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為孫法官提供了
A. 如何成為中國銀行快e貸邀請客戶
目前中銀E貸僅向部分受邀客戶提供服務,這是系統自動生成,如有需求貸款請到網點咨詢其他貸款。還可以通過手機銀行、微銀行點擊「更多貸款申請」錄入客戶信息之後,等待網點客戶經理聯系您。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誠邀您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或中銀跨境GO APP辦理相關業務。
B. 中國四大銀行的標志的含義
銀行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理財、投資甚至買水買電都得*著它們。在中國加入WTO後,金融行業的域外品牌的蜂擁而至給目前的中國銀行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這些銀行又都有怎樣的背景,我們今天來認識認識。 中國工商銀行 (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 成立時間 1984年1月1日 總部設在北京,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的銀行。全球一級資本排名16位。 徽標釋義:白底紅字,鏤空「工」,表示服務工商行業。 行徽圖案整體為中國古代圓形方孔錢幣,圖案中心的「工」字和外圓寓意的是商品流通,表明工行作為國家辦理工商信貸專業銀行的特徵;「工」字圖案四周形成四個面和八個直角象徵工商銀行業務發展和在經濟建設中聯系的廣泛性;圖案中兩個對應的幾何圖型象徵工行和客戶間相互依存緊密聯合作的融洽關系。 中國銀行 (Bank Of China) 中國銀行是1912年1月24日由孫中山總統下令,批准成立。前身是1905年清政府成立的戶部銀行,在1908年改稱為大清銀行。近百年的發展,中國銀行已經成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商業銀行。 徽標釋義:白底紅字,行標從總體上看是古錢形狀代表銀行;「不貫通的「中」字代表中國;外圓表明中國銀行是面向全球的國際性大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當時行名為中國人民建設銀行。 徽標釋義:以古銅錢為基礎的內方外圓圖形,有著明確的銀行屬性,著重體現建設銀行的"方圓"特性,方,代表著嚴格、規范、認真;圓,象徵著飽滿、親和、融通。圖形右上角的變化,形成重疊立體的效果,代表著「中國」與「建築」英文縮寫,即:兩個C字母的重疊,寓意積累,象徵建設銀行在資金的積累過程中發展壯大,為中國經濟建設提供服務。圖形突破了封閉的圓形,象徵古老文化與現代經營觀念的融會貫通,寓意中國建設銀行在全新的現代經濟建設中,植根中國,面向世界。標准色為海藍色,象徵理性、包容、祥和、穩定,寓意中國建設銀行象大海一樣吸收容納各方人才和資金。 中國農業銀行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1955年3月成立,1957年4月,國務院決定將中國農業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合並。 徽標釋義:白底綠圖,麥穗標示,表示服務農業為主,象徵綠色豐收 交通銀行 (Bank of Communications) 交通銀行始建於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是中國早期四大銀行之一,也是中國早期的發鈔行之一。 徽標釋義:交通銀行的行徽是將交通銀行英文譯名BANK OF COMMUNICATIONS的字首「B」和「C」綜合起來,構成一個立體面,表示出企業雄厚的實力和業務的綜合性。整個圖案具有延伸感,體現了交通銀行不斷發展、壯大、日益繁榮的趨勢。 招商銀行 CMB(China Merchants Bank Ltd) 招商銀行成立於1987年4月8日,是我國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深圳。 徽標釋義:以招商銀行英文名首字母C、M、B為基本設計元素,立足招行國際化、現代化進行設計。視覺中心「M」型穩實有力,象徵招行全面拓展國內、國際市場的發展態勢。「M」下加橫線構成「B」的造型,又與充滿速度感的平行射線,形成揚帆出海、資金暢通的圖形寓意;七條平行射線代表招行最初的七家股東,傳達出明確的親和性與時代性。 標准色選用代表活力、熱情的紅色,象徵招行的經營活力和服務熱情,充滿向上躍升的內在動力和主動應變市場的積極姿態。 整個行徽體現了招行不斷進取的精神和變革力量,傳達出招商銀行「因您而變」的企業理念。行徽與招商銀行本身的企業特質和文化特質完美融合,深層互動。 行徽寓含招行將與時俱進,和廣大股東、客戶一起共創佳績,共同打造值得客戶信賴和穩健發展的百年老店。 中信銀行 (China CITIC Bank) 中信銀行(原名中信實業銀行)隸屬於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創立於1987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中最早成立的新興商業銀行之一。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先生為首任董事長。 徽標釋義:「中國印」在我國古稱為「璽」,是權力和尊貴的象徵。「印」的主色調為紅色,代表上漲、增長、發展。「印」的第一含義喻示「誠信」。標識好。 興業銀行 CIB (Instrial Bank Co., Ltd) 成立於1988 年8月,原名「福建興業銀行」, 2003 年3月更名。 徽標釋義:興業銀行標徵以中國古幣和傳統迴旋圖構成,古幣表達銀行屬性. 旋轉的古幣圖案意喻銀行資金流通與匯聚 興業無限... 中國民生銀行 CMBC(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 Ltd) 中國民生銀行於1996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是我國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業入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華夏銀行 成立於1992年北京。 徽標釋義:玉龍,是為國寶,為遼西建平牛河梁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典型器物,玉龍由碧綠色遼寧岫岩玉精雕細琢而成,距今約五千多年,被譽為華夏遠古第一龍。 龍是華夏民族創造的體現民族精神之魂的寓意性形象;搏擊四海、升騰向上的龍是華夏銀行的精神象徵。 標識的外形以新石器時代的玉龍為基本原形,借毛筆韻味書成,並作圖案化處理,使之更加簡潔鮮明,顯示華夏銀行豐富的文化底蘊。 標識的內形則採用代表現代銀行電子化趨向的信用卡(電腦晶元)造型,表明華夏銀行「科技興行」的經營理念,展示了與國際接軌、早日實現現代化的態勢。 標識的內外形天然合成,呈中國古錢幣形態,將「華夏」與「銀行」、「文化」與「現代」從視覺上融為一體;右邊的空白與向前的龍尾,形成騰飛的趨向,展現了華夏銀行根植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永創一流,努力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商業銀行的雄姿。 深圳發展銀行 1987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第一家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的商業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宣告成立。 廣東發展銀行 1988 年9月成立。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SPDB(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是1992年8.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於1993年1月9日正式開業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
C.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成立時間、發展歷程、主要業務有哪些及其股改情況
中國工商銀行
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ICBC)
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作為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數年一直位列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
工商銀行
經過20幾年的改革發展,中國工商銀行已經步入質量效益和規模協調發展的軌道。2003年末資產總額近53000億元人民幣,佔中國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和的近五分之一。2010年英國《銀行家》雜志按一級資本排序,中國工商銀行名列「世界銀行1000強」第8位,數年來一直入圍美國《財富》全球500強,並被美國《遠東經濟評論》評為中國高質量產品(服務)十強。
上證A股:工商銀行(601398)。
中國農業銀行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ABC)
中國金融資本最雄厚的商業銀行之一,最初成立於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國有商業銀行,也是中國
中國農業銀行
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行設在北京,「世界銀行1000強」第8位,穆迪信用評級為A1。
2009年1月15日,中國農業銀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股份制商業銀行,更名為「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並在2010年完成「A+H」兩地上市,正式成為大型上市銀行,農行A+H股IPO在全球募集221億美元,成為全球歷史上最大IPO。
2009年末總資產約88,825.88億元,佔全國銀行金融業資產總額的11.3%,是中國最具規模和實力的現代化商業銀行;各項存款約74,976.18億元,各項貸款41,381.87億元,資本充足率10.07%,不良貸款率2.91%;凈利潤650億元,較2008年增長26.3%,2010年利潤率可以達到50%左右,凈利潤增長率居四大行之首。
在海外,農業銀行同樣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了良好的信譽,在新加坡、香港設有分行和農銀國際,在倫敦、東京、紐約、法蘭克福、悉尼、首爾設有支行和代表處,以及國際結算中心,並數年被《財富》雜志評為世界500強企業之一。
上證A股:農業銀行(601288)。
中國銀行
Bank of China(BOC)
中國銀行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商業銀行之一,中國銀行全稱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不包括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規模排列位列第三。中國銀行於1912年1月24日由孫中山總統下令批准成立。1912年2月5日正式開業。其由1905年清政府成立的戶部銀行(1908年起改稱大清銀行(Ta Ching Goverment Bank),負責整頓幣制、發行貨幣、整理國庫,行使中央銀行權利)改組而來。
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先後是當時的國家中央銀行、國際匯兌銀行和外貿專業銀行。中國銀行以誠信為本,以振興民族金融業為己任,在艱難和戰亂的環境中拓展市場,穩健經營,銳意改革,表現出了頑強的創業精神,銀行業務和經營業績長期處於同業領先地位,並將分支機構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國近現代銀行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中國銀行的業務范圍涵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領域,旗下有中銀香港、中銀國際、中銀保險等控股金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金融服務。按核心資本計算,2008年中國銀行在英國《銀行家》雜志「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中列第10位,位列世界500強企業。
上證A股:中國銀行(601988)。
中國建設銀行
China Construction Bank(CCB)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當時行名為中國人民建設銀行,1996年3月26日更名為中國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成立的基本背景是,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以建設156項重點工程為中心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在全國陸續展開,為管理好巨額建設資金,建設銀行應運而生,開始了艱苦而光榮的歷程。
中國建設銀行是一家以中長期信貸業務為特色的國有商業銀行,總部設在北京,在中國境內及各主要國際金融中心開展業務。建設銀行在《銀行家》雜志全球1000家大銀行排名中位居第29位。
首次由中國境內媒體和學術研究機構聯手進行的「2006亞洲銀行競爭力排名」日前在北京揭曉,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台灣地區的1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入圍排行榜50強。中國建設銀行名列亞洲第四位,在入選的中國內地商業銀行中排名第一,被評為中國內地銀行中最具競爭力的商業銀行。此外,建行還被評選為「2006年度亞洲商業銀行成長性十佳」,並榮獲「最佳投資者關系獎」。
上證A股:建設銀行(601939)。
D. 電大法律文書寫民事起訴狀
民事起訴狀
原告韓某,男,年 月 日生,族,縣人,現住,身份證號:,聯系電話。
被告王某,男,年 月 日生,族,縣人,現住,身份證號:,聯系電話。
被告孫某,男,年 月 日生,族,縣人,現住,身份證號:,聯系電話。
案由:確認合同效力糾紛。
訴訟請求:
1、請求貴院依法確認原被告共同簽訂的《車輛買賣協議》效力。
2、請求貴院依法判令被告協助原告辦理車輛過戶手續。
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事實及理由:
2002年5月孫某與譚某共同出資購買貨車,不足資金,由孫某向銀行以該車抵押貸款,該車領取的行駛證車主為孫某。同年8月孫、譚二人協商,該車由譚一人經營,譚返還孫支付的購車款,並還清銀行貸款後,車輛過戶給譚某。因譚未能按期向銀行還貸,銀行向孫催收貸款時,銀行將該車扣押並賣給王某。2003年7月譚某訴訟,要求孫某、銀行及王某返還該車,後又撤訴。此後,王某將該車賣給蔡某,蔡某又欲出售該車,便在中介公司進行登記。
2005年3月,原告與被告王某達成車輛買賣協議,並簽訂了一份《車輛買賣協議》,原告向被告王某支付了購車款,被告韓某向原告交付了車輛以及車主為被告孫某的行駛證,被告向原告言明2個月後車輛年檢時由其找被告孫某可以過戶,但被告孫某卻不肯協助原告過戶,致過戶未成。
綜上所述,依法成立的合同應當受法律保護,原告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與被告多次協商未果之後,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之規定,訴至貴院,懇請貴院在查明事實和真相之後,作出公正判決,判如訴請。
此致
XXX人民法院
具狀人:韓某
X年X月X日
E. 中央銀行充當最後的貸款人是形式其國家的銀行職能的表現對么
不對。中央銀行承擔的是最後貸款人(LenderofLastResort,LLR)職能,通過LLR措施對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救助。而MMLR重在通過穩定抵押品價值來維護金融穩定。
美聯儲等中央銀行有異於傳統對金融機構的救助而實施的對市場的救助,其作用還需要在長期中深入觀察,其中關鍵是在中央銀行更好履行LLR職能、更好維護金融穩定的同時,如何有效預防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把對市場的扭曲降低到最低,長遠中也不拖累貨幣政策。
拓展資料
一、中國銀行(英文名:BANKOFCHINA)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國家副部級單位,經孫中山先生批准於1912年2月5日成立。
二、中國銀行業務范圍涵蓋商業銀行、投資、證券、基金、飛機租賃等,先後在中國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三、2021年10月29日,中國銀行發布的2021年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末,中國銀行的資產總額為26.2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7.49%;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4560.74億元,同比增長6.32%;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635.23億元,同比增長12.22%,其中第三季度利潤為507.1億元,同比增長13.21%
四、中國銀行業務利潤的主要來源,它基於銀行的核心信貸產品,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創新的金融服務。2007年,公司金融繼續以完善客戶服務體系、促進業務整體聯動、加強產品創新及實施管理轉型為重點,組建公司金融板塊,加強條線管理。中國銀行實行服務重點大型優質公司客戶的發展戰略,關注於與大型優質客戶的長期合作關系,同時明確中小企業業務是公司金融業務的重要組成部,致力成為中小企業高效、專業、能夠滿足全面需求的合作夥伴。
F. 中國銀行手機銀行如何交黨費
中行手機銀行「生活-更多服務」包括「黨費」服務。因各地區支持情況不同,具體情況請咨詢當地中行網點,或者您可撥打中行95566電話客服咨詢。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誠邀您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或中銀跨境GO APP辦理相關業務。
G. 中國銀行必須要本人到櫃台才可以列印明細嗎
由於借記卡查詢業務涉及客戶隱私,查詢列印借記卡的交易明細需要本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中行辦理。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誠邀您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或中銀跨境GO APP辦理相關業務。
H. 國家銀行
我想你所想知道的國家銀行的准確說法是「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編輯本段中央銀行概述
一個由政府組建的機構,負責控制國家貨幣供給、信貸條件,監管金融體系,特別是商業銀行和其他儲蓄機構。
中央銀行是一國最高的貨幣金融管理機構,在各國金融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中央銀行的職能是宏觀調控、保障金融安全與穩定、金融服務。
中央銀行是「發幣的銀行」,對調節貨幣供應量、穩定幣值有重要作用。 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它集中保管銀行的准備金,並對它們發放貸款,充當「最後貸款者」。
中央銀行是「國家的銀行」,它是國家貨幣政策的制訂者和執行者,也是政府幹預經濟的工具;同時為國家提供金融服務,代理國庫,代理發行政府債券,為政府籌集資金;代表政府參加國際金融組織和各種國際金融活動。
中央銀行所從事的業務與其他金融機構所從事的業務的根本區別在於,中央銀行所從事的業務不是為了營利,而是為實現國家宏觀經濟目標服務,這是由中央銀行所處的地位和性質決定的。
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有:貨幣發行、集中存款准備金、貸款、再貼現、證券、黃金占款和外匯占款、為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資金的劃撥清算和資金轉移的業務等。
編輯本段中央銀行產生的經濟背景
中央銀行產生於17世紀後半期,形成於19世紀初葉,它產生的經濟背景如下:
(1)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 18世紀初,西方國家開始了工業革命,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商品經濟的迅速擴大,促使貨幣經營業越來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圖,由此產生了對貨幣財富進行控制的慾望。
(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頻繁出現 資本主義經濟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導致連續不斷的經濟危機。面對當時狀況,資產階級政府開始從貨幣制度上尋找原因,企圖通過發行銀行券來控制、避免和挽救頻繁的經濟危機。
(3)銀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 資本主義產業革命促使生產力空前提高,生產力的提高又促使資本主義銀行信用業蓬勃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銀行經營機構不斷增加;二是銀行業逐步走向聯合、集中和壟斷。
編輯本段中央銀行產生的客觀要求
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經濟危機的頻繁發生,銀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為中央銀行的產生奠定了經濟基礎,又為中央銀行的產生提供了客觀要求。
(1)政府對貨幣財富和銀行的控制
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客觀上要求建立相應的貨幣制度和信用制度。資產階級政府為了開辟更廣泛的市場,也需要有巨大的貨幣財富作後盾。
(2)統一貨幣發行
在銀行業發展初期,幾乎每家銀行都有發行銀行券的權力,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的擴大和銀行機構增多,銀行券分散發行的弊病就越來越明顯,客觀上要求有一個資力雄厚並在全國范圍內享有權威的銀行來統一發行銀行券。
(3)集中信用的需要
商業銀行經常會發生營運資金不足、頭寸調度不靈等問題,這就從客觀上要求中央銀行的產生,它既能集中眾多銀行的存款准備,又能不失時宜地為其他商業銀行提供必要的周轉資金,為銀行充當最後的貸款人。
(4)建立票據清算中心
隨著銀行業的不斷發展,銀行每天收授票據的數量增多,各家銀行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復雜化,由各家銀行自行軋差進行當日清算已發生困難。這種狀況觀上要求產生中央銀行,作為全國統一的、有權威的、公正的清算中心。
(5)統一金融管理
銀行業和金融市場的發展,需要政府出面進行必要的管理,這要求產生隸屬政府的中央銀行這一專門機構來實施政府對銀行業和金融市場的管理。
編輯本段中央銀行的性質、職能和結構
(1)中央銀行的性質可以科學地表述為:中央銀行是國家賦予其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和管理監督的特殊的金融機構。
中央銀行的性質集中體現在它是一個「特殊的金融機構」上面,具體來說,包括其地位的特殊性、業務的特殊性和管理的特殊性。
(2)中央銀行的性質具體體現在其職能上,中央銀行有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行、調控宏觀經濟的銀行四大職能。
(3)中央銀行的結構即中央銀行制度的結構,它主要包括中央銀行的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結構和權力結構等方面的內容。
編輯本段中央銀行在金融監管中的地位
(1)20世紀80年代以前,大多數國家的中央銀行是金融業或銀行的監管。
(2)現在,中央銀行作為金融監管的唯一主體,已無法適應新的金融格局。這是因為銀行在金融體系中的傳統作用正受到挑戰,金融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於是許多國家通過另設監管機構來監管越來越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如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
(3)從各國金融監管的實踐來看,監管體制可分為四類:分業經營且分業監管,如法國和中國;分業經營而混業監管,如韓國;混業經營而分業監管,如美國和香港地區;混業經營且混業監管,如英國和日本等。 是否由中央銀行擔當監管重任也有不同情形:有中央銀行仍負責全面監管的;有中央銀行只負責對銀行業監管的;也有在中央銀行外另設新機構,專司所有金融監管的。
編輯本段中央銀行金融監管程序和內容
完整的金融監管是一個連續、循環的過程,它由市場准入監管、日常運營監管、風險評價、風險處置以及市場退出等相關要素和環節組成。
(1)機構功能定位 所謂功能定位,是指各類金融機構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以及運作、發展的空間,具體體現在該機構的服務對象、業務范圍和服務方式。
(2)市場准入廣義上的金融機構市場准入包括三個方面機構准入、業務准入和高級管理人員准入。機構准入,是指依據法定標准,批准金融機構法人或其分支機構的設立。業務准入,是指按照審慎性標准,批准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和開辦新的業務品種。高級管理人員的准入,是指對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核准和認可。
(3)業務運營監管對金融機構的業務運營監管,主要是通過監管當局(如中央銀行)的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以及藉助會計(審計)師事務所進行的外部審計,及時發現、識別、評價和糾正金融機構的業務運營風險。這是監管當局日常監管的主要內容,包括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
(4)風險評價 風險的綜合評價是金融監管人員在綜合分析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結果及來自中介機構提供信息的基礎上,對被監管機構所存在風險的性質、特徵、嚴重程度及發展趨勢做出的及時、客觀、全面的判斷和評價。
(5)風險處置 金融監管當局要針對金融機構所存在的不同風險及風險的嚴重程度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加以處置,處置方式包括糾正、救助和市場退出。
編輯本段中央銀行在支付體系中的作用
(1)作為支付體系的使用者。中央銀行需要自行交易以轉移資金,主要包括通過支付體系清算公開市場操作,以實施貨幣政策;進行政府債券的支付結算(包括發行和兌付)。
(2)作為支付體系的成員。中央銀行可以代表自己的客戶(如政府部門和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進行收付。
(3)作為支付服務的提供者。這些服務包括為商業銀行在支付體系的運作提供結算賬戶;單獨或與其他商業銀行、金融機構一起,為支付體系提供系統硬體、軟體、操作程序或通信網路。
(4)作為公共利益的保護人。這個作用包含的內容更為廣泛支付體系管理者;支付體系的成員的監督者;為支付體系提供管理和計劃;仲裁爭議和處理賠償,提供技術標准。另外,還可以作為結算的擔保人 。
編輯本段中央銀行的支付清算服務
(1)提供賬戶服務 在各國中央銀行支付清算的實踐活動中,中央銀行一般作為銀行間清算中介人,為銀行提供清算賬戶,通過清算賬戶的設置和使用來實現銀行間轉賬。
(2)運行與管理支付系統除了提供賬戶服務以外,中央銀行參與和組織行間清算的另一個重要手段即是運行與管理重要的行間支付清算系統。一個穩定的、有效的、公眾信任的支付系統,是社會所不可或缺的。中央銀行運行的支付系統通常包括賬戶體系、通訊網路和信息處理系統。
(3)為私營清算系統提供差額清算服務很多國家存在著多種形式的私營清算組織,而一些私營清算系統尚在實施差額清算,為了實現清算參加者間的債權債務抵消,很多清算機構樂於利用中央銀行提供的差額清算服務,後者通過賬戶進行差額頭寸的轉移劃撥,即可完成最終清算。
(4)提供透支便利中央銀行不僅運行管理整個支付系統,還以提供信貸的方式保障支付系統的平穩運行。大額支付系統是中央銀行提供信貸的重點,尤其是當大額支付系統所處理的支付指令為不可撤銷的終局性支付指令時,中央銀行的透支便利更為重要。
編輯本段二戰後中央銀行的變化
(1)由一般貨幣發行向國家壟斷發行轉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對中央銀行的認識有所深化,從而強化了對它的控制。這大大加快了中央銀行的國有化進程,由此實現了中央銀行由一般的發行銀行向國家壟斷發行即真正的發行銀行轉化。
(2)由代理政府國庫款項收支向政府的銀行轉化。隨著中央銀行國有化進程的加快,中央銀行對國家負責,許多國家的銀行法規明確規定了中央銀行作為政府代理的身份,從而實現了中央銀行向政府銀行的轉化。
(3)由集中保管准備金向銀行的銀行轉化。進入20世紀中葉,中央銀行不與普通商業銀行爭利益,行使管理一般銀行的職能並成為金融體系的中心機構,這標志著它向銀行的銀行轉化。
(4)由貨幣政策的一般運用向綜合配套運用轉化。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離不開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總目標,在具體運用中大大加強並注重其綜合功能的發揮,即由過去的一般性運用向綜合配套運用轉化。
(5)各國中央銀行的金融合作加強。隨著各國商品經濟和國際貿易的發展,為保證各國國際收支平衡和經濟穩定,各國中央銀行為了共同抵禦風險,加強金融監管,彼此之間的合作越來越緊密 。
編輯本段我國中央銀行的演變過程
(1)清政府時期的中央銀行
①戶部銀行。戶部銀行是清末官商合辦的銀行,1905年8月在北京開業,它是模仿西方國家中央銀行而建立的我國最早的中央銀行。
②大清銀行。1908年,戶部銀行改為大清銀行。
(2)辛亥革命時期和北洋政府時期的中央銀行
①中國銀行。1911年的辛亥革命,促使大清王朝復滅,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國銀行。
②交通銀行。交通銀行始建於1908年,成立之初,曾自我標榜為「純屬商業銀行性質」。但事實上,它後來成了北洋政府的中央銀行。1913年,交通銀行取得了與中國銀行同等地位的發行權。1914年,交通銀行改定章程,已經具備了中央銀行的職能。
以上兩行,共同作為北洋政府的中央銀行。
(3)孫中山創立的中央銀行
1924年8月,孫中山領導的廣東革命政府在廣州創立中央銀行。1926年7月,國府移遷武漢,同年12月在漢口設中央銀行。原廣州的中央銀行改組為廣東省銀行。1928年,漢口中央銀行停業。
(4)國民黨時期的中央銀行
①1928年11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中央銀行,總行設在當時全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國各地設有分支機構,法定中央銀行為國家銀行,行使中央銀行職責。
②1949年12月,中央銀行隨國民黨政府撤往台灣。
(5)革命根據地的中央銀行
①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共產黨在建立根據地以後,就成立了人民的銀行,發行貨幣。如1927年冬,閩西上杭縣蚊洋區農民協會創辦了農民銀行等。
②1932年2月1日,蘇維埃國家銀行正式成立,蘇維埃國家銀行還在各地設分支機構,以帶動根據地銀行走向集中和統一。
③1934年10月,蘇維埃國家銀行跟隨紅軍長征轉移,1935年11月,它改組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西北分行。同年10月,國家銀行西北分行改組為陝甘寧邊區銀行,總行設在延安。
④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解放區迅速擴大並逐漸連成一片,整個金融事業趨於統一和穩定。1948年11月,成立中國人民銀行。
(6)新中國的中央銀行
①1948~1978年的中國人民銀行。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石家莊正式宣告成立。1949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隨軍遷入北京,以後按行政區設立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辦事處),支行以下設營業所,基本上形成了全國統一的金融體系。
這一時期的中國人民銀行,一方面全部集中了全國農業、工業、商業短期信貸業務和城鄉人民儲蓄業務;同時,既發行全國唯一合法的人民幣,又代理國家財政金庫,並管理金融行政,這就是所謂的「大一統」的中央銀行體制。
②1979~1983年的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各專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相繼恢復和建立,對過去"大一統"的銀行體制有所改良。但從根本上說,在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宏觀調控能力和政企不分等方面並無實質性進展。同時,隨著各專業銀行的相繼恢復和建立,「群龍無首」的問題也亟待解決。
③1984~1998年的中國人民銀行。1983年9月,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的職能,不再兼辦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專門負責領導和管理全國的金融事業。
1984年1月1日,中國工商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分離出來,正式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的職能。
④1998年以後的中國人民銀行。1998年10月始,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改組,撤銷中國人民銀行省級分行,在全國設立9個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一級分行,重點加強對轄區內金融業的監督管理。一個以中央銀行為領導,以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分工協作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體系已經形成。
編輯本段世界主要的中央銀行
亞洲
中國人民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金融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使中央銀行的部分職能,除了10元紙鈔的發行由它負責外,發鈔權由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及中國銀行負責)
蒙古銀行(蒙古)
韓國銀行(大韓民國)
日本銀行(BOJ)
中央銀行(中國台灣)
歐洲
歐洲中央銀行(ECB)
英格蘭銀行(BOE)
瑞士中央銀行(SNB)
美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FRB)
加拿大中央銀行 (BOC)
I. 中國銀行大堂經理要做些什麼
不知道你不是不是從櫃員去應聘大堂,我是中行的大堂經理,不知道你是要面試什麼地區的大堂,因為雖然同樣是中行,但是崗位職責會因為地區發展不同會存在差別。
大堂經理的主要職責就是負責在網店的營業區范圍內,維護大堂的秩序(有事還要管衛生),分流客戶,直接面對客戶解決客戶的疑問並針對櫃台的功能分流客戶,並在客戶有不解時做好客戶解釋工作,在客戶有不滿意時很好的處理客戶投訴,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周全服務。總而言之,大堂內的基本上發生的事情都屬於你的職責范圍。
另外,從崗位上來講,大堂經理屬於銀行中的營銷崗位,和非營銷崗位不同的是,我們必須要直接面對客戶,發現優質客戶,並進行基本的分類營銷,為網點的發展做出貢獻。
基於以上的認識,考官應大概會問以下的問題:
1. 請問你對大堂經理這個崗位職責了解嗎?(答案見上段)
2. 請問你認為你有哪些優勢能夠勝任這個位置?(必須要強調你的溝通能力強,其它看著
辦。)
3. 你對我行的各項產品了解多少?(可能會細問到我行的某個在售理財產品的特點及費率
,又或者是我行某種銀行卡的功能及辦理條件,因為這是滿足客戶需求必須知道的
,也就是你要對我行的產品了解比較全面)
4. 請問我行最近在搞什麼活動?你覺得怎麼樣?(因為每個銀行每個月份或者季度的重點
營銷項目不同,會 有不同的活動項目來推動任務的完成,這個問題是考你的了解與否。)
5. 請問若是我是客戶,因為窗口辦理業務等候時間太久,新手很多,你要怎麼跟客戶解
釋? (由於大堂必須善於處理客戶投訴,避免對我行反感,這點很重要。)
問題我就不在舉例了,我要強調的是,其實大堂經理的崗位和理財經理的崗位是有很大的關聯性的。都是要營銷客戶,其實很多時候,行裡面對大堂的更多要求都是發現客戶,營銷客戶在我行存錢,做理財,購買保險,做貸款等等業務。大堂是第一個向客戶介紹我行產品的人,所以大堂的溝通能力及親和力很重要,可以說,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同時為我行創造效益才是每個銀行人的首要任務,所以營銷能力很強的人做大堂然後升做理財經理的很多。
如果我是大堂經理,我會在一開始了解我的工作環境,包括硬體和軟體,比如我們有什麼樣的設備以及改如何使用,比如我們行的業務都有什麼樣的規定,這樣能夠更好的為客戶服務。然後再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同時,留心觀察,了解客戶的需求,為我行發現更多的優質客戶,並學會進行比較好的營銷,對他們進行分類營銷,將他們留在我行,享受我行為他們提供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務。