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開庭幾天

法院開庭幾天

發布時間: 2022-03-06 13:27:59

法院開庭會提前幾天通知家屬

法院開庭前,提前3天通知當事人。

1、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定內:

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容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2、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第三款規定: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② 法院開庭後一般多久可以宣判

無論是民事訴訟法或者刑事訴訟法,均沒有規定開庭後幾日內應當下達判決,只是規定了案件的審理期限。

審結期限,是從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調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間,但公告期間、鑒定期間、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以及處理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期間不應計算在內。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49條的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

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訴訟法》第161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

(2)法院開庭幾天擴展閱讀:

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

一、20日: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審理期限為20日。

二、1個月,1.5個月:即:1+0.5=1.5個月審限為1個月至遲不得超過1.5個月的案件:

1、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刑事公訴案件、

2、被告人被羈押的

3、第一審刑事自訴案件和第二審刑事公訴、

4、刑事自訴案件的期限為一個月。

三、3個月或3.5個月,延長2個月:1(1.5)+2=3(3.5)個月審限為1個月經院長批准可以延長2個月的案件: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期限,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2個月。

四、4個月或4.5個月: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審理期限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五、5個月或者5.5個月:即是:1(1.5)+2+1+1=5(5.5)個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訴、刑事抗訴案件,經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審理期限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六、9個月:即:6+3=9個月6個月,延長3個月: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被告人未被羈押的第一審刑事自訴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參考資料: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③ 法院開庭之後要多久才會知道結果

這個要根據法官情況而定,但不能超過審限,一審普通程序最長不能超過6個月,簡易程序最長不超過3個月

④ 一般起訴後多久能開庭

從起訴到開庭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首先,法院需要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然後,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並提出答辯狀。
【法律分析】
法院需要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的;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需要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的。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並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一條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對符合本法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狀,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並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書應當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起訴狀內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錯誤的,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並一次性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內容。不得未經指導和釋明即以起訴不符合條件為由不接收起訴狀。對於不接收起訴狀、接收起訴狀後不出具書面憑證,以及不一次性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起訴狀內容的,當事人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投訴,上級人民法院應當責令改正,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並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⑤ 法院開庭一般多久結束

就回答者自己參加的人民法院的刑事、民事案件審理開庭而回答提問者:人民法院開庭時間是沒有一定的,也是沒有任何法規、規定限制的:最快的就是二審法院,對於上訴案件的書面審核開庭,只有五分鍾就結束了;而對於幾個群訴案件的人民法院開庭時間,就有近三天的時間;一般、絕大部分案件是在開庭幾個小時就會審理完畢的。

⑥ 法院立案到開庭一般要多久時間

具體時間取決於案件實際情況。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6)法院開庭幾天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⑦ 一般法院開庭後多久下判決書

法院開庭後一般情況是六個月下判決書,但是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如果還需要延長的,需要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如果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還可以上訴,下達判決書的時間是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
【法律分析】
一般而言,法院會在按照法律規定的時間限制內結案的,所以會在這一時間發放判決書。至於多久才會下放,那就得看是一審還是二審,亦或是再審程序了。因為程序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時間限制。例如是在一審期間,那麼審理的時間就比較長了,從案件立案之後到結束可能得花大半年的時間才會結束。所以一般判決書會在5個月左右就會下放了。當然,有些案件比較簡單的,會早一點結束。如果時間超過了5個月,請不要惱火,畢竟這個案件是第一次開庭,很多問題都是需要解決的,例如事實的真相、適用哪些法律條文並且還要保證程序沒有出錯,加上一審的法院都很忙,每天至少也要辦一個案子,所以法官也是實屬不易呀。而二審程序是最快的,一般也就2個月左右,最晚就3個月左右。如果是不用開庭審理的案件,那就會更快,一般都是1個月左右就可以下發判決書了。至於再審程序,那是最慢的一個程序。一般都得等上大半年才會收到能不能立案的通知,當然有些案子也會很快受理,這得看省高院或者最高院事情多不多決定的。再審案件立案之後,一般都得等上4個月左右才會有判決結果。因為涉及到啟動再審程序,所以法官就會非常謹慎處理,所以是需要時間去琢磨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⑧ 法院起訴一般多久開庭

現在很多案件都是簡易程序,審限最長不超過3個月。另外既然已經走了訴訟程序,就按照法院的安排來處理就行了。如果你的案件標的較小、權利義務關系清楚,法院會主動適用簡易程序。
收到起訴書法院一般情況下是15天之後,3個月以內(15天——3個月)就會開庭。
1、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2、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3、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4、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民事訴訟法》中沒有規定開庭的具體時間,但規定了各個階段的處理時間,《民事訴訟法》第123條規定:起訴書上交到法院後,符合起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會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⑨ 法院開庭後幾天下判決書

法院開庭後一般情況是六個月下判決書,但是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如果還需要延長的,需要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如果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還可以上訴,下達判決書的時間是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熱點內容
治安行政法的適用主體 發布:2025-05-17 05:03:35 瀏覽:940
面字道德 發布:2025-05-17 04:55:11 瀏覽:264
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作用 發布:2025-05-17 04:52:23 瀏覽:792
內存外貸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7 04:51:48 瀏覽:985
中國食品銷售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7 04:51:08 瀏覽:941
條例5開獎 發布:2025-05-17 04:46:52 瀏覽:541
有關行政法律制度的綜合案例 發布:2025-05-17 04:46:49 瀏覽:4
關於法治的資料50字 發布:2025-05-17 04:21:53 瀏覽:710
治安調節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7 04:21:52 瀏覽:374
司法考試音頻免費下載 發布:2025-05-17 04:19:42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