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審慎審查
⑴ 請問考檢查官和法官政審的要求
(一)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和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
(二)在各級公務員招考中被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反考試紀律行為的人員;
(三)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被辭退未滿5年的;
(四)在職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含試用期);
(五)現役軍人;
(六)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讀的非2018年7月31日前畢業的學生(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讀的非2018年7月31日前畢業的人員不能以已取得的較低層次學歷、學位證書報考);
(七)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
(八)具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人員;
(九)報考人員不得報考與招錄機關人員有公務員法第六十八條、《公務員迴避規定(試行)》第五條所列情形的職位。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於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和財務工作。同一領導人員,包括同一級領導班子成員。
(十)報考公安機關、森林公安機關、監獄機關、強制戒毒機關人民警察職位的,除上述款項規定的不得報名的情形外,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也不得報名:
1.血親和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血親中有被判處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2.血親和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血親中有在境內外從事顛覆我國政權活動的;
只要沒有以上情況,基本上政審都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⑵ 法官審查判斷鑒定意見時,主要審查哪些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九條規定: 鑒定人應當出內庭接容受當事人質詢。 鑒定人確因特殊原因無法出庭的,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書面答復當事人的質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條規定:經法庭許可,當事人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詢問證人、鑒定人、勘驗人不得使用威脅、侮辱及不適當引導證人的言語和方式。
法官對對鑒定結論的審查,通常關注如下方面:
a、供鑒定的材料是否充分可靠;
b、鑒定部門和鑒定人的資格;
c、鑒定所採用的方法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學;
d、鑒定人在鑒定過程中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擾;
e、鑒定結論與有關證據是否一致;
f、鑒定結論與有關證據有矛盾,或者對鑒定結論有異議,應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通知鑒定人出庭接受當事人詢問。
⑶ 法官和主審法官有什麼區別
法官和主審法官的抄區別在於,法官是對普通法官和主審法官的統一的職務稱呼;主審法官是在法庭上對某個案件主理法官的稱呼,在案件中,主審法官是可以申請更換的,但是必須提供法定理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
(3)法官審慎審查擴展閱讀:
主審法官是為了提高辦案效率而在合議庭內部進行分工的產物,主審法官的主要職責如下:
1、與其他法庭上的成員(普通法官等)平等地參與案件的審理、評議和裁判等審判活動;
2、負責處理該案件辦案過程中產生的某些具體事務,比如主要包括保管案卷材料、調查收集證據、委託鑒定或審計、組織庭外調解、製作法律文書等輔助性事務;
注意事項:主審法官在處理具體事務時,是以合議庭的「代理人」角色出現的,只能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以合議庭的名義行事,要接受審判長的指導和其他成員的監督並做好通報工作,當然行為後果也由合議庭承擔。
⑷ 審理中,法官能主動審查保證期間是否已過
保證期間不同於訴訟時效。已經經過訴訟時效並不喪失訴權,而是喪失勝訴權,法院應當受理而不能主動適用。保證期間經過了,保證責任就不存在,擔保人不再承擔擔保責任。
⑸ 民事案件法官錯判怎麼處理
法官錯判這個也是非常有可能的,畢竟是這個社會是沒有完人的,或者沒有內比較干凈的人或者容干凈的人是非常少的,面對法官的做法,你應該做的就是進行上述,並且在上訴的過程中,你仍然要保留好原來的證據,並在上述的過程或等待當中盡量的尋找新的證據,並且在審判整個過程當中,應該將審判的當時情景進入在腦海,並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書面描寫你的上述狀,然後通過你的一審的法官進行上訴。一般來說,上述都要自己和原審法官進行聯系,將自己的上訴狀交給原來的法官,一般情況下,你可能會認為他會對你的上訴狀做手腳,但這個他是不敢的,因為這個就徹徹底底承認了他的錯誤。認識,要堅持去上述才能得到你真正的公平,如果上述不行,好像還有一個申訴。
⑹ 法官:什麼是審慎審查
該案承辦法官介紹,根據我國葯品管理法的相關規定,醫療機構在購買葯品過程中,應當對供貨方及其委託人的資質進行審查。具體審查的標准,一般分形式審查和實質審查,形式審查即肉眼審查,主要審查出賣人提供的材料在數量上是否齊全,形式上是否符合法律規定。而實質審查即審慎審查,即審查出賣人提供的材料本身是否真實,內容是否合法。因葯品安全直接關繫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問題,故要求購買葯品一方應按照《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嚴格規范自己的葯品采購行為。本案中,吳某提供給原告的葯品銷售資質證明及往來憑證中存在著明顯的瑕疵,而原告僅是對其所提供的葯品銷售資質及身份材料作了一些形式上的審查,如果原告能夠與阜陽一葯直接接洽或及時警覺作進一步了解,就能很容易地核實吳某的真實身份及經營資格,避免此類違法行為的發生。
⑺ 終審法官在審民事案件時罔顧事實,枉法裁判,採信違法,編造謊言,當事人向終審法院申訴要求再審,該院不
1、當事人的申請再審被駁回的,可以向與終審人民法院同級的人民檢察院請求抗訴,也可以向上級法院或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總之,維權道路上的障礙還是可以克服的,如果確實有理,總有說理的地方。
關於當事人認為終審人民法院法官枉顧事實、枉法裁判的問題,需要看是技術問題還是主觀上消極履行職責、嚴重不負責任而玩忽職守,如果是技術問題,則問題所體現的法官不承擔相應的違紀違法甚至犯罪責任,如果是主觀工作態度上,嚴重不負責任則可能涉嫌相應的違紀違法問題,當事人可以就具體案情予以研判。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9條
⑻ 法官對鑒定意見的審查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九條規定: 鑒定人應當出庭接受內當事人質詢。 鑒定人容確因特殊原因無法出庭的,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書面答復當事人的質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條規定:經法庭許可,當事人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詢問證人、鑒定人、勘驗人不得使用威脅、侮辱及不適當引導證人的言語和方式。
法官對對鑒定結論的審查,通常關注如下方面:
a、供鑒定的材料是否充分可靠;
b、鑒定部門和鑒定人的資格;
c、鑒定所採用的方法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學;
d、鑒定人在鑒定過程中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擾;
e、鑒定結論與有關證據是否一致;
f、鑒定結論與有關證據有矛盾,或者對鑒定結論有異議,應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通知鑒定人出庭接受當事人詢問。
⑼ 法官犯罪後會審查其辦的所有案件嗎
法官犯罪,並不意味該法官所辦理的案件都無效或存疑。如其犯罪行為與其辦理的部分案件有關,或其辦理的案件有可能妨害公正的嫌疑的,辦理法官涉嫌犯罪的檢察機關或監察機關以及人民法院會對相關案件進行審查的。
⑽ 民事訴訟中法官違規審查時效造成原告敗訴怎麼辦
法官違法違紀行為,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可以到紀檢委舉報。可以申請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