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噪音
A. 起訴噪音擾民,應該如何取證。
可以用以下方法采證:
1、收集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
2、以筆錄方式收集你鄰居的「證人證言」,需要有簽名以及時期。
3、與主要負責人理論時錄下錄音資料。
4、專業鑒定委員會噪音的鑒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1)法院噪音擴展閱讀:
噪音擾民取證難?南京警方率先使用噪音測量儀
噪音擾民讓不少人頭疼,也是警方接到的一大投訴熱點。為解決這個難題,南京棲霞警方在全省率先使用處置生活噪音警情的新設備——聲學與振動測量儀,現場採集噪音數據,依法對噪音製造者進行處理。
邁皋橋派出所民警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對於噪音製造者,警方會採取先勸導再警告最後處罰的方式。棲霞警方表示,從以往的口頭勸說到現在的讓數據說話,讓報警人和被舉報人能更形象而直觀的理解。
B. 起訴樓上噪音擾民證據要達到什麼要求才算噪音
法律分析:第一:記錄噪音產生的時間和分貝數。如果經常深夜吵架,建議報警。
第二:檢測樓板的厚度,如果厚度達不到規范,把開發商一起起訴。
第三:看下醫生,自己是否神經衰弱。
第四:把房間頂部做個隔音棉隔層。
第五:買個耳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C. 生活雜訊是不是可以上法院,都有些什麼程序
對於生雜訊的問題,除了通過直接與污染者協商解決外,還可通過幾下途徑解決:
一、申請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履行制止污染的法定職責。《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6條第2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這種監督管理,除了要求排放環境雜訊的單位執行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和申報登記等制度外,當然包括制止和處罰違反法律規定的環境雜訊污染行為。因縣環保局對你的申請拖延不辦,你可以依據《行政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提起環境行政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決環保局履行制止環境雜訊污染的法定職責。
二、向人民法院提起排除雜訊污染危害的環境民事訴訟。根據《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61條關於「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和「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規定,你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排放雜訊者排除雜訊污染危害的環境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決商家停止雜訊污染。當然,你也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83條關於相鄰關系的規定,要求商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
D. 噪音污染的官司應該怎麼打啊勝訴的可能性大嗎
需要出具雜訊檢測報告,該報告可以委託當地環保局檢測站出具,但需要支付相應的監測費用,樓上說50元是不可能的……費用標准不一樣,大都是幾百元,至於雜訊標準是採用的《聲環境質量標准》,白天雜訊60分貝一下,夜間50分貝以下為達標,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E. 噪音污染,法院起訴程序
先找環保局投訴了
不行再去法院了
F. 噪音問題可以起訴嗎
可以。可以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法》 第四十六條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室內娛樂活動時,應當控制音量或者採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噪音的危害
1、聽覺器官的損害,表現為噪音性的聽力損害,可以引起耳鳴,聽力下降。
如果是孕婦長期處在有噪音的環境下,還會對胎兒的正常發育造成影響。建議不要長期處在有噪音的環境,如果因為工作原因不得不在噪音的環境下,建議做好耳部的保護措施。神經系統的損害可以引起失明,神經衰弱引起頭痛、頭暈。長期處於噪音狀態,會失眠。
2、心血管系統的損害可以引起心率的變化,可以引起血壓的升高。消化系統的損害,也可以引起食慾不好,胃口減退。
3、內分泌系統的損害,可以引起內分泌失調,然後還有引起身體上的一些不舒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雜訊 (生理學術語)
G. 噪音擾民可以去法院起訴嗎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如果噪音干擾了當事人的正常生活,當事人可以選擇報警,也可以選擇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或者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法院受理了此類案件,一般也是對雙方進行調解,和報警的結果是一致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H. 關於噪音擾民,法律法規是怎樣規定的
一、新《治安管理處罰法》關於噪音擾民的規定
1、《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這就直接把很簡單的、常見的噪音擾民的情況直接歸入了法律的調整范圍之內。
2、根據國家《城市區域環境噪音標准》規定,在居民區內,戶外允許噪音級晝間為50分貝,夜間為40分貝,但實際上超標的情況十分嚴重。在日常生活中,對環境的污染形形色色,如果是重大的污染環境的案件,一旦是觸犯了刑法,可以直接用刑罰的手段去解決,直接去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社會生活中,經常出現一些輕微的污染環境的情況,這種情況一直有我們的環境保護部門進行處理。
3、以前,經常把一些噪音繞民大額行為當成是一種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依靠當事人的內心確信去解決這些問題,效果十分的差。尤其是在學生的考場的周圍、小區的周邊、公園等一些場所,經常會出現這些問題。現在如果有人製造了噪音對人的生活造成了侵犯,就是違法行為,就執法人員就可以依據法律的規定實施處罰。這種規定,將會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維護人們優美的生活環境。
二、噪音擾民標准
城市5類環境雜訊標准值如下:
1、0類50分貝40分貝。
2、1類55分貝45分貝
3、2類60分貝50分貝
4、3類65分貝55分貝。
5、4類70分貝55分貝。
【法律依據】
《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I. 法院起訴噪音擾民要怎麼提供證據
如果協商不成的話可以向法院起訴維權,注意錄音等證據的保留。請問具體情況是怎樣的?您與對方進行過協商嗎?由於您的具體情況我並不了解,暫時無法為您做出更加詳細的回復
J. 中國法律規定多少分貝屬於噪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雜訊最高限值。
本標准適用於城市區域。鄉村生活區域可參照本標准執行。
2 、標准值
城市5類環境雜訊標准值如下:
類別 晝間 夜間
0類 50分貝 40分貝
1類 55分貝 45分貝
2類 60分貝 50分貝
3類 65分貝 55分貝
4類 70分貝 55分貝
3 、各類標準的適用區域
(1)0類標准適用於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等特別需要安靜的區域。位於城郊和鄉村的這一類區域分別按嚴於0類標准5分貝執行。
(2)1類標准適用於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鄉村居住環境可參照執行該類標准。
(3)2類標准適用於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
(4)3類標准適用於工業區。
(5)4類標准適用於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兩側區域,穿越城區的內河航道兩側區域。穿越城區的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的背景雜訊(指不通過列車時的雜訊水平)限值也執行該類標准。
4 夜間突發雜訊
夜間突發的雜訊,其最大值不準超過標准值15分貝。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標准
1.標準的適用范圍
本標准適用於工廠及有可能造成雜訊污染的企事業單位的邊界。
2.標准值
各類廠界雜訊標准值如下:
類別 晝間 夜間
一類 55分貝 45分貝
二類 60分貝 50分貝
三類 65分貝 55分貝
四類 70分貝 55分貝
3.各類標准適用范圍的劃定
一類標准適用於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
二類標准適用於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及商業中心區。
三類標准適用於工業區。
四類標准適用於交通干線道路兩側區域。
4.各類標准適用范圍由地方人民政府劃定。
5.夜間頻繁突發的雜訊(如排氣雜訊)。其峰值不準超過標准值10分貝,夜間偶然突發的雜訊(如短促鳴笛聲),其峰值不準超過標准值15分
拓展材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四十四條
禁止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採用其他發出高雜訊的方法招攬顧客。
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空調器、冷卻塔等可能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設備、設施的,其經營管理者應當採取措施,使其邊界雜訊不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
第四十五條
禁止任何單位、個人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設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可能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必須遵守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一)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二)違反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規定採取措施,從家庭室內發出嚴重干擾周圍居民生活的環境雜訊的。
第五十九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三條第二款、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
第六十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決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行使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權的,從其決定。
第六十一條
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時間規定:
一類生活區域夜測50分貝以上,二類生活區域夜測65分貝以上,只要超過晚上22點或至次日早6點的就是擾民了,屬於噪音污染。如果您所處的地方出現了在這些范疇之內的行為就是擾民。根據國家規定,在居民區內,戶外允許噪音級晝間為50分貝,夜間為40分貝。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於1996年10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國家《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中,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稱為環境雜訊污染。包括了工業雜訊污染、建設施工雜訊污染、交通運輸雜訊污染和社會生活雜訊污染,我們著重介紹社會生活雜訊污染。
《中國人民共和國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環境雜訊污染,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環境雜訊,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築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
本法所稱環境雜訊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第三條 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環境雜訊污染的防治。
因從事本職生產、經營工作受到雜訊危害的防治,不適用本法。
第四條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納入環境保護規劃,並採取有利於聲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
第五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制定城鄉建設規劃時,應當充分考慮建設項目和區域開發、改造所產生的雜訊對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功能區和建設布局,防止或者減輕環境雜訊污染。
第六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各級公安、交通、鐵路、民航等主管部門和港務監督機構,根據各自的職責,對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