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確認法院
㈠ 什麼叫「司法確認」
------通過司法機關和司法程序,對某項事物的合法性、有效性、權屬性等回實質問題進行確認。比如合同答簽訂後,如果認為合同內容顯失公平,可以要求法院依法撤銷不公平的內容,這就是司法確認過程。再比如,經過人民調解組織達成的協議,要求法院確認協議的效力,也是司法確認的過程。
------比如發生土地權屬糾紛,經土地管理部門裁決的,這是行政確認。
㈡ 什麼是司法確認制度當事人如何向法院申請人民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
司法確認制度,就是雙方當事人經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協議,共同到人民法院,要求法院確認雙方調解協議有效的一個司法程序。
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必須提交書面申請書,並且雙方當事人都要到法院共同簽字確認。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四條 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由雙方當事人依照人民調解法等法律,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第一百九十五條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通過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五十三條 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的,雙方當事人應當本人或者由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代理人向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法庭提出申請。
第三百五十五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可以採用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當事人口頭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記入筆錄,並由當事人簽名、捺印或者蓋章。
第三百五十六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調解協議、調解組織主持調解的證明,以及與調解協議相關的財產權利證明等材料,並提供雙方當事人的身份、住所、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當事人未提交上述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要求當事人限期補交。
第三百五十七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一)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范圍的;
(二)不屬於收到申請的人民法院管轄的;
(三)申請確認婚姻關系、親子關系、收養關系等身份關系無效、有效或者解除的;
(四)涉及適用其他特別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程序審理的;
(五)調解協議內容涉及物權、知識產權確權的。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發現有上述不予受理情形的,應當裁定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第三百五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查相關情況時,應當通知雙方當事人共同到場對案件進行核實。
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當事人的陳述或者提供的證明材料不充分、不完備或者有疑義的,可以要求當事人限期補充陳述或者補充證明材料。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向調解組織核實有關情況。
第三百六十條 經審查,調解協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申請:
(一)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
(二)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的;
(三)違背公序良俗的;
(四)違反自願原則的;
(五)內容不明確的;
(六)其他不能進行司法確認的情形。
㈢ 司法確認申請 法院都應當受理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的若干規定第四條規內定
第四條 人民法院收到當容事人司法確認申請,應當在三日內決定是否受理。人民法院決定受理的,應當編立「調確字」案號,並及時向當事人送達受理通知書。雙方當事人同時到法院申請司法確認的,人民法院可以當即受理並作出是否確認的決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或者不屬於接受申請的人民法院管轄的;
(二)確認身份關系的;
(三)確認收養關系的;
(四)確認婚姻關系的。
㈣ 司法確認和法院判決書效力一樣嗎
不一樣,司法確認屬於行政確認,不能直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需要經過審判才有執行力,而判決不一樣,採納謝謝
㈤ 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在什麼情況下法院會不予受理
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法院不予受理的情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第三百五十七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一)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范圍的;
(二)不屬於收到申請的人民法院管轄的;
(三)申請確認婚姻關系、親子關系、收養關系等身份關系無效、有效或者解除的;
(四)涉及適用其他特別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程序審理的;
(五)調解協議內容涉及物權、知識產權確權的。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發現有上述不予受理情形的,應當裁定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5)司法確認法院擴展閱讀:
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中需重視的問題和對策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2014年通過司法確認程序確認人民調解協議案件301件,對於建立健全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西城法院經過調研發現,在這些確認案件中,部分案件存在著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需謹慎處理:
一、訴爭標的物存在權利瑕疵。一類是訴爭標的物可能被查封、扣押等,如房屋可能是共有,或者可能存在權利瑕疵,如被查封等;另一類是訴爭標的物存在其他權利人,如屬於共有情形,或者繼承確認案件中存在其他的繼承人等情形。
二、確認申請人存在身份瑕疵。一類是可能不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並非當事人本人的簽名;另一類是當事人屬於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法表達其真實意思,其他人代其行使權利承擔義務。
三、雙方申請人提起虛假確認。一類是當事人為規避法律法規而提起司法確認,從而繞過相關規定取得權利,如規避房屋限購、機動車限號等情形;另一類是故意隱瞞重要的信息或者虛構事實,共同侵害其他案外人的合法權利。
四、屬於不適宜確認的情形。一類屬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的若干規定》第四條明確規定的四種提起司法確認時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
另一類是人民調解委員會不得受理的調解糾紛而受理調解的,如法律、法規規定只能由專門機關管轄處理的,或者法律、法規禁止採用民間調解方式解決的,人民法院、公安機關或者其他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者解決的。
針對上述問題,西城法院提出如下對策:
一、嚴格審查申請人的身份,確認是否屬於申請人本人的真實意思,通知雙方申請人須同時到庭,一方當事人經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司法確認程序終結,按撤回司法確認申請處理。
經審查,調解協議有可能涉及案外人合法權益的,應當責令當事人提供必要的證據,當事人不能提供的,裁定駁回申請。
二、嚴格審查訴爭標的物的權利狀態。及時地與其他部門進行溝通,建立長期的司法查詢機制,如與民政部門溝通查詢、房管局查詢房屋權屬狀態、銀行查詢訴爭賬戶的狀態等。
三、與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溝通座談,建立綠色通道,將調解協議不予確認的情況定期通報,既方便訴訟,完善訴訟與非訴訟的對接,也及時將存在的問題回饋,力爭在源頭避免訴訟風險。
㈥ 雙方協議賠償後可以到法院申請司法確認嗎
可以。
1、原因:《人民調解法》第三十三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
2、含義:人民調解協議是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具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的調解協議。
3、管轄范圍: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調解協議效力的,由一方當事人住所地、調解協議履行地、調解協議簽訂地、標的物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法律對專屬管轄的規定
㈦ 法院司法確認的具體過程是怎麼樣的
由調解委員會所在的法院管轄,需要三方都到場,屬於非訟程序,不用開庭,用裁定書賴確認
㈧ 司法確認的范圍和權利
司法確認的法律規定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的若干規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據當事人的申請確認其法律效力的制度。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需提交司法確認申請書、調解協議和身份證明、資格證明等材料。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的若干規定》第二條
當事人申請確認調解協議的,由主持調解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管轄。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委派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並達成調解協議,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的,由委派的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的若干規定》第三條
當事人申請確認調解協議,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司法確認申請書、調解協議和身份證明、資格證明,以及與調解協議相關的財產權利證明等證明材料,並提供雙方當事人的送達地址、電話號碼等聯系方式。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㈨ 司法確認之前是先到法院起訴嗎
而是先收持相關的證據,有了證據以後才能向法院起訴
㈩ 司法確認和法院判決書效力一樣嗎
你好, 大律師網 相關律師根據司法確認是2011年1月頒布實施的《人民調解法》內中規定的新制度。經人民調容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可以共同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確認
調解協議有效的,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司法確認全程免費,其法律效力等同法院判決書,是當事人的
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