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中美法官文化

中美法官文化

發布時間: 2022-04-04 21:55:33

A. 求幾部反映中美文化差異的電影!!!!

不要多,一部就夠了!

《刮痧》

執行製片人:鄭曉龍
製片人:王中軍 李維嘉 馬克-白爾斯
導 演:鄭曉龍
編 劇:王小平 霍秉全 薜家華 馬克-白爾斯
攝 影:黃岳泰
出品人:周浦雄
主 演: 梁家輝 蔣雯麗 朱旭
出 品: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公司

「別人種了九千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打一聲招呼摘來便吃,當人家制止時,他不但不聽勸阻,而且還大打出手毀了人家的桃園。別人辛辛苦苦煉好的丹丸,他拿來就吃,還把主人打得頭破血流,臨走還毀了人家的製作車間——象這樣一個野蠻頑劣的猴子,竟然被許大同在電子游戲中描繪成英雄......」——在電影《刮痧》中,控方僱傭的美國律師在法庭上這樣描述《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用以證明移民美國的許大同有暴力傾向。

故事發生在美國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聖路易斯。許大同[梁家輝飾]來美八年,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在年度行業頒獎大會上,他激動地告訴大家:我愛美國,我的美國夢終於實現!但是隨後降臨的一件意外卻使許大同夢中驚醒。

五歲的丹尼斯鬧肚發燒,在家的爺爺[朱旭飾]因為看不懂葯品上的英文說明,便用中國民間流傳的刮痧療法給丹尼斯治病,而這就成了丹尼斯一次意外事故後許大同虐待孩子的證據。

法庭上,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證人和證詞,使許大同百口莫辯。而以解剖學為基礎的西醫理論又無法解釋通過口耳相傳的經驗中醫學。面對控方律師對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規范的「全新解釋」,許大同最後終於失去冷靜和理智......法官當庭宣布剝奪許大同的監護權,不準他與兒子見面。

惱怒的許大同與朋友昆蘭之間產生誤解和沖突;為讓兒子能留在家裡得到母親[蔣雯麗飾]的照顧,許大同搬出了家;父親也決定回國,為了讓老人臨行再見一面孫子,許大同從兒童監護所偷出兒子丹尼斯到機場送別。受到通緝的許大同帶著兒子逃逸,和大動干戈圍追堵截的警察兜圈子,玩了一場追車游戲,「從容地」在逃亡中享受父子團聚的片刻快樂。

父子分離,夫妻分居,朋友決裂,工作丟棄......接連不斷的災難惡夢般降臨,一個原來美好幸福的家庭轉眼間變得支離破碎,努力多年、以為已經實現了的美國夢,被這場從天而降的官司徹底粉碎。貧民區的破舊公寓里,偷偷相聚的大同夫婦借酒澆愁,抱頭痛哭。

聖誕之夜,許大同思家團圓盼子心切,只有鋌而走險,裝扮成「聖誕老人」,從公寓大廈樓外的水管向高高的十樓——自己家的窗戶悄悄爬去,結果引來警車呼嘯而至......

B. 怎麼看待中國女法官當選國際法院法官

你好,我覺得這個女法官的能力應該是非常強的,也就是因為能力強,他才能當選國際法院的法官,跟男女沒有關系。

C. 中美禮儀文化差異

中美禮儀文化差異
由於各國的歷史與文化底蘊不同,各國人民在進行禮尚交往時的習慣也有不少差異。特別是中西方之間,禮儀上的差別很大,若不了解,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損失。例如,在中國近代史上,由於中國閉關自守,對西方不了解,在一次希特勒舉行的宴會上,一位中國使節按照在中國的習慣用餐巾去揩拭刀叉,殊不知這種做法在國外是極不禮貌的,彷彿是在責備刀叉不幹凈。希特勒一見之下,立即命令侍者將全體客人的餐具一律重新換過,使那位中國使節窘迫難堪。再例如,李鴻章曾應俾斯麥之邀前往赴宴,由於不懂西餐禮儀,把一碗吃水果後洗手的水喝了。當時俾斯麥不了解中國的虛實,為了不使李鴻章丟丑,他也將洗手水一飲而盡,見此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忍笑奉陪。在文化方面就美國來講,中國人贊賞推崇的愚公移山,令全拿搬家不當回事的美國人大惑不解,他們會用智叟的語調發問:「他為什麼不搬家?」中國人以謙虛為美德,而美國人對中國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謙並不以為然,相反地他會認為你缺乏自信,不知有多少留學生在美國因為「謙虛」而推掉了飯碗。如此相反的結論,如此巨大的反差,是東西方存在的文化差異的顯現。

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西方人和我們有著完全不同的世界觀和價值取向。當然西方人也有許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例如,中國遊客在美旅遊後准備買票回國,憑主觀想像買票是肯定要排隊的,但當他們進入售票大廳時,見窗口只有一個人在辦理手續,另有幾個人靜靜地坐在大廳的邊上。我國的遊客馬上擁至窗口搶購機票,售票員在給中國遊客辦好機票後,微笑著對他們說:「下次買票請自覺排隊,並用手指了指邊上的人,當中國人回頭看時,他們報微笑,使幾個中國人真是無地自容。在現代的社會再犯這樣的錯誤是不應該的,以自己的國情來看待別國才會出「洋相」,這有待於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因此,了解中西方禮尚交往之間的習慣差異是很有必要的。若一無所知,就容易在與外國人交往時處於不利的形勢。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貿易中,了解對方國家的禮儀習慣,是對對方的尊重,容易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順利進行。

首先要明確,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就美國來說,它的歷史只有短短200年,而它的人民是從各個地方移民而來的,可以說美國是一個「大熔爐」,它合眾為一,眾多不同民族和種族都融合在一起,很多人被同化了,不管什麼膚色,不管講何種語言,都自豪地稱自己是美國人。他們的宗旨是永遠向前看,遙望目力所及的前方,並且邁開雙腳前進;自強自立,追求幸福,永不滿足。這是他們良好的品質和素質,而他們信奉的誓言是:「只要我們能夠夢想的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這是美國精神,是在英雄主義和獻身精神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以它短短200年的歷史,創造了人類史上的燦爛文明,它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這就是美國的魅力。我們不能因為中國是擁有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就盲目自大,而應尊重別人,尊重他人的人格與習慣,這樣交往才能順利進行。所以了解、研究別國的禮儀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下面,我們對美國的禮儀文化作點研究:

美國成立時間不長,國內各類移民又不計其數,因此美國的禮儀文化可以說是多種文化的匯合,有不少都與中國人的習慣截然相反。

一、見面的禮儀。

美國人見面時,不一定會握手,只要笑一笑,打個招呼就行了,即使是第一次見面,而中國人則視握手為一個基本禮節。但在中國握手並沒有太多的限定,而美國人握手是有一定禮節的。例如男女之間,女方先伸出手,若女方無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點頭鞠躬致意;長幼之間由長輩先伸出手;上下級之間,由上級先伸出手;賓主之間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握手時應注視對方,並摘下手套,否則會被視為不禮貌。在美國,人們見面時喜歡直呼其名,這是親切友好的表示,縱使交談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稱呼,但過一會兒就改稱名字。而在中國,人們很喜歡被稱為某某經理,某某總裁,因為這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但在美國,人們很少用正式的頭銜稱呼別人,正式的頭銜只用於法官、高級政府官員,軍官,醫生,教授和高級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從來不用行政職務如局長、經理、校長等頭銜來稱呼別人。另外,在與人交談時,切不可談及個人的私事,諸如年齡、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別人買的東西不可問其價格;如果看到別人回來,也不能問他去哪兒了或者從哪裡來,否則就會遭人厭惡,美國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來了」這句話來表示對提問人的輕蔑。而在中國,人們對個人隱私的界限遠沒有這么深刻,人們並不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但在中國人與美國人打交道時,在中國人看來很普通地問對方一些家庭情況,美國人就很可能認為你侵犯了他的隱私,別有用心,一樁生意很可能就這樣泡湯了。

二、送禮、約會、作客的禮儀。

一般來說,美國人不隨便送禮,禮物通常不很貴重,只是些書籍、文具、巧克力糖之類的物品,在探病時則以送鮮花與盆景為主。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人以為單數是吉利的,有時只送三隻梨也不感到菲薄,而中國則講究成雙成對。美國人在收到禮物時,一定要馬上打開,當著送禮人的面欣賞或品嘗禮物,並立即道謝。另外,美國人的禮物重視包裝,很可能你收到一份里三層外三層精美包裝的禮物,打開卻只能是幾顆巧克力糖而已,你也不要因此覺得失望,或者認為美國人小氣,相對於禮物的價值,美國人更注重的是心意。

美國人辦事重效率,往往每天都有嚴格的計劃,因此去美國家庭作客都要提前預約,否則打亂了別人的計劃,就會被認為是不速之客,吃閉門羹。所以應該提前一兩天寫信或打電話預約。一旦約定,就要准時到達,不能遲到,也不要太早到,因為客來之前,主婦都要布置客廳准備茶點,如果去早了,主婦尚未准備好,又要接待你,就造成許多不便。而那些規模較大的正式場合,守時更為重要,萬一去早了,也應在外面等幾分鍾後再進去。

在進門之前,應該把鞋上的泥土擦乾凈,以免弄臟地板。進門後要摘帽。並把雨衣雨傘留在室外。然後先向女主人問好,再向男主人問好。若主人家賓朋滿座,只需與主人和相識者握手,對其他人點頭致意即可。如果主人請你坐,你就應該馬上坐下,不要推託不坐下,也不要隨意翻動主人的用品,更不可問用品的價格。作客時,不要輕易吸煙,如想吸時應問在座的女士是否介意,並先向其他人敬煙。若主人向你敬煙,即使你自己有煙,也要接受主人的煙,這與中國人的習慣不同,中國人往往會因為客氣而有所推拒,但這在美國人眼裡,他就會認為你看不起他,而使朋友之間關系變壞。作客時間一般不宜過長,但飯後不要立即告辭,應再與主人攀談一會兒。若夫婦同去作客,應由妻子先起立告辭。如果你與主人不太熟,作客後應打電話或寫短柬以表謝意。這樣美國人會認為你很懂禮貌,從而留下一個好印象。

三、餐桌上的禮節。

在用餐時,應等到全體客人面前都上了菜,且女主人示意後才開始用餐。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勺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而中國人往往習慣一邊上菜一邊用餐,女主人往往是最後開始坐下進餐的。在用餐時,始終保持沉默在美國是不太禮貌的,但咀嚼食物時也不要講話,講話時不應放下刀叉,但也不要拿著刀叉亂晃。在餐桌前不應擤鼻涕或打嗝,如果打噴嚏或咳嗽也應向周圍的人道歉。取菜時,最好每樣都取一點,這樣會使女主人愉快。用餐完畢後,女主人應先離座,客人再一起隨著離開,餐巾放在桌上,不要照原來的樣子折起,除非主人請你留下吃下頓飯。

在席間,主人應使談話始終活潑而風趣,使每個客人都不受冷落。主人的吃飯速度不可太快,如果多數人已吃完,而少數人尚未吃完,更應放慢速度,以免使客人感到不安。席間,客人將刀叉掉在地上,應禮貌地為其換一把。若客人不慎將盤碗打碎,女主人應鎮靜地收拾干凈,安慰客人,絕不能顯出不悅之色。最後,主人絕不能在客人面前計算請客的花費。

四、服飾的禮儀

美國人的服裝以體現個性為主,很難從穿著上看出他們是富有還是貧窮,他們的身份地位如何。如果是一位穿著時髦筆挺西裝的男士,看上去似某大公司的老闆,其實他可能是演藝界的藝員,甚至是一個美容美發師。穿著牛仔褲運動鞋舊T恤的,看似流浪漢,其實卻可能是一位不修邊幅的教授。因此,在美國,萬萬不可先敬羅衣後敬人。曾經有美國外商來華,接待人員乍一見便以為那西裝筆挺的一定是老闆要員,而忽視了一行人中的大鬍子。雖然把熱情過多地傾瀉到了「西裝筆挺」上,還好,也沒冷落了「大鬍子」。稍後,一介紹身份,方知道誰是真正的老闆,而那個「西裝筆挺」不過是雇員。因此在美國,穿得好的不一定有錢,穿得不好的不一定沒錢。若簡單地以衣帽取人,不僅會主次不分,使自己陷入窘境,而且會讓美國人輕視。

雖然美國人穿著隨便,不像歐洲人這么講究,但在美國的穿著可謂「不怕穿破,不許穿錯。」有許多場合,服飾有很嚴格的規定。例如,美國許多公司上班有專門設計訂做的制服,在律師樓和銀行上班的老闆和職員們天天都是西裝筆挺,而且每日均需要換,若兩日相同,就容易被人誤會是個夜晚沒有回家更衣的人。再例如在美國舉辦各種宴會,往往在請柬上註明是否「黑領結」。如果註明了「黑領結」,男士則一定要穿無尾禮服,系黑色領結,女士必須穿晚禮服。這時,男士的長條領帶,女士的褲裝都上不了檯面。如果沒有註明「黑領結」,而表示是「正式穿著」,那麼西服就可以上場。如果寫的是「白領」,表示要穿燕尾服,系白色領帶。因此什麼宴會穿什麼樣的衣服,是很有講究的。試想,如果在一個不怎麼正式的場合,每個人都是一身短打扮,唯獨你一個人身著深黑筆挺的燕尾服;或者每一個都雲鬟高挽,長裙及地,唯獨你一人一襲T恤,這種巨大的不協調,你自己不覺得張狂,別人也會看著你在人堆里悠悠晃晃不像個東西。而且在美國,這是對宴客的主人大不敬的明確表示,主人也會因此對你感到厭惡,從而與你斷絕來往,這會是你的一大損失。因此注意場合與服裝的搭配在美國尤為重要。

總之,美國與中國之間有不少不同的交往習慣,同樣其它的西方國家,也有各自的文化習慣,因此在與外國人交往或者到別的國家去之前,了解對方國家的禮儀習慣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是對對方的尊重,也給自己帶來了便利,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與誤會,以便在多方競爭中爭取主動,並能取得良好的結果。

D. 你能想到的中,美,英,法,日等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有哪些

中國的萬里長城,,兵馬俑,舉世聞名。法官的盧浮宮,英國的白金漢宮,美國的百老匯,日本的浮世繪,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舉世聞名。

E. 中西方不同的法院圖騰意味著中西法律文化中的哪些差異

西方法學家認為,法律是一個沒有感情偏私的中道的權衡,法治優於人治。所以,法官在審判的過程中應是中立的。蒙目女神的職責是"裁斷"而不是發現, 所以女神蒙住了雙眼,眼睛並不重要,而且眼睛還可能會因為看見訴訟雙方的情況而造成主觀上的傾向性,也可能因為受到各種干擾而難以實現正義。所以,法官在審判的過程中應是中立的 。
獨角獸體現的是儒家文化的人治思想。在斷案中,他們提倡用靈感、頓悟,靠包公式的"青天大老爺"來主持正義。獨角獸怒目圓睜,努力地去發現犯罪,懲罰犯罪,集偵查、起訴、審判、執刑於一身,無視程序的法律價值,刑訊逼供濫用,冤獄頻發,具有濃厚的儒家的人治文化特徵。
神獸獬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上古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它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姦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是皇帝、「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的象徵。

F. 美國文化裡面,justice和judge都有法官的意思,有什麼區別

justice是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judge就是普通的法官

G. 求在電影<刮痧>中,羅例出中美文化的差異。

11「刮痧」在美國
刮痧這個在中國極為平常的傳統治療法,在美
國卻引起了那麼大的沖突與災難, 因為「說不清
楚」,丹尼斯身上留下的刮痕自然被作為大同一家
虐待兒童的證據,無論大同用英文和時兒夾雜著中
文怎麼解釋都無法讓美國人明白刮痧是什麼。筆者
認為與其說影片《刮痧》講述的是許大同這個中國
家庭在美國的遭遇,不如說是中國傳統文化在美國
因為不被理解和認同所處的尷尬和無奈的境地。影
片中法官要求大同「找一個官方醫生,用簡練的、一
個老法官能看懂的英文來說明刮痧」,但正如大同
的辯護律師所說,「沒有一本美國的醫學教科書有
關於刮痧的記載,那是不科學的,沒有人會為此作
證。」在法庭上,當許大同試圖解釋「刮痧」時,他不
得不使用中文「丹田」、「七經八脈」等術語,因為美
語里根本找不到相應的詞彙來表達,許大同的「dan2
tian」和「seven jing and eightmai」讓在場的美國人不知所雲,法官阻止他繼續說下去,讓他們去找專家人
士來說明「刮痧」為何物,可大同與其妻簡寧費勁全
力也找不到這樣的人,他們只好放棄解釋「刮痧」。
影片中爺爺痛惜地自問:「刮痧在中國幾千年了,到
了美國怎麼就說不清楚了呢?」就爺爺和大多數中
國觀眾看來,刮痧這種治療方法在中國那麼普通,似
乎美國人也理所當然地應該知道這一療法,他們不
懂應該是他們的錯,這便是跨文化交際中最容易犯
的錯誤,即將自己的文化強加給另一種文化,用自己
的行為方式為標准來評判對方的行為。刮痧事件使
得大同失去了對兒子的監護權以及隨之而來的送父
回國、帶子逃亡、夫妻分居、朋友反目,其實這不僅僅
是「刮痧」這一中醫療法與美國法律的沖突,它反映
的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異域文化相遇時產生的難以避
免的碰撞和摩擦。
21中國人的情感與美國法律
任何觀看了這部影片的中國觀眾無一不被大同
一家三代人之間濃濃的父子情、夫妻情和祖孫情所
感動。大同毫無顧及地頂替他父親說是他本人給兒
子刮痧的,大同從福利院「偷」兒子到機場與即將回
國的爺爺見面以及為了在聖誕夜與家人團聚大同冒
著被逮捕的危險爬水管上九樓等都反映了中國人對
親情的重視,中國觀眾感動得眼淚汪汪,但大同的這
些行為實際上都是美國法律不允許的。生活在一切
都講求法律的美國社會里,雖然大同愛子心切,但卻
拿不出證據來證明刮痧是中國的傳統治療法,無論
他怎樣用語言來表達他是多麼地愛自己的兒子都打
動不了法官的心,法律只需要證據。美國是一個法
制國家,法律存在於每一個角落,每一種糾紛都通過
法律途徑來解決,他們看重的事實,是證據。大同最
終還是被判決與自己的兒子隔離,這一判決雖然缺
乏人情味,但是從依法辦事的角度來看,法院的判決
卻是正確的,只是廣大中國觀眾絕對接受不了,情感
還是站在不守法的大同這一邊。但冷靜下來想想,
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在這場文化較量過程中,我們看
到了美國人是如何地重視人權,他們用法律和社會
機構來約束人們的行為,特別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影片中許大同在公共場合教育兒子,叫丹尼斯
給小朋友道歉,兒子不從,大同就當著眾人的面摔了
他一巴掌,這在一般中國人眼中父母管教兒女是天
經地義的事情,「子不教,父之過」。中國父母在處
理小孩之間類似打架這樣的事情時都是首先教育自
己的孩子,但在美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更
加尊重事實,大同的行為讓他們覺得中國人教育孩
子的方式太粗暴,甚至還認為他有虐待傾向,這讓廣
大中國觀眾不得不為大同叫屈。中國人愛孩子是出
了名的,而且很多家庭對獨生子可以說是溺愛。在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兒女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不
管用什麼方式管教孩子他人無權干涉。中國父母對
子女有嚴厲的教育觀念,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包括
訓誡,體罰甚至打罵。中國父母認為打孩子是為了
孩子好,為了愛孩子,希望孩子成材,將來有出息。
美國人當然也是愛孩子的,影片中兒童福利院就是
出於對丹尼斯的關心和保護才不讓被他們認為有虐
待嫌疑的父母接近孩子。在美國,父母只是子女的
監護人,不能對其有過分責罵,更不用說動手打人
了。他們認為不論男女、不論年齡大小,每一個成員
都是平等的,每一個成員都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
權利。尤其是對於未成年孩子,他們更是通過一系
列的法律來保護未成年人的平等權利,影片中醫院
里的醫生一發現孩子背後的血痕就馬上通知法院起
訴孩子的父親就足以說明這一點。美國這些法律規
定對中國人來說顯得有些多事,甚至不可理喻。比
如,為了保護未成年兒童的安全,美國《交通法》還
規定,體重不足40磅的兒童,必須連同兒童椅用安
全帶綁在汽車後座上,違反規定,罰款400美元。這
是因為小孩太小,屁股底下沒有兒童座椅很有可能
從安全帶里滑下來。但中國人一般認為把孩子抱在
懷里已經很安全了,父母無疑是愛孩子的,是會保護
孩子的,大可不必用一些冷冰冰的條條框框來約束
我們的行為。
美國的法律涉及面之廣是中國人難以想像的,
人們在政治、經濟、教育、婚姻等方方面面受到法律
的保護,法制觀念已植根於每個人的價值體系之中,
人們時時處處都會感覺到法律的存在。把孩子獨自
留在家裡是犯法,夫妻在家打架是犯法,這些對中國
人來說好像應該算是自家的私事,用不著外人干涉,
更與法律無關。美國人的法制觀念和中國人的傳統
文化很不相同,反映了不同的價值觀,很難說清誰對
誰錯。但《刮痧》也的確讓我們深思,我們對孩子的
愛是否科學? 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把打罵孩子提升到是否是對人的基本權利的侵犯和不尊重這個層面來
認識?
31中國人的面子觀
在聽證會上,大同的老闆作為證人說出了大同
打兒子的事實,令大同非常失望和憤怒,甚至斷絕了
與老闆的朋友和工作上的關系。在其後的一段對話
中,大同道出了打兒子的原因。
昆蘭(老闆) :「我只相信事實! 你不應該打丹
尼斯! 」
許大同:「我為什麼打我自己的兒子? 還不是
因為尊重你,為了給你面子! 」
昆蘭:「什麼亂七八糟的中國邏輯,打你孩子怎
么能是給我面子! 」
許大同:「不可理喻! 」
語言是文化的表象。這些對老闆來說「亂七八
糟」的邏輯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完全可以理解
的,大同打兒子只不過是想通過顯示父親對兒子的
威嚴和約束力來給對方面子,但對美國人來說,這種
「體面」的表現被異化為不體面的言行,原因何在?
這就不得不說說中國人的面子觀。林語堂先生在
《臉與法治》一文中說道,「中國人的臉,不但可以
洗,可以刮,並且可以丟,可以賞,可以爭,可以留,有
時好像爭臉是人生的第一要義,甚至傾家盪產而為
之,也不為過。」不管一個人是富有還是貧窮,是上
等人還是下等人,面子總歸是要的。魯迅先生筆下
的阿Q雖既無財產又無地位,但一旦有人傷了他的
面子,他也會盡力去挽留與維護。當他被別人打了
時總是說「我就算被兒子打了」,雖然他得忍受肉體
上的疼痛,但在面子上卻勝利了。阿Q的這種「精
神勝利法」實質上就是一個人丟了面子後為維護自
己的面子而採取的一種自我防禦行為。對中國人來
說,在同等情況下貶損自己是抬高別人、尊重別人、
給別人面子的行為;而美國人則認為貶損自己是愚
蠢的行為,與尊重別人毫無關聯,對於中國人的面子
觀念,他們是無法理解的。在中國文化中,很注重長
幼有序,尊卑分明,這是傳統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
表現;而美國文化更注重人的獨立性,主張個性解
放,長幼平等,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
解。中國人的面子觀與集體主義緊密相聯,中國是
一個以集體主義為向導的國家,集體主義文化強調
人與人之間的和平相處,人們努力維持一種和諧的
人際關系,因而會盡量避免人際沖突,人們說話比較
委婉,使用高語境的語言。「面子」是中美文化沖突
的具體體現之一,中國有一句俗語說「人要面子,樹
要皮」,還有「要面子」、「顧面子」、「丟面子」、「沒面
子」等說法。中國是一個相當穩定的社會,中國人
很少有機會離開他生活的地方,一輩子都與相同的
朋友、鄰居、親戚在一起。當一個人的生活與他人相
連時,與其他成員之間保持融洽關系就變得尤為重
要。為了保持融洽,避免沖突和維護家庭、群體和組
織的完整性,人們十分在意自己與他人的面子。
中國人特別講面子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人們
生活在一個無形的關系網之中,而且人與人之間的
關系從根本上說就是不平等的,人們似乎也認同這
種不平等的關系。在這縱橫交錯的社會關系網中,
人們履行著各自的權利和義務,每個社會成員在與
他人交往過程中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不僅要維護自
己的面子,同時要尊重別人的面子,正如田玉川所
言,「在社會關系這張錯綜復雜的大網中,每個人都
建立了自己的一張小網。人在網中,網在人中,網網
相連,網網相依,網網相爭,網網相生……」。(田玉
川: 214)中國人講面子甚至會以犧牲個人尊嚴甚至
良知為代價,影片中大同為了給他老闆面子而打自
己的兒子就是最好的例證。中國人講面子可以說有
一整套學問,中國人的「面子觀」對於強調個人行動
的自由和個人願望的滿足,強調以個人為中心的社
會價值的西方人來說是很難理解的。西方人也講面
子,但他們在人與人的交往中遠沒有中國人這么復
雜,他們公事公辦,在原則問題上很少顧及人情、面
子,甚至有些「不講情面」、「冷若冰霜」,因此,要將
中文的「面子大」、「沒面子」、「鐵面無私」、「臉上無
光」等直接譯成英語恐怕英美人永遠都無法理解。

熱點內容
廉政法規教育 發布:2025-05-03 13:14:25 瀏覽:111
義務植樹條例 發布:2025-05-03 13:14:22 瀏覽:97
行政法法與經濟法的區別 發布:2025-05-03 13:04:56 瀏覽:437
以資抵債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3 13:02:06 瀏覽:604
殯葬管理條例2015 發布:2025-05-03 13:00:36 瀏覽:767
信訪禁毒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2025-05-03 12:58:57 瀏覽:306
收房通知回復函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3 12:58:22 瀏覽:240
政府法律顧問服務內容 發布:2025-05-03 12:53:17 瀏覽:387
舟山市公共法律服務網 發布:2025-05-03 12:46:48 瀏覽:923
經濟法概括自考真題 發布:2025-05-03 12:28:25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