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岔區人民法院
A. 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
1、我國人民法院分為四級: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2、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九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二十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二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3、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第二十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一)危害國家安全案件;
(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三)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第二十一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4、我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四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
(二)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第十五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B. 人民法院對開庭審理的地點有規定嗎
在基層人民法院設立的人民法庭。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合議庭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訴訟參與人;對公開審理的上訴案件,應當連同當事人的姓名、案由一並公告。
C. 黑龍江法院網查詢 法院給我發的簡訊說可以通過黑龍江法院網進行查詢,查詢賬號和都有,怎麼查啊
可以進入黑龍江法院網訴訟服務平台,登錄後,進行相關信息查詢,步驟如下。回
1、打開電腦答瀏覽器,網路搜索【黑龍江法院網】如圖。
D. 法院的電話一般是多少開頭
法院的電話沒有特殊的要求,感覺你接到冒充法院的電話。如果涉及中獎之類的,不領獎支付違約金、解除合同的說法,都是騙子的伎倆,不要理他們就可以啦。記不轉賬不聯系不回復
E. 法院的案件怎麼在網上查
可以在當地的檢察院網站上面,進行查詢,當然也是需要你輸入案件的具體編號,輸入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和自己的姓名後才能進行查看的。
只要是經過法院審判過後的案件,一般是會在網上進行公告的,所以我們想要查詢的話,是可以通過網路進行查詢的,但是通過網路查詢,不一定能夠快速的查詢到,因為網上跟線下是有一定的時間差的,網上的信息,需要經過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統計,然後還需要經過專門的人員進行上傳,審核通過後才能進行查看的。
在找了代表律師後,應該及時的將自己發生的事情,如實的告訴律師,然後如果有證據的話,要及時的提供證據,不能製造偽證,最終律師通過證據還有其他的調查後,才能幫助這個當事人,為他爭取最大的權益。
F. 法院怎麼劃分等級的
屬於最高人民法院,我國人民法院組織體系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包括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審判權由下列人民法院行使:
1、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2、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
3、最高人民法院。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
如何確定一審法院的級別
我國有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級法院,都可以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但受理案件的范圍不同,具體是指:
1、基層人民法院。
基層人民法院(指縣級、不設區的市級、市轄區的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就是說,一般民事案件都由基層法院管轄,或者說除了法律規定由中級法院、高級法院、最高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外,其餘一切民事案件都由基層法院管轄。
2、中級人民法院。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一,重大涉外案件(包括涉港、澳、台地區的案件)。所謂涉外案件,是指具有外國因素的民事案件,如原告或被告是外國人、涉及的財產在外國等。所謂重大涉外案件,是指爭議標的額大、案情復雜,或者居住在國外的當事人人數眾多或當事人分屬多國國籍的涉外案件。
第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所謂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一般是指在政治上或經濟上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在政治上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主要是指訴訟當事人或訴訟標的及標的物涉及到的人或事在政治上有重大影響,如當事人是黨、政、軍界要員或人大代表等。在經濟上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主要是指訴訟標的金額較大、爭議的法律關系涉及到國家經濟政策的貫徹等類案件。第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目前這類案件主要有海事和海商案件、專利糾紛案件、商標侵權案件。海事、海商案件只能由海事法院管轄(海事法院與普通中級法院同級),其他法院不能管轄;專利糾紛案件只能由省級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青島、大連和各經濟特區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其他法院沒有管轄權。
3、高級人民法院。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是在本轄區內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在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以及它認為應當由自己審理的案件。所謂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是指在全國范圍內案件性質比較嚴重、案情特別復雜、影響重大的案件,這類案件為數極少;所謂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因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是指只要最高人民法院認為某一案件應當由其審理,不論該案屬於哪一級、哪一個法院管轄,它都有權將案件提上來自己審判,從而取得對案件的管轄權。這是法律賦予最高審判機關在管轄上的特殊權力。但應明確的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管轄的民事案件實行一審終審,不能上訴。全國最高人民法院,
各省級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
各市(除直轄市)中級人民法院,
各區縣的基層人民法院。
注意:各人民法庭是屬於基層人民法院的,法庭的文件數名都必須是所屬的基層人民法院。
兩審終審是指一個案件最多經過兩級法院的審理就是生效的判決了。所以最高人民法院是不審理一審案件的,就是為了保證兩審終審制。但是,在兩審終審之外也有申訴審。更加詳細的內容則需要對審判程序進行更多的研究和學習。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在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以及它認為應當由自己審理的案件。所謂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是指在全國范圍內案件性質比較嚴重、案情特別復雜、影響重大的案件。
G. 怎麼在網上查看法院判決結果
現在都要求判決書上網,但是個別地區可能還沒有達到要求,或者說只有個別的判決書上網,下面這個網站可以查詢判決書:
http://www.court.gov.cn/zgcpwsw/
查判決書其它幾種途徑:
1.如果你是當事人,可以直接去法院檔案室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
2.如果你不是當事人,在經法院辦公室領導簽字同意後,可以自己去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
3.如果你委託的律師是你要查詢的案件的代理人,律師就可以直接拿當時案件的委託書去法院查詢。
(7)南岔區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民事判決書有:一審程序的民事判決書、二審程序的判決書和審判監督程序的民事判決書等幾種類型,如何寫好民事判決書是法律寫作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民事判決書也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
一審判決書
第一審程序的民事判決書,亦稱一審民事判決書,它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對受理的民事案件和經濟糾紛案件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第一審普通程序或簡易程序審理終結後。
依照國家的民事法律、法規或經濟法律、法規,就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書處理決定。
二審判決書
第二審程序的民事判決書,亦稱二審民事判決書,它是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對當事人不服第一審法院民事判決提起上訴的民事案件或經濟糾紛案件。
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第二審程序進行審理後,依法作出維持或者改變一審民事判決的書面處理決定。
再審判決書
審判監督程序的的民事判決書,亦稱再審民事判決書,他是人民法院對本院或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和調解協議。
發現確有錯誤,或者根據當事人符合法定條件的再申請,或者根據人民檢察院的抗訴,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後。
就訴訟那個當事人之間的權力義務關系,作出重新確認處理的書面決定。
特別程序的民事判決書,是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訴訟法第十五章的規定,審理特殊類型的案件,就某種法律事實是否存在或者某種權利的實際狀態如何依法作出確認的書面決定。
按照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的特點是:第一,都不具有民事權益爭議的內容;第二,起訴人或申請人都不要求追究民事責任。
H. 這是民事,還是刑事這則新聞的幾點明白:
廣義的違法包括:一般違法和犯罪,犯罪僅指違反了刑法的犯罪行為,犯罪的結果是要承擔刑事責任。
一般違法要承擔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除了刑法類的法律之外的法律都是一般違法。
比如:一個行人闖紅燈,構成對交通類法律的違反,屬於一般違法行為違反了行政類的法律,要承擔行政責任,行政機關的執法者可以對其處以行政處罰:如警告、罰款等。
一個相同的行為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不同的,在打擊人的一個行為中可能的評價結果是不同的。人的一個違法行為一共可能承擔4種責任,從低到高依次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違憲責任。
比如:
甲與乙吵架,甲打了乙臉上一耳光,甲構成了對乙的民事侵權行為(侵犯人身權),違反了民法類的法律(如:民法通則),甲要承擔民事責任,包括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
甲與乙吵架,甲打了乙臉上一拳頭,乙被打成了輕微傷,甲的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類法律)和民法通則(民法類),甲的行為就要承擔兩種責任,第一層責任同上,要承擔民事責任,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如賠償醫葯費、營養費、誤工費、住院費等等,法律依據最高院關於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同時,甲的行為還要承擔第二層責任,要承擔行政責任,即公安機關可以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甲進行行政處罰,根據具體情節:警告、罰款、治安拘留。
行政責任與民事責任不產生競合。因為,雖然甲只有一個行為,但是,甲的行為不僅對乙個人的權益進行侵害,還同時對國家所保護的公民利益的進行了侵害。
甲與乙吵架,甲打了乙臉上幾拳頭,乙被打成了輕傷以上的傷情(比如:掉了兩顆牙齒構成輕傷),這時,甲的行為違反了刑法(故意傷害罪)、治安管理處罰法、民法通則。
也就是說甲的行為同時違反了三類法律,這時,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發生了競合,只能選擇適用高層次的刑事責任,因為兩者都是保護公共利益或國家的利益。
但是,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並不產生競合,甲都應當同時承擔。
在本案中,張雅民的行為當然是犯罪行為,在刑事訴訟中,為了在公訴的同時保護受害者的權益,受害人或者被害人的家屬可以在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同時附帶民事訴訟,法律上稱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犯罪行為人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承擔民事責任。
法院為了讓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家屬獲得民事賠償,會依據犯罪行為人是否及時充分的賠償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家屬,對犯罪行為人在量刑的時候進行從輕處罰,鼓勵犯罪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法定刑幅度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所謂從輕就是在幅度內從輕處罰,不得低於十年有期徒刑。
正當防衛無罪,不承擔刑事責任;防衛過當應承擔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無危害後果的免除)。
在鄧玉嬌案件中,鄧玉嬌就是防衛過當構成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應當減輕處罰(因為有危害後果不能免除),所謂減輕,就是法定刑罰幅度直接降格,降格的結果是3至10年有期徒刑。但是,鄧玉嬌又被認定為雙向心境障礙(躁狂症和憂鬱症雙向)屬於限制行為能力(通俗的說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病),因此,被認定為免除處罰。
一個行為是否構成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是很復雜的,要根據具體客觀行為判斷,首先排除斗毆的防衛權,也就是說,只要行為人有斗毆的故意,就不存在防衛的可能性,其次,防衛是被迫的,而不是挑釁的,故意挑釁是不可能認定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最後,正當防衛的成立需要滿足5個要件:侵害現實存在、侵害正在進行、具有防衛意識、針對侵害人防衛、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
正當防衛的成立需要滿足5個要件:侵害現實存在、侵害正在進行、具有防衛意識、針對侵害人防衛、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侵害現實存在
正當防衛的起因必須是具有客觀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許的,不必其侵害行為構成犯罪為必要。對於精神病人所為的侵害行為,一般認為可實施正當防衛。但是並非針對所有的犯罪行為都可以進行正當防衛,例如貪污罪、瀆職罪等等不具有緊迫性和攻擊性的犯罪,一般不適用正當防衛制度。
不法侵害應是由人實施的,對於動物的加害動作予以反擊,原則上系緊急避難而非正當防衛。
不法侵害必須現實存在。如果防衛人誤以為存在不法侵害,那麼就構成假想防衛。假想防衛不屬於正當防衛,如果其主觀上存在過失,且刑法上對此行為規定了過失罪的,那麼就構成犯罪,否則就是意外事件。
侵害正在進行
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才能合法益造成威脅和緊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衛行為具有合法性。
不法侵害的開始時間——一般認為以不法侵害人開始著手實施侵害行為時開始,但是在不法侵害的現實威脅十分明顯緊迫,且待其實施後將造成不可彌補的危害時,可以認為侵害行為已經開始。例如恐怖分子在放置炸彈後,即使尚未引爆炸彈,但也構成不法侵害;為了殺人而侵入他人住宅的,即使尚未著手殺害行為,但也被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已經開始。
不法侵害的結束時間——當合法權益不再處於緊迫現實的侵害威脅的時候,視為不法侵害已經結束。具體表現在:不法侵害人被制服,喪失了侵害能力,主動中止侵害,已經逃離現場,已經造成危害結果且不可能繼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在財產性犯罪中,即使侵害行為已經構成既遂,但如果尚能及時挽回損失的,可以認為不法侵害尚未結束。例如:搶劫犯奪走他人財物,雖然搶劫罪已經完成,但是防衛人仍然可以當場施以暴力奪回財物,這也被視為正當防衛。
在上述開始時間之前或者結束時間之後進行的防衛,屬於防衛不適時。具體分為:事前防衛(事前加害)或者事後防衛(事後加害)。前者被俗稱為「先下手為強」。防衛不適時不屬於正當防衛,有可能還會構成犯罪行為。
具有防衛意識
正當防衛要求防衛人具有防衛認識和防衛意志。前者是指防衛人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後者是指防衛人出於保護合法權益的動機。
防衛挑撥、相互斗毆、偶然防衛等都是不具有防衛意識的行為。
防衛挑撥——為了侵害對方,故意引起對方對自己先行侵害,然後以正當防衛為由,對對方施以侵害。這被俗稱為「激將法」。因行為人主觀上早已具有犯罪意識,自不可能實施正當防衛。但仍為不法加害行為。
相互斗毆——雙方都有侵害對方身體的意圖。這種情況下,雙方都沒有防衛意識,因此不屬於正當防衛,而有可能構成聚眾斗毆、故意傷害等罪名。但是,在斗毆結束後,如果一方求饒或者逃走,另一方繼續侵害,則有可能構成正當防衛。
偶然防衛——一方故意侵害他人的行為,偶然符合了防衛的其他條件。例如,甲正欲開車撞死乙,恰好乙正准備對丙實施搶劫,而且甲對乙的犯罪行為並不知情。這種情況下,甲不具有保護法益的主觀意圖,因此也不構成正當防衛。
針對侵害人防衛
正當防衛只能針對侵害人本人防衛。由於侵害是由侵害人本人造成的,因此只有針對其本身進行防衛,才能保護合法權益。即使在共同犯罪的情況下,也只能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的人進行防衛,而不能對其沒有實行侵害行為的同夥進行防衛。
如針對第三人進行防衛,則有可能構成故意犯罪或者假想防衛亦或是緊急避難。
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防衛行為必須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內進行,否則就構成防衛過當。例如,甲欲對乙進行猥褻,乙的同伴丙見狀將甲打倒在地,之後又用重物將甲打死。這就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必須注意的是,並非超過必要限度的,都構成防衛過當,只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損害的,才是防衛過當。
針對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進行的防衛,不會構成防衛過當。例如,甲欲對乙實施強奸,乙即使在防衛中將甲打死,也仍然屬於正當防衛的范圍。
正當防衛的後果
正當防衛行為,往往在表面上符合了刑法中的犯罪構成要件,但是由於其具有上述5大特徵,行為人在主觀上沒有犯罪的故意或過失,因此排除了犯罪行為的成立可能性。刑法上明確規定了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兩種排除犯罪的事由,事實上還存在其它事由。
I. 人民法院是什麼機關
你好,人民法院屬於我國的司法機關之一,專門負責審判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了人民法院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