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香港法官垃圾

香港法官垃圾

發布時間: 2022-03-22 03:14:28

㈠ 香港法官的工資和內地法官差多少

香港的不知道,內地的執行公務員工資標准,但最近聽說現在法官有法官津貼了.

㈡ 香港的法官和裁判官有什麼區別

裁判法院是香港最初級的刑事法院,可進行聆訊的控罪包括簡易程序罪行回和可公訴罪答行,較嚴重的可公訴罪行會移交區域法院或高等法院原訴法庭審理。所有刑事案件的程序都是在裁判法院開始。與香港其他法院不同,裁判法院的裁判員稱為裁判官(主權移交前稱裁判司),而非法官。
香港有一套比較完善和復雜的法院系統。分別是:(一)終審法院。(二)高等法院。(三)區域法院。(四)裁判法院(五)審裁處和專責法庭
法官的責任更大,要求更高任職的法院也不同

㈢ 香港法官為什麼大多數是外國人

但任用英國遠道而來的法官,在當時的香港仍是不得不選擇的方法。
其實,培養一個合格的「海洋法系」法律人才是很困難的。
他們需要學習大量散碎的案例,理解前輩對法律和正義的定義,然後做出自己的判斷。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但司法卻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公權力。要讓這兩者調和,就必須讓法官們的思維跨越時空地聯系起來,理論脈絡的傳承必不可少,當中可能還有些玄學成分。
所以法律專業群體才得以想要較高的社會地位,法官在其中更是地位崇高,畢竟培養一個太困難
當時香港還只是一個大清帝國南方的偏遠小島。本地居民的文化水平有限,沒法直接移植英國的那一套。從本土調人才過來,還是有必要的。
好在此後港英政府終於意識到了兼職法官的惡性影響,開始試圖在香港建設一個司法獨立的社會。首席大法官曉吾,就離開了立法會,專職做大法官。其他英國法律人才的登陸,也改善了香港普通法人才不足的局面。
不可否認的是,香港能夠得到全世界商人的信任,成為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和金融中心,透明獨立的司法是相當出彩的加分項。
而且到了70年代,在經濟、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的香港,還曾啟動過公務員本土化。法律界的本土化也一度轟轟烈烈。尤其是在首席大法官貝理士爵士(Sir Geoffrey Briggs)任期內,這位英國老法官很重視華人法官的培養,在全港75名法官/裁判官中啟用了16位華人。
但這還遠遠不夠。
艱難的本土化
由貝理士爵士主導的法官本地化運動在他退休之後就被冷落了。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當時的香港不缺法律精英,但做大律師的收入遠高於做法官(可以理解),那些資深的大律師很可能不願意成為法官。
其次,即使這些律師成為了法官,華人法官的社會公信度也不如白人法官。這是由香港社會的偏見造成的,民眾會對他們更苛刻,華人法官的升職也更困難。
第三,港英政府內有人認為,香港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生活著不少來自其他英帝國前殖民地的人士,大量啟用華人法官對他們不公平。

㈣ 在香港法律里,裁判官與法官有什麼區別

在香港法官申案是有陪審團的,案件的判決由陪審團裁定法官宣讀,而裁判官不需要可以有裁判官本人對案件進行裁決.

㈤ 現在香港的法院法官還是外國人

香港法院允許有外籍法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仍舊實施普通法制度,在判決時可以引用其他地區國家的法律,也可以聘請其他地區的法官。

現任香港終審法院的常任法官包致金法官就是巴基斯坦裔法官,但是首席大法官的出生地在香港。

(5)香港法官垃圾擴展閱讀:

法官的委任

根據香港法例第484章《香港終審法院條例》第12條《法官的專業資格》,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首席法官:

1、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常任法官:高等法院首席法官、上訴法庭法官或原香港終審法院訟法庭法官;在香港以大律師或律師身份執業最少10年的大律師。

2、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非常任香港法官,不論他是否通常居住於香港:已退休的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已退休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已退休的終審法院常任法官;現職或已退休的上訴法庭法官;在香港以大律師或律師身份執業最少10年的大律師。

3、任何符合以下條件的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法官:屬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民事或刑事司法管轄權不設限的法院的現職或已退休法官者;通常居住於香港以外地方;從未在香港擔任過高等法院法官、區域法院法官或常任裁判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香港終審法院

㈥ 香港的法官為什麼叫老爺,香港的法官是不是很公正的

香港的法官叫老爺是因為以前老一輩仍受清朝文化影響, 在加上電視電回影, 所以把法官答當作 判案的 清天大老爺.
香港的法官是公正的, 主要因為香港是三權(司法,立法,行政)分立, 法官判案是不受任何人仕影響, 而且除非很特別的理由, 所有法庭審訊過程都是必須公開.

㈦ 香港法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

法官是享有極高裁決權的人,他們可以「對抗」輿論,甚至推翻政府或者立法版會的決策決權定。

㈧ 香港的裁判官和法官有什麼區別

香港裁判法院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香港各級法院位置圖裁判法院是香港最初級的刑事法院,可進行聆訊的控罪包括簡易程序罪行和可公訴罪行,較嚴重的可公訴罪行會移交區域法院或高等法院原訴法庭審理。所有刑事案件的程序都是在裁判法院開始。與香港其他法院不同,裁判法院的裁判員稱為裁判官(主權移交前稱裁判司),而非法官。 在一般情況下,裁判法院的最高刑罰為監禁2年和罰款10萬元(就一宗案件只涉及單一罪行而言)。但是,當裁判法院同時處理兩項或以上的可公訴罪行時,裁判官可判處最高3年的刑期。就某些條例而言,單一罪行可判處監禁3年和罰款500萬元。至於有關違例小販、交通違例事項、亂拋垃圾、公司沒有遵守《公司條例》事項以及僱主違反《僱傭條例》事項等性質較輕微的罪行,則由特委裁判官負責審理。特委裁判官不能判處監禁刑罰,而罰款的上限為5萬元。

㈨ 香港的法官是終身制嗎可以開除外籍大法官嗎

香港的法官是終身制,不可以開除外籍大法官。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里規定的是終審法院和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注意是首席,並不是全部)必須是香港籍人士來擔任外,其他低等法院並沒有對法官的國籍做出限制,所以初級法院里有大量的外籍法官。

(9)香港法官垃圾擴展閱讀: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院組織體系:

(1) 基層法院組織,由區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專門法庭組成。

(2) 高等法院。高等法院設上訴法庭和原訴法庭。

(3) 終審法院。

區域法院原稱地方法院,全港按地區設4所,管轄一定范圍的民、刑案件。

裁判署法庭原稱裁判司署,全港設9所,是初級刑事法院,一切刑事案件都必須先經此法庭受理,作初級審訊。

高級法院原稱"最高法院",設上訴法庭和原訴法庭,對民事、刑事案件行使審判權。

終審法院行使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終審權,是特別行政區最高審級,即香港的訴訟案件以終審法院的判決和裁定為最終的判決和裁定。

熱點內容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產生 發布:2025-05-10 20:24:20 瀏覽:441
稅務政策法規承諾 發布:2025-05-10 20:18:38 瀏覽:177
保底條款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0 20:09:54 瀏覽:570
林建華律師 發布:2025-05-10 19:55:04 瀏覽:836
中南大學法律碩士分數線 發布:2025-05-10 19:45:56 瀏覽:40
蜂窩立法原則 發布:2025-05-10 19:44:45 瀏覽:512
蘇州司法鑒定招聘 發布:2025-05-10 19:36:26 瀏覽:239
維護道德 發布:2025-05-10 19:14:01 瀏覽:892
錢伯斯律師 發布:2025-05-10 19:05:48 瀏覽:37
在職法律碩士招考院校 發布:2025-05-10 19:04:13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