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各庄法院
㈠ 驢肉火燒嚴處制假售假者是真的嗎
針對新京報刊發的調查報道《黑作坊制售假「河間驢肉」銷往北京》,河間市今日(1月8日)中午回應稱,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拉網式排查整治,對制假售假者依法嚴處,同時嚴肅問責失職瀆職的有關工作人員。
河間市回應稱,河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於今天上午8點30分召開緊急專題會議進行研究,並做出安排部署:一是感謝媒體對河間市工作的監督和支持;二是上午10點30分召開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拉網式排查整治,同時認真查找日常監管工作中的漏洞;三是對制假售假者依法嚴處,同時嚴肅問責失職瀆職的有關工作人員。
回應稱,今日上午,河間市召開驢肉加工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會議,市領導及各鄉鎮鄉鎮長、主管副職,食安委成員單位負責人,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一次驢肉加工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各鄉鎮、相關部門要立即行動,組織得力人員對所轄區域進行拉網式大檢查大排查,做到鄉不漏村、村不漏戶。交通部門要上道做好檢查,嚴厲打擊夾雜夾帶、非法運輸驢肉違法行為。對檢查中發現的驢肉非法加工黑窩點,特別是一家一戶無證無照生產的業戶,要立即查封,搗毀設備,沒收產品,並依法追究生產業戶的責任,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要提前介人,對觸犯法律的,一定嚴懲嚴判。本著處罰多少獎勵多少的原則鼓勵發動群眾進行舉報,通過重獎發動群眾參與打假的積極性。同時,要啟動問責,各鄉鎮、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對在此次專項檢查中,不履職盡責、工作拖沓等行為,將嚴肅追究相關單位、相關人員責任。
早前報道:
「驢肉火燒之鄉」黑作坊:白天煮馬肉 晚上煮豬肉
被冠以「中國驢肉火燒之鄉」的河北河間,多個鄉鎮存在熟食加工黑作坊,他們所加工的不是別的,正是當地名吃——「河間驢肉」。
這些「河間驢肉」多不含驢肉,而是由騾子肉、馬肉甚至豬肉,加上驢肉香精以及其他添加劑煮成。這樣的「驢肉」價格低廉,一斤在20元左右。
重案組37號(ID:zhonganzu37)調查發現,這些黑作坊通過貨車、汽車大巴等方式,將一包包「假驢肉」發往全國各地。
多家黑作坊還找來廂式貨車,專門往北京發「假驢肉」,送貨上門。每天,廂式貨車先是前往河間多個鄉鎮,途經多處固定地點上貨,將「驢肉」裝滿後,整車開到北京南六環外的一處市場院內,再由其他大麵包車將「驢肉」分裝拉走,送往驢肉火燒店。
一名黑作坊老闆稱,該貨車每天跑一趟北京,整車裝滿可拉七八噸的貨,但真驢肉只佔三成。
▲2018年1月7日中午,黑作坊內晾肉架上擺放著煮好的假驢肉。
河間多次打擊假驢肉
在河間驢肉火燒名氣享譽全國之時,一些商家打著「河間驢肉」的旗號,賣著非驢肉火燒。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假驢肉」等諸多質疑。
時村鄉黑作坊老闆趙某說,河間驢肉火燒的名聲打出去之後,全國各地都有了驢肉火燒店,從這以後,很多店鋪就開始用豬肉、騾子肉、馬肉來假冒了。
2016年4月,河北電視台《今日資訊》節目曾曝光河間假驢肉,重案組37號調查發現,滄州泊頭市富鎮一帶的不少驢肉火燒店內用的驢肉,都是來自河間的假驢肉。而這些假驢肉分三類,最次的是用死豬肉冒充。
2017年7月,濟南電視台新聞頻道《今晚20分》也對河間假驢肉進行了報道。重案組37號探員在河間市調查發現,一種以豬肉和驢油煮的「假驢肉」,一斤只賣20元。這些假驢肉不光在河間本地銷售,而且還銷往了全國各地。
河間市食葯監局有關負責人對於假驢肉並不諱言。2016年,有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很多掛名河間驢肉火燒的店既不是河間人開的,驢肉也不是在河間煮的。還有店用騾馬肉充當驢肉,更有甚者用其他肉充當驢肉。普通消費者看不出來,也吃不出來,「掛驢頭不賣驢肉,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過去,河間驢肉火燒產業深受誠信缺失之害。」
也鑒於此,多年來河間市相關部門針對驢肉製品開展了多次打擊行動。
早在2011年,河間市對轄區內驢肉製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這次驢肉製品整治,按照「五個一批」(關閉取締一批,停產整頓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整合重組一批,派監督員入駐企業監控一批)的要求,嚴厲查處和打擊食品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對有加工驢肉製品沒有獲證的加工單位一律停產整頓。
2016年,河間市下發2016年驢肉及其製品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通過專項行動,發現解決驢肉及其製品摻雜摻假等問題,依法查處驢肉及其製品摻雜摻假違法行為。
專項行動將轄區內加工生產驢肉和經營驢肉火燒等驢肉及其製品的單位列為重點檢查對象,並結合實際進行監督抽檢,對抽檢不合格驢肉要嚴格依法查處,嚴懲加工製作驢肉及其製品摻雜摻假等違法行為。
專項行動還提出「加大執法辦案力度」。摻假摻雜是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行為,涉嫌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各地要加大案件的查辦力度,對獲取的涉嫌違法線索,要及時查清違法行為事實,查清涉案產品流向,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2017年4月,「河間市宏祥食品有限公司以馬肉冒充驢肉」作為食品葯品典型案例被河北省食葯監局通報。
河間市食葯監局在對該公司檢查中發現其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調查證實該公司以馬肉冒充驢肉的違法事實,共生產了22.5公斤,貨值1890元。河間市食葯監局依法沒收了該公司違法生產工具及違法所得1890元,並對該公司處以7萬元罰款。
㈡ 米各庄法院起訴收費多錢
建議咨詢相關法院。
訴訟費參考如下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第三章訴訟費用交納標准
第十三條案件受理費分別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一)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二)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其他人格權的案件,每件交納100元至500元。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