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委員會

法官委員會

發布時間: 2020-12-23 13:30:35

❶ 審判委員會委員 審判員 審判長之間是個什麼關系

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組織形式只有兩種:一種是合議庭,另一種是獨任審判員。合議庭是審理普通民事案件的審判組織形式,獨任審判員是審理簡單民事案件的審判組織形式。除合議庭和獨任審判員這兩種審判組織之外,民事訴訟法沒有規定其他的審判組織形式。民事訴訟法雖然規定了審判委員會,但沒有將其作為獨立的案件審判組織。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審判委員會的職能只有兩項:一是在院長擔任審判長審理案件時,決定院長是否應當迴避的問題;二是各級法院院長發現本院生效裁判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審判委員會只討論決定本院生效裁判是否需要再審,而不能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實體審理,再審案件的實體審理仍然應當以合議庭的組織形式進行。可見,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審判委員會除決定院長迴避和本院生效裁判是否需要再審之外,不再具有其他審判職能。
再看我國刑事訴訟法關於審判委員會職能的規定。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實行合議制;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實行審判員獨任制。因此,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刑事案件審判組織與民事案件的審判組織形式基本相同,即都是實行合議制和獨任制。與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一樣,在刑事訴訟中,審判委員會的職能是決定本院院長擔任審判長在審理刑事案件中的迴避問題,以及處理院長發現的本院生效裁判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審判組織形式與民事審判組織形式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刑事訴訟法規定,對於疑難、復雜、重大的刑事案件,合議庭認為難以作出決定的,由合議庭提請院長決定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審判委員會的決定,合議庭應當執行。因此,在刑事訴訟中,審判委員會可以成為疑難、復雜、重大的刑事案件的法定審判組織,而民事訴訟法並沒有類似的規定。不過,應當指出的是,對於疑難、復雜、重大的刑事案件,只有在合議庭認為難以作出決定的情況下,才能由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因此,審判委員會能否對疑難、復雜、重大的刑事案件進行審理,取決於合議庭是否將案件提交給審判委員會處理。

我國法院組織法也對審判委員會的職責進行了規定。按照法院組織法的規定,各級人民法院設立審判委員會,審判委員會的任務是總結審判經驗,討論重大的或者疑難的案件和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問題。同時,法院組織法規定,法院助理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出,經審判委員會通過,可以臨時代行審判員職務。這里需要強調的是,雖然法院組織法規定審判委員會有權討論重大的或者疑難的案件,但是,法院組織法的規定必須通過有關訴訟法的內容加以具體落實。如果訴訟法沒有規定審判委員會具有討論重大的或者疑難的案件的職能,那麼,審判委員會就不能在訴訟程序中行使這一職權。因為訴訟法是規范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程序規則和基本規程,人民法院不論以何種形式的審判組織審理案件,都應當按照訴訟法的規定進行。按照這一邏輯,鑒於民事訴訟法中沒有規定審判委員會有權討論決定重大的、疑難的民事案件,審判委員會只能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討論決定疑難、復雜、重大的刑事案件。

法官檢察官選任委員會由什麼組成

法官、檢察官復的選任,要堅持黨制管幹部原則,尊重司法規律。法官、檢察官首先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為了保證專業能力,在省一級設立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從專業角度提出法官、檢察官人選。由組織人事、紀檢監察部門在政治素養、廉潔自律等方面考察把關,人大依照法律程序任免。遴選委員會的組成,應當具有廣泛代表性,既有經驗豐富的法官和檢察官代表,又有律師法學學者等社會人士代表。建立逐級遴選制度,上級法院、檢察院的法官、檢察官原則上從下一級法院、檢察院擇優遴選,既為優秀的基層法官、檢察官提供晉升通道,又保證上級法院、檢察院的法官、檢察官具有較豐富的司法經驗和較強的司法能力。擴大法官、檢察官的選任渠道,實行有別於普通公務員的招錄辦法,招錄優秀律師和具有法律職業資格的法學學者等法律職業人才進入法官、檢察官隊伍,為建立法律共同體搭建制度平台。

❸ 香港的法官是怎樣產生的

  • 根據香港特區《基本法》第九十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和回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應由答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或免職,還須由行政長官徵得立法會同意,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 香港終審法院條例規定,首席法官須由行政長官根據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推薦委任。

❹ 中國法官等級的職務

院長:首席大法官;
副院長:一級大法官至二級大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法官至二級高級法官;
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二級高級法官;
副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員:一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一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院長:二級大法官;
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庭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庭長:二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審判員:二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一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審判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二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院長:三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副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審判員:四級高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三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❺ 法官等級最高是什麼

最高的是首席大法官。法官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法官;

(二)回大法官:一級、二級答;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5)法官委員會擴展閱讀

(一)一級大法官、二級大法官、一級高級法官、二級高級法官和最高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

(二)高級人民法院及其所轄法院的三級高級法官、四級高級法官、一級法官、二級法官和高級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批准。

(三)中級人民法院及其所轄法院的三級法官、四級法官、五級法官的等級,由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批准。

❻ 法官等級對應行政級別

法官等級與復相對應行政級別對照製表:
1 首席大法官 國家級副職
2 一級大法官 省部級正職
3 二級大法官 省部級副職
4 一級高級法官 廳局級正職(巡視員)
5 二級高級法官 廳局級副職(副巡視員)
6 三級高級法官 縣處級正職(調研員)
7 四級高級法官 縣處級副職(副調研員)
8 一級法官 鄉科級正職(主任科員)
9 二級法官 鄉科級副職(副主任科員)
10 三級法官 科員
11 四級法官 科員
12 五級法官 科員

❼ 香港法官可以由外國人擔任嗎立法委員會可不可以有外國人

《基本法》容許不超抄過百分之二十立法會議員持外國護照,即目前六十名議員中,其中十二名可以是外國公民。
而十二名可以是外國公民的都是全屬工商及專業功能組別議員,不包括直選議員,外國人只要香港公民不持外國居留權就可以做議員,如果有外國護照只能歸入十二名可以外國公民的名額內。

至於香港法官沒有國籍限制,香港法官中亦有外國人,但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則需沒持有外國居留權的香港公民擔任

❽ 中國 各級法院各級法官對應的行政級別是什麼

法院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最高人民法院
院長:首席大法官;
副院長:一級大法官至二級大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法官至二級高級法官;
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二級高級法官;
副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員:一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一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高級人民法院
院長:二級大法官;
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庭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庭長:二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審判員:二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一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中級人民法院
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審判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二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基層人民法院
院長:三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副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審判員:四級高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三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省高院的行政級別主要如下:
院長,行政副省級
副院長,黨組人員,政治部主任等,行政正廳級
審判庭庭長,副廳級
目前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屬法律職務,暫未與行政級別掛鉤
縣級法院審判員對應級別如下:
法官的行政級別參照公務員基層法院院長,副處
副院長,正科或副科
庭長,科員或副科或享受正科待遇
審判員相當於股級、副科。

❾ 法官任免的原則有哪些

憲法和法律規定了法官的任免許可權和程序: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各級人民法院院長任期與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助理審判員由本院院長任免。專門人民法院的法官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任免辦法。
初任審判員、助理審判員採用公開考試、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從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提出人選。擔任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應當從具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
法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兼任行政機關、檢察機關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務,不得兼任律師。
對於喪失國籍的、經考核不稱職的、因違紀、違法犯罪的,以及因健康等原因長期不能履行職務的法官,都應依法提請免除其法官職務。

熱點內容
懟法官死刑 發布:2025-08-16 00:11:40 瀏覽:430
古代法治詩詞 發布:2025-08-16 00:08:03 瀏覽:140
倉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6 00:06:48 瀏覽:335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名詞解釋 發布:2025-08-16 00:06:46 瀏覽:159
勞動法規定的哺乳時間 發布:2025-08-15 23:59:50 瀏覽:736
趙孟道德經pdf 發布:2025-08-15 23:59:48 瀏覽:90
司法部升級 發布:2025-08-15 23:52:06 瀏覽:633
全法官迴避 發布:2025-08-15 23:47:04 瀏覽:853
政府法律顧問服務的難點 發布:2025-08-15 23:42:34 瀏覽:232
借條和借據哪個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23:38:43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