)因健康或個人其他原因超過一年不能正常履行法官職務的;
(三)辦案業績考核不達標,不能勝任法官職務的;
(四)因違紀違法不宜繼續擔任法官職務的;
(五)根據法官懲戒委員會意見應當退出員額的;
(六)入額後拒不服從組織安排到員額法官崗位工作的;
(七)配偶已移居國(境)外,或者沒有配儒但子女均巳移居國
(境)外的;
(八)其他不宜擔任法官職務的情形。

⑺ 什麼是法官員額制,沒有進入員額的法官有何待遇

一、法官員額制:

所謂「法官員額制」是指法院、檢察院在編制內根據辦案數量、轄區人口、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確定的法院的法官、檢察官的人員限額。員額一旦確定,在一定時期內不能改變,沒有缺額就不能遞補。

由於該項制度涉及面較廣,在社會各界引發不少爭議,其中一個相對突出的爭議點就是 「員額制」下法官人員減少,可能導致「案多人少」的狀況。針對這一問題,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院、檢察院辦案的數量大幅度的增長,但是真正存在著案多人少的法院和檢察院只是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

我們國家大部分法院和檢察院中約有40%的法官、檢察官在非業務部門工作,而真正在一線辦案的人並不多,因而造成「法官人員數量減少後無法適應」的假象。如果通過員額制改革,把有效的、積極的辦案力量吸引到一線去,辦案效率相應就會提高,案多人少的相對問題也就迎刃而解。謝鵬程說:「這就意味著員額制將使司法的生產力得到解放。」

二、沒有進入員額的法官有何待遇:

1、法官員額制改革實施以來,法官隊伍存在諸多困惑,一部分法官將無法入額是必須面對的現狀。

海南省原有法官1540人,改革後,法官人數減至1100多人。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人民法院全院有法官資格的人員62人,現選任主審法官29名,未入額法官33名,佔53.23%。貴州省貴定縣人民法院原有法官53人,第一批入額18人,未入額法官35人,占原有法官人數的66.03%。

2、員額有餘地,轉崗有安排:

①關於法官員額制改革,要嚴格執行中央確定的法官員額比例和相關政策,不僅不能突破,在第一輪遴選時還要留有餘地,為優秀人才留下入額空間。

⑻ 員額制的優勢和弊端

如何評價?四個字:一塌糊塗。

高層提出員額制改革的宏圖是美妙的:司法機關的部門領導只負責行政領導、不入額、不辦案、不幹預司法官辦案;業務骨幹入員額辦案,只在行政、人事上聽從部門領導。司法的歸司法、行政的歸行政。

但兩年多過去了,員額制在各地實踐中異化成了另一番景象:領導都入額但不辦案或掛名辦案、原業務骨幹照樣辦案但要競爭成功才能入額;實際上只處理行政事務的領導因為取得員額資格,照樣有權對案件進行審批、干預。如此一來,行政一如既往地干預司法,背離了高層改革的初衷。

如果只是這樣也沒啥大不了的,最多不過是原地踏步,但可笑的是員額內的人比員外工資高了一大截,於是史無前例的畸形司法生態誕生了:那些50來歲的原軍轉幹部不懂法不閱卷不提訊,但可以入額可以審批案件;那些30來歲的法科業務骨幹幾乎包攬了所有案件,但沒有員額身份不能獨立決定案件結果月薪還比別人低好幾千。所謂掙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莫過於此。

更讓人寒心的是,當沒入額的業務骨幹在內網、社交平台上吐槽員額制實施中的弊端時,領導說話了:

⑼ 法官員額制後,合議庭意見不一致怎麼辦

一抄般情況下是少數服從多數,如果兩個人的意見一致,且其中一個人是審判長,就按兩人的意見作出判決。如果少數意見是審判長,就要再進行深入研究,以求得審判長的意見佔多數。如果審判長的意見最終不能佔多數或者合議庭的三個人三種意見,審判長可以提請向院長匯報,由院長決定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作出決定。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