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被法院被執行人

被法院被執行人

發布時間: 2022-03-20 15:35:42

法院強制執行,但是找不到被執行人怎麼辦

向銀行查詢、凍結被執行人存款,給被執行人上失信等措施。

Ⅱ 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後影響

當被執行人被納入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人民法院會將其學習錄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並通過該名單庫統一向社會公布,還有根據具體情況通過社交媒體等方式向社會公布。
公布後會將其名單信息向政府相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及行業協會等通報,供相關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融資信貸、市場准入、資質認定等方面,對失信被執行人予以信用懲戒。
當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的,人民法院還可以根據相關情況限制其高消費。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 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
第七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錄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並通過該名單庫統一向社會公布。
各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路、法院公告欄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並可以採取新聞發布會或者其他方式對本院及轄區法院實施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的情況定期向社會公布。」
第八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向政府相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及行業協會等通報,供相關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融資信貸、市場准入、資質認定等方面,對失信被執行人予以信用懲戒。
人民法院應當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向徵信機構通報,並由徵信機構在其徵信系統中記錄。
國家工作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失信情況通報其所在單位和相關部門。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失信情況通報其上級單位、主管部門或者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第一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限制其高消費。」

Ⅲ 法院被執行人,立案,是指已經判決了嗎

法院被執行人,立案,是指已經判決了。
法院審理案件的程序是,原告先起訴,法院立案受理、開庭審理、判決。
原告方另行申請強制執行,法院再次立案,被告就成了被執行人了。

Ⅳ 法院被執行人與失信被執行人的區別

法院被執行人與失信被執行人的區別在於失信二字:

1、被執行人:通過法院判決,需要承擔對應執行義務的人員,進入執行程序時,都可以稱為被執行人

而失信被執行人,則是在被執行人基礎上,通過手段使法院無法執行,使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而被執行人實際上是有能力執行的

如:惡意隱匿、轉移財產,採取玩消失等手段,拒不執行甚至採取暴力抗法的手段阻撓執行等

2、失信被執行人會被法院納入徵信系統,全國聯網,未來對此人的信譽系統都產生巨大影響,包括無法信貸,無法辦理信用卡,被限制高消費等

而被執行人,在被執行完畢後,就和一般人相同了,並無上述失信人員要承擔的失信後果

Ⅳ 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如何處理。

把你執行話留給法院的執行法官去說或者提出法院訴訟。

  • 申請人可以要求法院給失信被執行人解除失信信息。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第十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刪除失信信息:

  • 被執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或人民法院已執行完畢的。

  • 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且已履行完畢的。

  • 申請執行人書面申請刪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審查同意的。

  • 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後,通過網路執行查控系統查詢被執行人財產兩次以上,未發現有可供執行財產,且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財產線索的。

  • 因審判監督或破產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對失信被執行人中止執行的。

  • 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執行的。

  • 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終結執行的。

Ⅵ 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
被執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訴期滿後,或終審判決作出後,拒不履行法院判決或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在法院對於一民事訴訟判決原告勝訴後,被告在賠償問題上的法定時間內未完成判決書上所規定的賠償金額而被法院強制執行賠償,則稱該被告為本次強制執行的被執行人。
被執行人指的是不履行法院判決的人。一般是不需要坐牢的,只需要償還債務即可,除非是拒不履行判決的才可能坐牢,具體而言,這個情況要依據被執行人執行法院判決書的情況而定,如果存在拒絕執行判決情節嚴重情形的,會構成刑事犯罪。因此對於被執行人的行為認定,要根據具體的法律規定來進行處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被執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二)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三)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四)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五)違反限制消費令的;
(六)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條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Ⅶ 法院被執行人是什麼意思

法院被執行人也指失信被執行人,是指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俗稱老賴。

2013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與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明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納入徵信系統相關工作操作規程。

2018年7月10日,據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布會,全國已有280萬失信被執行人迫於信用懲戒壓力自動履行了義務。

2018年5月1日起,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稅務總局、證監會、中國鐵路總公司等八部門聯合發布,對特定嚴重失信人限制乘坐火車、飛機、出入境等,做出規定。

(7)被法院被執行人擴展閱讀

國內欠人錢財卻賴著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的債務人(俗稱「老賴」)廣泛存在,這已經成為了當今經濟社會的一種痼疾,嚴重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 定。

為了有效治理「老賴」現象,最高人民法院先後於2013年7月、11月和2014年1月三次召開新聞發布會,集中對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公開等情況進行 通報,建立了網上的「老賴」黑名單系統。社會各界人士點擊「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輸入姓名就可以查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統計顯示,全國法院2008年至2012年執結的被執行人有財產的案件中,70%以上的被執行人存在逃避、規避甚至暴力抗拒執行的行為,自動履行的不到30%。

Ⅷ 法院強制執行被執行人不去可以嗎

強制執行後,法院會視情況找尋被執行人。被執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訴期滿後,或終審判決作出後,拒不履行法院判決或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在法院對於民事訴訟判決原告勝訴後,被告在賠償問題上的法定時間內未完成判決書上所規定的賠償金額而被法院強制執行賠償,則稱該被告為本次強制執行的被執行人。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八條
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隱匿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發出搜查令,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採取前款措施,由院長簽發搜查令。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
財產被查封、扣押後,執行員應當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應當拍賣被查封、扣押的財產;不適於拍賣或者當事人雙方同意不進行拍賣的,人民法院可以委託有關單位變賣或者自行變賣。國家禁止自由買賣的物品,交有關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收購。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應訴授權委託書 發布:2025-05-11 03:50:38 瀏覽:573
合同法上合同的概念 發布:2025-05-11 03:45:28 瀏覽:26
平度法院領導 發布:2025-05-11 03:42:56 瀏覽:211
臨兆法院 發布:2025-05-11 03:42:55 瀏覽:660
教育法規的基本特徵有 發布:2025-05-11 03:29:13 瀏覽:122
馬雲道德綁架 發布:2025-05-11 03:23:28 瀏覽:662
共同投資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1 03:18:49 瀏覽:440
司法核驗 發布:2025-05-11 02:39:24 瀏覽:519
吉安司法 發布:2025-05-11 02:39:23 瀏覽:509
法律咨詢銀行貸款 發布:2025-05-11 02:24:54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