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有權凍結

法院有權凍結

發布時間: 2022-03-25 01:29:44

法院有權凍結銀行卡,有權取走帳號的錢嗎

法院是有權凍結銀行卡並且有權取走帳號的錢。只要收入是合法收入,法院是沒有權利取走賬號裡面的錢的,但是如果涉及到可能的經濟案件,都是通過法律程序才能實行賬戶凍結的。如果有生效判決,法院可以將錢執行走。
法律分析
只要是被執行人的銀行卡存款,不論是定期存款還是活期存款,法院都可以依法凍結、劃撥。凍結被告銀行卡,是指人民法院對被告在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單位的存款所採取的不準其提取或轉移的一種強制措施,法院依法應當向銀行送達協助執行通知的民事裁定書,銀行收到後,將不得向凍結了存款人支付或轉移錢款,否則將會受到法院的處理,凍結存款的最長期限為六個月,需要繼續凍結的,法院應在凍結到期前向銀行、信用合作社等辦理延期凍結手續,否則,逾期不辦理,視為自動解除凍結。在強制執行過程當中,執行法官一般是先通過全國法院執行查控系統查詢被執行人的銀行賬戶是否有錢,再決定是否採取凍結措施,如果銀行賬戶根本沒有錢或者金額太少,執行法官一般是不會凍結的,凍結的多是金額較大的賬戶,凍結時需要給銀行等金融機構發出電子凍結裁定書和協助凍結存款通知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⑵ 法院有權利凍結個人的銀行卡嗎

法律分析:法院凍結銀行卡,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而採取的財產保全措施,其目的是為了防止被告轉移資產,逃避債務,或是在執行中依法採取的執行措施。根據法律規定,法院凍結金額,應以當事人的申請金額或執行標的額為限,如果所凍結的銀行卡中金額不足的,仍然可以凍結其它的銀行卡,包括新辦的銀行卡。

法律依據:《最高院關於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第二十一條 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的財產,以其價額足以清償法律文書確定的債權額及執行費用為限,不得明顯超標的額查封、扣押、凍結。

第二十九條 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凍結裁定,並送達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或者案外人:

1、查封、扣押、凍結案外人財產的;

2、申請執行人撤回執行申請或者放棄債權的;

3、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流拍或者變賣不成,申請執行人和其他執行債權人又不同意接受抵債的;

4、債務已經清償的;

5、被執行人提供擔保且申請執行人同意解除查封、扣押、凍結的;

6、人民法院認為應當解除查封、扣押、凍結的其他情形。

⑶ 法院有權凍結個人名下所有銀行卡嗎

法律分析:法院有權凍結被執行人名下所有的銀行卡以清償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⑷ 法院有權凍結私人帳戶嗎

按實際情況,法院有權依法對私人帳戶進行凍結。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⑸ 法院有權凍結犯罪嫌疑人家屬的帳戶嗎

沒有權利凍結犯罪嫌疑人家屬的帳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_》第59條規定:「沒收財產是沒收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分或全部。沒收全部財產的,應當對犯罪分子個人及其撫養的家屬保留必須的生活費用。」「在判處沒收財產的時候,不得沒收屬於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應有的財產。」

對經濟犯的處罰主要遵循以下三點:

1、沒收犯罪所得,僅就被告在實行犯罪過程中的非法所得進行沒收。

2、對被告處以沒收財產、罰金的,僅執行其個人財產,並且在執行時,會保留被撫養人生活所必需的費用。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第9條規定: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執行刑事裁判生效時被執行人合法所有的財產。

執行沒收財產或罰金刑,應當參照被扶養人住所地政府公布的上年度當地居民最低生活費標准,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5)法院有權凍結擴展閱讀:

犯罪嫌疑人不能凍結的財產有:

1、人壽險、養老險、交強險、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等提供基本保障的保單原則上不得凍結,確需凍結的,應當經省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

2、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和備付金;

3、特定非金融機構備付金;

4、封閉貸款專用賬戶(在封閉貸款未結清期間);

5、商業匯票保證金;

6、證券投資者保障基金、保險保障基金、存款保險基金;

7、黨、團費賬戶和工會經費集中戶;

8、社會保險基金;

9、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資金;

10、住房公積金和職工集資建房賬戶資金。

⑹ 法院有沒有權利凍結私人賬戶

法律分析:法院有權凍結私人賬戶財產。具體流程:法院收到訴訟當事人財產保全申請並完善擔保手續後或者受到當事人強制執行申請,查明被保全人或被執行人有私人財產賬戶,向該賬戶所在金融機構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該金融機構收到後,應協助該款在規定時間內不被使用。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⑺ 法院有權凍結被執行人親屬的資產嗎

法律分析:不可以,只能執行被執行人的財產。如果是債權人與配偶的共同債務,則法院可以凍結或者查封債務人配偶的財產,反之則不能凍結或者查封債權人配偶的財產。另外也不包含子女與父母的銀行賬戶或不動產。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二條 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佔有的動產、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的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他財產權。未登記的建築物和土地使用權,依據土地使用權的審批文件和其他相關證據確定權屬。對於第三人佔有的動產或者登記在第三人名下的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他財產權,第三人書面確認該財產屬於被執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結。

⑻ 法院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凍結賬戶

按照法律規定,只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等執法機關可以要求銀行凍結賬戶。凍結最長期限6個月,逾期自動撤銷凍結。 根本沒有什麼解凍期,只要執法機關要求的凍結期限一到或者接到解凍通知,銀行會立即解凍,不需要什麼時間。
銀行凍結資金的原因只可能是接到了法院,檢察院等執法機關的法律文書。銀行無權自行凍結客戶的賬戶二種是,原來要求凍結的執法機關將加蓋有縣級以上執法機關公章和負責人簽字的《解除凍結通知書》遞交銀行,銀行收到後會立即解凍。
1、可以申請訴前保全,然後在15天之內提起民事訴訟;或者直接提起訴訟,並申請財產保全;
2、財產保全需要提供擔保,根據《新民事訴訟法》的精神,現在常州范圍內保全需要提供一定比例的現金擔保,具體可以咨詢案件受理法院。
法條參考: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條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第一百零一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七條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的;
(二)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

⑼ 請問法院有沒有權利凍結人壽保單

你可以想想,人壽保險是為被保險人做的,又關系受益人的利益,是未得利益,所喲不能凍結的

⑽ 在什麼情況下,法院有權利凍結個人帳戶

法院有權凍結他人個人賬戶的情況有以下三種:

1、在民事訴訟中,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可以凍結對方當事人的賬戶。

2、在法院執行過程中,法院可以依職權凍結被執行人的個人賬戶。

3、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訴前保全申請,可以凍結被申請人的賬戶。

(10)法院有權凍結擴展閱讀:

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的財產時,執行人員應當製作筆錄,載明下列內容:

(一)執行措施開始及完成的時間;

(二)財產的所在地、種類、數量;

(三)財產的保管人;

(四)其他應當記明的事項。

執行人員及保管人應當在筆錄上簽名,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的人員到場的,到場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

熱點內容
江蘇人民法庭直播 發布:2025-09-14 06:24:59 瀏覽:677
勞動法要求繳納五險一金的依據 發布:2025-09-14 06:20:49 瀏覽:896
並購協議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4 05:54:35 瀏覽:343
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思維能力 發布:2025-09-14 05:54:34 瀏覽:145
法治是民法之 發布:2025-09-14 05:52:34 瀏覽:129
王錫鋅法治政府建設 發布:2025-09-14 05:50:21 瀏覽:678
張忠愚律師 發布:2025-09-14 05:29:33 瀏覽:101
自費買工裝勞動法 發布:2025-09-14 05:27:25 瀏覽:124
保健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4 05:18:58 瀏覽:252
2016年勞動法放假規定 發布:2025-09-14 05:18:46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