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源法院6
Ⅰ 固原名門會案件在那個法院
涇源縣人民檢察院審查。固原市公安機關經過縝密偵查,一舉摧毀了固原市開發區九龍國際娛樂場所「名門會」,... 為了進一步深挖徹查案件事實,徹底查清該組織的違法犯罪...
Ⅱ 涇源的解放戰爭
1939年至1941年,海固地區回民為反抗國民黨政府的反動統治和壓迫,曾發起3次武裝暴動。第一次暴動失敗後不久,於1939年5月又發動了第二次武裝暴動。回民軍在今西吉、固原等地轉戰20餘日後於6月初進入涇源縣黃花川一帶,先後在北山樑、野雞山與國民黨軍激戰,打死其130多人,繳獲輕機槍4挺、步槍150多支、子彈1萬余發和部分軍用物資。當地700餘回族群眾加入回民軍,被編為崇義軍第五團。6月中旬,回民軍進入白面河一帶,涇河兩岸又有400多回民加入隊伍,被編為第八團。此時暴動隊伍已壯大到4800餘人,編為3個旅、8個團。國民黨當局十分恐慌,一面組成「宣慰團」與回民軍談判拖延時間,一面派5個團的兵力將回民軍包圍,並發起猛烈進攻,還封鎖了西進老龍潭的道路。回民軍奮起反擊,白刃格鬥,激戰兩天一夜,回民軍被圍在白面河一隅。國民黨軍飛機連續轟炸掃射,馬國瑞、馬喜春等回民軍首領和600餘人陣亡,100多人被俘。馬思義率1000餘人沖出重圍進入山林倖免於難。後隊伍解散,第二次暴動雖遭失敗,但為第三次暴動打下了基礎。1946年8月,邊區回民騎兵團奉命編為兩個武裝工作大隊,分別隨隴南特委和海固、華平工委迎接中原突圍的王震部挺進邊區,並相機創建根據地。在固原兩次擊潰國民黨自衛隊後,於9月8日翻越六盤山,進入化平縣境內。11日凌晨,兩個武裝工作大隊在老龍潭附近突然被國民黨軍3000餘人包圍,部隊奮力反擊,激戰一天,突出重圍,排長馬智儉、司務長馬玉德等4人犧牲。後武裝工作大隊在甘肅境內的數縣與國民黨軍作戰,勝利完成任務撤回。1949年7月19日,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二兵團在追殲青馬部隊途中解放化平縣城,中共地下黨組織接管了政權。
Ⅲ 涇源縣法院和檢察院工作哪個好
不知道這個縣的經濟狀況如何?經濟狀況好的話自然是法院好。但是也不絕對
我個人感覺,檢察院尤其是公訴科的氛圍比較好,雖然大家拿錢可能不是很多,但給人勤奮做事的感覺,活雖累但干著舒服。還有就是新人可以很快辦案
法院拿錢肯定是要多些了,但是很多是灰色收入,心裡可能會不舒服吧,不過習慣也就好了。法院的新人不能立刻接手案子,要鍛煉一段時間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吧,通說認為法院比較好,因為錢拿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