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傑法院
1. 搜查河南鄭州兩兄弟孟偉殺人案,判死緩兩年,求相關資料
河南首次輕判故意殺人者 法院推出刑事和解制度
鄭州中院推出刑事和解 河南首次輕判故意殺人者
記者韓景瑋 通訊員馮海明
因談戀愛遭女友母親反對,一青年懷恨在心,購買兇器和安眠葯,將女友約到賓館,迷倒女友後將其殺死……被告人孟偉以故意殺人罪被起訴。10月14日下午,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從輕判決孟偉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孟偉之所以被輕判,與鄭州中院新推出的刑事和解制度有關。孟偉一案成為我省第一個因故意殺人罪適用刑事和解制度而被輕判的案例。
庭審結束後,鄭州中院向媒體透露,鄭州法院已在全省率先推行刑事和解制度。今後,刑事案件當事人和解或接受調解,只要受害人和加害人達成和解協議,司法機關將對其減輕或免除處罰。
戀愛不成殺死女友
23歲的孟偉一直認為,按他所犯罪行,他死定了。
孟偉家住中牟縣萬灘鄉永定庄。因家境清貧,他於2008年7月到鄭州市花園口鎮趙蘭庄村一養鵝場打工,並結識了該村18歲女孩蘭香。在孟偉的追求下,二人開始來往。而蘭香家人因考慮女兒年齡太小,極力阻止二人談戀愛,並警告孟偉不要再糾纏蘭香。孟偉對此十分惱怒。
2008年11月24日,經預謀,孟偉在由中牟縣回鄭州的途中,購買了一把水果刀,又買了6片安眠葯。當晚9時,孟偉約被害人蘭香及蘭香的朋友楊小姐一起外出吃飯。之後,孟偉到鄭州市金水區黃家庵村一家庭旅館預訂了房間,隨後3人去附近上網。
當晚11時許,孟偉、蘭香二人回到旅館房間。孟偉將安眠葯偷偷放到綠茶內,騙蘭香喝下。次日凌晨1時許,孟偉趁蘭香熟睡之機,持水果刀猛割蘭香的頸部,致其死亡。蘭香的女友楊小姐在多次聯系蘭香未果後,25日來到旅館了解情況,但門反鎖。不久,孟偉打開門求救,蘭香已被殺死。
公訴部門最終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孟偉的刑事責任。據孟偉供述,他將蘭香殺死後企圖自殺,在自殺未遂的情況下,主動打開房門。其辯護人認為,孟偉的行為有自首情節。但法院認為,其行為是求生自救,並非自動投案。
刑事和解一審獲死緩
在審理過程中,受害人親屬除要求追究孟偉的刑事責任外,還要求被告人附帶民事賠償其各項費用23萬元。
法官透露,被告人家中清貧,而受害人家中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好。按以往經驗,這樣的情況很難達成和解。受害人親屬最初也堅決要求法院判孟偉死刑。後在法官及檢察官的努力下,孟偉的父親最終與原告達成民事賠償協議,孟偉家人共賠償受害人親屬9萬元。受害人親屬則申請撤回附帶民事訴訟,並請求對孟偉從輕處罰。
這一結果,符合鄭州中院新推出的刑事和解政策。法院根據該政策,最終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為,被告人孟偉犯故意殺人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罪名成立。
依照法律,犯故意殺人罪的,應當在「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內判處刑罰。被告人孟偉作案手段殘忍,後果嚴重,本應依法嚴懲,但鑒於此案系感情糾葛而引發的犯罪,被告人孟偉的親屬主動代為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的經濟損失,得到了原告的諒解,並請求對被告人從輕處罰,對其判處死刑可不立即執行。鄭州中院一審作出判處孟偉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決定。
重罪和解成全省首例
昨天下午4點鍾,此案宣判後,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現場向媒體通報:孟偉一案是我省第一個因故意殺人罪,適用刑事和解制度被輕判的案例。此前,刑事和解措施曾在鄭州管城法院嘗試使用,但所審案件也僅限於輕微刑事案件。
由於各種原因,被告人及受害人親屬均不願出面,而是委託其代理律師面對媒體。
據雙方律師透露,此案給涉案雙方家庭都帶來巨大傷害。受害人母親因失女之痛而病倒,至今尚未完全康復。受害人親屬原打算以最重刑罰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後在被告人父母的請求下,加上法院和檢察院都做了大量思想工作,他們最終同意接受調解。
被告人家庭本就貧困,按原告最初賠償請求,他們無論如何也拿不出來。為籌措9萬元錢,被告人親屬已把家裡所有能賣的東西全賣了,把所有能借的親朋全借了個遍。
有章可循在全市推廣
據了解,鄭州中院在今年8月26日,已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刑事和解、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工作實施意見》。按照意見,今後全市各法院在審理刑事案件時,將依照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對刑事案件當事人和解或接受調解,只要受害人和加害人達成和解協議,司法機關將對其減輕或免除處罰,最終在案件中,達到被告人滿意、被害人不上訴、檢察院又不抗訴的法律效果。
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庭庭長劉文琳表示:刑事和解,就是在刑事訴訟程序的運行過程中,被告人以認罪、賠償、道歉等方式,與被害人達成諒解以後,法院據此依法對被告人從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的一種案件處理方式。刑事和解,充分體現了司法的和諧,既賠償了被害人的經濟損失,也有利於對被告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具有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的良好作用,符合執法的要義和精神。
鄭州中院這次出台的意見中,適用刑事和解的案件分別是:輕微刑事案件;過失致人重傷、過失致人死亡、交通肇事案以及附帶民事訴訟的刑事案件等。
適用刑事和解、附帶民事訴訟調解的案件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初犯、偶犯、過失犯、脅從犯;具有中止、未遂、自首、立功等法定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等情節;被告人認罪、悔罪,具備幫教、管教條件,通過幫教、管教可以達到改造和預防犯罪的目的;未成年人或在校學生以及65周歲以上老年人涉嫌犯罪的案件,盲聾啞人、嚴重疾病患者或者懷孕、哺乳未滿一周歲嬰兒的婦女涉嫌犯罪的案件等。
危害國家和公共安全、職務犯罪、作案手段殘忍、社會影響惡劣、涉及黑惡勢力、雇凶傷害殺人等惡性案件,不適用刑事和解或者調解。
陽光操作防司法不公
采訪現場,有媒體提出,刑事和解會不會是「私了」?會不會是變相的「花錢買刑」?
對此,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玉傑強調,首先,刑事和解事實上不能叫「私了」,因為它的主導權仍然掌握在司法機關。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和解制度是否啟動,這取決於司法機關,並不取決於個人。
在鄭州中院出台的相關意見中,專門強調了刑事案件和解、附帶民事訴訟調解要遵循的原則,即雙方自願、依法進行、適時有度,同時禁止脅迫、誘使當事人接受和解、調解協議。注重被害人意願、維護被害人權益,是刑事和解制度構建的基點,也是它最大的亮點。刑事和解程序,必須是案件事實基本清楚;加害人認罪悔過;雙方當事人自願和解。
關於「花錢買刑」問題,鄭州中院這次專門出台意見,就是讓基層法院知道,哪些案件可以和解,通過什麼樣的程序來進行和解,通過什麼樣的監督程序來保證刑事和解不淪為「花錢買刑」的壞制度。
有媒體提出:以前媒體所報道刑事和解案均為輕微刑事案,而鄭州中院這次為何將一個重刑犯納入刑事和解范圍?
對此,李玉傑介紹,2006年11月,最高法的有關意見提出:對死刑的懲罰原則是,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相結合;保留死刑但嚴控和慎重適用死刑;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意見》認為:「我國現在還不能廢除死刑,但應逐步減少適用,凡是可殺可不殺的,一律不殺。」而孟偉一案符合最高法「寬嚴相濟」、「少殺、慎殺」原則,在得到被害人親屬諒解的情況下,目前的量刑也是合適的。
針對此案,河南言東方律師事務所主任閆斌認為,本案系因感情糾紛引發的故意殺人案,法官在審理中積極引導被害人與被告人方和解,使雙方在附帶民事賠償上達成了調解協議,不僅使被害方的利益得到了關注,也據此對被告人判處了相對較輕的刑罰,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由於「殺人償命」等觀念在民眾中有著很深的影響,刑事和解在死刑案中的運用在實踐中存在一定爭議。刑事和解在特定范圍的死刑案件中的適用,除能達到化解當事人雙方的矛盾,減少社會對立面,維持社會和諧穩定外,另一重要價值便是,逐漸擴大民眾對傳統觀念中的死刑案件作非死刑處理的接受度,實現「保留死刑,嚴格控制死刑適用」的目標。
現實中,在有關實踐中,以罰代刑、賄賂司法的現象也並不少見,如何避免刑事和解淪落為「以錢買刑」或者「以錢換命」?為此,有必要以細化的、可行的、公平的、透明的制度,打消人們的疑慮,使這一司法制度取信於民,並得以規范和推廣。
2. 李玉傑的主要成就
河南省高院與省政法委聯合到登封法院進行了專題調研、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世軍、省高級法院院長李道民分別兩次作出批示,對該機制予以充分肯定,在全省基層法院工作會議上,「三高」機製作為管理經驗在會上進行了交流,李玉傑為此應邀出席了最高人民法院與荷蘭駐中國大使館聯合舉辦的「法院管理改革比較國際研討會」,並作了發言。李玉傑還結合長期的審判管理實踐,撰寫了近30萬字的《審判管理學》。登封法院繼2003年被榮記集體二等功之後,2004年又被省高級法院榮記集體一等功,並再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
3. 李玉傑的個人簡介
李玉傑,男, 研究生學歷,1989年10月參加工作,1996年4月入黨,歷任鄭州市邙山區人民法院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辦公室主任、黨組副書記、副院長,邙山區委政法委副書記,登封市人民法院院長,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庭長。2014年3月至今任焦作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副院長、代院長。
4. 李玉傑的介紹
李玉傑,男,漢族,1965年10月生,河南唐河人,研究生學歷,1989年10月參加工作,1996年4月入黨,焦作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代理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