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霓法官
Ⅰ 一審法院壓著上訴材料不上遞二審法院 是不是可以投訴 不作為
🤝 真有這事,我的上訴材料被一審法官壓了5個月沒遞交,等我找到她,她居然說檔案出了點問題,她是南京市建鄴區法院李霓法官
Ⅱ 盤錦市法院審判長李玉新電話
如果收到中獎電話,說你中獎不兌要支付違約金,否則賠償5~10萬,這都是騙子在嚇回唬你,騙子不懂法答,冒充司法部門的人員,嚇唬人如果涉及要你轉錢、說你違法的,就是騙子。,不按他的要求處理事情,不要理他。沒啥事。
找人打114查詢法院的電話問問
Ⅲ 如何看待江蘇一博士「虎爸」拳腳相加逼六七歲兒女學高數
12 月 14 日,據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消息,南京一位 " 虎爸 " 的教育方式有點激進,讓一年級的兒子和幼兒園的女兒學中學、大學知識,學到深夜還辱罵加毆打,無奈之下,孩子母親只能向法院 " 求援 "。近日,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處理了這起因家庭教育方式失當引發的糾紛。
母親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毛先生系博士畢業,與鄭女士婚後育有兩子女小明、小佳(均為化名),兒子小明 7 歲,讀小學一年級;女兒小佳 5 歲,讀幼兒園。
鄭女士稱,丈夫毛某經常向兩子女小明、小佳(化名)教授中學、大學的知識,讓兩孩子學習文言文和高等數學,並要求兩子女學習至深夜,其在教育子女學習的過程中經常使用侮辱性字眼進行謾罵,有時甚至出現毆打行為。
在公安民警、婦聯工作人員、學校老師介入協調的過程中,毛某一直未能認識到其教育方式失當的問題,反而認為其管教孩子僅為 " 家務事 ",拒絕接受相關人員的協調,對兩個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嚴重影響。因子女的教育問題,亦嚴重影響了夫妻感情。
鄭女士遂向法院申請:禁止被申請人毛某打罵申請人及申請人的子女小明、小佳;禁止被申請人毛某限制申請人及申請人的子女人身自由。
法院: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法院經審查認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對未成年人進行合理教育的職責,但應根據未成年人的年齡和智力發展狀況,在尊重未成年人的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本案中,根據申請人鄭某提供的《接處警情況說明》、病歷資料、照片、視頻等證據,以及案件承辦人向小明的班主任老師了解的相關情況,可以證明被申請人毛某在對兩子女進行教育的過程中,經常性使用侮辱性字眼進行謾罵,有時甚至出現毆打行為,教育方式失當,有對未成年人進行精神侵害的家庭暴力行為。在法院工作人員向被申請人毛某告知鄭某已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並向其釋明法律後果的情形下,仍拒絕參加聽證談話。故鄭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符合法定條件。
建鄴法院作出裁定:禁止被申請人毛某對鄭某、小明、小佳及其相關近親屬實施家庭暴力。
法官說法:精神侵害也是家庭暴力
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法官李霓認為,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如何教育孩子,讓孩子茁壯成長,是每一個家長都十分關心的問題。本案就是一起家庭教育方式失當引發的糾紛,法院用 " 硬約束 " 和 " 軟關懷 " 結合的方式,妥善處理糾紛、化解各方矛盾,維護了家庭關系的和諧。
人民法院旗幟鮮明反對精神侵害型家庭暴力,引導被申請人選取正確的教育方式。本案中,被申請人雖並未對孩子肉體上造成嚴重的損傷,但存在長期辱罵、貶低孩子進行精神侵害的行為,也屬於家庭暴力。而且這種落後的粗放式教育方法,嚴重影響孩子心智的健康發育。被申請人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向孩子教授大量知識,但這一做法沒有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起到了拔苗助長的負面效果。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當全面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發展狀況,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
在簽發本案人身安全保護令時,法院駁回了申請人要求禁止被申請人接觸子女的申請,同時將保護令的有效期限定為三個月,給被申請人能夠自我反省和改正的機會。保護令有效期之後,承辦法官向申請人回訪,得知被申請人未再出現打罵孩子的情況,申請人也不再對人身安全保護令續期,案涉矛盾得到妥善化解。如何教育孩子,讓孩子茁壯成長,是值得每一個家長認真反思的問題。家長應當仔細觀察和發現,開發孩子擁有自己的特長,喚醒孩子的天賦,並且全面關注孩子的生理、心理、智力發展狀況,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他們。而不是將難懂的文言文和高數強加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