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立法院打架

立法院打架

發布時間: 2020-12-24 19:34:07

1. 台灣立法院為什麼總是打架

這些立法委員都是戲精,在立法院打架都是給民眾看的,只看顏色不問是非,上新聞版面才是他們的目的。

2. 台灣「立法院」為什麼愛打架

台灣特色抄.比如要通過一個法案,綠營的不同意,但是藍營的人多如果表決肯定通過,那這樣綠營就靠打架,罵人,搶主席台等方式來阻止,而且這樣可以上電視,這樣就會得到深綠選民的支持,其實都是為了選舉考慮,所以你會看到那些綠營一個個都往前沖,還把名字寫在自己衣服上,目的就是讓電視拍到.
這真是台灣民主的悲哀啊,全世界也找不到哪個地方的議會會像台灣這樣的了.

3. 為什麼中華民國立法院議員經常打架

因為人民選出的代表就是幫老百姓爭利益的,不是去舉手的!
打人的和被打專的代表往往支持者最多。議會的對屬立沖突是常態。
哪天議員代表和官員你好我好大家好,老百姓反倒要擔心了。

美國州議會,法國,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韓國,日本議會都打架
女議員打架掉胸罩
議員脖子被勒住
支持者用喇叭製造噪音
喇叭成為斗毆工具
數名議員參與斗毆
議員被勒住脖子
議員在混亂中被抬起
多人伸出拳頭
議員鼻子出血
現場一片混亂
扔煙霧彈...

4. 為何台灣政客喜歡和高麗人一樣,都喜歡在國會上吵架,打架,扯頭發他們兩者之間是不是有暴力傾向

暴力談不上吧,他們初衷不壞,只是抒發自己政治理念的一種形式,當然不排除作秀的成分。

5. 為什麼台灣立法院里打群架而警察不去抓

民主政府的立法機構,例如美國國會、台灣的立法院,為了保障議員發言、內提案和表決的自由,容免遭外部勢力的干涉,所以都訂有「言論免責權」和「司法豁免權」條款

意思就是說,只要立法委員走進立法院,他基本上就處於完全自由不受規范的狀態。他可以自由罵政府、罵其他議員、罵社會上其他人或機構,警察不能因為他誹謗或侮辱別人而抓他,因為他在立法院里所有言論都是免責的!
司法豁免權更厲害,這項權利規定「除非立法院通過,否則立法委員享有免責權」,因此即使立法委員本身是黑道大哥、強盜販毒無惡不作,只要他還在立法院一天,警察就不能任意逮捕他

因此,一般情況下,警察是不會進入立法院的,因為立法委員在立法院內所有的言論都免責,而警察又不能逮捕委員!

當然,如果真的發生大狀況(如立法委員被打死或打成重傷),還是有維持立法院秩序的人員可以介入的。不過事實上,立法院的打群架多半是做戲成分多,沒有人真的想把對方打成重傷,大家都只是借機上上電視鏡頭、給自己累積些知名度而已。很多時候還會發生兩派的立法委員本來有說有笑,電視攝像機一轉過來,就開始叫罵、拿東西丟來丟去的事情

6. 台灣「立法院」為什麼總打架

——李敖真沒看同胞笑話的意思,只是目睹此情此景也真沒法不讓人笑出來。 昨兒台灣「立法院」開著開著會又打起起來了,也數不清這到底是第幾次群毆了,據說最早的台灣「立法院」打架事件由此可上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 對此怪現象中國人看不懂,歐美人同樣看不懂,路透社、美聯社包括CNN均大篇幅報道了最新一次台灣「立法院」打架,稱:台灣「國會」打架事件常有,惡名昭彰;不少「立委」在媒體關注下,越打越起勁,就連食物、鞋子,甚至是椅子都能作為攻擊武器。 台灣媒體和民眾也怨聲載道,言此舉「丟臉丟到國外去了」、「純屬錯誤示範,會教壞小孩。」;而一些致力於「品牌台灣」的人士惟有哀嘆,「立法院」打架的畫面的四海傳揚,讓台灣整體的品牌形象再度倒退十年……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偉人說過的話,通俗易懂;可台灣「立法院」一遍又一遍上演的——「拳頭裡面出民主」,就有些不可思議了。 在翻閱了一些歷史資料,也咨詢了台灣朋友之後,比較統一的答案只有兩個字:做秀。包括那一次李敖帶著防毒面具在「議會」上噴瓦斯也一樣,這一點事後李本人也不否認—— 「那時候台灣選所謂的『總統』,我也是參選人,只得了1.6萬票,明明知道會落選,那為什麼要選呢?可是這個聲音會出來,態度會出來,告訴大家我贊成「一國兩制」……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情?肯定有一個特殊的原因,這個原因是經過老謀深算的。我在『立法院'噴了瓦斯,那個瓦斯頭一天晚上還練習過。」 據台灣媒體回顧:當1985年民進黨「立委」朱高正跳上「立院」主席台,扯下麥克風那刻開始,「立院全武行」似乎就成為了台灣「國會」殿堂永不下檔的重要戲碼。大家有樣學樣,接下來朝野間「立院」攻防戰,也動不動就用肢體沖突來解決問題。也就因為如此,這幾年看「立委」們打架,民眾已經習以為常,檯面上打得你死我活,檯面下雙方握手言和還能吃飯喝酒,講得白一點,議場如秀場,然而最近一兩年雙方卻是越打越真,越打越離譜了…… 我原以為台灣「立委」之所以打架是為了「捍衛選民的利益」,一位台灣朋友告訴我,那是扯淡!事實上絕少有「 議員」是真正為了選民的利益而「戰」;大部分都是 基於黨派的紛爭,在辯論中言語的不和甚至相互揭露私生活導致當事各方惱羞成怒,加上對媒體曝光率的追求,最後索性揮拳相向,包括一些女「議員」都敢揮舞著高跟鞋沖上去「打丫的!」。 民主需要有辯論,需要有爭議,安靜地舉手、機械地按表決器與民主有距離,但民主也篤定不該像台灣「立法院」這般「打」將出來——以一種非民主非理性甚至充滿暴力的方式追求所謂的「民主」,給公眾留下的只有「公權力何在」的疑問。

熱點內容
道德經圖解pdf 發布:2025-05-19 18:38:03 瀏覽:916
屬於道德特徵有 發布:2025-05-19 18:37:57 瀏覽:219
中國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下載 發布:2025-05-19 18:37:01 瀏覽:32
法治進行時2016年全集 發布:2025-05-19 18:21:06 瀏覽:576
勞動法休息日算工資嗎 發布:2025-05-19 18:19:39 瀏覽:534
上海美女律師 發布:2025-05-19 18:01:51 瀏覽:274
黃薇法學 發布:2025-05-19 17:58:48 瀏覽:110
立法三審時間 發布:2025-05-19 17:51:04 瀏覽:555
澳門加班勞動法 發布:2025-05-19 17:43:00 瀏覽:835
安大的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9 17:32:46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