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輿論

法官輿論

發布時間: 2020-12-24 06:52:46

1. 輿論壓力和法院判決,到底誰說了算

當然是法大於情
以法院判決為准
但是強大的輿論壓力有時也會影響法專官
但是一般情況屬下專業法官判刑都是以法律為依據的
叫做鐵面判案
當然徇私枉的除外

在許霆案中,二審比初審改判輕了,很明顯,法官考慮到了強大的民意,但前提是這個行為國家沒有明確的量刑標准,有一定的量刑自由度,由法官掌握

又比如南京的撞倒老太太案中,輿論一邊倒支持男青年無過錯,但法官一樣判男青年敗訴。

所以法官判案是獨立判案的,要求他們不要受外界輿論壓力的影響。
否則很容易出現另外一種的不公正。

總之輿論也好民意也好,如果可以任意干預法官判案,絕非國民之福
輿論民意不能代替法律
就象道德不能代替法律一樣
否則國家養那麼龐大的司法機構幹嘛
乾脆請民意代表來斷案就可以了

2. 司法需不需要受輿論影響

原則上說,法院的判決是需要考慮社會和輿論的影響,而且法官肯定不可避免的會受到輿論的影響。 具體而言,大概有這么幾個層面: (1)法律是固定不變的,社會生活則是不斷發展的。法律的原有規定脫離社會現實的情況是很可能發生的,在這種情況下,法官對原有法律作出變通的闡釋或者更加復雜的技術處理,使其符合社會現實生活是必須的; (2)有一些法條本身已經規定了,在審判過程中需要考慮社會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考慮社會輿論是依法辦事,自然也是可行的。當然這樣的法條本身是否合理可以探討; (3)司法審判的結果不是封閉的,有些審判會反過來對社會產生影響。所以在判決一些社會共同關注的案件時,考慮判決可能導致的社會影響也是必要的。舉個可能有點敏感的例子,南京彭宇案的判詞從純法律上看可能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卻產生了非常壞的社會影響。盡管輿論的解讀都是建立在對判詞誤讀的基礎之上,但判詞本身其實也可能斟酌的更好。 (4)法官也是生活在社會中的,肯定會讀報、看電視,可能還會刷微薄,盡管法官本人可能不一定能夠意識到,但輿論對於法官的影響在客觀上肯定是存在的。說到底法官所有的經歷、受到的教育、意識形態,心情好壞都有可能對於一個具體審判產生影響,這一點是無需諱言的。 回到問題本身,法官當然不應該因為輿論就作出偏離法律規定的事情,但也不能矯枉過正,要求法官拒絕考慮社會輿論。法官在審判的時候,絕不僅僅是找一個法條,套到事實上面那麼簡單,相反一個法官需要考慮許多不同的因素,當然對於法官來說,這也是更加高的要求了

3. 法官裁判應不應當受社會輿論的影響

法官裁判不應當受社會輿論的影響。

因為法院是依據法律規定進行審案和判決,依據的是國家的法律條款。國家法律不受輿論左右。

如果法院判決受到了社會輿論的影響,說明該判決存在嚴重問題。

4. 你覺得社會輿論對法律的判決會有影響嗎

有多大不好說,但是肯定有影響。

對於「社會輿論」對法律判決的影響,確實有法學教授做過相關實證研究,一位是徐光華教授,一位是白建軍教授。二位博導,都是熱衷於進行實證研究的刑法學者,尤其是白建軍教授的論文。

在徐光華教授在論文中總結了130份判決,其中23份,民意對刑事司法的影響。白建軍教授曾總結2000年以來的刑事判決,共32萬份,其中無罪判決僅586個,而受到輿論影響的無罪判決就有8個,這個數字不可謂不驚人。

回歸到個案上來,輿論的監督對一些案件有很大的影響。比如「許霆 ATM 機盜竊案」,由於民意的影響,從無期徒刑改判為5年有期徒刑;「崔英傑殺死城管案」順應民意判處死緩;「鄧玉嬌刺死官員案」最終判處防衛過當並免於刑事處罰;「深圳機場梁麗拾金案」無罪處理。這類案件因為行為雙方的身份差距巨大,引發了社會的巨大關注,最終也確實影響了判決,可這類判決的基礎有的是在自由裁量的空間內對民意進行回應,有的則跨越了法律本身的維度,比如馬克昌教授就曾明言:「若沒有民意,鄧玉嬌至少會判緩刑。」

當然不能只著眼於這類案件,同樣是因為輿論的關注,比如對「齊二葯假葯案」、「河南三鹿奶粉案」、「河南瘦肉精案」的關注,最終推動《刑法修正案(八)》增設食品監管瀆職罪,修改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構成要件並加重其法定刑。這就是輿論關注的正向反饋。

所以社會輿論確實對法律判決有影響,這樣的影響有正向反饋也有負面反饋,可不論如何,司法還是應保持其獨立性,以塑造其權威性。這有賴於整體法治環境、法治文化、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道德水平、普通民眾個人素養的提升。而這恰是如今轉型升級的中國的陣痛點。

5. 法官裁判應不應當受社會輿論的影響

按照常理不應當受到輿論影響,應當公正判決。但有時候具有兩面性:好人被錯判和壞人被錯判,按照這個「是否應當受到輿論影響」,就是兩個標准了

6. "辱母案"由無期改判5年法官怎麼說的

"辱母案"為何由無期改判5年?法官:天理國法人情。

1月19日消息, 談及於歡案,二審主審法官、山東省高級人 民法 院吳靖18日在北京表示,通過二審開庭審理,最大限度地還原整個案件的事實情節,並在此基礎上通盤考慮天理、國法、人情,最終依法作出裁判。

吳靖是在「中國司法,不負江山不負卿——中國長安網2017年度照片發布暨向中國美術館捐贈儀式」上作如上表述的。當日,包括於歡案二審宣判現場在內的25幅照片入選中國長安網2017年度照片,其中10幅永久性入藏中國美術館。

於歡案因「刺死辱母者」的相關報道,備受輿論關注。2017年2月17日,山東省聊城市中 級法 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同年6月23日,山東省高級人 民 法院對於歡故意傷害案二審公開宣判,以故意傷害罪改判於歡有期徒刑5年,維持原判附帶民事部分。

該案中,司法與輿論良性互動,互聯網輿論場由此發出「中國司法:不負江山不負卿」的聲音。

無期為何改判5年?於歡案二審主審法官釋疑

在18日的活動現場,作為該案二審主 審 法 官,山東省高級人 民法 院吳靖坦言,當時感受到了巨大的責任和壓力。

「作為受到社會如此關注的一個案件,我們怎樣通過二審的開 庭審 理,最大限度地還原整個案件的事實情節,並且在此基礎上通盤考慮天理、國法、人情,最終依法作出裁判。」 吳靖說。

他指出,裁判結果一方面要符合法律的規定,同時還要讓人 民群眾從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個責任是沉甸甸的,壓力也是巨大的。

資料圖: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審理上訴人於歡故意傷害一案。

如何看待輿論關切和法治之間的關系?

對於輿論關切和法治之間的關系,吳靖結合於歡案表示,這是因媒體報道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一起刑事案件。社會關注度之高,歷年來少有,應當說是空前的。

吳靖說,從媒體報道和網上評論的情況看,盡管說法上各不相同,但絕大多數媒體和社會公眾都希望二審法 院能通過二審 審 理,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之上,依法辦案,作出公正的處理。

「從這個角度來說,輿論和我們法院的目標和出發點是一致的。」

吳靖認為,作為法 院而言,面對輿論高度關注的案件時,首先要認真梳理社會關注的問題有哪些,同時認真研究引發社會關注的原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要把社會關注作為改進工作、補齊短板的一個巨大動力,同時要以實事求是、開誠布公和真誠的態度,對社會所關注的問題給予積極的回應。

7. 法官斷案應當考慮輿論的觀點嗎

嚴格從法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的話,我覺得法官在審理案子時應當主動屏蔽社會輿論的干擾,社會輿論也應當給法院的裁判結果以足夠的尊重。

8. 我要是法官肯定會將網路輿情全面屏蔽,因為辦案需要嚴肅,不能參雜太多感情用事,否則對不起當事人對否

你沒當過法官,也不是學法的吧。干幾年法律,你就會明白了。就像醫生見慣生死會麻木,我們也一樣。極少夾雜感情

9. 法官在判決中如何參考民意、輿論,不受公眾道德情感的干擾而做

法官在判決中
應該以法律為准繩
而不應該受到其他干擾
包括什麼
民意、輿論

熱點內容
交通事故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8 02:04:17 瀏覽:31
usc法學院 發布:2025-05-18 01:56:21 瀏覽:549
婚姻法女方有外遇 發布:2025-05-18 01:55:58 瀏覽:857
婚姻法打醫學生理名詞 發布:2025-05-18 01:48:01 瀏覽:736
合同法212條到236條 發布:2025-05-18 01:46:31 瀏覽:338
為什麼要依法治教 發布:2025-05-18 01:46:30 瀏覽:59
彭宇案的法官怎麼樣了 發布:2025-05-18 01:45:37 瀏覽:863
勞動法可以罰款嗎 發布:2025-05-18 01:45:37 瀏覽:166
做律師忙嗎 發布:2025-05-18 01:45:28 瀏覽:660
法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工作怎麼樣 發布:2025-05-18 01:40:31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