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青年法官演講

青年法官演講

發布時間: 2022-04-04 01:37:53

A. "法律在我身邊"演講稿 怎麼寫

希望你能用上:
一切人類理性的發展都依賴於法律!
一切人類法律的發展都來源於生活!
各位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以支教老師的身份,給大家談一談法律方面的問題,希望同學們進一步提高法制觀念,在學法,知法,守法上有所幫助,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學生,同時更是拋磚引玉.結合有些年來學習法律的一些體會和認識,和大家談一談這方面的問題,同時,由於本人的學識和能力所限,加上時間有限,准備不足,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今天講的題目是《法律與生活》——一切人類理性的發展都依賴於法律!一切人類法律的發展都來源於生活!
在我們國家的憲法中規定,1999年憲法修正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充分發揮法治的重要作用,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法制意識.因此,作為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先哲盧俊曾喟嘆:"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其實所謂枷鎖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律的隱喻.
如果人間沒有了法律的規則,將出現兩種極端的局面,一者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資源按需分配,屆時國家,監獄,軍隊,警察等一系列暴力機構將不復存在,當然法律也因為失去了保障其實行的強制力而逐漸消亡.整個社會進入一種理想化的狀態,個人的情感與道德的約束超越法律,達到完美的境界.其二種情況有可能世界將混亂一片,人們的基本權利,如生命,財產,健康,性自由等等都得不到保障,整個社會因為規則的缺失而最後崩潰,人類也將隨之走向滅亡.較之二者,也許在現階段看來,第二種狀態具有出現的蓋然性.由是觀之,吾國吾民依然無法擺脫社會規則之清朗.
法律是規則和原則統一.法律首先是規則.法律總是表現為一條一條的規則,規則是法律最基本的表現形式.但是,由於規則本身具有滯後性,有限性等弱點,因而,規則要和原則結合起來,要深入探究法律背後共同的東西,這樣才能全面充分地掌握法律.第四,法律應該是網路全書.學習法律不僅僅需要學習法律規則方面的知識,而且需要掌握和這些法律規則有關的非常豐富的廣博的知識.人的任何知識,任何經驗,對他的法律理解和法律執法都大有裨益.
法律是人的行為規則,法律要規范人的行為.我覺得就有必要首先研究這個"人"是什麼 經濟學把"人"假定為"經濟人",倫理學把"人"假定為"道德人",法律對"人"也有一個假定.我認為,法律對人的假定是"壞人".霍布斯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如果你要了解法律,一定要從壞人的角度去看待法律,而不要從好人的角度去看待法律".這就是霍姆斯著名的"壞人理論".
法律作為人的行為規則,必然要涉及到對人性的基本假定,法律的"壞人理論"把人性假定為惡,具有重要的意義.
正是因為人性惡,是壞人,會做壞事,為了禁止壞人做壞事,讓壞人做不成壞事,所以才需要制定各種法律規則.如人會背信棄義,所以要規定誠實信用;會出爾反爾,所以要簽訂合同;會損人利己,所以要規定損害賠償;會殺人越貨,所以要罰當其罪,等等.從這個角度看,人性惡是法律的基礎,也是法律的淵源,有壞人才有法律,從根本上說,法律就是一套對付壞人的規則制度.
另一方面,正是因為有針對人性惡,禁止壞人做壞事的各種法律規則,如背信棄義,會遭到"上帝"的懲罰;違反合同,要承擔違約責任;損人利己,要損害賠償;殺人越貨,會罰當其罪;等等.既然如此,人們就不背信棄義,不違反合同,不損人利己,不殺人越貨了,結果人們棄惡從善,壞人變好人.可見,法律是克服人性惡的工具,法律催人向善,正是因為有了法律,人們才成為好人.

如果法律把人性假定為善,把人看作好人,不會背信棄義,那還講什麼誠實信用;不會出爾反爾,那就用不著簽訂合同了;不會損人利己,那就談不上損害賠償;不會殺人越貨,那還規定刑法干什麼 等等,一句話,如果人是好人,就不需要法律規則了.好人雖然也會有矛盾糾紛,但只是小打小鬧,嚴重不到法律上來,好人不需要法律,法律是對好人的不敬.從這個角度看,人性善的假定,好人理論,往往會導致法律虛無主義.
另一方面,正是因為假定人性善,好人不會做壞事,用不著法律規則,法律也沒有規定,因而人們背信棄義,不受"上帝"懲罰;違反合同,不承擔違約責任;損人利己,不損害賠償;殺人越貨,不罰當其罪;等等.既然如此,人們何不背信棄義,違反合同,損人利己,殺人越貨呢 結果人們棄善從惡,好人變壞人,這正是所謂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如果沒有法律,每個人都可能是壞人.
小到個人私事,實踐"壞人理論"還是"好人理論"大有不同.如果相信人性惡,有壞人,會做壞事,因而提高警惕,謹防壞人,就不會上當受騙,就不會有那麼多問題了.相反,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都是因為信以為人性善,誤以為是好人,好人沒事,輕信於人,放鬆警惕,結果上當受騙.所以在人們的日常交往中,要區分善惡,識別好壞,"先小人後君子"而不是"先君子後小人",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生活的態度,也是法律的態度.善良的人們往往缺乏法律意識.所謂的法律意識,第一就是壞人意識,要時刻意識到有壞人會做壞事,因而才知道用法律去防範壞人保護自己.

大到國家制度,如國家權力,實踐"壞人理論"還是"好人理論"也會有不同的結果.如在西方國家,霍布斯認為國家是"利維坦",是"凶惡的巨獸";洛克認為國家是"必要的惡";潘恩認為國家是"禍害".他們並不是在謾罵國家,而是深刻地認識到國家是一個強權組織,擁有任何私人所無可匹敵的強大暴力,是侵犯公民權利破壞社會自由的最大危險,認識到"一切權力都易於濫用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真理","絕對的權力絕對導致腐敗".正是基於對國家權力上述壞的認識,所以才提出了"三權分立"和"權力制約"的政治制度設計,並提醒人們,"要是三權合一,那就一切都完了".實踐證明,正是因為對國家權力的壞的認識,才導致了西方國家的憲政法治以及民主自由.這是壞的出發點導致好的結果,可謂忠言逆耳利於行,置之死地而後生.相反,如果信以為國家超凡至聖,全知全能,大公無私,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沒有任何自己的私利,權力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因而用不著權力制約和權力監督.結果高度集權,獨斷專行,貪污腐化,國家真的成了"利維坦",權力走向異化,侵犯公民權利破壞社會自由.這是好的出發點導致壞的結果,歷史反復證明,通向地獄的道路常常是善良願望鋪成的.

B. 90後應堅持什麼 北大法學系劉媛媛演講

她叫劉媛媛,是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生,她的一場演講,僅僅4分44秒,卻震撼了在場所有人,讓整個中國都沉默了!嫉惡如仇是多麼高貴的品格,但願她能保持一生,並始終根據自己的良知正確的分辨善惡。

劉媛媛演講全文:
我是一名法學院學生,我的每一門課的教授都曾經在課堂上講過這么一句話,他們常常說:「法律是這么規定的……」,但是現實生活中,現實生活是一種很神奇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尊重規則的老實人,往往一輩子都默默無聞,反倒是那些弄虛作假的人,到最後會名利雙收。
於是乎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就經常有那些看著很有經驗的前輩過來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說:「年輕人你還不懂。」
我想問的是,我們年輕人,你能為這個世界做什麼?
總有一天,銀行行長會是90後的、企業家會是90後、甚至國家主席都會是90後,當全社會都被90後佔領的時候,我想問你們90後們,大家想把這個社會變成什麼樣?
我知道不是每一個人,他都能夠成為那種站在風口浪尖上去把握國家命運的人物,你我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升斗小民,是這個龐大的社會機器上一顆小小的螺絲釘。讀書的時候,每天都被父母耳提面命:「你幹啥都不要給我耽誤學習。」畢業的時候到處投簡歷,凄凄惶惶的等一家企業收留自己。逢年過節被逼婚,結婚買了房子,要花自已年輕的時候的最好的二十年來償還貸款。讓每一個年輕人都忙著生存而沒有夢想,沒有時間關心政治,沒有時間關心環境,沒有時間關心國家的命運,還哪有什麼精力去為這社會做什麼?
但是後來我發現,還是有一件事情,你跟我都可以做到。這件事情就是,我們這一代人在我們老去的路上,一定一定不要變壞,不要變成你年輕的時候最痛恨、最厭惡的那種成年人。如果將來你去路邊擺攤,你就不要賣地溝油小吃,你不要缺斤短兩。你將來開了工廠當了老闆,你不要偷工減料生產一些次品。每一個普通人,他在自已普通的崗位上做一個好人是有非常非常嚴重的意義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生下來都註定會改變世界。我是一個學法律的,如果我將來是一個公正嚴明的法官,那麼這個社會,就因為多了一個好法官,而變好了一點點。
我希望大家都記住,即使給了你十萬個理由,讓你去做惡,你都要保持自已的操守跟底線,僅僅就因為一個理由,這個理由就是,你不是一個禽獸,你是一個人。我更希望我們的所有90後們,你們都能成為那種難能可貴的年輕人,一輩子都嫉惡如仇,絕不隨波逐流,你絕不趨炎附勢,你絕不摧眉折腰,你絕不放棄自已的原則,你絕不絕不絕不絕不失望於人性。
所以我親愛的90後們,如果將來再有那些人跟你說:年輕人你不要看不慣,你要適應這個社會。這時候,你就應該像真正的勇士一樣直面他,你告訴他:「我跟你不一樣,我不是來適應社會的,我是來改變社會的。」謝謝。

C. 法制在我身邊演講稿

中學生法制徵文一:法在我身邊

字典上解釋「法」為: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
「法」和我們的生活也息息相關,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會用法律來維護我們的正當權益。而若是觸犯了法律,永遠也逃不出法網。
某市一位楊阿姨到附近的郵電局營業廳辦理電話安裝,可此郵電局營業大廳貼出通告,規定凡在本市安裝電話的用戶,必須到其下屬企業購買電話機,用戶辦理裝機手續的同時,先交電話機款,否則不予辦理。楊阿姨在辦理電話安裝業務遭到拒絕後,將此郵電局的做法申訴到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通過核實,指出企業違反了《不正當競爭法》,構成了不公平交易行為,責令該企業停止違法行為,並對其處以罰款。楊阿姨運用法律武器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湖北省某市一名中學生因考試成績不理想,放學回家後遭到母親的打罵,晚上趁母親熟睡時將母親砍死。這名中學生為一時沖動犯下的罪惡而悔恨終生,公安人員將其逮捕,他終究逃不過法律的制裁。
有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企業領導,知法犯法的現象也普遍存在。許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以權謀私,貪污贓款,行賄受賄,最終將自己推向萬丈深淵,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們從小就已經開始學習思想政治,面對充滿誘惑的世界,作為初中生的大家更應該增強法制和道德觀念,自覺規范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在社會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我們要懂得公民在社會生活中的權利和義務,懂得與社會有關的法律,依法辦事,依法律己,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全面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質,自覺的遵守法律法規,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中學生法制徵文三:法在我身邊
都說法律像隱士一樣時隱時現。我認為它更像一張巨大的網,網住世界萬物與我們。
還記得看過這樣的一篇報道:在紐約作者和兩位德國朋友合租了一間房子。一天房東的小兒子生病了,開始請了醫生,可後來他的小兒子吉米的體溫不段升高,氣息漸如游絲般微弱。房東又去叫醫生可醫生不來了,原來是他上次看病的錢還沒有付清,醫生堅持要先看到錢才來,大家都忙著湊錢可最後還是失望的搖頭嘆息。朋友吉特是小兒科醫生,可他還不能給別人看病,因為他沒有通過美國的國家醫生執照考試。房東猛然轉身對吉特吼道:好歹你也是醫生啊,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眼睜睜的看著我的孩子死掉。再過幾個月吉特就可以參加美國國家醫生執照考試,開始嶄新的生活。如果他站在法律的一邊,可以看到的是他燦爛的將來,如果他站在救人一邊,他就會辜負這個提供他新家園的國家,違反法律失信於政府。而且萬一被捕他會喪失居留權陷入無邊的困境中。現在夾在中間的卻是一個身患重病的小孩。在痛楚中瑟縮的吉特最後作了決定,他為吉米的小生命奮戰了十天十夜,就在小吉米可以下床的那天,他被逮捕了。大夥都沒有去上班,都趕往紐約市立法院,他們高呼吉特沒有罪。法官面帶微笑的站起來,舉起棰子敲向桌面:「吉特先生,你違反了法律,」法官說,「原因是為了遵循另一個更高的法律——醫生的良知,因此我判你無罪。」
這就是法律,雖然我們總在說法不容情,雖然它們像一種無形的鎖鏈緊緊的束縛著我們。可它更多的是教會了我們人性的真善美。她告訴我們世界有一種東西叫公平,有一種東西在她面前我們一律平等,沒有權貴差異沒有貧賤之分。它讓世界充滿人性美,更加絢麗多彩。故事中的吉特用自己醫生的良知沖擊著法律,而法律用自己詮釋著人間的真善美。
人們常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這大千世界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准則來束縛規范自己的行為,從而使社會安定、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這個准則就是法律,任何人或物都在它的掌控之中。它教會我們如何創造美好享受幸福。

有兩個,你自己選一個

D. 美國法官畢業演講上灌"毒雞湯"

約翰·羅伯茨領養了一兒一女,在兒子的初中畢業典禮上致辭,同時贈送每個畢業生由大法官簽名的憲法,令人回味!並說「人們唯有遭遇不公時,才知道公正的價值」,約翰·羅伯茨大法官,在他兒子初中畢業典禮上的致辭,引起美國社交平台上刷屏並討論。

演講詞:

"通常,畢業典禮的演講嘉賓都會祝你們好運並送上祝福。但我不會這樣做,讓我來告訴你為什麼。」「在未來的很多年中,我希望你被不公正地對待過,唯有如此,你才真正懂得公正的價值。」「我希望你遭受背叛,唯有如此你才領悟到忠誠之重要。」「抱歉的說,我會祝福你時常感到孤獨,唯有如此你才不會把良朋益友視為人生中的理所當然。"

「我祝福你人生旅途中時常運氣不佳,唯有如此你才意識到概率和機遇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進而理解你的成功並不完全是命中註定,而別人的失敗也不是天經地義。"

「當你失敗的時候,時不時地,我希望你的對手會因為你的失敗而幸災樂禍,唯有如此才能讓你意識到有風度的競爭精神之重要。」

「我祝福你會被忽視,唯有如此,你才會意識到傾聽他人的重要性。」「我祝福你遭受切膚之痛,唯有如此,才能讓你感同身受,從而對別人有同情的理解。」

E. 為什麼法律演講對法官,檢察官和律師而言都很重要

對法官應該沒那麼重要,畢竟法庭上,律師和檢察官都是要法庭辯論的,法官可用不著

F. 請教:關於青年 法律或法官的格言警句

網路搜索啊,很多的啊。

以無情的目光論事,以慈悲的目光看人。

——
培根《論法律》

法是一種理性存在。

——
孟德斯鳩

G. 關於《我的夢想是法官》的演講稿!大俠們,救救我啊、 在線等,有點急,長短不限,謝謝!

如果 你真正的夢想是法官,你自己寫。如果說是應付差事,自己網上當一個,何必浪費時間。

H. 法院系統的關於建黨90周年的演講稿

我先給你一份我的演講稿,也是最近單位開展紀念建黨90周年演講比賽時候我的演講稿,你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修改一下,很簡單的!開頭你可以刪除一點,其他的我覺得都能通用!

愛黨敬業獻青春
今年是我們敬愛的中國共產黨90歲的生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是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這一基本原理的根本要求,也是由黨的性質、宗旨所決定的。黨的十三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也恰恰說明了黨對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還曾記得「非典」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全國人民抗擊「非典」偉大斗爭中顯示了非凡的執政魄力,其主要表現為:黨中央、國務院運籌帷幄,應對有力;各級黨組織踐行「三個代表」,發揮作用;普通黨員幹部不畏艱險,沖鋒陷陣。黨在防治「非典」斗爭中所採取的建立危機管理機制、完善警戒防範機制、改進依法執政方式等重大舉措,都從不同側面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卓越的領導能力和高超的執政水平。
我們的黨,歷經90年的風風雨雨,始終不變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她的旗幟下,涌現出許許多多優秀的中華兒女,前赴後繼,為中華之強盛而奉獻青春和生命。今天的和平與安寧來之不易,當我們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怎能不對英雄們肅然起敬;當我們翻開革命先輩用熱血和生命譜寫的愛國華章時,又怎能不熱愛他們。深思往昔崢嶸歲月,我們更應用實際的奉獻精神,回報養育自己的這塊熱土。青春短暫,時間難返,任何個人的奮斗,都應與國家的興衰息息相關,把自己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維系在一起,才能折射出異彩光芒。
作為一名國企的新職工,愛黨,跟黨走,更應表現在愛崗敬業上。我們企業作為一個關繫到千千萬萬民生問題的大事業,時時刻刻應將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徹到實際工作中,我記得雷鋒日記中的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生活的崗位?」這段話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樣的崗位,無論做著什麼樣的工作,都要愛自己的崗位,都要發揮最大的作用,都要做出最大的貢獻。
愛崗,首先要敬業。所謂敬業就是用一種嚴肅、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於職守,盡職盡責。我國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敬業精神,孔子稱之為「執事敬」,朱熹解釋敬業為「專心致志,以事其業」。我想,崗位就意味著責任。我們要高標准、高質量地完成工作,必須要有強烈的職責意識,必須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都承擔著平凡而又責任重大的工作,沒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和工作責任心就不可能做好本職工作。「不愛崗就會下崗,不敬業就會失業」!作為一名國企職工,我們唯有時刻保持憂患意識,以廠為家,敏思好學,愛崗敬業,才對得起自己的工作,才保得住自己的崗位!
愛崗,其次要精業。所謂精業就是要「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成為本專業精通業務的行家裡手。只有精業,工作才有底氣,事業才有生氣。一個人,人生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崗位,就有不同的業務。我們要成為本專業的行家裡手,就必須勤於學習、善於學習.因為主動向書本學,才使我對生產原理和各項工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為虛心向師傅們學,才使我對實際操作和應急處理有了進一步的掌握。要帶著問題用心學,邊干邊學,邊學邊干,以干促學,以學促干,才能越來越勝任自己的崗位。
愛崗,還要奉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這就是對奉獻的最好註解。企業給我們提供了展示自我實現人生價值的空間舞台,因此我們珍惜她,要以自己的努力工作來回報企業。因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將個人的價值與單位的利益結合起來,聰明才智才會充分發揮,生命價值才得以完美展現。所以,講大氣、講奉獻,這應該成為我們所有人的精神追求!作為我們青年人,更加需要將自己的熱情投入到我們的工作中,努力學習業務,做好本職工作,奉獻我們的青春。
朋友們,讓我們以黨組織為指路明燈,緊緊跟隨黨的步伐,愛崗敬業,在我們平凡又不平凡的崗位上奉獻我們的青春,為祖國,為敬愛的黨的生日獻禮。

I. 幫我寫一篇:「人民法院為人民」的演講稿,1000字左右。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鉈是咱老百姓」。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萬分自豪,因為我是老百姓的一員,我生長在一個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國度;作為一個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我更感到慶幸,「輕舌搖動是非立斷,朱筆一落生死攸關」,能代表人民群眾行使審判職權,維護公平正義,說心裡話,我十分珍惜和享受這份職業的榮譽感。
「人民法院為人民,人民法官為人民」,朴實的話語道出了法官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魚水深情。如果說法院是桿公平秤,那麼老百姓就是那秤砣,而我們法官則是那定盤的星。人民的地位最高,親民是我們的本分;人民的恩情最深,愛民是我們的責任;人民的利益最大,為民是我們的目的。親民者民亦親,愛民者民亦愛,為民者民亦贊。只有常懷親民之心、愛民之情、為民之志,常思立身之本、做人之德、貪欲之害,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才無愧於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每天,我看到了,院長信箱里收到的當事人的意見和建議,經院長批閱後,都會在第一時間反饋到庭長和承辦法官。該糾錯的糾錯,該處理的處理。及時聽取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全力打造「陽光審判」。「我們希望聽到最真實的聲音!」不僅是院長的箴言,也是每個法官的心聲。為了認真化解矛盾糾紛,有效解決涉訴信訪,院長帶頭包辦案件,變上訪為下訪,暢通信訪渠道,不但提高了解決疑難案件的效率,更體現出法院司法為民的決心。一個個群訪、鬧訪、纏訪的案件,經過院長認真審查和用心調解,最終得到了圓滿解決,從而有效促使了當事人息訴罷訪,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我也看到了,院長、庭長的辦公桌上案卷越堆越高,很多案件他們甚至是在百忙中擠出時間也要親自接見當事人,只要關繫到群眾切身利益,就不能留下任何疑問!就不能帶走任何不公正的判決!
我還看到了庭長的高瞻遠矚,他專門抽調了精兵強將進行調研,他說:「我們立案信訪、申訴復查這幾年積累了可觀的素材,一定不能浪費這些資源。」這話很實在,聽起來卻擲地有聲!他所看到的是法官不僅要有「根據法律的思考」,還要有「關於法律的思考」。
我們立案庭工作任務一直很重,尤其是民訴法修改後,再審案件激增,這樣法官就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問題。假如我有十件案子,因為時間充裕,用我的專業知識,加上責任心,再加上公平正義的信念就一定可以妥善處理好;但是現在突然變成了一百件案子,一面是結案的壓力要求我們加快結案速度,另一面是增強司法公信力、司法權威,從而讓當事人滿意。而結案速度、司法公信力孰輕孰重,不言自明。所以,認識到這個問題,尤其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之後,盡管結案壓力加大,盡管工作任務更重,甚至不得不加班加點,我們的法官也堅持做到每一個案子,哪怕是再小的案子,一定要見當事人。就拿我所在的組來說,每天上午下午輪軸詢問、聽證當事人,日程已經排到了十一月中旬。正如那句諺語所雲:「我可以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親民、愛民、為民,說成大白話,就是心中裝著咱老百姓。話雖簡單,但做到卻非常不易。學習實踐了科學發展觀之後,我們學會了對當事人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我們學會了一句問候親民,一張笑臉迎民,一杯茶水敬民,一把椅子便民。我們也懂得了「於細微處見真情」的道理。假如你給當事人泡了一杯茶水,當事人回去後即使不說你好話,也絕對不會說法官態度粗暴。其實只是舉手之勞就可以得到這么好的效果,難道我們還有理由選擇不去做嗎?更何況,親民是我們法官應有的本分。
這樣的事太多太多,在開始寫這篇演講稿的時候,我竟無從下筆,因為「科學發展觀」這一理論實在太深太大,訴諸筆端對於我,—個理論還很匱乏,工作經驗還不豐富的年輕人來說,著實有難度。但是這篇稿子行將結束的時候,我竟豁然開朗。其實「科學發展觀」雖然內涵深遠,但是外延無處不在,「親民、愛民、為民」不只是掛在牆上的承諾,它的真諦正是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扎扎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注意到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每一個小小的細節。小到一杯茶水,一聲您好,一把椅子;小到每一個法官,每一個書記員,「人人是窗口,個個是形象」;小到每一件案子都公正審判;小到每分每秒、時時刻刻心中裝著老百姓。其實,說小又不小,不積溪流,無以成江海!
我也猛然發現,怎樣實現跨越式發展?一言以蔽之,從細節入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跨越之路更是一步一個腳印。大到整個法院,小到每個法官,跨越過去不科學的司法工作規律;跨越過去不先進的司法工作理念;跨越過去不合理的司法工作方式;跨越過去久未攻克的司法頑疾和一道道難題!
我更意識到,「科學發展觀」正如一場及時雨,滋潤著親民之樹,拍打著愛民之葉,開出了為民之花,澆灌出司法公正文明之果。人民法院為人民,人民法院永遠為人民。

熱點內容
經營風險包括哪些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02:05:11 瀏覽:981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