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關於辭去主審法官

關於辭去主審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3-16 05:50:59

A. 法官和主審法官有什麼區別

法官和主審法官的抄區別在於,法官是對普通法官和主審法官的統一的職務稱呼;主審法官是在法庭上對某個案件主理法官的稱呼,在案件中,主審法官是可以申請更換的,但是必須提供法定理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

(1)關於辭去主審法官擴展閱讀:

主審法官是為了提高辦案效率而在合議庭內部進行分工的產物,主審法官的主要職責如下:

1、與其他法庭上的成員(普通法官等)平等地參與案件的審理、評議和裁判等審判活動;

2、負責處理該案件辦案過程中產生的某些具體事務,比如主要包括保管案卷材料、調查收集證據、委託鑒定或審計、組織庭外調解、製作法律文書等輔助性事務;

注意事項:主審法官在處理具體事務時,是以合議庭的「代理人」角色出現的,只能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以合議庭的名義行事,要接受審判長的指導和其他成員的監督並做好通報工作,當然行為後果也由合議庭承擔。

B. 立案後主審法官認為證據不足可以勸原告撤訴嗎

可能大部分法官都會這樣做的,將案情向當事人說清楚,給當事人自主選擇的機會。如專果當事人堅持不撤訴屬,也是可能的,法院判決敗訴以後也能夠接受。
如果撤訴,搜集證據後再重新起訴是最好的選擇。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後果。

C. 民事訴訟 當事人可以更換主審法官嗎

對於這樣的徇私違法的法官,要求更換,並向法院紀檢組和審監庭投訴,要求追究責任,並給你書面的處理結果,同時可以向當地人大和政府投訴這個法官,要求處理。

D. 在一起案件中審判長與主審法官可以是兩個人嗎

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法律文書上會寫清審判長和審判員或者代理審判員或專者人民陪審員等,由這屬些人員組成合議庭。同時,因經費、人力等條件限制,在案件審理地實際過程中,需要明確一個主要辦理人,即主審法官,從事送達法律文書、組織證據交換、開庭審理、撰寫法律文書等工作。審判長不一定是主審法官,主審法官也不一定是審判長。

E. 主審法官沒有迴避判決書是否有效

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需要迴避的,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迴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如果案件開始審理時或者在法庭辯論終結前均未提出,或者申請被駁回的,法庭審判是合法的,作出的判決也是有效的。
但是,如果審判人員存在應當自行迴避的法定情形之而沒有主動提出,當事人在判決之後才知道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

F. 法院不通知當事人就可以更換主審法官嗎

1、法院對於案件的審判法院必須在開庭前告知當事人,當事人認為有理由的可以提出回迴避申請。
2、相關答法條: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七條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
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G. 申請迴避主審法官,迴避申請向誰遞交

如果是審判員擔任審判長(即非院長擔任),由院長決定;如果是院版長擔任審判長就權要向審判委員會。但是說法官不公,要分清楚是哪方面啊,如果是因為法官跟對方當事人之間有什麼親戚關系啊利害關系或是其他關系是可以迴避的,但是如果不是這些原因,只是法官認定事實主觀上的錯誤不對,那你應該上訴或是申訴,申請再審

H. 法官助理辭職去當律師有兩年的迴避限制嗎

有。律師法規定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二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給予警告,罰款。情節嚴重的,停止執業三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四十一條 曾經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第四十七條律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止執業三個月以下的處罰:

(一)同時在兩個以上律師事務所執業的;

(二)以不正當手段承攬業務的;

(三)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或者代理與本人及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的;

(四)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二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

(五)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

(8)關於辭去主審法官擴展閱讀

《律師法》第五十二條 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對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執業活動實施日常監督管理,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責令改正;對當事人的投訴,應當及時進行調查。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認為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違法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向上級司法行政部門提出處罰建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部分地方人民法院開展法官助理試點工作的意見》

六、法官助理的管理

(五)法官助理履行職責時,參照訴訟法的規定實行迴避。法官助理的任職迴避比照法官執行。

(六)法官助理違反法律、法規、審判紀律的,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和其他有關規定,追究相應責任。

I. 申請強制執行一定要找到主審法官鑒字嗎

不需要。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強制執行申請立案受理後,應當及時將立案的有關情況、當事人在執行程序中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可能存在的執行風險書面告知當事人;不予立案的,應當製作裁定書送達申請人,裁定書應當載明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據和理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公開的若干規定》

1、第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向社會公開執行案件的立案標准和啟動程序。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強制執行申請立案受理後,應當及時將立案的有關情況、當事人在執行程序中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可能存在的執行風險書面告知當事人;不予立案的,應當製作裁定書送達申請人,裁定書應當載明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據和理由。

2、第五條人民法院受理執行案件後,應當及時將案件承辦人或合議庭成員及聯系方式告知雙方當事人。

3、第六條人民法院在執行過程中,申請執行人要求了解案件執行進展情況的,執行人員應當如實告知。

4、第七條人民法院對申請執行人提供的財產線索進行調查後,應當及時將調查結果告知申請執行人;對依職權調查的被執行人財產狀況和被執行人申報的財產狀況,應當主動告知申請執行人。

5、第八條人民法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劃撥等執行措施的,應當依法製作裁定書送達被執行人,並在實施執行措施後將有關情況及時告知雙方當事人,或者以方便當事人查詢的方式予以公開。

6、第十條人民法院擬委託評估、拍賣或者變賣被執行人財產的,應當及時告知雙方當事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並嚴格按照《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等有關規定,採取公開的方式選定評估機構和拍賣機構,並依法公開進行拍賣、變賣。

評估結束後,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向雙方當事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送達評估報告;拍賣、變賣結束後,應當及時將結果告知雙方當事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

7、第十一條人民法院在辦理參與分配的執行案件時,應當將被執行人財產的處理方案、分配原則和分配方案以及相關法律規定告知申請參與分配的債權人。必要時,應當組織各方當事人舉行聽證會。

8、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對案外人異議、不予執行的申請以及變更、追加被執行主體等重大執行事項,一般應當公開聽證進行審查;案情簡單,事實清楚,沒有必要聽證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審查。審查結果應當依法製作裁定書送達各方當事人。

熱點內容
法院判決案例 發布:2025-05-14 12:18:50 瀏覽:550
青年戀愛道德 發布:2025-05-14 12:05:25 瀏覽:980
新婚姻法離婚的條件感情破裂 發布:2025-05-14 11:59:41 瀏覽:80
帶法官超審限 發布:2025-05-14 11:59:31 瀏覽:749
道德與法完美戀愛 發布:2025-05-14 11:43:56 瀏覽:534
立法法屬於社會法 發布:2025-05-14 11:36:06 瀏覽:118
郫縣司法鑒定 發布:2025-05-14 11:27:35 瀏覽:824
民法輔助人 發布:2025-05-14 11:26:11 瀏覽:117
龍馬潭區司法局 發布:2025-05-14 11:25:59 瀏覽:193
司法廳黨校 發布:2025-05-14 11:23:56 瀏覽: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