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宋國俊
⑴ 丹化科技 董秘成國俊 為什麼辭職
不清楚,需要知道你去問當事人是「為什麼」?「為什麼」這個問題除了當事人外,沒有人能夠准確的回答你的為什麼。
推薦我編輯國內辭職資料,供參考:
辭職即辭去職務,是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勞動關系的行為。
勞動者提出辭職,不需要用人單位的同意許可。
如果你真想辭職走人,實習期提前3天,非實習期提前30天遞交辭職通知書給用人單位,到時候用人單位批與不批,同意與不同意你都是叫依法走人,由此引起的後果與你無關。
★辭職一般有三種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勞動關系(編者令名快速辭職),如用人單位對職工有暴力或威脅行為強迫其勞動、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資等,職工可以隨時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據職工自己的選擇(編者令名慢速辭職),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三是向用人單位提出申請(編者令名協商辭職),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合同。
(註:辭職通知書建議最好通過快遞公司或者郵電局掛號信送給用人單位,這是為了保留證據。)
辭職公司前 ,員工為公司工作,付出了勞動,公司應該為員工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所欠工資應該補發。如不發放,屬於拖欠工資行為,是違法的行為,對此可以舉報。
1、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撥打熱線12333。
2、去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申請勞動仲裁。
3、去當地人民法院打官司,申請支付令。
★《勞動合同法》的相關法規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七十七條 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勞動者離職或者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按照《勞動合同法》通常有如下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後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准,並可以要求支付剩餘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勞動者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准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3、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該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關於單位辭退員工的相關規定
單位單方面解除勞動關系是違法的,可以要求經濟補償金和雙倍工資的賠償金。協商不成,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申請勞動仲裁維權。
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否則需要支付一個月的代通知金
1,沒簽勞動合同,勞動者有權要求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並有權要求單位支付雙倍工資;
2,《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3,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否則需要支付一個月的代通知金;
4,勞動者有權要求單位補繳社會保險;
5,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拖欠的工資以及節假日加班工資;
6,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必要時,也可以直接申請勞動仲裁,維護合法權益。
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有權要求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並有權要求單位支付雙倍工資。
附錄:
★ 怎樣寫辭職書
辭職申請通常由標題、稱謂、正文、結語、署名與日期五部分構成。
1、標題
在辭職信第一行正中寫上辭職信的名稱。一般辭職信由事由和文種名共同構成,即以「辭職信」為標題。標題要醒目,字體稍大。
2、稱呼
要求在標題下一行頂格處寫出接受辭職信的單位組織或領導人的名稱或姓名稱呼,並在稱呼後加冒號。
3、正文
正文是辭職信的主要部分,正文內容一般包括三部分。
首先要寫出書信辭職的內容,開門見山讓人一看便知。
其次敘述遞交書信辭職的具體理由。該項內容要求將自己有關辭職的詳細情況一一列舉出來,但要注意內容的單一性和完整性,條分縷析使人一看便知。
最後要寫出自己遞交辭職信的決心和個人的具體要求,希望領導解決的問題等。
4、結尾
結尾要求寫上表示敬意的話「此致敬禮」,意思非常明白:在此給您敬禮。
」此致敬禮「的兩種寫法
第一種寫法: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此致」,「敬禮」寫在「此致」的下一行,頂格書寫。要注意的是,「此致」後邊不加任何標點,因為這句話未完。「敬禮」後加驚嘆號,以表示祝頌的誠意和強度。
第二種寫法:正文後緊接著寫「此致」(其後不加標點),另起行頂格寫「敬禮!」
此處「敬禮」的頂格,呼應於起首對收信人的稱呼,是古代書信「抬頭」傳統的延續。古人書信為豎寫,行文涉及收信人姓名或稱呼,都要把對方的姓名或稱呼提到下一行的頂頭書寫,以示尊重。它的基本做法,為現代書信所吸收。
5、落款
辭職信的落款要求寫上辭職人的姓名及遞交辭職信的具體日期。
注意禁忌
1、不要說上司壞話。如果你認為有必要向管理層反映一下上司的問題,要盡量以委婉的言辭口頭提出。
2、不要滿紙抱怨,抨擊公司制度。
3、不要指責同事,尤其忌諱把同事的「罪行」白紙黑字寫在辭職書上。
寫作要求
1.態度懇切、措辭委婉。
2.不要批評對方。
3.含蓄性。
4.簡潔性。
5、請務必使用親筆簽名,而且簽名要盡量剛勁,並寫好日期。
★萬人點贊的牛人辭職通知書的美文欣賞
▶1、尊敬的領導們:
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雖出自古書三國,吾以為對當今之事亦有裨益。
夫今天下遭遇百年經濟危機,試看全球經濟形勢,可謂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眾廠商、工人、民工皆叫苦連天,司某人有感於此,不禁聯想自身處境,不勝傷悲呼!
司本布衣,出身寒微,躬耕於冀南邢州大地,苟全於世,富貴不求聞達,但求溫飽以殘。然今酷之至矣,司自去歲四月上旬至本社工作至今,已一載有餘,幾度春秋幾度冬夏,時光流逝過三百餘個日日夜夜。想當初,余本一意氣少年,年少輕狂,夢想飛揚,欲於本社大展抱負,一則為集團增光添彩,二則為己身加衣增食,兩全其美之策,豈不爽哉?
惜,一年光陰,吾不僅未大展身手,且囊中羞澀,債台高築,惡衣菲食,杜絕聚會。眾朋友離去者,有之;鄙視者,有之;唾棄者,有之。皆因司某昔日之優秀少年,竟完全失去自我至此所致。司每月九百大錢竟是基礎工資、崗位津貼以及誤餐補助相加之也。
眾友雲:「甚矣,不慧汝之,乃能容忍至今,不死何為?」。」余汗矣,余何嘗不欲多整數銀,上謂之起天、下對得起地、中對得起氣;然而,余出身農,是苦皆能,是事皆忍,然終無功,兢兢業業,溫飽未決。
夫今面容竟呈老態龍鍾之相,何也?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故猶如千里馬,雖有千里之能,然無奈唯有餓死圈中矣!
司雖不才,不敢以千里馬自居,然自知亦非庸者。
人之立於當世,需一技之長,司某自視甚低,不敢自稱滿腹經綸,然應付文字之事亦不在話下;然,一載以來,每每捫心自問,莫不拊膺頓足,以頭搶地,幾欲灑淚襟前。何也?漫漫長夜,孤枕難眠,輾轉反側,陋室憶昔,悲從心來。
慚對恩師之視如顏淵,愧對同窗之贈冠學霸。
夫今每日之工作唯「清潔」二字……即打掃房屋若干、倒水端茶、擦桌抹椅、迎來送往,虛偽客套,周旋於「領導」之間。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受命以來,夙夜憂嘆,兢兢業業,誠惶誠恐,畏有所疏漏懈怠……今扶膝自嘆,何等悲哉!
桃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年華如水,倏忽逾四,茫茫回首,所得幾何?竟如西風凜痛!
所得——物質上:工作十二月,前三月每月六百,後九月每月九百,區區數千一年來不夠司某解決溫飽,更何談穿衣遊玩,過品質生活;精神上:備受打擊煎熬,一年來新掌握一技之長,即打掃衛生,司某高七尺男,本科畢業生,其不才之至,以非為清潔工列。
故使其當年年少輕狂之心瞬間蒼老,再無活力;一載以來,司某唯唯諾諾,伺候他人勝過關心自己,其所求,僅每日溫飽問題,然隨物價飛漲,此問題之解決亦不可得。
所失——失去了時間、浪費了青春,磨去了稜角,耽誤了大好年華、愧父老兄妹鄰里、為人尊消盡矣。
然,何以堂堂風華正茂之青年司某人壓抑之至,力固至今,唯一故也:在等待傳說中眾人期盼之漲工資之事耳,企滿足司某生活所需,實在可憐,怪司某年幼無知,竟傻傻苦等一年,終究未果也。
夫數千外債亦無望償還,故司某人頓悟:此處系年輕人之墳墓也,其功能:湮沒夢想、埋沒青春、消磨鬥志、磨損稜角、徒費光陰,如是而已。故,頓悟之司某,今定不消磨於此,分路揚鑣矣。
言天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既此處不留司某,司某亦不便繼續打擾貴處,既不能兩惜,何不兩離,從此,彼此相忘於江湖!以決絕的姿態!
今懇請開明之領導准許卑微無能之員工司某人辭職,不勝感激!
年*月*日
▶2、余今請辭,心有戚戚焉。昔天山一別,取經東向,去家萬里,游學京師。寒窗十餘載,稷下 情正濃。
一朝學成,東北而望,二三之齡,風華正茂,勵心從檢,宵衣旰食。求茫茫之正義,雖碌碌而無悔。不覺春去秋來,寒暑相易,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十五年時光轉瞬即逝。然書生意氣,求之靡途。
胸中所志,塊壘難消。羈索牽絆,恍然若失。口腹之慾,自役徒然。生生所資,未見其術。仕道官途,皆為浮雲。愷悌君子,神所勞矣。風雨如晦,錦雞獨鳴。歸歟之情,眷然何以自處?
自從檢事,不求顯達於庭閭,但願無愧於寸心。雖心為形役,違以交病,然志不能片刻墮,道不曾須臾離。嘗東皋而望野,徒舒嘯而迷離,嘆何枝可依。時刻自省,經常覺悟,然朝悔其行,夕則復然。長此往復,不勝其煩。觀人情厭惡,世間冷暖,蠅營狗苟,驅去復還。
《詩》曰:營營青蠅,止於樊。豈非有所示耶?是因相顧無相識,宜當長歌懷採薇。歲歲黃菊,千載東籬,伴我倦鳥,茸我衡宇。往者不可諫,來者尤可追。欲效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歸去來兮!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歸去來兮!人生幾何復幾何?曷不任性任我行?掛靴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啾啾!
丙申甲午***頓首。
3、其他奇葩辭職信:
①、天氣太冷,起不來。
②、外面世界那麼大,我想出去看看。
③我累了,不想幹了。
(編者評語:寫這樣的辭職簡單、容易、快速,不需才華。)
★辭職注意辦理下列事項的論述:
1、交接事項。
2、還清公司所有的東西(包括領取要歸還的、申領的備用金等),要回屬於自己個人的所有東西
3、核對好離職當月的考勤以及結清工資。
4、領取人事部門的離職檔案,包括離職證明、社保繳納憑證、公積金金龍卡和就業失業登記證(有就領取,沒有就不領)。
5、找到下家單位後,同地區可以繼續繳納社保,公積金暫時是封存在你上一家(離職的這家單位的),需要開企業公積金接收函給上一家單位辦理公積金轉移。有人事檔案的話,到下一家單位也是要辦理接收的。
6、保存好你的勞動合同,以後辦理退休的時候用得到。
★ 關於自動離職的論述:
根據《關於自動離職與曠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復函》(勞辦發[1994]48號)、《關於企業處理擅自離職職工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3]68號)規定:自動離職指職工終止勞動關系時不履行解除手續,擅自出走離崗,或者解除手續沒有辦理完畢而離開單位。自動離職的職工須承擔違約責任,並且新錄用自動離職的職工的用人單位,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有關停薪留職的文件規定,如果職工要求停薪留職,但未經企業批准而擅自離職的,或停薪留職期滿1個月內既未要求回原單位工作,又未辦理辭職手續的,企業有權按自動離職處理。按自動離職處理是用人單位的行為。按有關行政復函規定,這里講的按自動離職處理,是指企業應依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有關規定,對其做出除名處理。為此,因按自動離職處理發生的爭議,應按除名爭議處理。企業不得因職工擅自離職而對其本單位的家屬採取辭退等懲罰性措施。企業作出株連擅自離職職工家屬的規定是不符合國家勞動管理政策的,因而也不能作為勞動仲裁的依據。
★在回答辭職問題時候發現多有網友問及老闆扣押或者拖欠工資怎麼辦?論述於下:
用人單位是不能隨意剋扣勞動者工資的,用人單位無故剋扣勞動者工資,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
一、如果是給用人單位工作,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資:
1、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勞動監察投訴;優點:方式簡單。缺點:各地執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當地勞動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如果是以拖欠工資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還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優點:除了工資外,還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雙倍工資等,並且一般都可以最終解決;缺點:申請勞動仲裁就是打勞動官司,程序稍多,需要專業人士指導。
二、如果是給個人工作,不算勞動關系,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訴該個人老闆,要求支付勞動報酬。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八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關於失業金問題論述:
根據《失業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失業人員失業前所在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以與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申請資格1、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並同時按規定享受其他各項失業保險待遇:(1) 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2)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3)已依法定程序辦理失業登記的;(4)有求職要求,願意接受職業培訓、職業介紹的。
2、勞動者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具體包括下列情形:(1)終止勞動合同的;(2)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3)因用人單位不按規定提供勞動條件,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4)因用人單位以暴力、脅迫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強迫勞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5)因用人單位剋扣、拖欠工資,或者不按規定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勞動報酬,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6)因用人單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或者集體合同約定的工資標准支付工資,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7)因用人單位扣押身份、資質、資歷等證件,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8)因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9)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辦法
有下列情形之二的,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並同時停止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一)重新就業的;
(二)應征服兵役的;
(三)移居境外的;
(四)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五)被判刑收監執行或者被勞動教養的
(六)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當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或者機構介紹的工作的。
領取程序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失業保險後,勞動者離職後可以申請領取失業保險金,具體條件和程序如下:①非本人意願終斷就業(即公司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並有求職要求,(須提供用人單位辭退的證明) ②繳納失業保險金12個月以上③公司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後60天之內前來辦理
一、參保單位出具兩份《解除(終止)勞動關系證明書》,一份交失業保險中心,一份交勞動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備案。
二、失業保險中心憑參保單位出具的《解除(終止)勞動關系證明書》對情況進行嚴格的調查核實(失業人員帶上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確認無誤的發放2份《失業保險申領登記表》和1份《失業求職登記表》。
三、失業人員認真填寫好《失業保險申領登記表》的正面所有欄目,背面的計生關系接受單位意見處空格請到本人戶口所在地的計生關系接受單位蓋章。認真填寫好《求職登記表》。註:戶口在城市的請到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計生辦蓋章;戶口在農村的請到戶口所在地的鄉(鎮)計生辦蓋章。居委員、村委員、社區的計生辦章均不符合要求。
四、交納三張一寸的彩照和一份失業人員身份證復印件。
勞動者符合以上條件,即可到戶籍所在地或暫住地的區級勞動保障部門辦理領取失業保險金。
★ 對於隨意調動職工工作崗位的論述:
調動工作崗位。如果你的勞動合同中有工作崗位的約定,單位若想調動你的崗位,必須經過你的同意,否則視為違約。
如果僅僅是一種概括性的約定,你可以要求公司給你出具書面的你不能勝任原工作的理由。
如果強制性的調動工作崗位,你可離職並要求單位給你賠償。單位直接辭退你,你可以要求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賠償金等。
★關於五險一金的論述:
1,關於五險一金,根據《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明顯具有國家強制性的特點,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拒絕承擔該項法定義務。
2,社會保險的繳納是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來承擔的,其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是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承擔的,生育險和失業保險是由用人單位承擔的,其中養老保險用人單位需要承擔13%,勞動者需要承擔8%,醫療保險用人單位承擔6%,員工個人承擔2%,失業保險用人單位承擔2%,員工個人承擔1%;
3,對於單位拖繳五險一金的,屬於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可以主張補繳五險一金,也可以向當地的社保部門進行投訴,由當地的社保徵收機構責令用人單位限期繳納或補足。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補繳社保費的,社保徵收機構可以向以銀行或其銀行查詢其銀行賬戶,並可申請縣級以上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保費,書面通知開戶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於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徵收機構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關於沒有與用人單位簽合同的論述:
用人單位不與職工簽合同的,違飯了現行實施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
理論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解讀:建立勞動關系的唯一標準是實際提供勞動,不論勞動者是否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將受到同等的保護。書面勞動合同簽訂在前,實際用工在後的,勞動關系自實際提供勞動之日起建立;實際用工在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在後的,勞動關系早於書面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的建立不受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影響。
(1)書面勞動合同是勞動合同唯一合法形式,不承認口頭勞動合同,達成口頭勞動合同的,視為未簽訂勞動合同;
(2)勞動關系一經建立,應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應當在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3)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但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關於單位扣押金、保證金或者其它證件物品的論述:
單位扣押金、保證金或者其它證件物品的的行為是違法行為。
理由依據:
《勞動法》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對違反以上規定的,勞動者可向公安部門和勞動部門舉報,兩部門應責令用人單位立即將其退還給勞動者本人。
⑵ 有誰知道CCTV12庭審現場「億萬富姐審訊錄」的結果
中新網金華12月18日電 今天下午,備受關注的浙江東陽吳英案終於有了結果,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審判決,以集資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吳英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其個人全部財產。
1981年出生在浙江東陽的吳英,只有中專文化,曾是浙江本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被捕前住在東陽市本色概念酒店913房間。
經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吳英在2006年4月成立本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前,即以每萬元每日35元、40元、50元不等的高息或每季度分紅30%、60%、80%的高投資回報為誘餌,從俞亞素、唐雅琴、夏瑤琴、徐玉蘭等人處集資達1400餘萬元。
吳英在已負債上千萬元的情況下,為資金鏈的延續,於2005年下半年開始,繼續以高息和高額回報為誘餌,大量非法集資,並用非法集資款先後虛假注冊了多家公司。為掩蓋其已巨額負債的事實,又隱瞞事實真相,採用給付高息或高額投資回報,用非法集資款購置房產、投資、捐款等方法,進行虛假宣傳,給社會公眾造成其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假象,騙取社會資金。
如被告人吳英與楊衛陵等人合夥炒期貨,但卻不要楊衛陵等人承擔風險,而是給予固定的回報。楊衛陵等人投入3300萬元,吳英在炒期貨實際虧損了近5000萬元的情況下,隱瞞其已巨額虧損的事實,宣稱有盈利,向楊衛陵等人支付了1400萬元的所謂利潤。又如購家紡贈送同等價值的家電等。
從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被告人吳英以高額利息為誘餌,以投資、借款、資金周轉等為名,先後從林衛平、楊衛陵、楊衛江等11人處非法集資人民幣77339.5萬元,用於償還本金、支付高額利息、購買房產、汽車及個人揮霍等,實際集資詐騙人民幣38426.5萬元。
本案的被害人大多是放高利貸的人員,其資金也大多系非法吸存所得。僅林衛平一人,所涉人員和單位就達66人。另外,吳英除了向本案十一名被害人非法集資外,還向王香鐲、宋國俊、盧小豐、王澤厚、陳庭秀、俞亞素、唐雅琴、夏瑤琴等人非法集資。被告人吳英除了本人非法集資外,還授意徐玉蘭向他人非法集資,徐玉蘭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所涉人員達14人。
被告人吳英在負債累累,無經濟實力的情況下,仍對非法集資款隨意處分和揮霍。如花2300多萬元購買的上億元珠寶,不用於經營,而是隨意送人或用於抵押;不考慮自己的經濟實力,投標或投資開發房地產,造成1400萬元保證金、定金被沒收;用集資款捐贈達230萬元;在無實際用途的情況下,花近2000萬元購置大量汽車,其中為本人配置購價375萬元的法拉利跑車;為所謂的拉關系隨意給付他人錢財130萬元;其本人一擲千金,肆意揮霍,其供認花400萬元購買名衣、名表、化妝品,同時進行高檔娛樂消費等花費達600萬元。被告人吳英不僅隨意處分和揮霍集資款,巨額非法集資款本人竟無記錄,公司賬目也管理混亂,三個會計師事務所均無法進行審計。
法院認為,被告人吳英的行為不僅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所有權,而且破壞了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已構成集資詐騙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吳英及其辯護人提出,被告人吳英的行為屬正常的民間借貸,不構成集資詐騙罪的意見,與本院查明的事實及法律規定不符,本院不予採納。鑒於被告人吳英集資詐騙數額特別巨大,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特別重大損失,犯罪情節特別嚴重,應依法予以嚴懲。為保護公民的財產不受非法侵犯,維護國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一百九十九條、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六十四條之規定,故作出以上判決。
⑶ 誰有法律案例+評析!急求
30.1990年10月,辛慶國與任曉蘭結婚,他與前妻有一個女兒,名叫辛紅,已滿8歲。婚後夫妻感情融洽,母女關系也很好。辛慶國於2000年不幸身患重病,於2001年1月病故。此時,辛紅已經在某街道工廠上班,能夠獨立生活。料理完辛慶國的喪事後,任曉蘭便回到娘家居住。2003年5月,辛紅收到其父親辛慶國生前完成的一部小說的稿酬40000元,私自留作自己用。而任曉蘭於2002年再婚。直到2003年10月,任曉蘭才得知辛慶國稿費一事,於是多次找到辛紅,要求分得稿費的一半,但都被辛紅拒絕。辛紅認為,任曉蘭已不是辛慶國的妻子,不能繼承他的遺產,自己作為辛慶國的唯一的子女,當然有權繼承全部遺產。任曉蘭於是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依法處理。請分析應如何處理?
31.1972年王世炎與宋巧玲結婚,婚後生一子王英傑,一女王英英。1990年王世炎患病,從此長期卧床。兄妹二人與母親一起照顧生病的父親。1993年8月王英英結婚,家中送嫁妝8000元。婚後,王英英經常回家看望年邁的父母,由於經濟條件較好,每年春節還給父母100元錢。1999年5月和2001年2月,王世炎與宋巧玲相繼去世,留下兩套兩室一廳的住房。二位老人也沒有留下遺囑,王英傑認為房屋理所當然歸自己所有,根本未徵求王英英的意見,就到房產部門辦理了變更登記,將兩套房屋全部登記在自己的名下。王英英得知這一情況後,馬上找到其兄王英傑要求將其中的一套住房重新登記在她的名下,遭到王英傑的拒絕。王英英又要求繼承其他遺產,同樣遭到拒絕。王英傑認為王英英已是出嫁的女兒,沒有資格繼承父母的遺產。王英英在多次要求並請人出面調解均無結果的情況下,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處理。請你分析應如何處理?
32.杜玉軍,農民,1970年結婚,生有兩個孩子,兒子叫杜廣平,女兒叫杜廣梅。兒子杜廣平在縣城工作,並已成家。1992年杜廣梅與外村青年於東方結婚,婚後生有一女兒於梅。2003年杜廣梅因患癌症,不久去世。由於杜廣平夫婦居住在縣城,離家很遠,不能經常回家照顧父母,而杜玉軍夫婦年邁多病又的確需要照顧。為此,於東方留了下來,帶著女兒於梅與兩位老人一起生活,承擔起照顧老人生活的重擔。兩位老人曾多次勸他再婚,都被他婉言拒絕。2007年1月和3月杜玉軍夫婦先後去世。在清理遺產過程中,發現杜玉軍夫婦除了留有6間平房外,還有存款18400元。杜廣平認為這是他父母留下的遺產,應當由他全部繼承,不過考慮到於東方對他父母的照顧,分給於東方3000元。於東方則認為自己是上門女婿,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那麼他應當繼承2間平房和6100元錢。杜廣平堅決不同意,於東方只好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依法處理。請分析應如何處理?
33.1972年1月,陳立志與鄭春梅離婚,經協商,由鄭春梅撫養年滿4歲的小兒子陳小軍。1973年鄭春梅再婚,陳小軍同母親與繼父共同生活,其與繼父的感情較好。同年5月,陳立志也再婚,婚後生了兩個孩子,兒子叫陳鵬飛,女兒陳艷玲。陳小軍長大成人後,不僅贍養了繼父和生母鄭春梅,還經常看望生父陳立志,父子感情較深。1991年陳小軍的繼父在車禍中喪生,由他和母親鄭春梅共同繼承了全部遺產。1992年春陳立志因病醫治無效去世。生病期間,陳小軍、陳鵬飛,陳艷玲都對父親陳立志進行了精心照顧。陳立志死後留下遺產42000元,由於沒有留下遺囑,被陳鵬飛和陳艷玲平分了。陳小軍也要求參與繼承,因為他畢竟也是陳家的人。陳鵬飛兄妹則認為陳小軍已隨其母改嫁,並且也繼承了繼父的遺產,因而無權繼承生父陳立志的遺產。陳小軍不服,就起訴到法院,要求依法保護他的繼承權。請你分析陳小軍是否可以再繼承生父的遺產?
34.李某與女青年王某經人介紹相識,於2001年1月登記結婚。婚後,兩人陸續購置了彩電、冰箱、洗衣機、音響、空調等家用電器,並有銀行存款6萬元,但未生育子女。2002年3月,王某以感情不和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同李某的婚姻關系。經過審理,人民法院於同年6月8日作出第一審判決,准予雙方離婚,並對共同財產作出分割。同年6月15日,李某因搶救公物不幸身亡,有關部門發給其家屬撫恤金5000元,保險公司給付人身保險金1萬元(李某生前與該保險公司所簽訂的保險合同未指定受益人)。為上述財產的分割,王某同李某的父母發生爭執,遂訴至法院。請分析應如何處理?
35.張某(19歲)與林某(15歲)共同商量搞錢,於是一天晚上潛入一倉庫,抱走3台手提電腦,價值3萬余元,後在銷贓時被抓獲。請你運用犯罪構成理論分析他們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構成犯罪,犯了什麼罪?
36.楊某(男,17歲,中學生)2006年10月20日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等候一個同學。該校高中三年級學生龍某和另一個同學從楊某身邊走過,龍某故意撞楊某一下,楊某沒言語,只是瞪了他們一眼,龍某返身詢問到:「你看什麼?」說著打了楊某一耳光,同時龍某的同夥七人蜂擁而上,用拳頭和書包打楊某,楊某用兩手抱住腦袋往後退,其中一個學生一拳打在楊某胸部,另幾個人又追打過去,這時楊某抽出隨身攜帶的匕首,龍某過來打他時,他右手握刀,朝上捅了一刀,正扎中龍某的頸部,造成龍某頸部動脈斷裂,楊某等將龍某送往醫院,經搶救無效,因大量出血休剋死亡,楊某後到公安機關自首。
楊某的行為是否屬於正當防衛?
37. 被告人某甲,男,二十歲,學生。2006年11月6日傍晚七時許,被告人看到一男青年在大街上侮辱自己的女友某乙,即上前指責,遭男青年毆打,某甲被迫自衛。在對打時,身穿便衣的民警某丙由此路過,即抓住甲某的手制止打架。由於某丙沒有表明公安人員身份,某甲認為是對方同夥,便用刀刺某丙左臂一刀後逃跑。某丙受輕傷,經治療已痊癒。對本案的處理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某甲的行為屬正當防衛。另一種意見認為某甲是過失傷害行為,但情節顯著輕微,不構成犯罪,可無罪釋放。
某甲的行為是否屬於正當防衛?
38. 2007年6月3日,許某在學校食堂打飯時和外系學生朱某撞到一起,許某手裡端的飯盒被撞翻,菜湯潑到了朱某身上,兩人遂發生爭吵,後大打出手。由於許某身高力壯,在廝打中佔了便宜,後被本班同學拉開,朱某懷恨在心。6月5日晚9點左右,朱某糾集校外無業人員姜某、白某等人,截住下晚自習後從教室回宿舍的許某,二話不說,用准備好的鏈鎖、匕首、木棍向許某身上、頭上一陣亂打,打得許某頭破血流。許某奮力反抗,奪路而逃,三人猛追不舍。許某跑到一個修自行車攤位前,被朱某等人團團圍困進行毆打,許某慌亂之中順手操起一個氣筒,抵擋三人的鏈鎖、木棍,不料一氣筒打在朱某太陽穴上,朱某當即昏迷不醒,後送到醫院搶救無效,於當晚11點左右死亡。
請你分析許某的行為是否屬於正當防衛?
39.王某(男)與李某(女)戀愛,錢某要求王某放棄李某,並商之於李某,李某回答決不會與錢某戀愛,錢遂懷恨在心。某日午後借約李某商談工作之名,拿預先投下毒葯的開水給李喝,李喝後回家毒性發作「暴死」。李家以為她是急病死亡,並按當地風俗當日即用棺材裝殮埋葬。王某聞之即買了一套新衣來到墳上痛哭,爾後啟開墳棺,要為李穿新衣,竟發現李身體未僵,心有微跳。王急忙送李至醫院。經搶救,李得以復活,問明經過事由,懷疑錢在水杯里放了毒葯,後查明杯中尚有剩餘的毒汁。請你運用犯罪構成理論分析錢某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構成犯罪,犯了什麼罪?
【參考答案】:
30.答:(1)沒有遺囑,按法定繼承。
(2)關於遺產的范圍。所謂遺產,是指公民死亡時遺留下的個人合法財產。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持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餘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婚姻法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持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除外。辛慶國與任曉蘭並無其他約定,因此這40000元稿費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來處理。故辛慶國的遺產有20000元。
(3)關於法定繼承人的范圍。根據《繼承法》第10條的規定:配偶、子女、父母均為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在本案中,雖然任曉蘭已經再婚,但是辛慶國的40000萬元稿費是他的遺作所得,當時任曉蘭還是他的妻子,繼承法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因此,任曉蘭和辛紅均為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
(4)繼承法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定額,一般應當平均等。所以,辛慶國的遺產20000元,任曉蘭和辛紅應各分得10000元;最終任曉蘭分得30000元。
31.答:我國繼承法規定:配偶、子女、父母均為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這里的子女包括兒子和女兒。而且,我國婚姻法規定,男女平等;繼承法也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因此,王英英向其兄王英傑要求將其中的一套住房重新登記在她的名下,是合法的,應該得到法院的支持。
32.答:於東方應當享有繼承權。因為,我國繼承法規定:配偶、子女、父母均為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同時規定了:喪偶的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的繼承人。而且,繼承法還規定了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是繼承他父親或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所以於梅可代其母杜廣梅去繼承杜玉軍夫婦的遺產。因此,杜廣平、於東方和於梅都是杜玉軍夫婦的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法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定額,一般應當平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贍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本案中,繼承人於梅年幼,繼承人於東方對杜玉軍夫婦盡了主要贍養義務,因此他們兩人分配遺產時可以適當多分,杜廣平雖為杜玉軍夫婦的親生兒子亦應少分。
33.答:陳小軍是可以繼承生父的遺產。陳小軍與陳立志的確依然是父子關系,因為,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天然的血緣關系,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並不會因為父母的離婚而解除,也不會因為父母離婚後一方的再婚從而與生父或者生母的關系消滅,不僅血緣關系不能夠消滅,而且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也不能夠消滅,這與父母離婚後子女由哪一方撫養沒有絲毫的關系。即使子女與繼父母因共同生活,相互扶助,形成實際上的撫養關系,也不會影響該子女與生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本案中陳小軍正是由於與其繼父形成了撫養關系,他才有權繼承其繼父的遺產,如果不是因為他贍養了他的繼父,他就無權繼承其遺產。然而,無論陳小軍是否繼承其繼父的遺產,他與生父母之間都具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而不管他與其生父陳立志是否生活在一起。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1條規定:「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父母的遺產。」所以,陳小軍盡管已隨母親改嫁依然應當享有其生父遺產的繼承權,有權要求與其同父異母的弟弟陳鵬飛和妹妹陳艷玲共同繼承遺產。而且,他們都是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法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定額,一般應當平均等。陳小軍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只的14000元。
34.答:(1)沒有遺囑,按法定繼承。
(2)關於遺產的范圍。所謂遺產,是指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遺產。本案中李某的遺產包括:①、夫妻共有財產中屬於自己能有的那一半財產。②、保險公司給付的1萬元保險金。因為根據我國有關法規,人生保險金沒有指定受益人的,則應作遺產處理。而李某因公死亡後有關部門發給的5000元撫恤金,是國家對其家屬的精神安慰和生活補助,應由受撫恤的對象所有,不屬於李某的遺產。故遺產包括家用電器的一半和7萬元。
(3)關於法定繼承人的范圍。根據《繼承法》第10條的規定,配偶子女,父母均為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在本案中,雖然人民法院已經作出了准予離婚的一審判決,但在李某死亡時,上訴期尚未定,一審判決也還沒有生效,因此,王某仍是李某的配偶,與李某的父母一樣,同是李某的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
(4)王某可得全部家用電器及人民幣4萬元;李某父母分得人民幣3.5萬元。
35.答:張某已經構成了犯罪,林某未達到法定年齡,未構成犯罪。
犯罪構成是指按照刑法的規定,決定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而為該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的總和。犯罪構成包括:犯罪主體,指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犯罪主觀方面,指犯罪主體對自己實施的危害行為及其危害社會的結果所持有的心理態度,它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過失等;犯罪客體,即我國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犯罪行為所危害的社會關系;犯罪客觀方面,指刑法規定的構成犯罪在客觀上需要具備的諸種要件的總稱,具體表現為危害行為、危害結果等。
本案中,張某是犯罪的主體,他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且張某有盜竊國家財產的故意,具備了犯罪主觀方面的要件;張某實施了盜竊了倉庫里的三台手提電腦,具備了犯罪客觀方面的要件;張某盜竊了倉庫里的三台手提電腦,侵犯了國家財產的所有權,具備了犯罪客觀要件;張某實施了盜竊行為,對國家財產造成了較大的損失,具備了犯罪客觀方面的要件。總之,張某具備了犯罪構成的四個要件,他已經構成了犯罪。
36.答:楊某的行為屬於防衛過當。《刑法》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必須具備四個條件:(1)防衛目的要正當,即在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正在受到不法侵害時,可以實施正當防衛,楊某面對幾個人的追打,抽出隨身攜帶的匕首,龍某過來打他時,他右手握刀,朝上捅了一刀,這屬於正當防衛;(2)防衛要實時,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時間;(3)防衛對象只能是不法侵害或者,不能針對第三人;(4)正當防衛不能明顯的超過必要的限度。楊某造成了龍某死亡的嚴重後果,其防衛行為顯然過當,應當負必要的刑事責任。但是,楊某是在遭受不法侵害時,實施防衛過程中超過了必要的限度,而且是未成年人,又具有積極搶救和自首等情節,應當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7.答:某甲的行為屬於假想防衛。《刑法》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必須具備四個條件:(1)防衛目的要正當,即在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正在受到不法侵害時,可以實施正當防衛;某甲遭男青年毆打,被迫自衛,這屬於正當防衛。(2)防衛要實時,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時間。(3)防衛對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不能針對第三人;某甲把某丙誤認為是對方同夥,便用刀刺某丙左臂一刀後奪路逃跑,這是他的假想防衛。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由於某丙突然抓住甲某的手,而且身穿便衣,並未表明本人身份,故某甲不可能預見到某丙是來維持秩序的民警。總之,本案被告人某甲不負刑事責任。(4)正當防衛不能明顯的超過必要的限度。
38.答:許某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刑法》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必須具備四個條件:(1)防衛目的要正當,即在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正在受到不法侵害時,可以實施正當防衛;由於姜某、白某等人用准備好的鏈鎖、匕首、木棍向許某身上、頭上一陣亂打,打得許某頭破血流。許某奮力反抗,奪路而逃,三人猛追不舍。許某跑到一個修自行車攤位前,被朱某等人團團圍困進行毆打,許某慌亂之中順手操起一個氣筒,抵擋三人的鏈鎖、木棍,不料一氣筒打在朱某太陽穴上,朱某當即昏迷不醒,後送到醫院搶救無效,於當晚11點左右死亡,這屬於正當防衛。(2)防衛要實時,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時間。許某一氣筒打在朱某太陽穴上,這是他正在受到不法侵害時所實施的行為。(3)防衛對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不能針對第三人;許某的防衛行為是針對不法侵害或者。(4)正當防衛不能明顯的超過必要的限度。許某用一氣筒向朱某打去,雖然造成了朱某的死亡,但是在當時的緊急情況下所為,這是他不能預料的,因此不屬於超過必要的限度。故許某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
39.答:錢某已構成犯罪,犯了既遂罪。犯罪構成是指按照刑法的規定,決定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而為該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的總和。犯罪構成包括:犯罪主體,指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犯罪主觀方面,指犯罪主體對自己實施的危害行為及其危害社會的結果所持有的心理態度,它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過失等;犯罪客體,即我國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犯罪行為所危害的社會關系;犯罪客觀方面,指刑法規定的構成犯罪在客觀上需要具備的諸種要件的總稱,具體表現為危害行為、危害結果等。本案中,錢某是犯罪的主體,他實施了危害她人生命的行為,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且錢某因懷恨在心,有投毒的故意,具備了犯罪主觀方面的要件;錢某實施了投毒的行為,侵犯了李某的生命權,具備了犯罪的客觀要件;錢某投毒,使李毒性發作「暴死」,具備了犯罪客觀方面的要件;雖然李經搶救得以復活,但是錢某投毒殺人的行為已經實施結束,故錢某已構成犯罪,犯了既遂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