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法律碩士就業
⑴ 南京大學和上海交大的法碩哪個更好
個人感覺上海交大還是好一些····上交最近幾年發展迅速,動靜比較響專,學費也便宜···今年屬的線也比去年高了15分。南大一直都屬於比較穩定的學校,沒什麼不好,歷史沉澱感比較濃厚,完全看個人,如果你以後的方向是律師,投行,公司法務,個人建議你去繁華的上海交大。如果你准備在研究生三年好好地安安靜靜的學一些東西南京大學則是不二之選。不過說句實話····這兩所學校都不簡單,樓主要有破釜沉舟一擊必勝的勇氣。
本人今年法律碩士391人大····有什麼不懂得可以接著問。看樓主昨夜午夜才睡,希望樓主不要熬夜,身體是考驗的本錢
⑵ 上海財經大學法律碩士(法學)畢業就業率怎麼樣
都碩士了,混個就業的話,根據上海財大的質量,應該是沒問題的。
關鍵是法律碩士就業之路無非就那幾條:
1、公務員:這個跟自身素質有關,能不能考上是自己的實力,依上財的品牌,可以往財政稅務的崗位靠,公檢法喜歡華政或者上大的,這點你一定很清楚;
2、企業:即便是對口的金融類企業,更傾向於招復旦或者華政的法碩畢業生,壓力也不小。
3、律師:必須過司法考試,而且面臨著復旦、華政的阻力的同時,還有上交、同濟、上大等同檔次法碩院校畢業生的競爭。
如果你本科是財經類或者外語類可以考慮上財。否則的話,想進入法律領域,在上海還是盡量考慮復旦或者華政。
⑶ 清華、交大、復旦的法碩如何選擇
法學的排名,不能看排名,因為那些排名很老,而且,那些排名主要看的還是規模專為主,不是學屬術為主。如果實在按實力來排,這個三個學校里:
清華肯定是最好的。個人認為,清華法學院現在比北大法學院還要好,比復旦和上交大都高出一個層次,所以就不用比較了;
上交大的實力排第二(這些年上交大挖了很多優秀法學學者,實力不容忽視),復旦法學院實力最弱,說到這點,復旦法學院太給復旦丟臉了,浪費了復旦的好牌子,但考慮到法學的歷史和社會資源,可能復旦的出路比交大要稍好一點。
如果要從事從事外企法務的話,更加要上清華了,因為清華法學院的海歸博士是全國最多的,對英語要求也很高,所以清華法學院畢業出來去外企的同學也不少。
⑷ 上海交通大學法碩非法學學費和獎學金情況
上交法律碩士(非法學)學費總共22000元,一直都是這個數,沒有變過。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簡稱「上海交大」 ,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
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Universitas 21、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成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發展歷史:
學校創建於1896年,原名南洋公學,1911年更名為南洋大學堂,1929年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1949年更名為交通大學。
1957年經歷西遷與分設,分為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啟用「上海交通大學」校名;1999年,原上海農學院並入;2005年,與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
至2020年12月,學校共有33個學院/直屬系,31個研究院,13家附屬醫院,2個附屬醫學研究所,23個直屬單位,5個直屬企業。全日制本科生(國內)17071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4589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9903人,學位留學生2513人。
其中研究生學位留學生1488人;有專任教師3307名;至2020年9月,有博士後流動站3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7個,專業學位博士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6個,專業學位碩士點31個,本科專業71個。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上海交通大學
⑸ 法碩院校難度排行!第一名不愧是你!你的學校排第幾
在探討法碩院校難度排行時,我們首先會想到「五院四系」的地位。在中國法學教育界,這幾所高校的法律學科具有重要影響力。當前,全國已有超過兩百所院校招收法律碩士研究生,曉師妹為大家整理了不同難度級別的法碩院校榜單,這榜單基於學科實力、招生規模、復錄比、報錄比等綜合因素得出,僅供參考,以下僅列出院校名稱。
在非法學類別下,難度分為五個檔次。首當其沖的是A+級難度的北京大學本部,緊隨其後的是清華、人大、復旦、上交、北大STL、法大等A級難度院校。A-級難度院校包括華政、浙大、武大、中山、南大、廈大等。B級難度包括吉大、西政、南開、對外經貿、央財、上財等,B-級難度有山大、鄭大、中央民大、中國海洋、南師大、重大、北理工、北航、蘇大、華東師大、上海大學、華東理工、上海師范、上海對外經貿、上海政法等。
在法學類別下,同樣分為五個檔次。A+級難度的北京大學本部仍然領跑。緊隨其後的是復旦、法大、人大、北大STL等A級難度院校。A-級難度包括上交、華政、浙大、武大、中山、廈大等。B級難度包括吉大、南大、西政、對外經貿、央財、南開等,B-級難度有西北政法、北理工、華南理工、山大、鄭大、東南、中央民大、南師大、重大、北航、蘇大、西北政法、上海大學、華東理工、上海師范、上海對外經貿、上海政法、廣東外語外貿等。
曉師妹特別提示,上海部分學校在國家線或略高線即可進入復試,但由於壓分嚴重,相當於其他地區過線20-25分。南大雖然分數線不高,但復試淘汰人數眾多,因此排在A-級。華政和上交的分數不算高,但由於上海的壓分情況,排名較高。
在法碩擇校領域,還存在不同博主的分檔標准,導致結果有所差異。例如,「夢中情校」檔包括清華、北大、人大等,「爆炸」難檔包括交大、復旦、浙大、南大、北大STL、武大、川大、法大等,「炒雞」難檔包括貿大、廈大、吉大、南開、中大、華政、中南財、西政等,「名校入門檔」包括上財、北師、社科院、西交、北航、天大、山大、華科、華工、華師、東大、中南、重大、湖大、央財、西財、蘇大、南師等,「地區強校檔」則涵蓋了蘭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北大學、暨南大學、遼寧大學、南昌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湘潭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安徽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
最終提醒,榜單僅供參考,考生不應過於焦慮擇校問題,應以復習和知識框架搭建為首要任務。在備考法碩時,了解考試分析是關鍵。對於法碩小白考生,考試分析內容可能難以理解,專業名詞較多,尤其是刑法部分過於簡略,自行復習效率低下。然而,覺曉法碩教研團隊為考生提供了由蔣四金老師主講的25法碩考試分析帶讀課程——刑法部分,深受好評,去年累計播放量超過百萬,上線5天內好評已破千。通過跟隨四金老師的指導,非法本、在職黨、零基礎小白考生將不再畏懼法碩備考。
為輔助考生,建議獲取完整考試分析配套講義和配套課後題。您可以在【覺曉法碩】app中找到這些資源。
⑹ 上海交通大學法碩學費
上海交通大學法碩學費23年最新標准:23級全日製法律碩士82500元/期,非全日製法律碩士126000元/期。
上海交培大通大學茄乎(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簡稱「上海交大」,位於上海,是教育部直屬、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國重點大學 ,位列國配納豎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⑺ 關於法律碩士和法學碩士
第一,報考條件不同,報考要求不同。我國的法律研究生階段教育包括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兩種。報考法學碩士的考生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實際考生多為法學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學力的非本科生。報考法律碩士的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且同等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從2009年起,允許法學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碩士。)
第二,招生方式、考試試題不同。法學碩士是全國有資格招收法學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除公共課外),全國重點大學和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招收法學碩士的資格。法律碩士是通過全國法律碩士專業試點單位聯合考試來招收的,全國有權招收法律碩士的院校只有少數重點院校。法學碩士專業課試題為院校自主命題,但正因為如此,法學碩士考試的公正性與客觀性方面有很大缺陷,對外校考生較不公平.而法律碩士試題由國家統一命題,公正性較高.因此,基於公開平等的考慮,報考法律碩士的考生較多,也較熱門.
第三,教育方式、培養目標不同。每個法學碩士有一個導師,在讀期間能得到導師的全面輔導,深入學習法律理論知識。因此,法學碩士專業劃分較細,研究領域一般只有一個方向.對其他方向基本不涉及.培養方向主要是學術研究、科研教學,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養高級理論型學術法律人才.法律碩士不分專業,在入學時一般選定一個方向進行學習。實行"雙導師"制,既校內導師教授法學理論,校外導師教授法律實務.法律碩士培養方式更注重實踐和應用,主要是學習現行的法律法規,為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與法律監督部門以及社會公共管理部門等法律實務部門培養高層次的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師、法官、檢察官和企業法律顧問等。
第四、錄取比例不一樣。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而法律碩士由於引進於英美國家,目前屬於國內考研熱門專業,加上有權招收全日製法律碩士的院校皆為國家重點大學,所以競爭極為激烈,平均達到15:1。
第五、培養方式不同。法律碩士基本是自費,如北大的是每學分800元,論文指導和論文答辯費6000;法學碩士有公費也有自費。
以上信息參考了網路的「法學碩士」詞條。
學費上,法律碩士比法學貴一點,比如法學一年八千,法碩也就一萬,但是法學的公費生比例要比法碩的多很多,比如十個法學有六個公費,二十個法碩才一個;學習年限上,都有兩年制和三年制,要看你報考的學校是什麼情況;就業上,差不多,不過有些機關、企業或者學校在招收法科畢業生的時候,有關於本、碩、博一路全是法學專業並取得相應學位的這種條件;社會待遇上,差不多,看工作情況和行業發展吧;授課方式上,補充一下上面的「第三」點,法學一般招的比較少,非專科學院的法學各個專業平均也就幾個或者十來個人,專業課小班授課,公共課大班上課,法碩一般招的人多,少則一百左右,多的二百以上,基本大班授課。
補充一點,法碩客觀題多,考試知識點好掌握,法學基本是主觀題,趕上指定教材的學校還好說,比如北大、人大等不指定教材的,非法本就要考平時的積累和適當的運氣了,短期強攻的成功率較低~
作為一個過來好多年的人,就說這么多了,現在法學/碩考研的情況,就不太了解了。英法雙料,在職場上還是很有優勢的,早決定,早打算,祝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