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法官
① 知道這個是誰嗎
王絡丹
演《奮斗》米蘭的人
② 上海7歲女孩遭母親虐待向法官求救,這名女孩在家裡究竟遭到了怎樣的待遇
都說有媽的孩子是個寶,十月懷胎生下來的親骨肉疼愛都來不及,怎麼還會有父母虐待孩子呢?可是就有如此狠心的親媽,上海女孩長期遭受親媽的虐待,沒有床睡覺,只能睡在廚房的地板上,大冬天的赤腳站在走廊上,還要用手扣土豆皮,親媽更是把女兒當小工一樣的使喚,經常餓肚子吃不飽飯。
父親對一審不服為了女兒身心健康再次提出上訴。法院審理後,女方拒絕配合法院上門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法院通過走訪了孩子的學校、居委會等查明了事實如下:孩子的母親及現任丈夫沒有正常工作,全家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母親再婚後又生了一個兒子,孩子每天還要給家裡的人做家務,洗碗、拖地、洗衣服、疊被子等,孩子直接跟法官說不要跟著媽媽,要到爸爸和奶奶那裡去。
③ 上海市寶山人民法院,為何對待咨詢的人民態度如此惡劣,是為人民服務的法院嗎極度郁悶又無奈。
寶山法院從接單人員到執行員 態度一個比一個低級惡劣 這嘴臉實在惡心
④ 有哪幾位中國人擔任過國際法院的法官
1、王寵惠
王寵惠(1881.10.10.-1958.3.5),字亮疇,祖籍廣東省東莞市,出生於香港荷李活道75 號的道濟會堂。王寵惠是近代中國第一張新式大學文憑的獲得者,曾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代總理、國務總理,並為海牙國際法庭任職中國第一人。
2、鄭天錫
鄭天錫(1884-1970,Cheng Tien-Hsi),字雲程,號茀庭,廣東香山縣人(今中山市三鄉鎮雍陌村) 。中國著名法學家、外交家。 倫敦大學法學系畢業,曾任大理院大法官,多所大學法學教授,司法官次長,國際聯盟法官,民國最後一任駐英大使。
3、徐謨
徐謨(1893-1956),字叔謨,筆名平章,江蘇蘇州人,原籍江蘇吳縣人,曾任國際法院法官,是首位出任國際法院法官的中國人。
4、顧維鈞
顧維鈞(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字少川,漢族,江蘇省嘉定縣(今上海市嘉定區)人,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是中國近現代史外交家。
1912年回國後,任袁世凱總統英文秘書、內閣秘書、外務部顧問和憲法起草委員等職。後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攝行大總統職,國民政府駐法、英大使,聯合國首席代表、駐美大使,海牙國際法院副院長;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
5、倪征燠
倪征燠[yù](1906年7月—2003年9月2日),中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1984年,倪老以他高尚的品格和資深的閱歷當選為聯合國國際法院法官,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享受到國際司法界最高榮譽的國際法官。
6、史久鏞
史久鏞,男,著名國際法學家。1926年10月9日生於浙江寧波。早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獲政治學學士學位,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修法學,獲國際法學碩士學位,1951年畢業後留校從事國際法學研究。
1994年2月6日,任聯合國國際法院大法官,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任國際法院副院長,2004年2月6日當選聯合國國際法院院長。這也是自聯合國國際法院1946年成立以來首位中國籍法官擔任院長。
7、薛捍勤
薛捍勤,女,中國山東省人,資深外交官和國際法專家,2010年5月12日當選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主席,2010年6月29日當選國際法院法官。
⑤ 女朋友是法官是什麼體驗
跟女法官拍拖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法院為啥單身優質女生多?
在很多法院,女人不是半邊天,而是大半邊天,哪哪看過去都是巾幗英雄。而這其中又有極多的大齡未婚女青年,她們組成法院一道靚麗的風景,妝點了法律的無味,卻蕭索了自己的內心。按說她們一個個各項條件都很優越,不應該出現如此大比例的落單情況,據說原因如下:
1.基數大。近些年來,公務員逢進必考,法院概莫能外,不得不說在考試這個運動項目上,女生佔有很大的優勢。每年過法院筆試分數線的都是女生比男生多,這當然也與男生更多的選擇律師等其他職業有關。每年各庭室要是能進幾個男生,就跟撿到寶一樣。女生基數大,自然單身的人也多。
2.工作忙。女生選擇公務員大多還是想著能舒適安穩,然而法院的工作性質與強度與此願望並不切合。當無窮無盡的案子一波一波襲來,女生會發現自己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去風花雪月。當累得只想倒頭就睡的時候,再濃的情話也走不進芳心。
3.圈子小。挑選一個合適的丈夫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選擇范圍一定要廣。但是法院的女生在這方面有著天生的局限。每天打交道的不是單位的同事就是當事人,男同事本來就僧多粥少比較搶手,而且他們還一般不大願意找本單位的女生。和當事人談戀愛結婚一般人干不出來。打交道多一點的就是律師,可是和律師結婚有著職業的限制,比如上海就有一方退出機制,夫妻一方做律師的,另一方就不能在業務庭辦案子。
4.眼界高。能過五關斬六將進入法院當法官的女生一般都有著很強烈的自信心,所以是不會委屈地把自己嫁出去的。不說要強出自己多少,肯定是要找一個和自己匹配的,能hold住自己的人。但是學法的女生,你懂的。
5.漢子氣。在法院上能擺平領導,下能唬住當事人的女法官那都不是一般人,經過各種千奇百怪的當事人的折磨與錘煉,她們的內心已經百煉成鋼,那種女漢子氣是由內而外的。而且由於長期身著制服,不能染發不能佩戴首飾,進一步弱化了她們的女人味。她們可以鐵血柔情,但一定是真漢子。
6.負能量。每月如約而至的結案壓力,比電視劇跌宕的各種案情,還有有理說不清的奇葩當事人,想不心氣郁結都難。盡管她們已經學會了自我調整,內心也已經無比強大,但是各種負能量的因子無時無刻不在堆積,這是擺脫不掉的命運。
⑥ 請問女律師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是否要經常應酬和法官關系要特好和律師同事之間的關系是怎樣
我來寫寫從事婚姻家事的女律師,是什麼樣子的。
想想看,你每周的工作有固定幾個半天,是要去面對一群群哭哭啼啼、歇斯底里的夫妻、兄弟姊妹、父母子女在法庭上互相咆哮、指責,可能很多人對婚家律師的第一印象就只有敬畏了吧?
家人爭執起來,有時比商場上的仇人更不留情面。別說什麼尊重發言順序了,就連法官拿法捶敲桌制止也無效,還有更糟糕的情況,偶爾看過走出法庭的是汗流浹背、臉上掛滿不知是汗還是淚的律師同行們。是的,這就是我們開庭時常發生的狀況。
更麻煩的是,律師還得把這些爭執的內容,整理出雙方的說詞、證據(有時候根本沒有證據,盡是些互翻舊賬的東西),再想辦法讓法官去判決或裁定,律師手中的未結案件數可能動不動就超過兩百件。
那家事糾紛很多時候沒證據怎麼辦?看情理。這時候也只能讓法官好好的運用他們對人情事故的了解、對人性的判讀功力如何了。
在我擔任婚姻家事律師的經驗中,曾經最天人交戰的案例,多半是跟孩子有關。比如有對夫妻離婚了,有兩個雙胞胎男孩,一個孩子跟爸爸,一個跟媽媽;久了,跟媽媽的這個,每次去到爸爸那邊住,總是捨不得跟哥哥歡樂的時光結束,於是向爸爸表達希望能跟哥哥同住,但是媽媽又捨不得與弟弟分開,不能同意爸爸提出讓孩子一起居住的要求。
這時候,不就是陷入對手足共處與母子陪伴的價值觀點分歧。法官最後怎麼判,不是重點,但判完之後,雙方都沒有提出不滿,我們知道並非是判得好、讓兩邊都心平氣和地接受,而只是因為沒人希望這樣殘酷的審判再來折磨這對雙胞胎兄弟一次了。
我們每周的工作,除了上述之外,還有像是許多其他當事人們,在醫院、在家裡卧床著,都等待我們親自前往評估。也因此,律師每周也有出不完的差。
因為工作實在太過繁重,所費的心力難以想像。但是,很多時候律師在進入家事婚姻律所工作後,發現這是一個可以扭轉法院被動與冷酷印象的地方,許許多多的案件,在我們和法官發揮熱忱、積極介入調查、勸解雙方退讓之下,可以為當事人的人生注入一絲希望。個人經驗,在家事庭中,我們所獲得當事人的感激,比民事庭、刑事庭都來得直接而深刻。
我不敢說當事人的幸福一定來源於每個婚姻家事律師的鞠躬盡瘁。那在現行的司法資源跟人力分配上,只可能多幾個過勞死的例子;只希望未來不要劣幣驅逐良幣,有能力跟有熱忱的婚姻家事律師請好好保重身體。
⑦ 誰能告知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和立案庭的電話小妹謝謝先~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虹橋路1200號
200335
電話:34254567 總機轉各部門 總值班電話:62758936(非辦公時間)
⑧ 上海7歲女孩向法官求救,稱媽媽從未讓自己睡過床,這是怎麼回事
小女孩的親生父母在她小時候離婚了,兩人在離婚時曾經為了孩子的撫養權發生過爭吵,母親覺得自己現任丈夫是華裔,日後可以讓孩子出國留學。父親覺得對方確實可以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於是就同意由對方撫養。
對於這件事我的看法。
我覺得這位母親想要女兒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也不應該這樣子做,現在都什麼時代了,自力更生可不是會幹活就行。她連女兒最基本的身體健康都不能保障,有什麼資格談未來能力?對於法官改判的行為確實很值得稱贊。輟學法官這一決定改變了女孩的一生,讓女孩脫離了痛苦,希望女孩可以跟在父親身邊快樂成長。
⑨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大法官
1、梅汝璈
字亞軒,江西南昌人,律師、法學家。1946年代表中國出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參與了舉世聞名的東京審判,對第一批28名日本甲級戰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梅汝璈1904年出生在南昌青雲譜朱姑橋梅村。1916年至1924年之間在清華學校學習,1924年考取公費赴美留學項目,入讀斯坦福大學,1926年獲得文學士學位,進入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學習,1928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1929年歸國後曾任教多所大學,曾任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外交部部長王世傑的助手;1946年,並於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任中國代表法官,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之審判日本對亞太地區引發大規模戰爭和傷害所應負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案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1973年在北京逝世,終年68歲。
2、倪征燠
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倪征燠可以說是與中國二十世紀法制史同行一生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我的一生沒有離開過一個『法』字。」
1906年出生於蘇州府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的黎里鎮,中學畢業後,他立志學法,報效國家。他先在東吳大學法學院讀法律專業( 1915年法學院設立於上海),192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
之後留學於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受聘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榮譽研究員。1931年起先後在上海東吳大學、大夏大學、持志大學講授國際法、國際私法、比較民法、法理學等課程。1946年-1948年參加東京審判。1987年當選為國際法研究院聯系院士,2003年逝世。
3、劉墉
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於山東諸城。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勛長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謚號文清。
4、海瑞
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
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5、包拯
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
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海瑞
網路-倪征燠
網路-梅汝璈
⑩ 上海一中院與二中院有何區別
一個區一個中院,管轄范圍不同的,比如一中是長寧區,二中是閔行之類的。當然這個是舉例,具體哪個中院管哪片兒你還要自己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