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幾層法院案例

幾層法院案例

發布時間: 2022-03-10 03:27:37

Ⅰ 人民法院等級怎麼分的

我國人民法院分四級,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 院、中級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分為:

(一)最高人民法院;

(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三)專門人民法院。

第十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

第二十條高級人民法院包括:

(一)省高級人民法院;

(二)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三)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

第二十二條中級人民法院包括:

(一)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

(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

(三)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四)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

第二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包括:

(一)縣、自治縣人民法院;

(二)不設區的市人民法院;

(三)市轄區人民法院。

(1)幾層法院案例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規定由其管轄的和其認為應當由自己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對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抗訴案件;

(三)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規定提起的上訴、抗訴案件;

(四)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再審案件;

(五)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核準的死刑案件。

第二十一條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規定由其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下級人民法院報請審理的第一審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四)對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抗訴案件;

(五)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再審案件;

(六)中級人民法院報請復核的死刑案件。

第二十三條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規定由其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基層人民法院報請審理的第一審案件;

(三)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四)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抗訴案件;

(五)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再審案件。

第二十五條基層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基層人民法院對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Ⅱ 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各自分別管轄的案件種類都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各自分別管轄的案件種類如下:

基層人民法院審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審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基層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中級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一)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基層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三)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四)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高級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一)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下級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三)對下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四)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一)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和它認為應當由自己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二)對高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三)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Ⅲ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總共多少

最高人民法來院發布自的指導性案例,各級人民法院審判類似案例時應當參照;適用法律條文時,一般不引用指導性案例編號,引用案例中適用的法律條文。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自2010年11月26日公布並施行,法發〔2010〕51號)第七條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各級人民法院審判類似案例時應當參照。

Ⅳ 中國的人民法院分為幾級舉例說明吧

在我國,人民法院分為四級,分別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此外還有專門法院即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

區的是基層人民法院。北京市下的區級法院,應該屬於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的法院應該前面都會加高級。應該是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4)幾層法院案例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兩審終審,是指除了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裁定就是終審判決和裁定外,其他的一般案件,可經過兩級法院審理然後終審。

比如,縣級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案件,如果當事人不服,或者同級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的判決或裁定確有錯誤,就可以向中級人民法院上訴或抗訴。

中級人民法院則對該案進行第二次審理,作出的判決或裁定,就是終審的判決或裁定,對終審的判決和裁定,不準上訴或者按二審程序提出抗訴。四級兩審終審制,就是我國人民法院雖然有四級,但對一般的案件,最多隻能審理兩次的審級制度。

我國為什麼規定兩審制,而不搞三審制、四審制呢?這是因為二審法院不僅要全面審理案件事實,而且要審查適用法律是否正確。經過二審,案件能得到正確的解決。

如果審級過多,手續繁瑣,就會使訴訟遲滯。再加上我國地域遼闊,有的地方交通不便,會給當事人帶來許多困難,浪費時間、精力和費用。

Ⅳ 中國法院有幾級 打官司要經過 幾審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即一個案件經過兩級法院的審理就終結了。當然,如果最高人民法院一審的案件,那麼一審就終結了。對於已經終審的案件,當事人不服的,可以申訴。申訴的方式主要是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和向人大常委會申請個案監督。

法院分為四級:

1、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各類案件,制定司法解釋,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並依照法律確定的職責范圍,管理全國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2、高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以及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3、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4、基層人民法院。縣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自治縣人民法院以及市轄區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可以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和經濟審判庭,庭設庭長、副庭長。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可以設立若幹人民法庭。

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組成部分,它的判決和裁定就是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

基層人民法院審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審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對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專門人民法院:

專門人民法院是中國統一審判體系——人民法院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共同行使國家的審判權。包括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森林法院、農墾法院、石油法院等。

兩審終審制: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當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民檢察院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如果在上訴期限內當事人不上訴、人民檢察院不抗訴,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二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也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再審處理: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各級人民法院對於當事人提出的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的申訴,應當認真負責處理。

人民法院對於檢察院起訴的案件認為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有違法情況時,可以退回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或者通知人民檢察院糾正。

(5)幾層法院案例擴展閱讀:

訴訟的構成有這樣一些要素:

一是要有法院參加。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行使審判權。法院以外的機關、組織或個人裁決爭議,都不是訴訟,不具有訴訟的效力。通常情況下,

沒有法院的參加就不構成訴訟。有些刑事案件雖然並不到法院,到檢察院那裡訴訟就結束了, 這種情形,並不是完整的訴訟過程,而是具備某種條件時訴訟的提前結束。

二是要有控告方和被告方的同時參加。僅有告狀指控的一方,沒有被指控的對象,或者只有被控的一方,沒有指控的一方,法院不可能立案審理,因而也不構成訴訟。

三是要有通過起訴訟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在法律上稱之為訴訟請求,即原告起訴時提出的請求。比如,檢察機關起訴時必須向法院提出對被告人定罪判刑的請求,民事案件中原告也會提出要求法院判令被告返還財產或賠償損失等方面的請求。沒有訴訟請求,訴訟無法構成,也毫無實際意義。

Ⅵ 法院共有多少個庭,各個庭分別審理什麼類型的案件,有沒有什麼依據

行政業務機構:
1、 立案庭

審查應由該院受理的民事糾紛、行政案件的起訴,決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

審查應由該院受理的執行案件的申請,決定是否立案或裁定不予受理;

對應由該院受理的刑事公訴案件進行立案登記;

對應由該院受理的各類上訴(抗訴)案件審查立案;

審查應由該院受理的申訴、申請再審案件,並決定是否再審立案;

對該院決定再審、上級法院指令再審和抗訴案件進行立案登記;

負責應由該院依法受理的其他案件的立案工作。

根據當事人申請,依法進行訴前財產、訴前證據保全及調解;

對立案階段提出的管轄異議案件進行審理裁決;

審理不服管轄異議、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等上訴案件並作出裁決;

核算當事人預交訴訟費用,辦理緩、減、免訴訟費的審批手續;

處理來信來訪(其中,對該院正在審理的案件的來訪,由有關審判庭接待處理);

對該院審理的各類案件進行審判流程管理,對審限(審理辦案的期限)跟蹤督辦;

負責有關法律文書的送達。監督指導下級法院的立案工作。


2、刑事審判第一庭

審判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軍人違反職責罪等第一、二審案件,復核死刑案件。

審理相關的涉外內審案件。

審理涉外移管案件。

審理相關的因特殊情況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復核案件;審理因特殊情況假釋的復核案件。

處理相關的死刑喊冤案件。

審查死刑備案材料。

辦理相關大案要案的協調、指導事宜。

指導全國法院的減刑、假釋工作。

3、刑事審判第二庭

審判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財產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等第一、二審案件,復核死刑案件。

審理相關的因特殊情況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復核案件。

處理相關的死刑喊冤案件。

辦理相關大案要案的協調、指導事宜。

民事審判第一庭

5、民事審判第二庭

民事審判第二庭,依法審理法人之間、法人與其他組織之間、自然人與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合同。

依法審理法人之間、法人與其他組織之間、自然人與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合同?(除房屋買賣)糾紛;金融、證券、期貨、票據、股權等經濟糾紛案件;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的企業、公司的破產案件;建設工程承包等案件。

6、 民事審判第三庭

審判第一、二審著作權(包括計算機軟體)、商標權、專利權、技術合同、不正當競爭以及科技成果權、植物新品種權等知識產權案件。

審查處理不服高級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知識產權申請再審案件以及少數立案庭移送的不服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知識產權申請再審案件。

辦理知識產權申請復議案件。

審批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延長審限的申請。

7、 民事審判第四庭

審判第一、二審海事案件。

審判第一、二審法人之間、法人與其他組織之間的合同和侵權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審判第一、二審證券、期貨、票據、公司、破產等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審判第一、二審信用證案件。

審查申請撤銷、承認和強制執行國際仲裁裁決、外國法院判決的案件。

審查有關涉外仲裁條款效力的案件。

審查處理不服高級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海事申請再審的案件及少數立案庭移送的不服中級人民法院和海事法院生效裁判的海事申請再審的案件、海事行政案件和有關海事扣船執行案件。

審批高級人民法院相關案件延長審限的申請。

8、 行政審判庭

行政審判,即指法院通過對行政行為因違法、失職、越權、未遵守造成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權益損害而引發的行政案件的審判的方式進行權力制約。

9、 審判監督庭

審判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對下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刑事、民事(不含知識產權、海事等)生效裁判提出抗訴的案件

審判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各類生效裁判提出抗訴的案件

審判高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改判死刑,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刑事案件;依法核准因被告人在死緩考驗期內故意犯罪,應當執行死刑的案件。

(6)幾層法院案例擴展閱讀:

法院(court),是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國家機關。主要通過審判活動懲治犯罪分子,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公平正義。

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其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Ⅶ 法院的民事庭有幾個 分別是處理什麼案件

民事審判一庭
(一)負責審理第一、二審有關婚姻、家庭、勞動爭議、人身權專利、房地產及相關合同等糾紛案件屬;
(二)負責指導基層人民法庭工作;
(三)負責牽頭對下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工作進行指導;
(四)負責審批基層法院相關案件延長審限的申請。
民事審判二庭
(一)負責審理第一、二審有關婚姻、家庭、勞動爭議、人身權利、房地產及相關合同等糾紛案件;
(二)負責審理合同、證券、票據及破產案件;
(三)負責審理申請撤銷仲裁的案件;
(四)負責對下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工作進行指導。
民事審判三庭
(一)負責審理第一、二審有關婚姻、家庭、勞動爭議、人身權利、房地產及相關合同等糾紛案件;
(二)負責審理涉外民商事案件;
(三)負責審理知識產權案件;
(四)負責對下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工作進行指導。

Ⅷ 法院每天解決多少起案子 一個法院有幾個法庭 一個城市有幾個法院 案子多了解決得了嗎

不同省、市復、地區均有所制不同。法院的每天解決的案子數與法院的規模、審判人員人數、法院所處地區、法院是幾級法院等等很多因素相關。有的法院沒有法庭。基層法院是看鄉鎮的大小設置法庭,比如城關地區一般設一個法院,其他鄉鎮可能三四個鄉鎮合並設一個法庭。一個城市一般有一個法院,指縣級的這種。案子多了法院想辦法解決。

Ⅸ 法院怎麼劃分等級的

屬於最高人民法院,我國人民法院組織體系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包括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審判權由下列人民法院行使:
1、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2、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
3、最高人民法院。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

如何確定一審法院的級別
我國有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級法院,都可以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但受理案件的范圍不同,具體是指:
1、基層人民法院。
基層人民法院(指縣級、不設區的市級、市轄區的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就是說,一般民事案件都由基層法院管轄,或者說除了法律規定由中級法院、高級法院、最高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外,其餘一切民事案件都由基層法院管轄。
2、中級人民法院。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一,重大涉外案件(包括涉港、澳、台地區的案件)。所謂涉外案件,是指具有外國因素的民事案件,如原告或被告是外國人、涉及的財產在外國等。所謂重大涉外案件,是指爭議標的額大、案情復雜,或者居住在國外的當事人人數眾多或當事人分屬多國國籍的涉外案件。
第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所謂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一般是指在政治上或經濟上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在政治上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主要是指訴訟當事人或訴訟標的及標的物涉及到的人或事在政治上有重大影響,如當事人是黨、政、軍界要員或人大代表等。在經濟上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主要是指訴訟標的金額較大、爭議的法律關系涉及到國家經濟政策的貫徹等類案件。第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目前這類案件主要有海事和海商案件、專利糾紛案件、商標侵權案件。海事、海商案件只能由海事法院管轄(海事法院與普通中級法院同級),其他法院不能管轄;專利糾紛案件只能由省級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青島、大連和各經濟特區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其他法院沒有管轄權。
3、高級人民法院。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是在本轄區內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在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以及它認為應當由自己審理的案件。所謂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是指在全國范圍內案件性質比較嚴重、案情特別復雜、影響重大的案件,這類案件為數極少;所謂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因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是指只要最高人民法院認為某一案件應當由其審理,不論該案屬於哪一級、哪一個法院管轄,它都有權將案件提上來自己審判,從而取得對案件的管轄權。這是法律賦予最高審判機關在管轄上的特殊權力。但應明確的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管轄的民事案件實行一審終審,不能上訴。全國最高人民法院,
各省級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
各市(除直轄市)中級人民法院,
各區縣的基層人民法院。
注意:各人民法庭是屬於基層人民法院的,法庭的文件數名都必須是所屬的基層人民法院。
兩審終審是指一個案件最多經過兩級法院的審理就是生效的判決了。所以最高人民法院是不審理一審案件的,就是為了保證兩審終審制。但是,在兩審終審之外也有申訴審。更加詳細的內容則需要對審判程序進行更多的研究和學習。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在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以及它認為應當由自己審理的案件。所謂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是指在全國范圍內案件性質比較嚴重、案情特別復雜、影響重大的案件。

Ⅹ 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有哪些

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有第一審民事案件,另有規定的除外。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第二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第三十八條
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確有必要將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下級人民法院對它所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審理。

熱點內容
民法通則第207條 發布:2025-05-15 11:51:04 瀏覽:699
司法所豎排 發布:2025-05-15 11:49:47 瀏覽:219
談談你對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的認識 發布:2025-05-15 11:45:54 瀏覽:5
勞動法試題百度 發布:2025-05-15 11:41:27 瀏覽:282
法社會學與生活的論文 發布:2025-05-15 11:38:09 瀏覽:324
荔浦律師電話 發布:2025-05-15 11:36:12 瀏覽:965
黃韋博行政法口訣 發布:2025-05-15 11:32:27 瀏覽:184
法院秤砣 發布:2025-05-15 11:31:43 瀏覽:608
民法典線下培訓 發布:2025-05-15 11:28:49 瀏覽:932
司法鑒定理工大學 發布:2025-05-15 11:24:45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