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裁定權有多大

法官裁定權有多大

發布時間: 2022-04-13 02:56:27

A. 法官的自由裁量權

沒有法定或約定的情況下,法官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行使自由裁量權。

B. 法官的裁量權究竟有多大誰來約束他

只有一張。
你是被告?對於彩禮這個,婚姻法有明確的規定,看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全部退還,部分退還或者協商或者不予退還。本身婚姻法不提倡彩禮這種陋俗。但是在我國現在大多數都收彩禮的,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所以婚姻法也具體的做了規定,

C. 我國的法官手中有多大的權利啊

法官手中有多大的權利?應該說,法官是有一定的「自由裁定權」的。 1、無論是民事案回或刑事案,法官都答有一定的自由裁定權。但這一自由裁定是有限度的,不會超過法律的限度。例如法律規定為三到五年的,法官不可能判處二年,或五年。 2、由於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思想觀點,且在法律上也有許多的個人理解、認知與觀點,甚至於法律本身就有一定的爭議性,不同的法官作出不同的判決是常有的,也是正常的。 3、「黑哨」也是有的。但這「黑哨」也是有限度的。已經踢上看台的球他也不敢說沒出界。另外,如果他每一次都「黑」,他這裁判也就快「下課」了。 4、一個案子的判決結果不是一個人能說了算的,要有合議庭合議,一審後還有上訴,上訴又有可能發回重審,重審後還可以上訴。就是最後終審了,還有檢察院的抗訴和當事人的申訴權。 總地說,法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判決,但不會起到絕對做用。我是您的崇拜者呵呵

D. 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體現在哪些方面

法官自由裁量權表現在刑事審判中的定罪和量刑階段,具體表現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方面。
法律分析
1、法官在查清案件事實過程中的自由裁量權。查清案件事實,是正確適用刑法的前提。從定罪角度說,查清了刑事案件的事實就確定了定罪的事實根據;就司法實務而言,查清案件事實的關鍵在於審查判斷證據,而這一活動離不開法官的自由裁量權。2、為了獲取事實「真相」,歷史中曾採用過許多認識標准,如神意標准,理性標准,實踐標准等。3、法官在選擇適用法律過程中的自由裁量權。選擇刑法規范是要從諸多的刑法條文中找出適用於本案的刑法規范,即所謂「找法」活動,其目的是為處理本案尋找法律根據。4、從定罪的角度說,在案件事實已查明的基礎上,法官需要對照刑法所規定的有關犯罪構成,形成一個相似犯罪構成群的認識范圍,進而在這些犯罪構成群中最終選定一個與案件事實最吻合的犯罪構成,或者排除所有的犯罪構成而確認無罪。綜上所述,法律沒有明確給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權,法官是依照法律的條文判案的。但是當法律空白、沖突時,法官有依據案情的要求,獨立判斷、權衡並作出合理決定的權力。而且,自由裁量必須在法律規定范圍內進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六條 法官審判案件,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
第七條 法官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八條 法官的職責:(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刑事、民事、行政訴訟以及國家賠償等案件;(二)依法辦理引渡、司法協助等案件;(三)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法官在職權范圍內對所辦理的案件負責。

E. 法官到底有多大的自由裁量權

標準是法律。一般來說只有法律規則沒有明確規定的時候,
才有法官自由裁量權適用的空間,或者法律規則直接給法官的自由裁量授了權。
而如果法律規則沒有相關規定,則參考法律原則。

F. 法官有多大的權利

法官是指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法官的權力是法律賦予的,法律賦予他多大的權力他就有多大的權力,超出法律賦予的權力以外,就是濫用權力。
可以管法官的部門很多,如法院領導、檢察院、人大等部門。

G. 法官可以有很大的判決權利和浮動嗎

在很多案件中,法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但首先,量刑是有依據的,比如要輕判,那麼必須有輕判的理由,這在判決書上是能體現出來的,一般無理由的從輕和從重非常罕見。其次,有公訴人參加的案件,如果畸重或者畸輕,公訴人是會提出抗訴的;自訴人參加的刑訴案件,自訴人和被告人也可以提出上訴。
第二個問題,法院只能依據掌握的事實(也就是證據)判決案件,哪怕你理再大,沒有證據都沒有用。打官司要有證據,這是一般的法律常識,沒有什麼好爭論的。占理沒有證據,只好自己吃虧了。

H. 香港法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

法官是享有極高裁決權的人,他們可以「對抗」輿論,甚至推翻政府或者立法版會的決策決權定。

I. 法官權力有多大誰來管法官

法官是指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法官的權力是法律賦予的,法版律賦予他多大的權權力他就有多大的權力,超出法律賦予的權力以外,就是濫用權力。
可以管法官的部門很多,如法院領導、檢察院、人大等部門。

J. 法官有自由裁量權嗎

法律分析:法官民事自由裁量權,指民事訴訟過程中,法官在法律規定范圍內或在沒有明確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根據情勢所需,就有關事項進行權衡、裁量並合理地作出決定的權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人民警察就其執行職務時目擊的犯罪情況作為證人出庭作證,適用前款規定。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熱點內容
依法治市委員會執法協調 發布:2025-09-09 13:13:23 瀏覽:293
民法典姓民 發布:2025-09-09 13:01:41 瀏覽:390
婚姻法普法的調查報告 發布:2025-09-09 13:01:30 瀏覽:34
婚姻法勞動法還有什麼法 發布:2025-09-09 12:50:15 瀏覽:361
潮安區司法局 發布:2025-09-09 12:44:59 瀏覽:276
亦庄經濟開發區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09 12:26:34 瀏覽:266
招標圖紙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09 12:25:53 瀏覽:876
當部門規章與行政法規沖突時候 發布:2025-09-09 12:15:51 瀏覽:384
2016疫苗流通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09 12:12:27 瀏覽:673
長春房產交易糾紛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09 11:44:36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