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權力責任

法官權力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9 08:51:30

Ⅰ 如何科學確定主審法官的權力和責任

完善主審法官責任制,規范審判權力運行,是當前人民法院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主審法官責任制,可以改變現行的審判權力運行模式,是落實好「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這一目標切實可行的制度保障。主審法官責任制對於各個法院來說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其中涉及很多現實問題需要討論、解決。
主審法官的權力和責任
有責必有權,要做到權責統一,首先要向法官放好權。責任和權力是一體的,權力下放,有利於責任的明晰。而放權過程中,最核心的權力就是審判權,將案件的審理、決定權力下放給主審法官,有利於增強法官的責任感、事業心,有利於調動法官的辦案積極性,激發其主觀能動性。主審法官的審判權,應該包括簽發、審核文書,主持庭審,組織合議等權力。主審法官對於自己承辦的案件,如果是獨任審判的,由獨任主審法官直接決定一般案件的裁判結果,可以直接簽發文書;如果是採取合議庭形式審理的案件,經合議庭合議後,對一般案件,根據合議結果,也可由主審法官直接簽發法律文書,而不需要院、庭長、審委會討論、審批。
主審法官承辦的案件,原則上要自行裁判,一般不得提交院、庭長、審判委員會討論,但法官獨立審判,並不是說讓「法官獨裁」。有一些案件,如果沒有有效的復核、把關程序,在處理上就容易出現偏差。需要提交院、庭長、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案件,應當符合以下兩種情形之一:1.《人民法院組織法》第十條規定法院的審判委員會負責討論重大或疑難的案件。因此,在審判委員會組織未進行改革的情況下,重大復雜或疑難、新類型案件應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2. 案件經合議庭合議以後,雖然形成了多數意見,但是多數意見卻與主審法官的意見不統一,即主審法官的意見為少數意見。對於第一種情形,適合獨任審判或者合議庭開庭審理的案件,對於第二種情形,適用於合議庭開庭審理的案件。在第二種情形中,因主審法官是經過嚴格的選任程序而從眾多法官中選拔出來的「精英法官」,其業務水平、專業知識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必然要優於普通法官以及人民陪審員,所以主審法官的意見應當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不能輕易否決。在這種情況下,應當首先提交院、庭長討論,由院、庭長對案件給予監督和指導,並且對院、庭長發表的意見要形成書面記錄,以防止院、庭長過度干涉案件的處理。如果院、庭長討論後,院、庭長認為根據案情,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再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這樣一方面充分尊重了主審法官的意見,另一方面,又可以更好地保障案件質量,並實現了院、庭長對案件的事中監督,在一定程度上對主審法官的權利進行了制約。在決定案件確需提交審判委員會進行討論後,主審法官必須事先寫好審理報告,並對案件的事實、證據、法條的適用進行分析、說理,提出自己的處理意見,最後再由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Ⅱ 法官權力有多大誰來管法官

法官是指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法官的權力是法律賦予的,法版律賦予他多大的權權力他就有多大的權力,超出法律賦予的權力以外,就是濫用權力。
可以管法官的部門很多,如法院領導、檢察院、人大等部門。

Ⅲ 法院的執行法官的權力

這是法律授權.

Ⅳ 哪些既是法官的權利,又是法官的義務的

釋明,既是法官的權利,又是法官的義務。
法官的釋明權,是指訴訟過內程中,法官在當事人的訴訟請容求、陳述的意見或提供的證據不明確、不充分、不適當的情形下,依法對當事人進行發問、提醒、啟發或要求當事人對上述事項作出解釋說明或補充修正的訴訟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後果,促使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
第三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
第三十五條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的限制,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

Ⅳ 執行局的法官有哪些權力

【1】法院執行庭法官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予以罰款,拘留

【2】法院執行庭法官有權向銀行等單位查詢被執行人存款情況。

有權凍結、劃撥被執行人存款

【3】法院執行庭法官有權扣留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

但是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家屬生活必需費用。

【4】法院執行庭法官有權力查封、扣押、凍結、變賣、拍賣,

被執行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5】法院執行庭法官對於不執行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法院可以簽發搜查令

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發布搜查令,

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

【6】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票證,由執行員傳喚雙方當事人當面交付,

或者由執行員轉交,並由被交付人簽收。

有關單位持有該項財物或者票證的,

應當根據人民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轉交,並由被交付人簽收。

有關公民持有該項財物或者票證的,

人民法院通知其交出。拒不交出的,強制執行。

【7】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

由院長簽發公告,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

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執行員強制執行。

【8】上述說法,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1章《執行措施》。

Ⅵ 法官終身責任制的起源

錯案責任追究制度早在1995年的《法官法》中就可以找到依內據,2001年修訂後的《法官法》規定,對於玩忽職容守造成錯案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之後的《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也將錯案列入違反辦案紀律的情形。自治區高院也出台《關於違法及差錯審判執行責任追究辦法》,確立了由審判委員會研究確定是否錯案、責任追究制度。

(6)法官權力責任擴展閱讀

意義:

「誰辦案誰負責」最終要落實於審判工作、司法工作的每個環節,但要想讓其切實發揮作用,顯然不是一兩條規定就能夠解決的,還需要有良好的、科學的制度設計。令人欣慰的是,四中全會決定從各個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設計。

法官責任制度制定和出台的目的不是懲罰,是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件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所以,還要有相應的機制保障維護公平正義的法官。

如果沒有科學的遴選機制,業務精通、公平正直的法官就不能走上審判台;如果審判中不能去除行政指揮的陰影,法官還要服從領導意志;如果法官的職業保障不能落實,那麼由審判者負責終將是一句口號。

Ⅶ 法官手中的權利有多大

你說的這些根本不是法官的權利,而是他的職責。別把法官想像的有多大的權力。法官是指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應此,法官只是一個職務而已。說白一點:法官只是根據國家的法律給犯法的人員做出相映的處罰判斷而已。而這個判斷也不是他一個人做出的,其中還有審判委員會委員。這些也都是依法而行的。

Ⅷ 同樣是法官,是不是有的有權力,而有的沒有權力

法官有來權力動用警力自。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
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庭規則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拘留。
人民法院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Ⅸ 法官的主要職責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五條法官的職責:

(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二)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七條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9)法官權力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八條法官享有下列權利:

(一)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

(二)依法審判案件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三)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四)獲得勞動報酬,享受保險、福利待遇;

(五)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

(六)參加培訓;

(七)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八)辭職。

第九條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二十三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體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

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

熱點內容
遵道德名言 發布:2025-05-11 09:30:40 瀏覽:836
毛筆書法學校 發布:2025-05-11 09:24:16 瀏覽:968
婚姻法解釋二22條出資 發布:2025-05-11 09:24:06 瀏覽:583
女性胸的刑法 發布:2025-05-11 09:21:50 瀏覽:153
民法537 發布:2025-05-11 09:21:13 瀏覽:746
當法官難不難 發布:2025-05-11 09:16:17 瀏覽:520
周家殺法官 發布:2025-05-11 09:06:16 瀏覽:277
行政法訴訟看名義復議看職權 發布:2025-05-11 08:59:26 瀏覽:506
不屬於廣義的民事訴訟法范疇的是 發布:2025-05-11 08:59:23 瀏覽:580
氣象發布法規 發布:2025-05-11 08:58:34 瀏覽: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