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清案
Ⅰ 刑事案件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檢察院刑事復查通知書,法院不予理睬,該怎麼辦
在刑事訴訟復中,法院審理發現事實制不清證據不足依法宣告被告人無罪,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 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特別提醒:對於事實不清證據據不足的,檢察院可以申請補充偵查,人民法院是無權要求檢察院退回偵察的。在刑事訴訟中,檢察院作為控方,法院再成為控方,被告還有什麼權利可言。
Ⅱ 被執行人欠錢還清了 該怎麼清法院銷案
只要執行完畢,法院就會結案了,不需要當事人去請求。
Ⅲ 法院沒調查清楚就立案,可以起訴嗎
法院是專門的審判機關,並無刑事偵查權,從法院的職能上講,沒有起訴,就沒有依職權調查,因此,本案只能是案件已經由法院受理了,即已經立案了,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法院依職權進行了證據查證,這完全是合法的。至於法院是否查清了,這是另一回事,當事人完全可以在庭上進行辯論、質證。如果對一審判決不服的,還可以提起上訴予以糾正。二審後判決生效,但當事人對判決不服的,仍然可以提起再審的申請。本案,依提問所述,法院並無不當之處,退一步即使有錯,也可以通過正常的渠道來解決。
如果法院的工作人員涉及徇私舞弊或濫用職權的,可以向法院的主管領導或紀檢部門或上一級法院反映情況;也可以向當地的檢察機關或紀委控告舉報;也可以向當地的人大或黨委(辦公室)投訴。
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裁罪】
1、徇私枉法罪: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或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裁罪: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不依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行職責,或者違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牽連犯罪:司法工作人員收受賄賂,有前三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Ⅳ 破產清算案件從立案到結案需要多長時間
破產清算屬於民事案件。
民事案件一審結案時間最長不超過六個月,二審結案時間最長不超過三個月。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由於案情復雜或是其他的情況導致案件不能如期審結的,並不一定就是法官違法辦案,但是法官應當將不能如期審結應當延長審限的情況向上級法院或是院長報批,經過批準的方能延長審限,否則,必須定期審結。
其次,經過批准延長的案件,也不是無限期延長的,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結案。
(4)法院清案擴展閱讀:
相關案例:
自2007年受讓吉林省遼源市某股份有限公司債權以來,未獲分文清償。2010年11月,該公司向遼源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進入破產程序,我公司申報債權總額累計達人民幣3500餘萬元。但時至今日,已近5年,法院及破產清算組仍未對該公司資產進行評估,也未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2007年6月,我公司從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長春辦事處受讓了對該股份有限公司債權,該債權轉讓取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批准,並在外匯管理局備案。
2010年11月24日,遼源中院作出(2010)遼民破字第3-1號《民事裁定書》,立案受理該公司破產案件。2010年12月10日,法院向各債權人發出(2011)遼民破字3號《債權人申報債權通知書》,要求各債權人在收到通知後1個月內向管理人書面申報債權。
該通知書同時載明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於2011年3月2日上午9時在遼源市中級法院第三法庭召開。
我公司於2011年2月21日向破產管理人提交了債權申報材料,申報有抵押債權人民幣3500餘萬元。隨後我公司與法院聯系並確認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時間和地點,法院答復是「原定的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推遲召開、具體時間待定」。之後多次聯系,得到的答復均為「時間待定」。截至目前,第一次債權人會議仍未召開。
在進入破產程序以後,破產公司仍將一座大樓出租經營並收取租金。而法院及破產清算組卻在長達四年的時間里仍未完成對該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全面審計、亦未對該大樓及租金收入採取任何評估、審計或其他保全措施。破產進程長時間停滯,嚴重影響了合法債權人的權益,也損害了法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針對來信所反映的情況,記者致電案件主辦法官,得到的解釋是「評估和審計工作尚未完成」。由於「進一步采訪需要得到院里批准」,記者聯系遼源中院並傳真了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未得到回應。法律專家就相關問題發表了看法。
第一次債權人會議遲遲不開違背法律程序
「破產程序歷時五年,而第一次債權人會議仍沒有召開,從法律程序上講是有問題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欣新指出,根據企業破產法規定,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應該自債權申報期限屆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召開。
這是法律明確規定的時間,應當遵守。如果法院認為確實存在影響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按時召開的特殊事由,可以延期。
但是,第一,延期要有正當理由。以評估和審計工作尚未完成為由不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這個理由不能成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的召開跟審計和評估工作是否完成沒有必然聯系。第一次債權人會議並不是要解決所有問題,有些事情可以放到之後的債權人會議解決。
而且遼源中院於2010年11月受理該股份有限公司破產案件,將近五年時間,審計和評估工作仍未完成,這也不正常。
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必須延期的情況在實踐中是比較少見的,通常延期的理由包括,債權申報確認無法及時完成,大部分債權人出席會議的資格難以確定;其他案件或事件的處理直接影響到破產程序後續進行等。
第二,延期必須通知,而且要採取恰當的通知方式。既然《債權人申報債權通知書》通知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的時間採取的是書面形式,那麼之後通知延期也應該採取這種方式。
對於已知的債權人和已經申報的債權人應採取書面通知的方式,對於未知或尚未申報的債權人要採取公告送達的方式。總之原來通知開會採取的是什麼方式,延期時也應採取相同的通知方式。
王欣新教授還分析了破產案件久拖不決可能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害。他指出,這么長時間連第一次債權人會議都沒有召開,可能會造成債務人財產的進一步流失:
債務人繼續存續就會存在一定的費用,如廠房設備的維護、留守人員的工資支付等破產費用的增加,從而使債權人的利益受到損失;債權人應當實現的權利沒有及時實現,應該幾年前拿到的錢沒有拿到,這也是一種權利損害。
此外,債務人在破產程序啟動前如有損害債權人利益的欺詐行為,也可能得不到及時的糾正,造成財產無法追回。
破產案件無審限規定暴露立法缺陷
法律界人士也就破產案件立法缺陷發表了看法。北京市華城律師事務所律師宋剛指出,破產案件的審理,法律並沒有規定審限,這讓不規范操作有了一定空間。但他同時強調,作為債權人,DAC公司對破產案件的進程及管理人對破產財產的管理具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即使審計和評估工作尚未完成,債權人也有權知道審計和評估工作進展到何種地步,對於推遲召開的真實原因法院也應該告知債權人。
對這一問題,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賀丹持類似觀點:「企業破產法和民事訴訟法目前沒有對破產程序作出審限的規定,但實際上破產案件久拖不決對債權人的權益會造成一定的損害。沒有規定審限可以說是法律規定的一個不足之處。」
王欣新教授則認為,本案之所以久拖不決,除了法律規定上的缺陷,對審限錯誤理解也是重要原因。他認為,破產案件沒有審限的規定,只是為法院辦理案件提供必要的時間。
但是,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的時間與破產案件的審限問題是兩回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的召開是有法律期限的。而且破產案件沒有審限規定,不等於說可以無正當理由地無期限拖延,以不作為的方式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如果破產程序拖了四五年,第一次債權人會議仍然沒有召開,肯定是違背法律的。
Ⅳ 法官更應清楚法院為何案子多
我跟法官交流,我認為不完全是這樣子的,可能這僅是從社會層面上分析是對的,但更多問題是出在法院自身,出在我們目前的審判體制問題上!我們法院最喜歡的調解結案,調解結案的一個最大弊端,欠債還錢的變成了欠債還部分錢;賴債的最後通過法院調解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就拿我們剛開庭的案子打個比方,甲欠我當事人乙128萬,拖了二年不還,乙催了又催,但甲最後仍然不還,這時我當事人乙沒辦法只得通過法院打官司。我們的訴訟請求只能是128萬的標的,並且也按照這個數額繳納訴訟費。可當我們都來法院打官司時,我這個當事人乙的代理律師卻變得非常被動,首先你們法院一定要我調解;如果我不配合調解,你可能會認為我這個律師不配合法官工作;我配合法院工作,你們只能要求我們能否降低點,不但不用還128萬,還居然提出100萬,當然這明顯就是一種不合理的調解,我作為代理律師在沒有當事人同意的前提下當然不能同意。這時給對方造成的錯覺就是欠債還錢,還是有利潤可圖。128萬拖了二年,理論上應該加付利息,可當我們到達法院來要求解決問題,法院要我調解,還提出100萬的調解要求。
如此一來,法院的官司會越來越多,欠債的人都不用還錢了,向我要債沒錢,要麼你們起訴我吧!沒辦法起訴到法院,法官調解從債權人原本受傷的心靈割上一刀,讓你動脈大出血,並在傷口處灑把鹽。債務人通過法院還是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居然還可以賺上一把!這樣的事,誰不願意干!
現在,總體上來說,原告債權人的律師是越來越難做了,相反被告債務人的律師卻是非常輕松。原告律師為了打贏官司,千方百計收集證據,有很多時候卻用不上,因為法庭要調解,法庭甚至根本不需要了解案情,也不去詢問案情!而被告律師卻在法庭上非常瀟灑,只需答應多少范圍內可以接受就行了。
長此以往,債務人都欠錢不還,都希望通過法院來打官司解決,法院的案子會越來越多。如果法院對這些欠債不還的債務人以嚴罰,其實結果就不一樣。比如欠128萬不還,法院應該判決全部歸還並立即執行其財產,同是對這些不誠信的人還要加以重罰。罰款可以作用辦案經費。這樣人家就不願意把官司鬧到法院了。
Ⅵ 公安局都查清楚案情了,怎麼到了法院
這說明這案子,己到了檢察院公訴階段,等待法院開庭審判了。
估計判刑事罪了,可能要坐牢,最好請個律師比較好。
Ⅶ 法院判決書丟了,記不清案號了法院不給查,怎麼辦
找當時的案件來承辦庭甚至是案件源承辦人,由案件承辦人來查就好查多了。只要找到案號,到檔案室調取卷宗就好調了。
如果當時有代理律師,也可以找律師查案號,或者調取判決書復印件。
如果時間太長了,檔案室確實不好查。如果是近幾年,檔案室可以在網上查找。
Ⅷ 公安機關未查清楚案件,法院可以宣判嗎求回復!
刑事案件的一般程序為:公安機關偵查終結,案卷移送檢察院——檢察院審查起訴(專審查案件材料,如果公屬安機關案件材料不齊全或者證據不充分確鑿,會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最多兩次補充偵查機會,如果兩次補充偵查還沒有查清案件,公安機關一般就會撤銷案件),如果符合起訴調解,就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審判
因此,像你說的公安機關未查清案件,一般不會到法院的,在檢察院就會退回要求補充偵查,即便是有些地方檢察機關審查不嚴格,案件到了法院,那麼在法院審理過程中,因為公安機關證據未查清案子,法院會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判決被告無罪。
Ⅸ 法院清案能起什麼作用
能夠監督法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